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十年代小娇娇-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秀兰抱着初一道:“这畜生跟人一样,都是从嘴里来的,吃进去的没东西能指啥长。人都过的紧巴巴的,哪有什么好东西能喂它。”
  “那一头到底比两头好养活一点,你也别舍不得,东福不是捡橡子了,抽空给剥出来碾了,该喂也得给喂,玉米碴子筛一下,最上面的也得给加一点,明年一年的油水可就靠在它身上了。你们还好,我们这就不得不精心,年初的时候温婉还没过门,说是家里人稀罕腊肉,在这边买了好几块寄回去,我琢磨着,这已经过门是一家人了,家里也没啥值钱的东西,那年初给寄了,明年开春少不得再给寄。”
  到腊月份,撑死都不会到两百斤,除去内脏猪脑壳,剩下的肉不多,再熏干,那就更少了。
  高秀兰叹气:“别说了,说我也不能比你强,东城原来在部队上一个人,如今结婚了是两个人了,上回还来信说今年过年不回来了,我琢磨着开春也得给寄点过去,我给做了两双鞋也一并寄过去。”
  “东城来信了?没说盛夏有动静了没有、”
  怀里的初一在被子里面蹬了蹬腿儿动了动,高秀兰把她往上托了托道:“信里面也没提,大概是没有。这种事情,只要两个人身体没毛病,迟早的事情,顺其自然。初一这不也是进门两年才有的。”
  说起初一,张红英就又记起李来英了:“这段时间咋样、我咋瞅着比以前更不爱说话了,以前见人还笑,这会儿除了东财,见谁都没个笑脸,初一也还是你带着。”
  这妯娌俩,从猪说到人,从大人说到孩子再说到大人,话题都跑的每没边了却不自知。
  “那我管不了那些,他们两口子能过就行了,只要她干活,初一我带就我带了。这孩子也真是奇怪了,就这么一点大也知道谁喜欢她谁不喜欢她。我带着,背也行抱也行,只要不饿,不拉不尿,那乖的很,一声不吭的。她娘不行,一抱过去就哭个没完没了,怎么都不住声。”
  张红英伸手扯了扯小被子,看着那双水灵灵的眼睛笑道:“别说小孩子,小孩子越小感觉越敏锐,谁喜欢她谁不喜欢,大人感觉不到她都能感觉到。”说完,对着初一咋舌:“是不是呀,初一。这么聪明的孩子,看着小,其实咱们啥都知道。”
  初一嘴里“哦哦”的发出稚嫩的声音回应她,可爱的不行。
  高秀兰抱着初一道:“了啦,了事啦,这把该给公家交的 都交了,剩多剩少都是自己的啦!走咯,跟婆回去了,你三婆也得忙了。”
  张红英这会儿还真没什么要忙的,自留地都收拾了,就这么一头猪,也不用早晚就去扯猪草,地里面耕地什么的,这些活要劳力去干,她搭不上手,没事就拿了鞋底子继续纳。
  答应给许青铭做的这双鞋就还差这一只的脚后跟了,要不到两天就起来了。
  用针锥戳着,她喊温婉:“婉婉哎,给你哥的鞋底子快要好了,你上面的垫做了没有?还有鞋帮子,做了记得拿给我,我好一起给上上去。”
  温婉一天忙忙叨叨的,之前鞋帮子糊是糊好了,但是还是毛茬没包边。
  听见张红英的话这才想起来,从屋里出来在她边上坐下来,看着她手里还剩下一小节没纳的鞋底子问道:“这是第二只了?这就要好了?”
  “嗯,就还有这一截了,今天要不耽搁下午就好了。”
  “娘,你好厉害,这么快啊!”
