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的日子-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里的草只要他经过的地方都是一根不剩的。
  就看他拿了个锄头,一根席一根席的翻。
  弘晖跟弘昀两人也一人拿了一个小几号的锄头在地里忙活。
  俩孩子劲大,干活也不惜力气。
  还别说干的也是有模有样。
  就是没什么技巧,地里被刨的一个坑连着一个坑。
  静娴也不惯着孩子,俩儿子身上穿的都是粗麻布的衣服。
  省的穿上那些贡品锦缎,到时候一下地全糟蹋了,这一整片地也买不起一件衣服。
  胤禛也穿着短打,自打那年下地穿过一次之后他好似就放开了。
  只要下地就这么穿着。
  这时候胤禛站在地头上,抹了一把汗,指着静娴跟布尔和手里的篮子问道,“这是要做什么。”
  静娴看了一眼篮子里的野菜,还有布尔和篮子里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失笑“晚上咱们就做这个吃,爷想吃菜团子还是凉拌个野菜。”
  胤禛就乐了,“这是咱们布尔和找来的啊,真能干。”指着那篮子野草野菜还混合着石头土块的东西说道。
  布尔和有些不好意思,“我都不知道哪些能吃,就全都摘了,到时候叫额娘挑一挑吧。”
  静娴,按照我的成长经历来看我也不应该清楚。。
  静娴囧了一下,“叫厨房里给收拾一下就成,他们肯定都认识。”
  胤禛就跟着乐。
  晚上的时候,静娴叫厨房里把菜团子跟凉拌野菜都做了。
  还调了好几个口味的酱汁子。
  胤禛一口气吃了三个菜团子,静娴吓得就怕他再积了食,吃了饭也不叫他接着就睡觉,拉着他在院子里溜了一大半个时辰。
  剩下的三个孩子一人吃了一个菜团子,静娴自己也吃了好几个。
  俩人一边溜圈,胤禛就说了,“爷还以为你舍不得他们吃苦呢。”
  静娴翻了个白眼,“爷做的是对的,我干嘛舍不得,就只是叫他们体验民生疾苦,这本也是应该的。”
  等俩人溜圈回来了,几个孩子也都还没有睡。
  不知道为啥呢,正在榻上打作一团。
  静娴就要上前去拉开他们,胤禛冲她摇了摇头,只重重的咳嗽了两声。
  榻上的人也没想到俩人会回来的这么早。
  一时都楞在那里。
  胤禛板着脸冷声问道,“你们这是干什么呢。”
  弘晖跟弘昀面面相觑,还是布尔和开口说到,“阿玛,是大哥跟弟弟讨论为什么一样的野菜吃起来味道不一样。结果就打起来了。”
  胤禛听了也不着急,苏培盛给搬了个凳子过来,他就坐在旁边问,“那你们打出什么结果来了。”
  弘晖低着头说道,“啥结果也没。”
  弘昀接着就接过话去,“还打的身上都疼了。”
  “有什么不明白的为什么不问,不管是问你额娘还是来问阿玛,谁也不会说是不告诉你们吧。”
  弘晖抬眼看了胤禛一眼,看他不像是还在生气的样子就问道,“那为什么同样的野菜,做出来味道却差了这么多。”
  胤禛哪里能知道厨房里的事情,这时候都是讲究个君子远庖厨。
  静娴就把话接了过来,“那是因为额娘做的时候都是放了上好的料子,百姓家里哪里会有这些个东西。”
  “只看晚上这个饭团,额娘就用了最精细的面粉,又拿鸡蛋和面,还用麻油调了酱汁子,百姓家里用的最多的就是粗粮,就跟你们上次吃的那个还不如,这味道自然也就差的远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 恨得牙痒痒
  等晚上俩人回房洗漱好了,就看苏培盛又去抱了两摞信件进来。
  这人这哪里是隐了,分明是人在庄子上,京城里的事情还是半点都没放下。
  这干了一下午的活了,晚上回来还不闲着,怪不得史上写他,写的就是呕心沥血,累死在御案边上的皇帝。
  本来还打算再给几个孩子做几身麻布衣服,想了想还是算了。
  叫来秋叶嘱咐了她,做衣服的时候袖口跟领子都给衬上细棉布。
  今天晚上给几个孩子洗澡的时候看着皮子都磨红了。
