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山青黛-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受着她的捶打,哈哈大笑起来。极少见他笑得如此开怀,笑声惊动了藏在附近一丛芦草里夜眠的红头鹊。灯影里,只见它急急地分草而出,展翅逃向对岸。
  絮雨盯他一眼,想到儿子,忽然归心似箭,不理他了,“我要回了!”
  她收手,转身便走,手却被他从后捉住了。
  “别走!”他跟上,顺势探臂从后揽住了她。
  “白天我和他玩了一天,今夜便是打雷,他也不会醒了。况且,阿姆带着他呢!”
  絮雨继续不为所动。忽然,感到他贴唇在了她的耳畔,一道耳语之声响起:“你只想他,就不想想我,问一声,我为何睡不着吗?”
  耳朵被他弄得发痒,絮雨的心也跟着微微打了个颤,不由停了下来。
  “为何?”她偏过脸,若无其事地应。
  “你不在,我总是睡不着觉。”
  身后之人慢吞吞地道。
  “我不信。”
  絮雨口里依旧如此道,身子却变得诚实无比,顺服地贴靠在了身后人的胸膛里,任他握她双肩,将她转了个身,朝向了他。
  “是真的。你闭关的这段时日,每天晚上,等小虎儿睡着,我便出来,到镇国楼外隔窗看一会儿你。看完了你,我再回去。”
  “嫮儿,我很想你。”他凝视着她,慢慢地说道。
  她沉默了一下,忽然,伸臂搂住了他的脖颈,亲了一下他的下巴。
  他笑了起来,抱住她。两人静静相拥,在岸边立了片刻。
  “今夜你是故意带我来这里的吗?”她的脸靠在他的怀里,闭目问。
  他起初不答,片刻后,忽然抬臂,指着一个方向说道,“你瞧!”
  絮雨睁眸,抬起头,顺他所指的方向望去。
  深蓝色的夜空之下,慢慢显出了一个黑点。起初絮雨看不清是什么,渐渐地,那黑点靠近,越来越大。
  渭河两岸,灯火映照,是一只飞翔的鹰隼。
  “青隼!”她终于认出来了,便是那只白头青隼。
  “它怎会在此?”她惊喜不已。
  青隼越飞越近,最后,盘旋在二人头顶附近的上空。
  “咦!”
  她仰着头,发现青隼一只脚爪上仿佛还带着东西,“它抓着什么?”她嚷道,兴奋不已。
  裴萧元笑而不语,端抬起一臂。
  青隼清鸣一声,以一个完美的角度掠过河面,俯冲而下,稳稳地抓停在了他的臂上。
  青隼脚爪上系着一只锦函,函身以五色线三道缠绕。裴萧元解下,摸了摸青隼,随即放走。
  伴着又一道清鸣,它振翅而去。
  在絮雨惊奇的注目之中,裴萧元将锦函递到她的面前,微笑道:“你打开。”
  絮雨起初没动,只看着他,他也不说话,只含笑望她。她咬了咬唇,终于,抬起手,解开五色线,慢慢地开了锦函。
  在一簇庄重而灿烂的纁红锦缎底里,静静卧着一只发钗,钗头以无数条细如蚕线般的金丝,结作数颗金色的星。持函之手微动,群星便随之轻颤,烁动着点点闪耀不定的金光。
  簪头盘丝的这种手法,并不常见,并且,她总觉似曾相识。
  她看了片刻,忽然,记了起来,心咚地一跳,一下抬起头,望向了他。
  “嫮儿,你也想起来了吗?”裴萧元道。
  “我第一次在甘凉见你时,你的头上戴着我阿娘初嫁时的一支发簪,你走路时,簪头上的蝶便好似要飞起来。那是我父亲送她的。”
  “你闭关的这些天,我除了陪咱们的小虎儿,另也做了一件事。”
  “当年替我父亲打了那支发簪的西市匠人已不在了,他儿子还在,子承父业,也是银匠,只是如今年纪大了,眼力不济,做不了活,更争不过那些竞相售卖西域宝石的胡商们,早搬出西市不再开炉。我找到了他,对他说,我是住在城南的裴家二郎,欲以首饰赠心爱之人,以求她垂怜许婚。只是她眼光奇高,寻常五色宝石,难入她眼。他怜我一片诚心,破例收我做了徒弟。我花了七天时间,打了这支簪子。”
  他的目光,落在她额前的那一抹伤痕之上。
  “听闻你小时曾号簪星,是长安有名的小贵女。可笑我那时懵懵懂懂,整天不是埋头书房,读书写字,就是习武射箭,一心只想长大之后如何杀敌立功平天下,做一个绝世的大英雄……”
