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炮灰女配的八十年代-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二嫂不服气地说。

    这个时代不像后世,做菜都是使用植物油,而是用的猪油。

    乡下人很少去花钱专门买猪油,大多都是花钱买大肉,然后生火炼油,把猪油从大肉上炼出来,就会剩下一碗碗油渣子。

    在物质极度缺乏的年代,这碗油渣子也是难得的宝贝。

    很多人家都是选择在快过年的时候,买上块大肉,炼好油后,剩下的那碗油渣子,用来包几个水饺,用来应景。

    不过,自从去年程麦香的制衣坊给全村人分红,双水村人的日子好过了不少,许多人即使不过年,也能吃上顿油渣饺子。

    “买大肉,你也要有钱,每天就那几个工分,还有每月五块钱的工资,拿什么买?”

    果然不出程麦香所料,两人又开始在程母面前哭穷。

    程母狠狠地瞪了两口子一眼。

    女儿女婿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就不能安安生生吃顿饭,不闹起来,就是不罢休。

    程母强自抑制心头的怒气,冷冷地说,“想挣钱还不简单,就怕你们两口子怕累。

    老二,你大哥现在带人在开砖窑,你年轻力壮的,今天下午就跟着你大哥去干活,他也会给你开工资。

    老二媳妇,至于你,每天晚上到我这来,我手把手教你做衣服,保管一个月后,就能在制衣坊拿计件工资。

    如果什么都不做,就等着天上掉大团结,那就趁早别做梦。”

    程二哥两口子见程母沉了脸,怕被她赶出去,就吃不到这么好的饭菜了,赶紧低头吃饭,再不多嘴多舌了。

    饭桌上倒是清净了。

    程麦香怕两口子又提到钱的话题,趁程母说到了砖窑,赶紧问道:“大哥,刚才在砖窑那边,我问你的事,你还每告诉我呢!”

    程麦青笑了笑,“妹子,你问的那些事,上个星期,我去找洪叔商量时,他就跟我提过的,我也做了一些规划。

    首先,关于煤的来源,我跟县里煤炭厂接洽过,对方答应只要给钱,厂里可以按要求供煤。至于人工和材料成本,我已经要求柳会计进行核算过,村里账上的钱,至少能支撑三个月,我想着,到那时砖窑的占肯定已经卖出去不少,款应该能回来了。

    销路也不用愁,我打听过,县里的转瓦厂,一般都是给公家供货的,乡下人去买砖,都要等很久,而且买来的,很多都是次等砖。同样的价钱,买不到好砖。

    我想着,咱乡下的砖窑没有大靠山,咱也不跟国营厂抢生意,咱的砖就卖给乡下想盖房子的人,他们的单子,国营厂也不重视,咱每块砖便宜一厘两厘钱,我相信应该还是有人来买的。

    用麦子的话来说,这叫差异化经营。”

    程麦香听大哥一气说了这么多,不禁又惊又喜。

    “大哥,你挺厉害的,第一次做企业,就这么似模似样的,关键的地方你都想到了。”

    程麦青听妹妹这么夸奖他,憨厚的笑了笑,“还不都是跟你学的,看你经营制衣坊这么久,即使不懂也学会了。”

    “是啊,老姑,你不知道,我爸为了开这个砖窑,还特意拜托奶奶,把你开制衣坊时,写的那个什么书找出来,他看了好久呢。”

    荞麦得意洋洋地跟程麦香说,程母戳了她的额头一下,“小机灵鬼,什么都瞒不过你。”

    “那是,咱家的大小事情,可瞒不过我的眼睛,”荞麦神秘兮兮地对程麦香说,“老姑,我爸看了你那什么书,自己也写了一份呢,嘻嘻。”

    原来,大哥看了她当初创业后写的企划书,还有样学样,自己也写了一份,看来,他是真的想全心全意把砖窑做好。

    “你不是常说,等麦子回来也让她帮你看看吗?”程大嫂笑着说,“麦子主意多,肯定能看出你看不到的东西。”

    程麦青不好意思地搔搔头,“麦子,那吃完饭后,你就帮大哥瞅瞅,看看哪里还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

    一家人吃完了饭,程麦青把几页纸交给了程麦香,憨厚地笑着说,“这就是基本照抄你的东西,不过按照砖窑和大队的实际情况,又改了改数据。”

    程麦香拿着企划书,跟林嘉余一起认真地看,企划书不长,不过三页纸,不到二十分钟,两人便看完了。

    程麦青又递过来一份资料,“这是柳会计做的人工和材料的成本核算,你们也看看吧。”

    企划书后还附着一份文件,上面满是密密麻麻的数字,这是柳会计做的砖窑成本核算,有关人工和材料的,都记录得一清二楚。

    见程麦香抬起头,程麦青赶紧就问,“怎么,还有哪里要改?”

