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布尔和果然被静娴手里的雪花吸引了目光,伸着手就想去碰。
结果雪花太凉,刚一碰到就刺的她的手往后缩。
静娴再给她往跟前递的时候,就说什么都不要了。
秋叶还过来说到,“福晋怎么开着窗子,万一着凉了怎么办,还带着孩子在这吹风。”
又去摸了摸几个孩子的背,发现几个孩子身上都有汗意才不说了。
静娴在赏雪,胤禛却为了这场雪忧心忡忡。
毕竟这场雪确实很大,很多穷苦人家都是茅草屋,一个不好就会被压塌了。
静娴只是赏个雪,从没有这么多忧国忧民的想法,也怪不得人家能成为最后赢家。
晚间雪还是不见小,胤禛领了俩人去了宫里。
康熙老爷子问道,“你说谁来了?”
梁九功躬身回答,“是四阿哥来了,就在门口,还带着两个人。”
康熙老爷子怔了怔,这大半夜的,“叫他进来吧。”
梁九功给旁边的小太监使了个眼色,小太监就顺着灯光暗的地方一路出去。
见到胤禛就说先行了个礼说到,“四阿哥,皇上请您进去了。”
胤禛叫身后的两人在外面等着,自己一个人进去。
正要行礼,康熙老爷子就摆摆手说到,“就咱们父子,不必多礼了。”
“这么晚来可是有什么事情。”
胤禛顺势站了起来,毕竟是父子,再行礼就显得疏远了。
“门口两人是儿臣放在皇觉寺的,那里有儿臣的一个妾室,只是不知最近在跟谁合谋些什么,好似除夕宫宴上他们要有动作。”
谁也没想到胤禛知道了这件事情并不是自己去解决,而是交给了康熙。
康熙老爷子并不知道这件事,毕竟只是一个皇觉寺,老爷子哪里能去关注那么偏僻的地方。
也是胤禛发现了不对。
自从上次静娴生产的时候,有人伸手他就发现了,那次胤禛查出来那个接生婆跟太子宫中的一个婢女是同族。
胤禛就觉得不太对,这件事怎么看都直指太子,太过刻意了。
静娴前几天跟自己说的李氏的问题,自己也去查过了,那个采买的小厮静娴并不知道跟他联系的是谁,但是胤禛知道。
那个人是太子宫里管厨房的太监。
胤禛想不出来太子为什么要做这些。
而且太子做这些又能有什么好处。
自己的人手还是太少,太子宫中的事情并不好打探,一个不好就要被康熙老爷子以为是图谋不轨。
既如此那就直接交给康熙老爷子好了。
不管背后是不是太子,这件事情在他这里都可以打住了。
若是太子那么太子在皇上心里的印象又会差上几分,如果不是太子,那么无论是谁伸的手最后肯定都得不了好。
老爷子给他赐了座,胤禛放过这件事情又说起来京城大雪的事情。
“父皇,今日雪下的实在是大,儿臣有些担心。”
康熙示意梁九功去叫了钦天监官员过来。
钦天监来的是一个苏姓官员。
进来后先跟康熙行了大礼才起来。
“苏爱卿,今日这场雪大约还能下几时。”
苏大人回到,“皇上,臣今日与钦天监各个大人监测过了,这场雪估计至少也要三日才会结束。”
胤禛从座位上起来跪在地上说到,“父皇,请叫儿臣带人各处巡视吧,总不能真看着有人因为这场大雪冻死。”
康熙老爷子叹了口气,“行吧,到时候叫步军统领跟京兆尹各出两百人,你总领事,各处巡视去吧。”
晚上胤禛回来的时候,就只匆匆忙忙的到后院见了静娴一面。
静娴正在做一件亵衣,这么多年了,她的针线也就做亵衣还可以。
就看着胤禛顶风冒雪的从外面进来了。
静娴握了握他的手,都是冰凉的,赶紧给他把雪湿了的衣服脱下来,又塞了一个暖炉。
胤禛反握住她的手说到,“福晋别忙了,爷一会还得出去。最近爷得住到衙门里去了,这场雪太大,爷担心会有人冻死压死。”
静娴知道他有正事,只好问道,“苏培盛可是给爷准备了足够的衣物,天寒地冻的,正好我这里前几天刚做了一双狼皮的靴子,还是新的你穿穿试试。”
胤禛也不耽搁,赶紧套上试了试,“正好,那我直接就穿着了,你也早点休息,爷这几天就不回来了。”
说着还使劲抱了抱她才走。
静娴一路目送他消失在茫茫大雪里。
胤禛从马厩里骑了马,路上没人,又下了雪虽然是晚上,但还是可以把路看的清清楚楚。
