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的日子-第2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过了会儿,胤禛才叹息一声说道,“准他葬入皇陵,你们……看着办了吧。”没有说按照什么规格来办。
  十三跟十四应了一声,连忙出去。
  胤禛也晃了晃脑袋,站起来往后边去。
  万岁爷准他葬入皇陵,不管之前老八有多不好,至少万岁爷还是承认他的。
  他府上的两个孩子最起码日子不会太难过。
  静娴见胤禛回来,没有说话就直接去了佛堂,盘腿坐着念经,她心里就知道肯定有什么事。
  悄悄的问了苏培盛,才知道居然是老八没了。
  静娴没有声张,只是把屋里鲜艳的东西都换了下来。
  身上也换了素服。
  虽然不用给老八守孝,但是这个态度还是要拿出来的。
  胤禛是这样的态度,别人心里也都有了数。
  不说别个,就说老九,在得知老八殁了之后,虽然十分的消沉了一阵,但是听说胤禛准他葬入皇陵,也是松了口气。
  毕竟是兄弟,老八就是再多的不是,到了这个时候,老九也不愿意再去想。
  他叫了老十,两个人一块去给老八上了柱香,又安慰了弘旺两句。


第四百八十六章 抚远大将军,年羹尧
  弘旺这孩子也不小了,但到现在也没娶福晋。
  跟宫里的弘皙弘普一样,上回选秀,宫里都只给他们赐了个格格下来。
  估摸着是不想他们身后有什么实力,当然只要这人不乱动,胤禛也不会对他们怎么样。
  等再晚点的时候,胤禛就缓过劲来了,揽着静娴跟她说话。
  “爷从来没想着叫老八死。”胤禛感叹一声。
  随即便有些激动的说道,“爷就是想叫他去先帝那里赎罪,叫先帝都看看他干了些什么!”
  说完了这句,胤禛就沉默下来。
  静娴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说话,她不知道这个时候,该怎么去安慰他。
  胤禛闭了闭眼睛,低声说道,“小时候,爷的这些兄弟里,就数老八老实,别人都淘气,他从来都不。”
  那是老八知道,他没有淘气的资本!静娴腹诽了一句。
  “他那人很有眼色,从来不做叫人心里不舒服的事,说出来的话总能说到人心里边去。”胤禛有些怅然。
  静娴轻轻的抚了抚他的后背,胤禛很少有脆弱的时候,这会儿静娴却觉得他十分脆弱。
  老八这一去,兄弟几个都上门去上了一炷香,胤禛也叫弘时去看了看。
  紧接着,不管是哪个兄弟府上求世子也好,求爵位也好,胤禛都跟大批发一样,有求必应。
  好说话的叫一众兄弟们心里边都胆颤。
  其实胤禛也不过是因着老八的事,心中难免对他们多一些宽容罢了。
  有事没事的,胤禛又想起他还有两个被圈禁的哥哥,隔两天就给人送点吃的用的,也不拘是什么。
  后来这人想了想,又从秀女里边扒拉了两个面容清秀的,一人给赐了俩下去。
  静娴:……理亲王福晋跟大阿哥福晋心里边肯定谢谢您了!