  张红英扯着手里搓好的线笑:“这叫什么厉害,我们这里的女人,不管家庭条件咋样,这些缝缝补补的活和纳鞋底子都是必须要会的,也不是所有人小时候都有人教,很多都是自个儿摸索出来的。没有布,衣裳烂了就得布,怎么补省线,怎么补省布,都是摸索着来。鞋底子也一样,家里大人要干活,要顾一大家子,哪有那么多时间顾了这个又顾那个,所以一个个的就勒出来了。”
  温婉叹气:“可是我就不会。”
  “其实也不费劲,看着厚,用针肯定不行,这不是有针锥子跟夹子?来来我教你,先用针锥锥过去,有个孔,看见了没有?然后再使针,也不需要用手去拔针,用夹子夹住针尖,一扯,你看,这就出来了。”
  温婉跃跃欲试:“我来试一下。”说的她是都懂,觉得好像也很容易,但是自己不上手,那根本不叫会。
  她愿意学张红英自然高兴,虽然只是做鞋子,但是自己也不能给他们做一辈子。等自己年纪大了,针线都没法使的时候总不能连鞋子都不穿。
  没自己想的那么难,但是还是很费劲,张红英一步步的教她怎么来,然后看着她单独纳了几针,到底有那手艺在,两三针之后就能找到感觉了,针脚均匀的很,一点也不像是个初学的。
  温婉却是在想,她第一次纳鞋底子啊,虽然只是个脚后跟但是也是第一次啊,许青铭也太幸福额,有她这么心灵手巧且贴心的妹妹简直就是上辈子烧高香了。
  千层布底子纳好,上面还要上一层加了棉花的垫子,四周走一边,然后再上鞋帮子。
  不是那种窝窝鞋,是那种大头的一脚蹬的鞋帮子,稍微比平时的单鞋鞋面高一点,也是加了棉花的。
  鞋子做好,地里面也忙了起来,这是一年里面最后一段忙的时候了,比起抢收抢种,种麦子算是最轻省的活了。
  干活的老把式带着队上年轻的劳力早早的把地翻了喂了任务猪的社员主动的把早早就沤好的粪一背篓一背篓的背上山,妇女就拿着锄头耙子把粪给刨开,耕牛换下来犁拉着钉耙将犁出来的土疙瘩并着粪一起耙散,然后再撒小麦种,再来回的耙上两道,就等着来一场雨浇一浇,麦子好在地里面生根发芽。


第一百七十一章 搞活动
  一群爷们在山上边耙地撒种边在那扯着喉咙唱山歌。
  下学的半大孩子也跟着一起凑热闹,凑在那里一起扯着喉咙乱吆喝:“莲花白,白又白,里面坐着个mdg;mdg不小心,去就碰到jfj;jfj枪又长,一枪就将它打到××场,××场的人又多,把它打成肉坨坨,肉坨坨来喂母猪,老母猪喂的肥嘟嘟——”
  ”
  陆明清的媳妇就是这个时候进门的。
  小媳妇姓刘,一大家子里面行刘,大人喊六丫,哥哥姐姐喊六妹,小孩子喊刘六,喊着喊着就成了六六。
  小姑娘长的挺好,哪怕脸上没有二两肉也依旧有对小梨涡,就是太单薄了些,十八的姑娘了看着好像只有十五六。
  王明芳舍了一百斤粮食出去给陆明清换了个媳妇回来心痛的要命,自然是舍不得办酒。不办酒归不办酒,还是张罗了两桌子把本家的人请过去让小媳妇认了个人。
  西河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期盼已久的活动日也悄无声息的到了。
  二年级和这学期的前半学期,温婉一共教了他们六首歌曲,有《打靶归来》,《红梅赞》等。除了语文课本上的课文,温婉还按着直接的记忆教了他们几篇散文。原本她想的是,既然是搞活动,那就搞的欢快一点,除了诗歌散文朗诵和歌唱比赛,再弄个跳绳什么的活动。但是王先念他们建议,跳绳这种活动就不要搞了,学生家里会有意见。人家送孩子到学校来就是读书认字的,不是来玩的,有那功夫回去帮着拾两根柴火也是好的。
  温婉觉得他说的确实在理,随即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干脆练歌带舞的排了一场大合唱。
  个人唱歌自己私底下练习,朗诵也是一样,大合唱里面加了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这半个月是每天都要抽点时间联系的。
  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新事物,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因为好奇而热情满满。
  开展活动这个事情也因为几位老师的宣传,大院子里面的大队部和卫生所的人都知道了。王红梅在办公室里面悄悄跟温婉讲,说等到时间了赵平安他们都会来看。
  温婉这下更认真了,喊了王二虎和周冬梅做报幕员,还教他们写了简单的开场白。
  中午放学,班上的孩子跑的飞快,回去的快到学校里面来的也快,这个季节山花都败了,也依旧阻挡不了他们对新事物的热情,一把把金黄色的小菊花,红果子,全部堆在了讲桌上。