一路上先去了京兆尹,抽调了两百人,外城大部分是穷苦人家,就带了人从外城开始,挨家挨户的检查房屋。
又从步军统领抽调了两百人维持京城治安。
大雪当真连续下了三天,胤禛带人日夜不休,将房子最危重的人家都赶了出来,全部住到了京兆尹的衙门里。
其他地方也都每日至少除一次雪。
一场大雪下来,除了刚开始没有反应的时候冻死了两个人,被雪压死了一个人,竟然再没有人因为大雪而死。
第八十四章 爵位
静娴知道胤禛这两天会忙,所以每日都灌了汤婆子,或者是生了暖炉给他一趟一趟的送过去。
又准备了热汤热饭,放在食盒里,底下加上碳,等送到的时候都还是热的。
又叫了厨下专门腾出一口大锅来,专门熬姜汤。
送到胤禛那里,叫他跟各个官兵分着喝了。
衣物更是每半个时辰送一次,省得他穿了雪湿了的衣物再做了病。
即便是这样等这几天下来,胤禛回府的时候看着也是瘦了不少。
脸色青白,一看就是身体入了寒气。
静娴不敢大意,叫厨下烧了姜汤,又偷偷的给他滴了一滴灵泉进去,先叫他热热的喝下去,看他鼻子上冒了汗,又叫太医专门给他准备了药浴,叫他泡进去。
胤禛躺在药浴里,只觉得浑身疼痛,他就以为是药浴起了效果,正在给他往外拔出寒气,完全没有想到是那碗姜汤的效果。
他喝的灵泉水少,只有一滴因此并没有排出太多杂质,只是洗澡水稍微脏了点。他也没有多想,只以为自己是几天没有洗澡的原因。
静娴看他的脸色终于开始红润起来才放下心。
又去吩咐了做点热乎的饭菜上来,等胤禛泡完了药浴正好能吃得上。
胤禛在她这里吃饱喝足了,倒头就睡,毕竟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了,他也是累极了。
等他睡醒了才起来收拾了一下,赶去宫里向皇上汇报。
康熙也体谅他几天几夜没休息好,还跟梁九功说到,“老四在务实这方面做的确实是好,就是有时候太不知变通,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罢了再看看吧。”
梁九功这时候完全没想过四阿哥会是将来的雍正帝,只以为这是皇上在为太子培养以后的左膀右臂。
就连康熙这时候也是这么想的。
可见康熙对太子这个时候还是寄予厚望的。
其实九龙夺嫡前期,康熙虽然会一步一步的削弱太子的权柄但是还没有想要废掉太子。
只是把诸位皇子当做磨刀石,磨练太子的。
只是太子太过沉不住气,以为皇上真的对自己不满意了,才越来越昏招频出,最终招致被废。
康熙说完还叹了口气,“明年就给他们分封爵位,老四还是先压一压吧,给个贝勒就行。”
想了一会,又拿出之前想好的爵位,给大阿哥圈了一个“直”字,“老大就给个直郡王吧,这几年南征北战的,老大也立了不少功劳了,再者太子也需要一个对手来磨练一下。太子……还是太过稚嫩了。”
过了一会想了想给三阿哥圈了个“诚”字,“老三这人,罢了,希望他能再实诚一点吧,他务虚也就罢了,半点都不务实,以后也就这样了。”
后面的从四阿哥往下到八阿哥全都圈了贝勒。
从老九往下又全都圈了贝子。
圈完了爵位,康熙老爷子把手里的毛笔一丢,拿出帕子来擦了擦手,“走,出去转转去,坐的久了腰痛。”
梁九功赶紧跟上,又拿眼睛示意宫门口的小太监去取了静鞭来。
这几天大雪,宫里的女子都知道皇上最近心情肯定不好,听奴才回禀皇上去了御花园转悠,这时候却没一个出来偶遇的。
皇上本来还想着出来猎个艳,结果所有人都躲了,他自己找了个无趣,只转了转又回去了。
“连个人都看不见,回去了。”
梁九功又赶紧的带着人往回赶。
胤禛从宫里回来就跟静娴去了暖房。
暖房里胤禛之前叫人种了不少蔬菜,这会子吃正好。
其实庄子上也有暖房,每年冬季都会往上进新鲜的蔬菜。
冬天吃不起菜的那是普通人家,大户人家谁家里会没有养几个暖房。
静娴只是觉得自己种来比较好玩,胤禛才顺着她在暖房里种了新鲜的蔬菜。