  对两个关着的哥哥施了一通恩,胤禛又想起宫里的太妃们。
  胤禛宫里除了静娴,只有宋氏一个。
  因而是真不占地方。
  也就没想着先帝宫里妃嫔多,地方够不够住的问题。
  皇宫里边宽敞着呢。
  但是先帝妃嫔也不好往西六宫住,毕竟静娴跟宋氏在这里,胤禛也是常常过来的,万一碰上了胤禛……多尴尬。
  因而都住到了东六宫,伺候过先帝的人又多,东六宫还真是不够住的。
  生养过孩子的,或者高位的妃嫔还好说,住的还能宽敞点,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小常在小答应们,几乎都是挤在宫女住的屋子里。
  这会儿胤禛总算是想起她们来了,又下了旨意,叫他们兄弟几个,赶紧的把自家额娘领走。
  谁家的额娘,跟谁过去吧。
  反正孝期已经过了,留在宫里还住的不舒坦。
  当然,谁要把自己额娘领回去,也是得上折子,等胤禛批复的。
  再者还得礼部去核实检查,看看你家里收拾好了没,总不能叫先帝妃嫔回去了,还没个正经地方住。
  因而这些爷们要想真正把自家额娘接回去,恐怕还有的熬。
  再者,胤禛都已经说了叫把自家额娘给领回去,那领回去之前呢,这段时间恐怕他们是半点磕绊都不敢打的。
  这万一惹着了万岁爷,万岁爷要是不放人了,你说说这可怎么办是好。
  因而,最近京里的这些爷们,一个个都老实的不得了,谁都不肯出来戳胤禛的腰眼。
  老九跟老五兄弟俩还凑在一起,为着哪个把他们额娘接出来住,差点的没打起来。
  对于他们这些爷们来说,能把额娘接出来,自然是好事。
  但对于福晋们来说就见仁见智了。
  不管是哪家的福晋,这么多年了,在家里从来都是当家做主的,这突然要把婆婆接回来,以后这家要给谁当。
  这世上,就没有哪个媳妇愿意自己头上顶着个婆婆来指手画脚。
  可惜接了婆婆回家,这并不是她们能够阻止的,毕竟爷们要尽孝,这话说出去谁都不能拦着。
  静娴闭着眼睛都能看见,以后京城这一家一家的绝对消停不了。
  也不知道这些没受过夹板罪的老爷们,到时候会是个什么反应。
  到了年底,年羹尧被晋封为抚远大将军的圣旨,叫原本已经沉寂下来的京城又沸腾开来。
  年羹尧一个反复小人,满京城谁人不知,这人曾经背叛过胤禛,不止一次。
  如今此人不仅手握重兵,居然还叫万岁爷一再封赏,一时间简直是风头无两。
  胤禛仿佛觉得还不够,晋封为抚远大将军之后,很快又一份圣旨发了出去,加封年羹尧一等公。
  年家门口这几天真真是成了京城最热闹的地界。
  可是静娴却知道,胤禛平静的脸色下边,八成已经压抑不住对年羹尧的杀心了。
  话说这年羹尧做了什么,不过也就是个买官卖官,枉杀官员等等。
  别人就没有这么做过的吗,有,肯定有!
  但是别人绝不会像年羹尧一样做的这么嚣张跋扈,叫所有人都知道。
  胤禛此举恐怕就是想着先把年羹尧给哄回来,到时候他手里没了兵,年羹尧就是个没牙的老虎,胤禛想要怎么炮制他,他都没法抵抗。
  静娴这么跟胤禛说的,胤禛也笑而不语,道理是这个道理,谁都能明白,但是能不能经得住诱惑,到时候就看个人了。
  年羹尧在青海,收到胤禛的圣旨的时候,心中一定,这算是正是为自己正名了吧,抚远大将军!
  之前收到万岁爷召他回去的旨意,年羹尧心里还有些踯躅,毕竟战事结束了,虽然是打了胜仗,但是自己也确实做了不少大逆不道的事情。
  年羹尧心里不确定,万岁爷叫自己回京,会出现什么情况。
  可是这一道圣旨,稍稍打消了他心里的不安,抚远大将军,自己确实担得起。
  紧接着,年羹尧又收到加封一等公的旨意,甚至胤禛在公文中亲自说他做得好。
  这叫他心里边越发的痒痒起来。
  而且,除了之前一次,有过召他回去的旨意,万岁爷并没有催促他。
  年羹尧心里的戒心也已经越来越低。
  直到皇后娘娘召见了他家中的女眷。


第四百八十七章 背黑锅
  皇后召见年家的女眷,这几乎就是一个信号。
  娘娘相中了年家的哪个姑娘!