    程麦香笑了笑,“大哥,你的规划还是挺齐全的,看来洪叔不愧是在砖窑厂待老了的人,所有的事都计划的明明白白。”

    说实话,那份企划书倒也罢了,所有的思路都是照搬了制衣坊的模式,可关于成本核算这块,真是不含糊。
………………………………

第154章 建议

    从拉一车土,两人合力打一个砖坯,拌一车泥,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再结合一车泥平均可以做多少块砖坯,来计算一块砖坯到底需要多长时间,包含了每个人多少工时。

    然后砖的成本中包含了工人的工资、煤钱、砖厂的提成、大队的提成,还把预估的次品砖成本也加了进去。

    程麦香没做过砖窑厂,倒是提不出什么太多有价值的建议,只是对程麦青说,“大哥,我觉得你们在小青山取土时,尽量从边角来挖,避开河道,别把山水都挖空了。”

    这个年代的人,没有环保的理念,许多企业为了挣钱,大肆破坏周围的环境地貌,程麦香不希望这个砖窑厂,把双水村的土地和水资源被破坏了。

    “这个,洪叔也跟我提过,我也看过小青山的地形,我计划从山东边开始挖,那里远离河道,即使多走几步路也不怕。”

    程麦香点点头,至于烧煤排放出来的烟尘,暂时还是没有什么办法的,毕竟别说一个小小的双水村,就连县里的砖窑厂,也没有什么废气处理设备。

    看来时代还是有局限性啊,即使知道可能造成的危害,还是没有办法解决,只能暂时如此了。

    林嘉余一直在低头看资料,没有说一句话,程麦香知道他在商业方面很有天赋,忙捅了捅他,“你是不是觉得,这份成本核算里,有什么可以改进的?”

    “嗯,”林嘉余点点头,指着表格里工人工资一栏,“大哥,如果我没看错,你们的工资制定标准,应该是参照县砖瓦厂的工人水平,县砖瓦厂的工人工资,一个月大约在三十块,你这边定的是二十到二十五块,我觉得,你完全可以换一种模式。”

    程麦青忙问,“什么模式?”

    “等开始生产后,烧上几窑砖试试,然后用一窑砖的砖钱,减去烧砖用的煤钱,减去一窑产生的次品砖钱,减去砖厂和大队的提成,剩下的就是人工劳动成本。

    用算出来的成本钱,除以烧这窑砖用的时间,就可以算出每个钟头的人工成本是多少,同样细化下来,可以很清楚的算出,打一个砖坯,拌一车车泥等等的活,分别需要多少钱。

    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根据每个人劳动的多少,得到相应的报酬。干的多的人拿的多,干的少的人拿的少,省的大家总搅在一个锅里吃。”

    程麦青听得很认真,他对林嘉余的建议非常认可。

    他是大队长,这些年来集体劳动,早就发现了吃大锅饭的弊端。

    工分一定,反正每天就那么几个死工资,干得勤快的,也多拿不了,懒惰的人,也不会少拿,天长日久,谁也不愿再多出力,很多人就是在那里磨洋工,混工分。

    “太好了,小嘉,回头等砖窑厂开了,我一定让柳会计核对每个人的工作量,月末按照每个人干了多少活来发工资。”

    “大哥,大队这边的账上,我看也没多少钱,要不要我提前从制衣坊那边,给你支一部分钱出来?”程麦香提议说。

    “不用不用,”程麦青赶忙摆手,“过年时,制衣坊的分红大队留了一部分,足够了,你不用给钱。”

    “大哥,过几天砖窑厂就要点火了,砖很快就烧出来了,现在有客户了吗?”程麦香忍不住问道。

    “哪有那么快。”说起这个,程麦青就有几分头痛,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窑里烧出了砖,却卖不掉,本钱全都压在砖上,那可就麻烦了。

    “大哥,我倒是有个主意,”林嘉余不紧不慢地说道,“你就写上块牌子,派几个村里人,到各公社各村转一转,宣传一下,就说我们双水村窑厂又开张了,愿意来买砖的,每块砖便宜两厘钱,这样名声很快就能打出来。”

    这倒是个好办法!

