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熙临走的时候,给他留了好几个太医,生怕草原上气候不好,万一没养好,叫他再病了。
  胤禛最近都不怎么出门,就连溜腿都是在院子里,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情况,现在确实不是任性的时候。
  每天早晚,太医都会过来给我胤禛把一次平安脉,有什么问题都能尽快解决。
  “进来吧。”胤禛整了整衣服,坐起来冲门外说了声。
  苏培盛很快领着一个太医进来。
  太医按着惯例给胤禛把了脉,详细的写了脉案。
  要知道,康熙老爷子临走之前可是说了,胤禛的脉案要每天快马加鞭的送进京城。
  因而太医每回来的时候都会仔仔细细。
  “四爷身子还在慢慢好转,福晋每日领着王爷多活动一下,照现在这样下去,再有一个月左右就能痊愈了。”太医一边收拾脉枕,一边说着。
  胤禛笑着点了点头,“爷觉得爷这身子骨估计还得多养些时候。”
  能在太医院伺候的,没有哪个能是傻得,不然后宫各种阴谋诡计都能把人活吃了。
  因而这太医听胤禛这么说也立马反应了过来,“四爷说的有道理,毕竟是大病一场,多休息一段时间也是可以的。”
  太医们其实也是愿意多留几天的。
  毕竟四爷跟静娴两人都比较好伺候,虽然他们得天天过来请脉,可是人家没那么多事。
  四爷贵为王爷,都还愿意听从太医的医嘱,叫怎么做就怎么做,半点都不矫情。
  静娴听胤禛这么说,心中更加担心。
  等太医出去就凑到胤禛眼前问他,“爷,咱们要晚点回去吗?”
  胤禛点头,“嗯,京城现在老八正风风火火的,事情多且杂,咱们回去做什么,说不定被人抓了壮丁,再掺和进什么事情里去。”
  静娴闷闷的,声音低沉的问道,“那几个孩子怎么办,会不会被人利用了。”
  胤禛就笑,“放心好了,咱们不在京,有皇上跟娘娘呢,正因为咱们不在,所以皇上跟娘娘肯定会给咱们看好了孩子的。”
  静娴听他这么说,心里才稍稍好点。
  等到秋草泛黄,胤禛的身体已经好的差不离了。
  静娴请示了太医,总算能叫胤禛出去转转。
  两人每天都手牵着手,趁着早上十点左右,太阳正好的时候出去转转。
  两人也没个特别的目的,只是随便转悠,走到哪算哪。
  就算是沉默着不说话,两人之间也自有一股默契。
  静娴觉得心里平静极了,两人之间的感情像是又变了一个模样,变得更加美好。
  静娴挽着胤禛的胳膊,眼睛看着远方,轻轻的说道,“这样的日子感觉真是舒心极了。”
  胤禛就笑,“嗯,舒心极了,咱们以后得舒心日子还多着呢。”
  静娴抬头,跟胤禛相视一笑。
  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会发生什么谁都不知道,可是可以预见的,绝对不会这么平静。静娴心说。
  胤禛在心里叹了口气,以后看来还得更努力一些才成,怎么说也得叫福晋小日子过得更舒坦才成。
  胤禛的身子其实已经算是好了,可是营地里的太医“一致以为”他还需要再休息一段时间。
  于是等胤禛等来京城召他回去的旨意的时候,草原上已经下过好几场雪了。
  两人收拾了东西,准备明天就回。
  一边收拾,静娴也闲不住。
  从旁边袋子里捧出一堆栗子来。
  胤禛就笑着说,“怎么,想吃栗子了?”
  静娴拧着眉毛说,“不知道是哪个侍卫去林子里找的,跟咱们在京城的时候吃的那种不一样,别看个儿头不大,味道可是好极了。”
  一边说着一边给每个栗子上开了一个口,然后放进炭盆边上烤着。
  收拾的差不多了,静娴就灌了一个汤婆子,抱着上了床。
  胤禛坐在一边的榻上,手里拿着一份京城过来的信看。
  “怎么,不吃栗子了?”