  不管这是要给哪个儿子相看,都叫年家上下沸腾了起来。
  并不用胤禛再去发圣旨催促年羹尧回京,年家上上下下的就已经开始动了起来,家里的老少爷们都给他写了信催他赶紧回来。
  雍正三年,已经到了年底,天上开始飘起雪花。
  年羹尧回来的那天,倒是放了晴。
  胤禛为表重视,不仅叫了弘晖去接,还叫了十三跟十四一起去迎接年羹尧。
  算是给足了他面子。
  弘晖骑着马打头,原本他是要走在十三跟十四后面的,毕竟两人是长辈,爵位也比他高。
  但是十三跟十四哪里肯,十分热情的叫弘晖走了前边,俩人落后他一个身子。
  弘晖的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热情,十三跟十四看在眼里,都是一愣,这小子是个做戏的好手。
  年羹尧来的很快,弘晖也是算好了时辰过来的。
  年羹尧上前行礼,刚一跪下来,就被弘晖从地上拖了起来。
  “年大人是有功之臣,不必多礼。”
  年羹尧倒是想要行礼,只是这大阿哥的力气实在是大,他居然反抗不得。
  这是万岁爷明着给自己做脸,暗地里却要下自己的威风啊。
  可偏偏越是这样,他这心里边越是安稳下来,万岁爷愿意这样处心积虑的对自己,才正好说明万岁爷没有打算卸磨杀驴,不然到时候直接一顿捧杀,他也没得办法。
  十三跟十四完全没发现这里边的猫腻,这要是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弘晖真的跟年羹尧相见恨晚。
  年羹尧心里边放下了担忧,脸上就更是露出一副真跟弘晖多亲近的模样来。
  说实话,甚至年羹尧心里也是这么想的,毕竟皇后娘娘召见了年家的女眷,很有相看的架势,说不得就是给大阿哥相看的侧福晋。
  他脸上露出一副欣喜的样子来。
  弘晖身后跟着的十三跟十四都不忍心看了。
  真当弘晖是那么好占便宜的啊。
  年羹尧回京,胤禛不仅叫了弘晖去接,还亲自招待他吃了饭。
  “亮工啊,回来好好过个年,这么长的时间,你也没陪陪你家孩子跟福晋,差事先不急,都是熟悉的,等过了年再说。”胤禛喝了口茶,对年羹尧说道。
  年羹尧点头,在京城,他是在兵部历练过的,说道熟悉的差事,那差不多就是说兵部了。
  年羹尧从宫里出来,就叫人去打听了,兵部尚书正好要致仕,已经上了请辞的折子。
  年羹尧的心已经慢慢的放回了肚子了,万岁爷这一边叫大阿哥暗地里给自己下马威,一边又拉拢自己,这说明确实是还要用自己,这就成。
  而胤禛不仅仅是单独的时候对年羹尧好,就连在众位大臣都在的时候,他也是常常去问年羹尧的意见,不仅仅是兵部,甚至是朝廷的任用官员,胤禛都会问他。
  还常常说,有亮工在,朕这心里边就是安心,朕一定会做一个明君,不然配不上亮工这样的贤臣。
  不知道的人,都以为胤禛这是真的欣赏年羹尧,年家府上的来客那是真真的络绎不绝。
  可是心里有数的人,这会儿再来看年羹尧就觉得这人怕不是想死了。
  万岁爷这么说,别人不说什么也就罢了,他年羹尧居然就敢这么大大辣辣的受了,你怕是担心以后死的时候太轻易吧。
  胤禛重用年羹尧,打算叫他出任兵部尚书,甚至军机大臣的消息,现在已经传的沸沸扬扬。
  过了年,朝廷的气氛开始变得有些复杂,开始有人弹劾年羹尧。
  一次两次的,胤禛都没有理会。
  次数多了,胤禛就叫年羹尧上折子自辩,这在旁人眼里分明就是皇上不打算处罚年羹尧,叫他自己辩解一下就给脱罪。
  结果年羹尧自辩的折子刚刚呈到御前,从青海军中,一份弹劾年羹尧的折子送了上来。
  青海?
  年羹尧不是刚刚在青海立了功吗?
  众人心中都有疑虑,这刚刚在青海立了功,青海不说是全都是年羹尧安插的人,怕大部分也是吧,怎么会有青海军中的人,弹劾年羹尧呢。
  不对,还有十四爷。
  十四可是在青海带了好几年兵,这次弹劾年羹尧的人,怕不就是十四的人吧。
  说实话,十四也很懵逼。
  为什么突然之间,别人都以为是自己在跟年羹尧过不去了。
  是,之前自己跟他是有过节,但是他没想要弹劾年羹尧啊。
  想要搞年羹尧的不应该是万岁爷吗,怎么都把目光注意到自己身上来了,这叫什么事儿!
  十四明明知道原因,还不敢声张,这种事情,万岁爷想叫你头上戴个黑锅,你敢不戴?
  怕不是打算步了年羹尧的后尘。
  既然别人这么认为的,他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说句实话,还真没有哪个比十四还适合。
  毕竟十四也曾经在青海带兵几年,若是别人出来弹劾年羹尧,说不得青海的那群大头兵得出来闹事,但是这个人如果是十四,那他们就闹不起来。
  不然,你当十四在青海的那些年,都是去做摆设的吗,青海军中,虽说这几年被年羹尧换下来很多人,但是十四很好的利用了中低层将领,因而损失的并不多。
  上层将领里边的往下下了命令,下边的人不执行,也是一样的没用!
  胤禛也是装的很像那么回事。
  见到这个折子之后,人家说了,叫刑部督察,务必要给年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