  他大约觉自己小时想法可笑,摇了摇头,接道,“因而同在长安,竟不知你面。想必那时,你极是可爱。”
  他眼里的笑意更浓。
  “因而我照你从前名号,打了这支簪子,送给你,算是了我一个心愿。”
  絮雨做梦也没想到,他竟会做这样的事。
  她定定地看着函中发簪。簪头群星点颤,星辉般耀闪灿烂,美丽无比。
  “嫮儿,”只听他继续说道。
  “我还欠你一件事。”
  他停了下来。
  她抬目,和他四目相交。他那一双平日几乎很难看出多少情绪的深邃的眼里,此刻却是亮晶晶的,这令他看起来,瞬间仿佛也变作了一个少年郎。
  “嫮儿,我还不曾向你求过亲。第一次的婚约,是我伯父和你阿公定的。第二次,委屈了你。”
  “淑女难得,何况如你,该当男子求之。从前是在这里,你收走了本已赠我的东西。这次回来,我便一直在想,等寻到机会,我一定要回到此地,亲口向你求亲,补我从前欠你的,好叫你做回我的妻。”
  “我未料,今夜便是我最好的机会。”
  絮雨忽觉阿公今夜那一句调侃她的话,说得丝毫也没有错。
  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喜欢哭。她的眼睛里,总是轻而易举地盈满泪花。
  她含着泪,见他凝望自己,后退一步,接着,双臂平举胸前,向她郑重行过一礼,道:
  “吾名萧元,祖出河东裴家,行二,字君严,年已成立。知李氏有女,小字嫮儿,神肌玉骨,花魂冰心,吾倾慕良深,寤寐求之。”
  春深月明,千灯照夜。
  他抬一臂,指足下那日夜奔流,永不停息的渭水。
  “此川可证,萧元今以白头相约,求汝为我爱妻,共缔姻缘。此言既发,永矢弗谖。纵然有朝一日,参商相见,北斗南回,我心亦是不转,永固不移!”
  他的话语不疾不徐,却沉着而有力,一字一句,和着身畔渭水的哗哗水声,传入了絮雨的耳。
  热泪快要抑制不住,在她眼中打转。
  “嫮儿,你可愿意,做我裴萧元的妻?”他的目光凝落在她的面上,问道。
  在她看到那锦函上缠的三道五色丝绳之时,心里便有些疑惑起来。这是时下男女缔结姻缘之时盛放婚书的结绳之法,取三生五福之意。
  她吸了吸鼻,命他为自己戴上他送她的发簪,在他端详自己之时,扑进他的怀里,紧紧地抱住了他。他勾起她的下巴,低下头,一颗一颗地亲去她面颊上的眼泪,就在他要吻上她的唇时,她忽然偏过脸,避开他的唇,哽咽着,含含糊糊地道:“郎君,我心里也有一话。你回来后,纵然你我再如何肌肤相亲,我亦不敢多问。为何你改了心意,忽然对我如此好?难道是因大彻围城,你向死而生……”
  她停住。
  他也沉默了下去。
  她等了片刻,忽然懊悔,忙捉住他的手,笑道:“罢了,你当我没问。今夜我已极是欢喜,真的!”
  他摇头,脱了自己外衣,铺在岸边一块平石之上,按她坐了下去。
  她依言坐下,双手放在膝上,悄悄看着他立在身旁的影。
  夜风一阵阵地吹过河面,掠动着一盏盏的灯笼,浮晃的灯火色里,他面向渭水岸北而立,眺望前方。那里过去,远方的远方,便是河西,便是北渊。
  “嫮儿,”他忽然开口。
  “在我知晓北渊之战的真相后,我所有的痛苦根源,皆来自一个认知,那便是我不能再爱你了。纵然我明知你是无辜,但倘若我继续爱你,那便是对我父亲,对我所知的道义的背叛。可是,你偏偏又是如此可爱。”
  他转过身,端正地跪坐在她腿前的茵地之上,微微仰面,凝视着她。
  “你是我第一眼便钟情的人。知你越多,越见你是如何可爱。那个时候,我甚至会想,假使你能稍微不那么可爱一点,或许我的痛苦,便不会那么多……”
  他摇了摇头,自嘲,“我何其愚昧,自欺欺人!”
  “确实如你所想。围城的那一夜,我放开了许多从前我无法开悟的事。出城前的最后一刻,我想的最多的,不是即将面临的战事,而是你,嫮儿。我心里最舍不下的,也是你。我问自己,我的父亲和我的阿娘,他们在天有灵,会因我钟情于你,忘不掉你,而对我失望吗?”