  静娴忽的想起来自己的栗子还没吃呢,怎么就上床了,她神色纠结的问道,“就不能在床上吃吗。”
  胤禛就笑,“能啊,怎么不能,顶多一会儿叫人过来再收拾就是了。”
  静娴立马高兴的颠颠的叫了秋叶进来,“给我把里边的栗子都扒拉出来。”静娴指着炭盆子说。
  秋叶想说这么晚了吃东西不好,可是看了看旁边正在看信的四爷,又没有说出来。
  四爷都不管,自己要是说出来,是不是有点多余。
  然后手脚麻利的把火盆里的栗子都扒拉了出来,“奴婢帮您剥栗子吧。”
  静娴摆摆手,“用不着,自己扒着吃才有味道。”说着把秋叶撵了出去。
  静娴把所有的栗子都抱上了床,也不嫌弃栗子上沾了灰,就在那一个接一个的扒着吃。
  吃了一会儿就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真好,冬天就该吃栗子,明天再叫人找几个红薯过来,咱们路上烤着吃,按着时令吃东西才好。”
  说着又扒了一个栗子递给胤禛。
  胤禛张嘴就接了,一边吃一边笑话她,“还顺应时令呢,也不知道咱们府上的花棚子是叫谁改成了菜棚子,大冬天的整天琢磨着吃青菜。”
  静娴冲胤禛翻了个白眼,“说的好像爷没吃一样,我看爷吃的比谁都多。”
  胤禛就笑,“是是是,都叫爷吃了,你整的这些花样都是为了爷,成吧。你这小脾气,真是,怎么觉得对爷越来越不耐烦了。”
  静娴知道这人这是说假话呢,可是听着就有一股子宠溺的味道啊,简直醉人。
  静娴是栗子也不吃了,翻身就上了胤禛那边的榻上去。
  胤禛就觉着,怎么自己的衣服下摆一荡一荡的。
  转头一看,就看见静娴拉着自己的衣角在晃悠呢。
第三百八十二章 男人必须行
  胤禛这心啊,立马就被晃得酸酸软软的,化成一滩水了。
  他就伸手拉过静娴来,把她揽在怀里,“怎么了,怎么不吃你的栗子了。”
  静娴就抬起头来,眼睛亮闪闪的看着他。
  胤禛低头看了一眼,立马就对上了静娴亮闪闪的眼睛……
  “做什么这么看着爷。”胤禛心里明白,可就是想逗逗静娴。
  静娴咬着嘴唇,轻声说道,“爷,行吗。”
  还行吗,给爷把那个吗字去掉。
  在自己的女人面前,必须得行!
  不行也得行!
  到底是大病初愈,静娴还是有些担心他的身体。
  可是胤禛这会儿来劲了,静娴拗不过他,半推半就的……
  你们懂得,河蟹大神不叫写了……
  只听帐篷里,断断续续的穿出声音来,“嗯…你说爷…行不行。”
  静娴:……说错话了还不成吗。
  俩人一直折腾了小半个时辰。
  “爷,栗子…栗子都凉了…凉了就不好吃了。”
  胤禛就笑,什么时候了还想着她的栗子。
  好在,还记得胤禛身子还虚着,到底没有可劲的折腾。
  两人早早地停了战,叫了人进来收拾残局,静娴还想着她的栗子,“秋叶,把栗子给我带上,明天马车上吃。”
  胤禛就看着她低低的笑。
  也不知道到底在笑什么。
  第二天早上,刚起来,天上就开始飘起了小雪,静娴跟胤禛上了马车。
  外边飘着雪,马车里烧着炉子。
  静娴挑开马车旁边窗户上的帘子往外边看。
  旁人都冻得跟狗一样,他俩在马车里暖暖呼呼的,心里立马就生出一种骄傲感来。
  胤禛看她这个样子,就觉得好笑。
  路上下了雪,因而马车走的不快。
  从早上走到中午吃饭,也只走了几十里路而已。
  从京城到塞外,静娴走了三天,从塞外到京城,胤禛跟静娴却走了大半个月。
  两人没有先回家,第一时间都去了宫里。
  毕竟几个孩子都搁宫里呆着呢。
  胤禛去见皇上,静娴就去了永和宫。
  弘时这么大就没离开过静娴,尤其是像这次这样,一次性分开了好几个月。
  因而静娴一进永和宫,弘时就跟个小炮弹一样冲了出来。
  “额娘,你怎么才回来。”还带着小哭音。
  静娴这心里边立马就难受起来。
  “额娘回来了,你看,额娘这不是回来了吗。”说着一把就把小胖墩给抱了起来。
  “额娘,你都不想我,这么久才回来。”弘时窝在静娴怀里说。
  静娴抱着他掂了掂分量才说,“哪里不想你了,你看额娘回来家都没回就来接你了,额娘都想死你了。”嗯没瘦,挺好。