要不然府里的暖房冬天其实是应该中一些花卉之类的。
两个人亲自去摘了几颗菜,也不用奴才动手,
自己在正院的小厨房里做了一顿饭。
说实话跟大厨做的比起来实在是差远了。
可是毕竟是自己做的,竟也叫两人吃的津津有味。
静娴还说到,“要是农户家家都可以种上暖房该多好。”
胤禛就摇了摇头,“不成,暖房只玻璃就需要几千两银子,哪里是农户人家能够装的起的。”
静娴这才想起来这个时候还没有塑料薄膜,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自己的专业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
静娴叹了口气,果然想叫家家户户都能吃得饱并且吃得好还是个非常远大的愿景。
胤禛就笑了,“现在的百姓连吃都还吃不饱呢,哪里想的那么长远,能叫天下百姓都吃饱饭都不知道哪一年才能实现呢。”
静娴心说,我知道啊,几百年后就几乎所有人都能吃饱饭了。
虽然还会有贫困区,但是温饱大部分都能保证了。
可是这话却不能说出来,不然估计自己就得被当做妖言惑众的人绑起来烧死,或者被抓起来拷问未来会发生什么事了。
静娴只能夹了一筷子菜,堵住嘴,不再说话。
胤禛看她不说话了,还以为她是为天下百姓难过,还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放心吧,总会实现的。”
还为她能有这份心感到开心。
静娴:脑补什么的果然有时候还是需要的……
胤禛不知道是不是跟她说了会话,又想起什么来了,也没有去前院,就在正院的小书房里磨了墨打算给康熙老爷子写信。
静娴:这是写信写的上瘾了吧。
这次静娴也没有看人家写的是什么,反正每次胤禛写完了信,人家康熙老爷子都能对他另眼相看。
咱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咱啥也不敢问。
趁着胤禛写信的空档,静娴去侧间看了几个孩子。
奶嬷嬷见她过来,也不出声,只安静的行了礼。
静娴摆摆手叫她们起了,只自己进去看了看。
见几个孩子都睡了,她也不说话,给几个孩子掖了掖被角,每个人都摸了摸额头试了试温度,才退了出来。
第八十五章 福字
“晚上多起来看看,别叫他们蹬了被子。”
几个奶娘忙躬身应是。
“福晋放心,奴婢几人晚上轮流换岗,不会叫小主子着凉的。”
静娴点了点头才离开。
一场大雪过后,明显感觉到天气更加寒冷了。
就在这种冰天雪地中,小年夜到了。
过了小年,胤禛就被康熙老爷子叫走了,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写福字的环节,康熙老爷子怎么能放过这一群皇子阿哥们,自然是又都叫到了一起,凑堆写福字吧。
胤禛写的不快不慢,只稍稍落后于太子跟大阿哥。
等他写完,康熙老爷子过来看了看,“老四的字还是这么中规中矩,小时候还能看出点自己的意境,现在完全看不出来了啊。”
说完也不等胤禛反应,就径自走了。
胤禛这才惊觉自己藏拙的有点过了,康熙老爷子这是过来点他呢。
胤禛又拿了一张纸写了一个福字,他笑了笑,把这张纸折起来塞进怀里。
康熙看完了胤禛的字,又走到了老五身后,老五从小跟着太后养大,小时候汉话都说的不顺溜。
康熙也是常常为他操心,总算是他自己也知道努力,功课上刚开始跟不太上,后来晚上从来都很少有子时以前睡觉。
每天都自己学习到很晚,也就一年多的时间就跟了上来。
毕竟是自己儿子,虽然把他交给了太后抚养,但康熙对孩子那也是疼爱的,所以康熙老爷子对这些事情都是一清二楚的。
看了老五写的,康熙老爷子又去看老七的字。
老七打从生下来,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