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给我买这干啥 这个买了你留着就好了,家里谁用不是用 你们年轻人该用这些颜色鲜亮的,我们,这一把年纪了,有用的就行了。”
温婉道:“哪能这样说,有就用,留着只能把布留坏了,也不能长利息,一床变成两床。你要是真的舍不得,留着也行,不是说要给东临说对象,要是成了,结婚的时候这个给他用也行。”
张红英转过弯来了:“对对,这个买了也退不回去,留着给东临结婚的时候,啊,不对,留着给春娥结婚的时候用,她比东临大两岁呢!这说起来也是二十的人了。”
“结婚啊?”温婉想起陆春娥跟她说的:“娘打听到了合适的人了吗?”
张红英就开始叹气:“我能打听到个啥啊,她现在有正式工作,在队上找那就不可能,我上天跟盛夏说了,叫她在县城那边帮忙留意着。”
温婉想了想,还是委婉的把陆春娥的意思给表达了一下:“我今天去县城去她厂里看她了,我也跟她说了找对象这个事情,但是她说这个不要我们操心,她要自己谈自己找。春娥是大姑娘了,找对象是要过一辈子的,不能着急。”
第二百五十四章 陆东临相亲记
张红英愁啊:“都二十了,再不找就成老姑娘了,年纪再大一点,那可就更难找了。”
温婉不太赞同:“那也不能随便将就,起码要找个知冷知热的,结婚是大事情,一定得彼此了解好了觉得合适才行。春娥高中文凭,在厂里又提了干,过的别提有多好,再找个好的对象,那才是锦上添花的好事情,要是一个不注意遇到个不好的,就贪图她的工作她的钱,那就真的麻烦了。”
她说的头头是道,张红英觉得还真的是这么回事,自家姑娘要模样有模样,要文凭有文凭,自然得挑好的找。
“那春娥就慢慢看着,得先给东临相看。说起来年纪也不小了,还上蹿下跳的一点都不省心,我是管不了了,得找个媳妇好好治治他。”
温婉:——这都是咋想的,爹娘从小管到大的都管不好,后来的媳妇就能管好了?
张红英对给陆东临找对象这个事情十分的上心,简直就是广撒网,很快,就打听到了一户她觉得比较合适的人家合适的姑娘。
得知家里给自己在相看对象,陆东临一蹦三尺高:“开什么玩笑,我才多大你就开始给我找对象?”
张红英看见他这反应就气不打一处来:“多大,都十八了,你当你还小的很!早先十五六就要挑家里担子养活一家老小了,也就是这几年日子好过了,啥都不要你操心,十八的人了你还拿自己当三岁小孩呢!今年这都过去一半了 ,过完年你就十九,先打听着哪家有合适的姑娘相看着,再处处,呼啦一下就二十了,刚好就能领证,哪里早了?”
陆东临抱着碗往嘴里扒饭 跟本就不理会她。
吃完饭碗一丢就跑的没影了。
找对象?那不行,他才十八,又不是二十八。
除非这会儿遇到个像他嫂子那样的,他二话不说,马上就结婚。
但是那也没可能啊!
所以,为什么要想不开找个人回来一天到晚在耳边瞎叨叨。
张红英愁的不行,跟陆明江吐苦水:“这一天天的,就没有省心的时候。这都十八的人了,还拿自己当小孩。我跟他说对象的事情,他听本就不往耳朵里面去,除了白天吃饭晚上睡觉,你看看,压根就看不见人,就连一个地里面上工都躲额远远的。我这是为了谁?我操心操的还成了瘟神了。”
陆明江叹气,他也不晓得那狗日的脑壳里面一天到晚的在想啥,十八岁了,跟队上那群大老爷们一起,啥话都说,荤素不忌,又不是不懂。难道他就不好奇,不想?该不会是有什么毛病吧?
思来想去的半天才道:“可能还没到醒事的时候?东平那会儿他这个年纪的时候你给他操心对象的事情不也是不耐烦的很,回头自己看见了中意的你看看,那个折腾劲。”
张红英叹气:“那还不是看上人姑娘的脸了,要是婉婉不下乡,他遇不到那么好看的,他能愿意?他那就是走了狗屎运,不能他那样东临也那样吧!不是我偏心哪一个说不公道的话,他们兄弟俩,都没念出来学,都是识几个字勉强能算个账的水平,但是东临比起东平真的差太远了。现在没成家跟我们在过,以后成家了迟早那得各过各,就他那样,半点成算也没有的混日子,能不能把日子过起来都难说。你说我们当爹娘的不给操心着,找个稳妥的能过日子的,由着他来,那不家败吗?”