  弘时这才高兴起来,“好吧,那儿子就相信额娘好了,咱们回家吧。”
  德妃就在一旁笑,“这个小白眼狼,玛嬷白养了你小半年,结果倒好,你额娘一回来,你就不要玛嬷了。”
  静娴有些不好意思的冲德妃笑笑。
  德妃也不过是说着玩的,这会儿又转而问起胤禛来,“怎么样了,老四这身体可是好了。”
  静娴点头,把从自己去到草原之后的事仔细的跟德妃说了说。
  当初再怎么危急,也已经都过去了,就这,德妃还听的直捂着胸口。
  “好了就好,好了就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老四以后这就顺顺当当的了。”
  不一会儿,胤禛也进来了。
  在塞外呆了半年,又病了一场,不来给额娘请安说不过去。
  请了安,胤禛就坐到静娴身边,静娴小声的问,“皇上没留爷啊。”
  胤禛摇了摇头,伸手接过静娴怀里的弘时,放在地上。
  弘时撇着小嘴,一脸不高兴。
  胤禛板着脸看了他一眼说道,“多大的人了,你是个男子汉,长大了要做巴图鲁的,怎么还能窝在额娘的怀里。”
  静娴还没说什么,德妃就不高兴了,伸手拉过弘时冲着胤禛说道,“我们弘时还小,你这么凶做什么,你们父皇当初对你们也没这么样。”
  胤禛这才悻悻的住了口。
  弘时虽然被胤禛嫌弃了,可是心里还是想着他阿玛。
  胤禛跟静娴陪着德妃坐了会儿,说了会儿话,弘时就有些着急。
  “阿玛,额娘,咱们什么时候回家啊。”
  德妃就在那使劲捏了捏弘时的小脸,“行了,你个小没良心的,快走吧快走吧。”
  说着把弘时推进静娴的怀里,冲他们摆摆手。
  胤禛从静娴怀里把弘时接过来,想了想还是没有放在地上。
  静娴冲德妃歉意的笑了笑,就道别离开。
  在永和宫没有多呆,接上弘时跟布尔和,又去阿哥所看了看弘晖跟弘昀,胤禛就带着静娴回了家。
  结果,在四爷府上也没多住,只住了一晚,第二天,胤禛就以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全家人一起搬去了园子里。
  昨天晚上,胤禛刚回来,京城众人都还没反应过来。
  今天白天都要往胤禛府上投帖子了,才发现人已经不见了。
  有路子的自然能把帖子投到园子里去,没有路子的只能等着了。
  这不,刚刚在园子里安顿下来,打算吃顿饭,就见外面的帖子一摞一摞的递进来。
  胤禛随手从里面抽出一张来看了看就冷笑着丢在一旁。
  “怎么了?”静娴凑过来问。
  胤禛指着这张帖子上的名字给静娴看。
  “年羹尧?他怎么了,他不是爷门下的奴才吗?”静娴问道。
  胤禛冷哼一声,“这个年羹尧就是个墙头草,之前就有一回,看着老八势大,转投老八那边的,你忘了?”
  静娴当然还记得,当初年羹尧还半夜来过一次府上。
  胤禛又说,“这个年羹尧,爷不在京城的时候,又有些不安分,这不,瞧着爷完好无损的回来了,就又转头要凑上来。”
  静娴挑了挑眉毛问,“那爷,叫他凑上来不?”
  胤禛点头,“叫啊,为什么不叫,不然不就是便宜了别人了。”
  静娴不知道这个别人指的是谁。
  是哪个不要脸的小。
  胤禛,怎么说呢,表现得有些漫不经心,好似年羹尧还有要拉拢年羹尧的人都不算什么一样。
第三百八十三章 叫太医
  静娴心说,这就是大佬吧。
  反正人家就是没什么表现。
  晚上吃饭的时候,人家还挑三拣四的,点了好些冬天比较稀罕的东西。
  静娴看不出他心里的想法。
  直到,第二天。
  静娴跟胤禛刚吃了早饭,就听门房上的人来报,十四爷来了。
  胤禛没有什么表情,反而转过来问静娴,“今天下雪了,湖心的亭子爷叫人安了玻璃,咱们去亭子里赏雪吧。”
  静娴转头看了眼进来报信的小太监说道,“好啊,带上弘时跟布尔和。”
  静娴跟胤禛已经走出去了,这时候胤禛才转头说道,“去把十四领进来吧。”
  湖心亭,虽然说是亭子,但是空间其实很大。
  外面一层罩了玻璃,里面其实还有别的屋子。
  十四来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