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的日子-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氏又不是傻的,在宫里生活了这么久,自保的能力还是有的。
  俩人还真是有来有往的斗了几个回合。
  静娴倒也没有干涉,在一旁看热闹看的是津津有味。
  乾清宫里,康熙爷正在跟四阿哥说话。
  “老四,过来看看。”
  胤禛走上前去,发现御案上展开的是一张地图,康熙老爷子正拿一根棍子点着西蜀、湖广、江南、江西等地。
  “皇上这是想?”虽然说的是疑问句,可意思却明确。
  “对,朕想着把别的地方的人牵往西蜀,自张献忠之后,这地方就一直人烟稀少,总这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总得叫这里也兴盛起来才成。”
  胤禛也明白这个道理,盛世滋生人口这是必须的,“可就怕大多数人还是故土难离。”
  康熙沉吟了一会开口问到,“老四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胤禛摸了摸下巴上已经长出来胡茬说到,“只能许民以利了,有利可图总还是会有人迁过去的,可以给予安家费,再加上开垦出来的土地几年之内免交税收,这样子肯定会有人来,只是估计来的都是在原地活不下去的,也不知道能有多少得用的。”
  康熙倒是觉得可行,“朕想着这样可行,不管过去多少人总也比现在要好,这土地总是需要人来养的,不然原本的上等地慢慢的也就变成了荒地了。”
  感叹了一会,叫了内阁大学仕拟旨,“朕承先帝遗统,称制中国……今幸四海同风……独痛西蜀一隅,自献贼蹂躏以来……田野未治。尚起江南、江西,助解应用。朕甚悯焉。……湖广民有毂击肩摩之风,地有一粟难加之势。今特下诏,仰户部饬行川省、湖广等处文武官员知悉,凡有开垦百姓,任从通往,毋得关隘阻挠。俟开垦六年外候旨起科。凡在彼官员,招抚有功,另行嘉奖。
  康熙三十三年诏”
  李老头自打那日听到皇帝的诏书以后就整日的有些恍惚,尤其是每次吃饭的时候看着清澈的可以数的清米粒的饭。
  再看看自家孩子头大身子小的模样,看着他们抢着喝完了自己碗里的姑且称之为饭的东西,又眼巴巴的转过来看着自己没有动过得碗。
  李老头被他们的眼神看的心里直犯酸,端起碗一个人碗里给匀了一点,自己碗里的就只剩下个碗底了。
  李老婆子看着了,斥责到,“吃吃吃,就知道吃,你们老子吃饱了好有力气去干活,你们吃这么饱干啥。”
  几个孩子也不理她,三两口就喝了进去。
  其实哪里吃得饱,就是个水饱而已,哄肚子呢,一泡尿下去就什么都不剩了。
  自己在这里又没有什么家业,就是佃了几亩地,给地主老爷家拼死拼活干一年的,自家还吃不饱。
  也没什么好犹豫的,甚至家里都没有什么好收拾的,其实说走就能走。
  跟自己家的老婆子商量了一下,第二天就去官府报了名。


第四十六章 葵水
  虽说没什么好收拾的,但还是收拾了一堆东西,都说破家值万贯,虽没有这么夸张,但是锅碗瓢盆被褥衣服总都得带着的,不然到了地方再买又得是一次花销。
  官府给的安家银子总不能都花在这上面,还是得留下来应急之用比较好。
  李老头一家子跟着官府的差爷一路往西,果然路上通行无阻,虽然一路上艰难了些,走了几个月的时间,但是好歹每天都会有人发放干粮,这可是干饭,自己也就在地主老爷家看到过一次,吃了能顶很长时间的饿。
  李老头不怎么舍得吃,都是吃一半留一半,好在干粮比较好存放,还真叫他存到了目的地。
  他们到的时间比较早,正好没有误了农时,还能赶上第一茬种植,官府不仅将他们迁来,还给发放种子跟农具。
  想着就要有自家的地,再也不用给地主老爷交上去一大部分,自家终于可以盼望着吃上饱饭,李老头激动的热泪盈眶。
  拉着自家的老婆孩子,朝着京城的方向“咚咚咚”的磕了好几个头,“皇帝老爷大好人呐,皇帝老爷长命百岁。”
  像李老头这样的人络绎不绝,这只是第一批,后面还会有源源不断的人口迁进来,西蜀之地总会有重建的一天。
