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的日子-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邬先生,您怎么看。”
  邬思道心说,您这心里边已经有数了吧。
  “爷,皇上这大约是想重用隆科多,说实话宠妾灭妻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罪名,奴才以为皇上之前拿下他,也是为了打磨他,现在恐怕是打磨的差不离了。”
  胤禛点头,这个邬思道倒是跟自己想的差不多,隆科多……怕是还得找机会接触一下。
  俩人又说起了准格尔部。
  “这准格尔部这几年一直蠢蠢欲动。”胤禛喝了口……热豆浆。
  邬思道点头,“是,恐怕安稳不了几年了,爷可想好到时候若蒙古不稳,要举荐谁去平定了吗。”
  胤禛摇头,“还没想好,还不清楚蒙古那边会成什么模样,说不好。”
  俩人又说了会儿话,就听外边苏培盛说道,“周全,你怎么来了,可是福晋有什么吩咐。”
  外边周全就说,“苏哥哥,我们福晋是看时间不早了,爷还没吃饭,叫奴才过来送点呢。”
  胤禛就跟邬思道笑,“邬先生,不如留下来一起吃点?”
  邬思道哪里肯,“奴才已经吃过了,福晋关心主子,主子也早点休息。”说着就告了退。
  邬思道出去正好看见周全站在门外,笑着说,“快进去吧,主子等着呢。”
  周全弯着腰,恭敬的送走了邬思道,那边苏培盛才领着他进去。
  胤禛往周全手里的食盒看了眼,笑着说,“成了成了,别摆了,回去吧,跟你们福晋一块吃。”
  那食盒里有啥啊,就一碗清粥,这忙活了一天,就吃这么点怎么够。
  老爷子来了一趟热河行宫,还真就为了避暑来了。
  平日里处理政务都是在行宫,竟也不怎么再往外跑。
  胤禛在热河的园子离着行宫,比在京城的时候近多了,弘晖这小子也能够多回几次家。
  一直到了天气渐冷,老爷子才领了人往回走。
  康熙五十六年,冬。
  “西北的战报来了吗。”康熙手里拿着剑,刚好耍完一套剑法。
  老爷子今年看着比去年要好一些,去年病了老些时候。
  张廷玉跟马齐等在一旁,皇上刚一问话,张廷玉就站了出来,“回皇上,已经派人去过几次了,至今还没有个准信儿。”
  沉吟了一下张廷玉继续说道,“只听说传尔丹率领部下,向乌苏河挺进。”
  康熙老爷子“哼”了一声,把手里的剑丢给身后的梁九功,“若是再早上个,别说一个小小的准格尔,再来十个八个的,唉。”说着老爷子挥了挥袖子。
  颇有些感慨的叹了一句,“垂垂老矣……今儿就练到这儿,回了。”


第四百五十一章 通渭地震
  旁边马齐跟张廷玉对视一眼,马齐笑着说,“这要说到老,皇上还真没老,几时见过老人家还能练的一手好剑法。”
  康熙手里拿了块帕子,从容的擦了擦头上的汗,这会儿马齐又说道,“不过……这朝野上下还是都盼着皇上能立下一位储君啊。”
  旁边的张廷玉悄悄地往旁边退了两步,这马齐实在是太不合时宜了,这个时候说什么储君。
  这不是明着说皇上您老了,万一要死了,都没立储君,到时候朝野上下都不安心吗。
  这样的人也不知道是怎么混到上书房大臣的。
  总不能是这几年才开始糊涂的吧。
  康熙脸上明显带了不愉之色,顺手把擦脸的帕子丢进梁九功怀里,康熙说道,“马齐啊,朕,早有明诏,不立太子,你怎么又说开了。”
  马齐连忙跪下来口中高呼,“皇上圣明,皇上圣明。”
  马齐虽然政治智慧不如张廷玉,但忠心方面,却绝不输他。
  因而康熙老爷子还愿意给他解释一两句,“本朝,自太祖太宗就没有立过太子,不也一样安安稳稳?朕再说一遍,立太子的事,朕自有主张,以后不要再说了。”
  马齐连忙说道“嗻”一旁的张廷玉也跪下来应了声。
  “行了,西北的战报到了的时候,赶紧给朕送过来。”说着老爷子收拾了一下便转身回去。
  康熙五十六年,朝廷派往西北的六万驻防大军,全军覆没。
  传尔丹轻敌冒进。
  康熙听闻之后,震怒!