困意上头,陆明江说话都有些不连贯了:“睡,睡吧,这不是你想一下能成就能成的,回头我说说他。不管咋说,要真的有合适的,该相看就相看,万一有他一眼就相中了的呢?”
陆明江答应媳妇的事情,从来都不会含糊的,尤其是这事情还跟儿子有关。
第二天在地里面上工,他逮着机会就喊住了陆东临。
“你娘昨天跟我说,托人给你相看了个姑娘,长的挺好,人也勤快,回头约个时间,你跟你娘去看一眼。中意不中意,看了再说。”
“不去!”陆东临就这两个字。
陆明江嗤了一声,手底下的动作一直就没停,洋芋地里面的草在他的锄头下面不停的倒:“老子是跟你说一声,不是来征求你同意的。相看这个事情,又不是一锤子买卖,看上了最好,看不上那就是看不上,总不能一直不相看,那万一有你能看上的,就这么错过了,你自己想想,就说可惜不可惜?”
陆东临压根就不想去相对象,但是也不能否认他这话说的确实有道理。
陆家,在陆家咀乃至西河大队现在都算是条件比较好的,家境殷实的。
不说陆明海家出了个大专生,在县政府工作,陆明海家老大两口子也都在城里,就单独说陆明江这一家子,老大陆东平在武装部当干事,大儿媳在公社教初中,两口子都是吃公家的饭,姑娘又在城里当工人,就这个最小的,虽然没念过多少书,但是陆家兄弟姐妹那样貌真的是都没得说,人也算是本分踏实。陆东临有些调皮捣蛋,但是上工什么的从来不偷奸耍滑,就这点,名声比他哥陆东平当初在生产队的名声好多了。
所以,不管是陆明江家的姑娘还是儿子放出风声出去说是想相对象,还是很好找的。
尤其是陆春娥,中意她的人太多,可惜的是张红英并不打算在这边给找。
给陆东临找的一个是西河大队王家梁那边的,还有个是靠近公社那边的,还有个也是冒儿岭那边深山里面的,跟胡青青情况差不多,家里孩子太多负担太重,打算拿着姑娘跟人换点粮食好给儿子说媳妇的。
当然,还有更绝的,想拿自己家的姑娘换陆家姑娘的,让自家姑娘嫁到陆家,再把陆春娥说回去给自家儿子。
农村里面这种叫调换亲,也不是没有,但是张红英还是气的不行,她是姑娘嫁不出去还是儿子歪瓜裂枣说不到媳妇,需要跟人换?
从麦收之后陆东临就开始了自己的相对象之旅,一直到八月底闲天马上结束,他被张红英弄着一共相看了五六个。时下跟旧社会不一样,跟刚解放的那会儿也不一样已经不时兴那种盲婚哑嫁,终身大事,不管是男女都要相看一下,除非是那种养不起的姑娘的,只要对方给粮食给钱,不管是缺胳膊还是少腿都能把人给出去。又或者是家里条件太差,那种完全说不到媳妇的,那只要是个女的,能睡觉能生娃,能传宗接代那也能要。
陆明江家条件好,陆东临样貌在那里了,自然是要挑一挑。
也不是那么明目张胆的,就两家通气约个时间,假装串门,在别人家打个照面,彼此能看清楚对方长啥样,这就行了。
说实话,看上陆东临的还真不少,关键是陆东临,没有他能看上的。
不是嫌人矮了就是嫌人瘦了,要不就是嫌人太黑脸上有麻子了,反正净是挑剔。
最好的那个,张红英是在喜欢,圆圆的脸圆圆的眼,笑起来跟温婉有点像,嘴角两侧一对梨涡,很好看的姑娘。她知道这些男人的劣根性,就喜欢脸蛋好看的,这个也算是真的很好看了,到家一脸期待的看着陆东临:“咋样?这个总能成吧?”