  时光荏苒,很快就到了中秋节。
  每年中秋,康熙老爷子都会赏下去很多月饼。
  静娴咬着嘴里的月饼,突然想起之前看到的一个,说是女主在中秋节上拿出了一个冰皮月饼,立马就被惊为天人了。
  静娴现在就想吐槽,谁说古代没有冰皮月饼了,人家不仅有,还有各式各样的,各种颜色的冰皮月饼呢。
  静娴现在口里咬着的就是一个浅绿色的冰皮月饼,反正她吃着像是绿豆味的,还挺好吃,甜而不腻,软糯适口,真是比现代吃的要好吃多了,当然也可能自己现在吃的是限量版,以前吃的是大众版吧。
  胤禛看她吃的好,自己也高兴,又把前院分得的都给她送了过来。
  终归她还知道这样吃独食不好,叫了秋叶跟葫芦给宋氏跟李氏送了几个过去。
  秋蟹这个时候也正肥美,膳房正好进了两篓子,静娴也是吃到了月饼才想起来到了吃螃蟹的时间了。
  中午的时候就跟秋叶说了,叫膳房晚上给上几只尝尝。
  胤禛倒是对这东西不怎么感兴趣,总觉得吃起来太脏手。
  静娴吃螃蟹还总是不用蟹八件,许是上辈子留下的习惯,她就喜欢拿手去扒,尤其是吃完了再嘬嘬手指,这感觉简直不要太棒。
  一边吃着还一边跟胤禛说,“之前在家我就喜欢吃这个,可惜阿玛跟额娘总不叫我多吃,怕我吃了会攒下寒气,到时候来了葵水自己会遭罪,哎,从来就没吃舒坦过。”
  结果晚上膳房上来的八只大螃蟹全进了静娴自己一个人的肚子,要知道这是进到宫里的螃蟹,那就不可能有小的,个顶个的得有一斤重。
  吓得胤禛强压着她喝了一大碗姜汤。
  结果不知道是不是想什么就来什么,晚上睡到半夜静娴就感觉肚子有些不对劲。
  再一动弹,一股熟悉的感觉就涌现了出来。
  静娴不敢耽搁,这个得赶紧找月事带,不然一会就要弄得满床上都是了。
  好在之前秋叶她们就想到她快要来月事了,早早的就在柜子里存好了一些,这时候只要拿出来用就可以。
  静娴一动,胤禛就感觉到了,“怎么了,这么晚了怎么还没睡。”
  静娴有些脸红,来月事了这种事情怎么好意思说出口。
  结果胤禛一下子就猜了出来,“是来月事了吧,我之前就想着你也快来了,躺下吧,在哪呢我去给你拿。”
  静娴把自己埋进被子里,只伸出手来指了指柜子,胤禛就会意的从柜子里拿出来,自己还体贴的去了外间,叫了秋叶进去收拾床单。
  等她收拾好了才回去。
  俩人在一起大眼瞪小眼,胤禛把她的脑袋按在胸口上,闷闷的笑了出来。
  静娴有些恼,捶了他两把,“笑什么笑,哪个女人都有这么一遭的,不许再笑了。”
  胤禛摸了摸她的头发说到,“没笑什么,我是高兴,你长大了,咱们就可以圆房了。”
  静娴立马脸色通红,一句话也不说了。
  胤禛还说到,“等咱们搬了新居再说成不,到时候再还你一个洞房花烛,咱俩成亲早,爷一直觉得亏欠了你。”
  静娴被他感动的泪眼汪汪,伸出脑袋来,在他脸上“吧唧”亲了一口,也不说话,就只点头。
  结果第二天还有更刺激的等着她。
  老嬷嬷听说她来了葵水高兴的手舞足蹈,“福晋,这得报到府里去的,叫秋叶这丫头这会子就去,正好中午就能回来。”
  静娴脑子里就剩下报到府里去,原来来个好事得告诉这么多人啊,简直太羞人了好吧。
  福晋来了月事,就代表真正能够承宠了,不像之前虽然四阿哥也是宠她,可毕竟不能有孩子,下人们的心都还有些飘,现在好了,只要福晋有了自己的孩子就是真正能够立住脚了。
  因此正院里的丫头婆子们最近都很高兴,不仅干活更加麻利了,走路都带风的。
  静娴也能明白她们的心情,毕竟当家主母有了身子一府才会有主心骨。
  乌拉那拉府,正院,“福晋,宫里的秋叶来了。”
  觉罗氏不敢耽搁,“那嬷嬷,快把人请进来,别是有什么事。”
  秋叶一路上进了正院,看见觉罗氏还是如从前那样行了礼,“见过福晋,奴婢是来报喜的,我们福晋来葵水了,就在昨晚。”
  觉罗氏听了自然高兴,“好好好,终于等到了,这下子我也就不担心了,哎呀,我得去上柱香给菩萨还愿。”
  说着就收拾东西要走,那嬷嬷赶紧拦了,“福晋不必着急,格格那里还得福晋去说说呢。格格毕竟年纪小,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咱得去告诉她,省的她不当回事,再坏了身子。”