  因为这事儿,今年哪怕是过年都没过好。
  就在清廷为出征之事争执不下的时候,西北又传来消息。
  通渭大地震!!
  死伤人数很快就达到了几万人。
  胤禛晚上都睡不着觉,静娴每天都能感觉他翻来覆去的,一晚上都在叹气。
  “爷,有什么心事,你说出来听听,若是跟我不好说,你去找邬先生商量一下也成啊。”静娴摁住胤禛,不叫他再倒腾。
  胤禛叹了口气,“没什么不能说的,通渭地震,爷是担心有疫情发生,已经死伤这么多人了,要再是出现疫情,可就……”
  静娴起身,给胤禛揉了揉额头,小声说道,“不如爷去找找皇上吧。”不管怎么样,皇上总不会真的不作为的。
  胤禛想了一下到底起身要穿衣服。
  一边穿衣服一边还叹,“这邬思道,若是权谋诡计,他还能行,可涉及到国之大事,总还是不合用的。”
  静娴知道,邬思道在胤禛登基之后就隐了,想来他自己也是心中有数,知道自己只适合做幕僚,真要是上了朝堂怕不是一时三刻的就露了怯。
  因而倒也得了个善终。
  胤禛还真就打算二半夜的进宫去见皇上。
  结果还没等出门的,外边就听见一阵脚步声。
  “爷,是门房上来人。”苏培盛在外边小声说道,想来是屋里有说话的声音,他也知道两个主子都没睡。
  胤禛跟静娴对视一眼,门房上来人,这么晚了是谁来了。
  “叫他进来吧,胤禛抬脚蹬上靴子。”
  还没开春,天气还很冷,苏培盛一开门,静娴就感觉一股冷风吹了进来。
  胤禛拢了拢身上的大衣,又给静娴掖了掖被角才转身出了里间。
  门房上看门的小太监已经跪在外间了,胤禛一出来就问了安。
  “大半夜的谁来了?”胤禛手里还系着扣子。
  那小太监连忙说道,“主子,是年羹尧来了。”
  年羹尧?这怕不是为着西北战事来的吧。
  因为今年开年甘肃通渭就发生了地震,西北战事又持续不力。
  老爷子早就放话说过,要封大将军王,选一皇子出征。
  大概在旁人心里,这个皇子许是就是个摆设,底下的人用兵才是正道。
  可胤禛不这么想,这个皇子选出来必得是懂兵事的人,不然不是擎着叫底下的人糊弄吗。
  估摸着这个年羹尧也是打着这个谱,想要去西北立一战功。
  胤禛点了点头,对小太监说道,“行了,去把年羹尧叫过来吧。”
  小太监答应一声,连忙转了出去。
  大门口,年羹尧正坐在门房上闭目养神。
  亲王府上,哪怕是门房里边,也是点着炉子的,炉子里的火生的旺,整个门房里都是暖融融的。
  年羹尧打了个哈欠,正打算喝一口茶水醒醒神,一股子冷风吹进来,一下子就把他给吹醒了。
  他抬头一看,正是刚刚那个进去禀报的小太监。
  “年大人,主子有请。”说着拉开门帘做了个请的手势。
  外边北风还呼呼的刮着,跟屋里的暖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年羹尧顿了顿才站起身来,跟着小太监往里边走去。
  年羹尧一边走,一边拢了拢大氅上的帽子,这鬼天气简直能冻死个人。
  胤禛前院几乎没有什么花花草草的遮挡物。
  年羹尧很容易就能看出来,这已经过了四爷书房的位置。
  他心中有些纳闷,这小太监要领着自己做样哪里走。
  好在在四爷府上,只要自己不作死,大约也不会有人突然冒出来给自己来一下。
  年羹尧倒是心中定了定。
  一直到过了二门,年羹尧心中才一动,这不是进了内院吧。
  静娴的正院,跟前院就隔了一堵墙,说是内院,其实算外院也不能说差。
  毕竟胤禛府上的正院,跟真正的内院还是隔了出来的。
  从正院再往后去,还得再过一道门才能到内院。
  当然内院不大,毕竟胤禛后院实在是没什么人。
  进了正院,年羹尧就感觉多了几分生气。
  院子里种了几棵石榴树,还有一大片葡萄架子。
  四周的摆设也多了起来。
  他倒也不敢造次,只低着头,眼睛的余光也能观察到一些东西。
  看得出来,四爷是真宠着这位四福晋。