  又转去给胤禛煮了碗热牛奶。
  胤禛接过来,拿起一份皱着眉头看下去。
  静娴到底还是不放心,也拿了针线篓子缝起了衣服。
  胤禛看了一会条陈,揉了揉眼睛,一抬头就看见她坐在那里,腰杆笔直,拿着针线篓子脸上的神色跟打仗一个样。
  再端起碗里的牛奶来喝一口,半点没有腥气。
  其实他是打小喝惯了牛奶的,有没有腥气对他来说没什么分别。
  只是她的这份心叫他感动。
  “大晚上的做什么针线,今天闹了一天了,你也早点去睡。”
  静娴抬眼看他,“又不累,我又不是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柔弱妇人,做几件衣服而已。”
  是是是,你不是手无缚鸡之力,我就是看着你拿着针线跟打仗似的模样觉得累而已。
  胤禛失笑,“成吧,也别熬的太晚了,衣服随便做做就好,像他们这样的一身这种衣服也就穿一天,第二天就烂的不能穿了。”
  又去扒拉了一遍,看静娴把衣服领口等地方都衬上了细棉布,也不说什么,毕竟谁家孩子谁心疼,今天看见几个孩子身上被磨红的地方,自己也是疼的。
  等静娴做完了衣服,胤禛还在桌子上写写画画。
  静娴过去一看,又在给老爷子写奏章。
  还是写了庄子上的生活,这次写了他自己领着孩子体验民生疾苦,想着当初父皇就是这么教导他们的,这么想起来就觉得父皇当初真是用心良苦,又写了静娴给孩子们做粗麻布的衣服还给衬上细棉布,今天看着几个孩子身上磨得通红,自己心里多么心疼。
  又叮嘱父皇在外注意身体,自己也想念父皇云云。
  看的静娴就想起来上次胤禛就是这么一封信把直郡王装进袋子里去的。
  这一次不知道又要把谁装进去。
  晚上胤禛回来的时候静娴就这么问他。
  胤禛就看着她笑,“胡说,爷是那么不讲究的人吗。”
  您就是。
  胤禛不打算告诉她,她就自己琢磨。
  大晚上胤禛已经打起了呼噜静娴还睁着俩大眼睛。
  可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一次直郡王也没有在京城霸着权力不松手。
  都跑出来了。
  四爷这是带着孩子们出来体验生活了,直郡王呢,光出来躲懒,逃避责任了?
  还是这次真就没有别的想法,只是很老爷子联络感情。
  静娴想了一晚上也没有想明白。
  结果早上了人家还在呼呼大睡。
  静娴一脚踹过去,去你的。
  胤禛被她一下子踹醒了,条件反射的伸过手来摸了一把,感觉到她还在才说道,“怎么了?可是被梦魇着了。”
  见他明明是被自己踹醒的,结果还挂念着自己,静娴心里立马变得酸酸软软的。
  “没事,醒了就好了,爷也该起了。”
  胤禛睁开眼看了看天色,“是该起了。”
  自打静娴不喜欢叫奴才帮着穿衣服之后,胤禛也开始自己穿。
  那段时间静娴差点没被苏培盛散发出来的怨念给埋了。
  京城的折子每天都会运往御前。
  康熙拿着奏折看的只觉得胤禛真是用心了。
  又把折子递给一旁的马齐看。
  马齐恭敬地接了。
  看完之后只能暗暗的赞叹一声好手段。
  不管人家这位爷用了什么手段,看在皇上眼里,看在一个亲阿玛眼里,这都是一片赤诚。
  对于自己的亲儿子,作为一个父亲,康熙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好的方面,没有哪个父亲会把自己儿子往坏处想。
  这位爷这是看准了这一点了。
  况且这里面写的绝对都是真的。
  四爷绝对是领着孩子下地去了,而且还得下了死力,绝不是做做样子那种。
  而皇上肯定也教导过他们民生疾苦。
  而四爷现在又用这种方式来教导孩子,这是什么,这说明人家记得皇上的教导,并且还能再教给孩子。
  康熙这时候心里绝对是美的。
  果然康熙开口对他说道,“要论实在,朕的这些儿子里还得是老四,真正的端方君子。”
  又说起胤禛多么规矩,夏天衣服都不带减的,每年都热的起一身痱子。
  马齐就说道,“都是皇上教导有方,诸位阿哥都能文能武,是人中龙凤。”