  温婉放学直接没回去,找了粉笔在黑白上涂了“三年级歌唱朗诵比赛”几个字。
  虽然条件有限,班上的孩子之前除了认个字,也没弄过这些,但是大家还都整的有模有样的。
  教室里面的桌子全部都挪到了后墙根,整齐的叠放在一起,两边靠墙还留了两张桌子以及板凳,那是要给来观看的各年级的老师准备的坐的地方。
  离上课还有一阵,早到的学生不管高年级还是低年级的孩子都好奇的跑过来瞅一眼再飞快的跑掉。
  三年级的学生都兴奋的不行,走路的时候腰板都比平时挺了几分,温婉还发现,自己虽然没嘱咐,但是好像都回去洗了头,有的孩子头发都还没干。女生也都梳了小辫子,拿着红头绳或者毛线绑的整整齐齐。脸上和手上也都收拾的干干净净,或许身上穿着的不是那么干净整洁,但是一个个的精神气一下都涨了不少。
  见状,她也十分的开心,觉得自己这段时间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上课铃一响,喧嚣的校园瞬间就安静下来。
  学校的老师给自己班上的学生布置了作业,嘱咐班干部管着纪律,自己出了教室去了办公室,然后端着自己的茶缸子去了三年级的教室看三年级的学生表演。
  除了老师,还有大队书记赵平安,卫生所的大夫周万林。
  他们倒是没学校老师那么认真,纯属是忙里偷闲来看热闹,抱着膀子站在门口,看着温婉在那里开场,请了王先念讲话,然后才是两个小报幕员上台开始报节目。
  朗诵和唱歌是穿插着来的。
  学校里面的老师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教的学生大部分都带着浓浓的甘岭腔,三年级的孩子也不例外。
  但是朗诵起来的时候,小胸片挺挺的,字正腔圆,在温婉来说还不算太标准的普通话在其他老师的耳朵里面这发音可太正了。
  最后,一首“学习雷锋好榜样”连歌带舞的大合唱把气氛拉到了高潮。
  也就差不多两节课时间,活动就落下了帷幕。
  温婉拿了一早写好的奖状,按着几位老师的打分把得奖的名字全部写了上去,连同期中考试的前三名和成绩进步的三名学生一起交给了王先念,由他宣读,然后给了不同的奖励。
  赵平安从头看到尾,转脸对着周万林讲:“倒是有那么点意思,尤其是最后的那个歌舞大合唱,气氛挺好,公社那边年年年底,妇联不都搞活动吗?还去县里面参加什么比赛,早先跟上面文工团来的同志学的扭秧歌,敲锣打鼓的,我瞅着,年年都整那些也没意思了,倒是可以整点新鲜的。”
  周万林笑道:“我不懂这个,有热闹看就行。哎,这个温老师,倒是有点厉害,把班上这群孩子调教的有模有样的。也大方舍得,买奖品的钱是自己掏的吧,花不少。”
  赵平安笑道:“有舍有得,前段时间才去公社那边受了表彰,拿的奖品都不止那点钱。上学期期末,她带的班据说成绩是公社第一。”
  “那可以啊,要是老师也能连班卡,这班娃儿从二年级让她一直带到初中毕业,说不定咱们大队的娃儿能多考好些出去。”
  现在中专高中都是包分配的,只要考上,那留县城留市里都能进单位,以后就是铁饭碗,哪还用回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跟土疙瘩拼命。
  本是随口一句话,赵平安的眸子却闪了闪,看着站在讲台上的人若有所思。
  颁完奖,鼓励了几句,来参加活动的老师都各回各班,下午还有课,也不能让学生一直上自习。
  房子连一排,三年级又是唱又是笑的,让其他的学生自习写作业,能认真写才怪了。
  等活动结束,温婉把准备的糖给班上的孩子一人发了一颗,二十几个孩子,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就一颗糖,含在嘴里也能甜很久很久。
  活动结束没两天,麦子也全部种下去了,温婉找了手提的布口袋装了做好的鞋子去了知青点。
  许青铭站在院子里跟刘长青在说话,温婉老远就喊了他一声:“哥!”
  许青铭抬眼笑了笑,冲着她招手。
  温婉到跟前招呼了刘常青一声。
  刘常青礼貌的回应了一下:“你们聊,我先去忙了。”
  温婉点点头,等他走了才问许青铭:“你们在聊什么?关系现在很不错的样子。”
  许青铭也没瞒她:“关系,还行,总体来讲,他还算不错。缺点有,但是无伤大雅。他想回城。”
  温婉和他一起往边上走了点,转脸问他:“回城?你有办法?”
  许青铭摇头:“没有。”现在许家情况不好,他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