    程麦香想起村里的那台老式扶手拖拉机,笑着说,“哥,咱还可以告诉来买砖的人,如果他们愿意自己拉砖,那就按便宜的价钱来计算,如果要咱们帮忙送的,就按原价来。”

    程麦青笑着说,“这样也好,很多人买了砖,光找车就要费很多功夫,如果咱们能送货上门,估计来买砖的只怕更多。”

    说着,又深深叹了口气,“说起来,这拖拉机还是这口窑挣来的,如果不是买卖太红火,让其他村子眼红,也不会被人举报,引来了工作组。”

    “大哥,这次开窑后,如果生意做红火了,只怕比起十年前,眼红的人只多不少,你一定要记住,咱不跟县砖瓦厂抢生意,宁可咱不赚那个钱,也别人抓住把柄,否则县砖瓦厂可不是好惹的。”。

    林嘉余的话,让程麦青连连点头,眼看着午休时间过了,风风火火地走了。

    “大哥跟以前不一样了。”

    林嘉余由衷地说。

    以前的程麦青,处事公平,老实厚道,可总是谨小慎微,万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可这次回来,轰轰烈烈地搞起了砖窑厂,这真的不像是他这个性格能做出来的事。

    程母端过一只茶盘,盘里放着几个洗过的桃子。

    “可不是,你俩走后没多久,他就开始筹划砖窑厂的事,我还劝他,反正咱村有制衣坊,收入也不错,何必再费事搞个砖窑厂,可他却说,连麦子都这么有拼劲,他这个做大哥的可不能落后。

    而且,这一段时间,公社上开会,说的最多的,也是怎么样提高农民的收入,你大哥说,麦子说的对,上头的政策越来越宽松,这个时候搞砖窑厂,公社不但不反对,还会支持他哩。”

    程麦香笑了起来。

    原来大哥竟然是受她的影响,才突然有了那么强的拼搏进取心,这也是好事,而且算算时间,大概再过一年多,农村就要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了,到时候,生产力会被极大的释放出来,那时候搞企业的人会更多,双水村走在时代的前列,势必会有更大的优势。

    “对了,妈,大姐和滢滢呢?”

    已经到了下午上工的时间,程大嫂自然去制衣坊上班了,可是整个堂屋就除了她和林嘉余,就剩下程母了。

    “你那个大姐,真的是个闲不住的,我刚才还劝她好好在家里歇一歇,她非不听,见老大媳妇去制衣坊,就跟着一起去了。至于那两个丫头,倒是玩的累了,在里屋炕上睡觉呢。”
………………………………

第155章 准备搬迁新厂

    这次滢滢为了回双水村,跟学校里请了三天的假,加上今天周末,可以在双水村住上三天多,荞麦这边没有请假,到时滢滢会跟着她一道上学,就跟以前住在双水村一样。

    “麦子,你和小嘉在这里坐坐,我去把四月的账算出来,一会拿给你看。”

    程母也是个闲不住的人,让她这么干坐着陪两人聊天,她还真是坐不住,还没说几句,就打算去制衣坊。

    林嘉余笑了笑说,“麦子,你陪妈去看看制衣坊,我去砖窑厂那边,跟大哥一起干活,咱们回来,总不能整天就这么闲坐着。”

    还不等程母阻拦,林嘉余把外套一脱,匆匆忙忙出了门。

    程母无奈,只得带着程麦香出了门。

    “妈,你上个月寄来的账目我看过了,不错,咱们赚的钱同比又多了几成。”程麦香笑着说,她最喜欢听见赚钱的消息了。

    自从她去了省城,程母就按照事先跟女儿约好的,每个月的账目做好后,再抄录一份,寄给在省城大学读书的程麦香,二月三月的账目都是这么做的。

    这次,女儿回来了,账目自然不用再寄了。

    “妈,你这边人招得怎么样了?”

    “招人倒是挺顺利的,毕竟咱制衣坊福利好,再加上又获得过市先进集体的称号,别说公社的各个村了,连县城里没有活的人,都有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