  “我又问自己,倘我就此死去,将来你想起我,最后的印象,只剩下因我带给你的痛苦。我真的没有遗憾吗?故我在鱼符上给你留书。嫮儿,我就是这么自私,人死,还是希望你能记住,我永远都会想念你……”
  泪珠又一颗颗地从絮雨的眼中滚落。
  她伸臂,勾住了还跪坐在她脚前的男子的颈项,和他额抵着额,微微哽咽。
  “可是你回来后,为什么又不肯立刻进城来寻我?我以为……我以为,你又因我阿耶从前做下的事,后悔了……”
  “我不是后悔。我侥幸活了下来。便如你所言,向死而生。战事一结束,我迫不及待提前回来,我想叫你知道,我非故我,然而那个回来的晚上,我忽然又惶恐了。你是公主,何其尊贵,我担忧你已不肯原谅我,倘若那样的话……”
  “那样,你便怎样?”她问。
  “我便永远做你的刀,保护你和小虎儿。”他低低地道。
  她沉默了一下,捧住他英俊的脸,一面胡乱亲吻,一面喘息着道:“你不是问我,我到底何时起也喜欢了你吗?我自己也不知。我只知道,很早开始,或是看到你为了寻我,竟到了庐州,或是在我落水之时,你担忧我的生死,日以继夜寻找。自识得你,太多太多的事,不知何时起,我已为你心折。”
  “我还有一个秘密,我的阿耶也不知。苍山之时,我强迫你做了我的驸马。新婚之夜,我告诉你,我是为了朝廷,为了我的阿耶,在履行一个公主的职责。那是真话,却不是完全的真话。”
  她和他不停地耳鬓厮磨着,“那个时候,在我的心里,亦暗怀希望。我希望什么事都不要发生,如此,我便可以就此得你做我郎君……”
  她的言语,消失在了一个长长的,浓烈的亲吻里。
  三天前方回到长安的青头,今夜在睡梦里,突然接到来自主人的指令,爬起来便去办事,终于赶到指定地点,完成重任之后,长长松了口气,随即蹲在公主瞧不见的暗处,背对男女主人,眼观鼻,鼻观心,许久过去,实在忍不住,偷偷回头,远远地,见男主人已召回金乌,和公主同骑,竟忘了他,自顾要回城去了。
  “郎君!公主!等等我!”
  青头一蹦而起,冲了出来,大声嚷着,追了上去。

第159章
  典礼的日子;如期到来。
  平旦,在长安响彻全城的隆隆街鼓声里,千门万户;次第开启。
  吉时;城中响起凯旋乐。从开远门到皇宫的足可并排容纳几十匹马并头同行的衢街两旁;集满了自发聚自四面八方的民众。
  参与今日献俘礼的归来将士,皆为功身。他们身披雪亮铠甲,胯骑高头战马,列着整齐的队伍;浩浩荡荡,穿过专为他们大开的开远门;从矗立在旁的镇国楼前走过;在阵阵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中,向着皇宫行去。
  皇帝身着十二章衮服,玄衣纁裳;头戴十二旒的帝王之冕,华盖警跸,端坐在外朝正中的高耸城楼之上,天威逼人。在他足下前方的广场里,数百文武朝官肃然列队分立;诸卫部列,黄麾仪仗。
  队伍行至皇宫正大门;门后;一条笔直而宽阔的御道;直通城楼;金吾持戟;分立两侧。行在最前的千人继续走上御道;人马雄赳,马蹄踏地,声震地皮。
  抵达下马桥的位置,此战的行军大总管令狐恭下了坐骑。他率着身后裴萧元、薛勉、贺都、宇文峙等十二个各方的主将,大步走到了城楼之前,向着御座之上的皇帝行过跪礼,高声禀报此战战果。
  何晋、陈绍、刘勃、顾十二等人,也因奋勇杀敌,军功超群,得在今日队伍前列。如何晋陈绍刘勃等人也就罢了,从前都是各有经历,但今日如此场合,于顾十二这些出身市井的将士来说,却是前所未有。此刻,虽然人人看去表情肃重,威风凛凛,实则内心已是激动到何等地步,可想而知。
  “……臣令狐恭,奉陛下之命,征逆讨贼。仰赖天威,三军齐心,奋勇杀贼,威灵震敌。今幸不辱命,一举克定,擒获贼酋逆首,悉数献于天京……”
  令狐恭洪亮的声音在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