  这正院里的摆设,虽说没有什么特别值钱的东西,但桩桩件件的都透着一股温情。
  胤禛就坐在正院的书房里,年羹尧一进来他就知道了。
  苏培盛进来禀报了一声,胤禛就放下手里的书,抬起头来说了句,“叫他进来吧。”


第四百五十二章 埋雷
  年羹尧小心翼翼的从外边进来,书房里没有点太多的灯,只书桌旁点了一盏灯。
  环境有些昏暗。
  四周都看不清,他也没敢多看,只上前来低头行礼。“奴才年羹尧请雍亲王大安。”
  胤禛坐在上边打量了他几眼,年羹尧都觉得自己额头冒汗了,他才说了句,“起来吧,声音小点,别吵着……”
  别吵着谁,年羹尧哪怕不用问都知道,肯定是说隔壁的福晋。
  他果然放低了声音回了句“是”
  这会儿一个小太监过来了,年羹尧不认识是谁,这人手里端着一个茶壶,笑着说道,“主子,是福晋,说是这么晚了不好喝茶,给您去现磨了豆浆,您尝尝。”
  说着就往胤禛手边的茶碗里倒去,年羹尧抬头一看,果然是豆浆。
  胤禛也没有推辞,端起来喝了一口还笑着说,“嗯,果然是你们福晋的手艺。”
  说着又自己拿过茶壶倒了一碗。
  苏培盛往那边一看,不是周全那小子还能是谁。
  这狗儿的,居然抢自己的位置,他倒没有说话,只默默地往门口去关了门,这才回到胤禛身边。
  周全收了东西正要走呢,就看门口已经关了门。
  这肯定是苏培盛这个老小子干的,呸,就好像自己能抢他的地位似的,自己再怎么也是福晋的人。
  福晋在府里坚挺着呢,自己又不是被猪油蒙了心,怎么可能放着福晋那里不好好呆着,偏偏过来抢他的位置。
  福晋身边多好,又清闲又富贵,主子爷身边哪里有福晋身边过得舒坦,到时候累死累活的不一定有个好下场。
  苏培盛不知道他心中所想,周全也不跟他说,既然门关了,索性周全就不走了,就跟苏培盛一左一右的跟俩门神一样,站在胤禛身后。
  年羹尧站在下边,脚底下跟着了火一样,他不知道四爷这是打算晾着自己还是怎么,进了门就只对自己说了句小点声。
  可是胤禛不说话,他也不敢随意出声,就这么站在下边,随着时间越来越久,年羹尧这浑身都开始冒汗了。
  好在胤禛并没有打算一直这么晾着他,见他有些惶恐了,胤禛就开口问道,“亮工漏夜前来,可是有什么事情?”
  年羹尧听见上边胤禛问话,才稍稍松了口气。
  说实话,他来也没打算真能成,毕竟前几年,他跟老八走的进了些,四爷都是知道的。
  那段日子过得是水深火热的,跟十四爷也都斗得如火如荼。
  之前没想明白,可这已经过了几年了,年羹尧没事就会拿出来想一想,没事就会拿出来想一想。
  想来想去,也就是四爷有这个能力,叫自己糊里糊涂的就跟十四爷斗起来。
  他这才怕了起来,因而这几年都低调的很。
  轻易不出来亮相。
  现在西北有战事,他也是静极思动,想要出去挣个军功,这才上门来。
  想着哪怕不是个主帅,就是个小将也是好的。
  可是这来了之后,就被四爷晾起来,这会儿他心里又开始没底了。
  四爷不像是能够接受自己的样子啊。
  胤禛一发问,年羹尧都觉得自己浑身抖了抖,等听清了四爷说的什么,他才缓过神来。
  “四爷,奴才不才,想请战去西北。”只一句话,剩下原本在家里想的说辞便都隐了回去。
  四爷务实,说的多了,到不如说的真诚一点。
  胤禛在上边抚了抚额头,好似没想到年羹尧会来说这个问题似的。
  年羹尧一看他这个做派,本就心里没底,这会儿更是觉得七上八下的。
  胤禛果然说道,“嗯,这样啊,西北战局乃是大事……爷想想,爷,想想。”
  胤禛没有当即给他答复,过了会儿说道,“也不一定非得去战场才能有军功,爷这里倒还有个别的差事,非亮工莫属……”
  年羹尧心中一动,四爷虽然没有说叫自己往西北去,可现在这么说,八成也是跟西北有关了,那能是什么差事。
  跟战场有关的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