陆东临看着她抿了抿嘴轻轻的摇摇头。
张红英气的简直都要跳起来了:“陆东临你啥意思,这是你的终身大事,你这一副应付差事的架势你糊弄哪个呢?高的不行矮的不行,胖了不行瘦了不行,眼睛小了不行嘴巴大了不行,你还有啥不行的?你撒泡尿去照照自己,你有多能耐你这么挑三拣四的?我跟你说,人别挑太过火,挑来挑去到最后,你自己就是人挑剩下的,你还想找个什么好的?这闺女哪不好了?王家梁,离咱们这也近,我还特意叫你春梅姐去给打听了,就家庭条件不好,长的多俊,你又抽哪门子疯,咋还看不上。”
陆东临叹气:“长的倒是还行,但是我觉得她可能不太会过日子不咋讲究,你看那个头发,整的跟鸡窝似的,我琢磨上面都有虮子窝了。哪个大姑娘是那样的,那么邋遢,日子咋过?可别说弄回来慢慢教,我找媳妇的,又不是找闺女。”
张红英气的,抄起扫把就往他身上招呼:“就你是个人,就你会挑三拣四,你有本事你给老娘找个天仙回来!”
陆东临跑出去老远,跟她拉开自觉安全的距离才道:“你看你看,我都说了不相看,你非要,随你意了,你又非得让看中。这到底是给我相看的还是给你相看的,我还不能发表一下我的意见了?”
张红英气的不行,她给陆东平挑了半天的媳妇没挑成,这轮到小的,又挑不成,心里总觉得意难平。
别人家里大都是爹娘说啥是啥,终身大事那都是爹娘说了算,到她这里,生了这么两个不省心的,总是反着来。
一家子就这么因为些许小事情吵吵闹闹鸡飞狗跳的过了闲季又过了个忙季,一晃就到了七七年十月底,平静无波的小山村被突如其来的高考恢复的消息炸翻了天。
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考这个事儿
先是公社的各个领导去县里面开会,随即就是公社干部开会,学校老师开会,下面各个大队开会,收音机大喇叭此起彼伏的都响了起来,宣布着这个好消息。
“高考恢复了,可以考大学了!”
对于考大学这个事情,文化贫瘠的山村百姓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大学这个东西,离他们太遥远了。他们想的最多的就是天气争气一些,收成高一些,要是上交的公粮能少一些,那就更好了,春秋两季大丰收除了储备粮,分到的粮食多了,肚子也就能吃的饱一些了。
也就是张红英叹息了几声:“这要是早两年叫考大学,说不定咱们家也能出个大学生呢!”
陆明江嘿嘿笑:“有个高中生我就知足了,大学生,没想过,不敢想。”
现在的日子就挺好,他还能干的动,有工分拿,儿子媳妇姑娘都有工作,不说工资,就是逢年过节领的补贴都够顶大用了,谁家有这样的日子?这样的好日子是他早些年受尽苦难的时候想都想不来的,他知足的很。
队上的社员对考大学这个事情关注的不多,但是队上的知青却兴奋的炸了。
能参加高考,人人都能考,这就等于给他们开了一可以回城的鑫光大道。
知青点的几个知青还好,最要命的是在这边跟当地人结了婚的知青,原本已经歇了回去 心思,打算此生扎根此处,却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震的心里塌了方。
能回去,谁想留在这里。
城里和农村,那是没可比性的。尤其是这一回是考大学,要是以大学生的身份回去,那不只是面上有光光宗耀祖的好事,还有一份好前程摆在那里。
但是高考真的那么容易考吗?就那么容易就能考上了吗?没有人去考虑这个问题,星星之火,瞬间燎原。
队上的知青开始请假,学校里面的老师也开始请假,工厂里面还有工人也在请假,一个个用仅剩的时间疯狂的汲取著书本上的知识,不管原来是初中的还是高中的,都是这样。县城无人问津的废品收购站人来人往,一堆堆被老鼠啃过残缺不全的书本被一群知识青年翻来覆去的翻。
陆春娥也请了假回了陆家咀,她回陆家咀的时候,刘朝兴家里正闹的鸡飞狗跳。
因为胡秀娟要去参加高考。
胡秀娟这个人,心里盘算比较多,但是刘大全实在,对她也算是死心塌地。在这之前,她是打算在这边扎根一辈子的,毕竟她在原本的家里可有可无,想指望家里找关系接她回去根本不可能,所以她才会挑一个家境看着不错,老实本分的男人嫁了。
先后生了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