第四十七章 翡翠
  觉罗氏一听也对,就点了头,“对,赶紧递牌子进宫,我得去看着她,别叫她不知轻重吃了什么寒性的东西,再给坏了身子。”
  静娴在屋里听说觉罗氏来了之后,心里面是拒绝的,只是来个好事而已,为什么所有人都这么大张旗鼓呢。
  不过还是得赶紧的把人给迎进来,“额娘,你怎么来了。”
  觉罗氏瞧了瞧她看她没什么不舒服的样子才放下心来,“我来瞧瞧你,可还好,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静娴倒是没什么不好的地方,昨天虽然吃了螃蟹,但也及时喝了姜汤,这会子确实没什么问题,再说了,自己还有灵泉水,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了。
  “额娘,你就放心吧,我又不是小孩子了,不是还有老嬷嬷看着我呢嘛,我是肯定半点不敢大意的。”
  觉罗氏见她说的挺认真,不像是说瞎话,才放过了她。
  母女俩凑一起说了会话,静娴还留她吃了午膳才放她离开。
  静娴被觉罗氏说了一上午的要怎么怎么保养身体,这会子脑瓜子里还嗡嗡的。
  觉罗氏也自觉都跟她说清楚了,心里面总算放心点了。
  今日已经到下午了,再去礼佛还愿也不合适,于是就回了家。
  跟那嬷嬷还说,“嬷嬷记得去整理点礼佛的东西,明日一早就把我叫起来,我去给菩萨还愿,正好再去给静娴求子,这成了人了就得赶紧要个孩子,要不然还是不把稳。”
  那嬷嬷知道这也是正经事,不敢耽搁,收拾了出来还叫觉罗氏看过了才算完。
  第二天一早觉罗氏就乘上自家的马车,去了山上。
  山上的香客络绎不绝,觉罗氏在大殿里跪着像菩萨许愿,又添了一些香油钱,才带着那嬷嬷回去。
  静娴对这些都不清楚,她还在阿哥所养着呢。
  四阿哥早上虽然走了,但是还是记挂着昨天她吃了不少螃蟹,怕她上课身子,中午回来的时候就带了太医过来。
  “王太医,麻烦您给福晋看看,可有什么问题。”
  王太医还以为是不是怀孕了,从箱子里拿出一条丝帕搭在静娴手腕上,仔细的诊了诊,“回四阿哥,福晋身子康健,没什么问题,葵水期间记住不要沾凉水就好。”
  四阿哥还是有些不放心,“那昨日福晋吃了不少螃蟹,可有妨碍。”
  王太医听后又仔细的诊了诊,才放下手来,“福晋并无大碍,不必吃药,想必是福晋平日里身体保养的好,以后继续如此就好。”
  四阿哥这才放心,吩咐苏培盛,“去送送王太医。”
  苏培盛亲自将王太医送到门口,从袖子里拿出一个荷包来“多谢王太医了,您也辛苦了,这个拿去喝点茶水吧。”
  王太医也不推辞,收下荷包就走了。
  静娴没想到古人对于葵水会这么重视,她的身体她是知道的,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还是感念觉罗氏跟胤禛的心思,仔细的在院里修养了起来。
  “福晋,李氏那边好似有动静了,今天早上她院里的一个宫女去了德妃娘娘宫里。”葫芦进来跟静娴说到。
  静娴有些疑惑,“去了娘娘宫里?她这是打算投靠娘娘了吗。”
  想了一会,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就暂且放下了。
  结果还没到中午德妃宫里就来人了。
  “福晋,娘娘请您去一趟。”虽然说着您,但是语气神态却没有半分尊重的样子,静娴倒是不以为杵,收拾了东西就跟着来人走了。
  跟着宫女到了德妃宫里,已经快要吃午饭了,那宫女进去禀报,静娴就被留在院子里。
  刚过中秋,早晚已经开始凉快了,可中午的暑热还是不轻的。
  静娴知道这估计是要给自己一个下马威,好在她已经寒暑不浸,这点小事她还不放下心上。
  果然屋里德妃正吃着午膳,“翡翠,四福晋可还在外面。”
  翡翠从窗户看了眼,“回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