  康熙笑笑也不说话。
  拿起四阿哥的折子在上边写了几行字,又给发了回去。
  直郡王即便不在京里,京里的消息也是有人天天送过去的。
  看见消息就在家里骂老四。
  “老四就是个奸诈的,瞧着端方,实则外方内圆,最是圆滑不过。哼,也就父皇相信他是个好的。”
  说着又郁闷起来,娘的,就显得你思念父皇,就你自己一个孝顺的,我们都不孝是吧。
  还来显摆儿子,就显的你儿子多是吧。
  可是又想起来自己家里就一根独苗苗,确实比不上,心里更是怄的想吐血。
  气的他也不在庄子上呆了,直接回了京。
  就不信爷就不能再生一个儿子,到时候爷的儿子绝对得比老四多才成。
  下午的时候,康熙批复的折子就到了胤禛手里。
  看着京城送来的消息,他就笑了,“收拾东西,咱们也回去了,总不好叫大哥一个人呆在京里。”
  这样父皇也不能放心,本来就是看自己跟太子走得近,叫自己在京里制衡直郡王的,自己不在这戏怎么往下唱。
  您真行。
  您这是在皇上那里刷足了好感,还得把权力攥在手里,还叫旁人觉得你是被别人逼得,是别人把权力硬塞给您的是吧。
  这人脑子怎么长的,怎么就能这么坏呢。
  难怪直郡王恨他恨得牙根痒痒。


第一百一十九章 损
  要不说这人怎么就这么损呢。
  四爷在回京之前又给康熙去了一封折子。
  说什么呢,说自己在庄子上干了这么多活了,才知道大哥带人回了京,自己赶紧也跟着回去了。
  还得是大哥有责任心,记挂着京里,自己光在庄子上逍遥快活了。
  呸,这哪里是你自己逍遥快活,分明就是说直郡王在庄子上逍遥快活。
  这人连这个时候都还在坑人,这要是叫康熙看了,到时候老爷子得怎么想直郡王。
  老爷子怎么想,反正静娴是不知道的,她就知道以后跟这人绝对不能玩心眼,要玩就只能玩拳头,反正自己拳头硬。
  还说了老九给自己侄儿开蒙,每天都被几个侄儿问的难受,这几天看着居然又回去看书了,可见还是之前上书房的时候没认真,不过能知道自己找出书来看也还好。
  对于四爷在信里提到老九是个什么意思,静娴表示没看明白,好似就是随口一提,也不知道又是想要做什么。
  难不成要叫老九去教书。这不是扯嘛。
  在庄子上住了这么多天,几个孩子都有些乐不思蜀了,这猛的一说要回去,都没人愿意走。
  不过这个得是他们阿玛说的算,他们的这点小意见都被分分钟就镇压了。
  天气太热,胤禛小心眼子又上来了,原本静娴是想要骑马的,一身大红的骑马装都换好了,结果被他硬塞进了马车里。
  说什么太阳晒,还不是不愿意叫她被别人看了去。
  静娴表示郁闷。
  几个孩子倒是被允许叫侍卫带着坐在马背上。
  布尔和被他亲自带着。
  路上走得慢,静娴倒也不担心,几个孩子都有一定的自保能力,又不是普通的孩子。
  到了京城门口,胤禛又把布尔和塞进了马车,“爷先去一趟衙门,福晋自己回去。”
  “额娘,额娘。”车外响起二重奏。
  侍卫带了俩小子过来,弘晖就伸着手说道,“额娘,我也想去马车里。”
  静娴又问弘昀,“你也想进马车里吗。”
  弘昀也点了点头。
  静娴又把这俩一起接了进来。
  进了马车俩孩子才舒了口气,真是给热坏了,俩人一人抱着一个茶壶咕噜咕噜的喝了大半。
  马车一路畅行无阻,来到了四贝勒府。
  门口宋氏在等着,还有府里的一众奴才。
  静娴给了赏,就叫她们散了。
  回了府,弘晖跟弘昀就去了前院,继续跟着老九读书去。
  静娴回到后院也闲着没事干。
  就带了布尔和,在院子里那棵葡萄树底下铺了凉席。
  今年这棵树结了果子,也不多,第一年结的少,静娴跟布尔和一起全都摘了下来。
  正想着要不要留出点来酿成葡萄酒,胤禛就进来了。
  “哟,这是那棵葡萄树结了果子。”说着就去了里面。
  静娴看了他后背一眼,又被汗湿打透了。
  这肯定是洗漱换衣服去了。
  静娴把布尔和交给秋叶看着,自己去了里间。
  果然后背上又有要起痱子的痕迹。
  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