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不着急。”胤禛在旁边说起来,“其实年前大伙心里就有数,今年开年肯定会出巡永定河,毕竟是皇上亲赐的名字,又刚刚修建了河神庙,皇上总得去看看修建的怎么样。行李之前爷就叫苏培盛收拾了一部分,现在剩下的也不多,只稍稍再添点就成。你也不必这么忙活。”
静娴到底是不放心,又去检查了一遍苏培盛给他收拾的行李,看了确实没什么遗漏才罢手。
“那爷路上小心,我再给爷做点路上比较容易放的住的东西,要是遇到那种前不着店后不着村的地方,御厨肯定要挤着先给皇上做饭,你要是饿了就先吃点垫吧一下。”
“爷再怎么也是个阿哥,怎么也不会沦落到连饭都吃不上的地步,你就放心吧,在家里要是太过无聊,你就带孩子们去庄子上,爷这回去不一定多久就能回来,得看皇上的意思,到时候府里就剩你一人,我也不担心你的安全,以你的身手,等闲也没谁是你的对手,就是担心你闷的慌,你要没事就自己出去转转,去几个兄弟家里串门也成。”
静娴简直哭笑不得,这人,明明出门的是他,结果他还倒过头来担心自己。
“行,爷放心就是,我就在家里等着你回来,哪里会有什么事情,你自己注意点安全。”
要说跟着皇上出行是不会遇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这种情况的。
毕竟御驾前后都会有侍卫开路。
但是不得不说也有特殊情况。
现在还是大正月的,一行人走在半路上,结果就下起了大雪。
“早上出发前,看着天气还挺不错,怎么这会儿雪下的这么大。”胤禛跟他身后的苏培盛说到。
那边十三听了以为是跟自己说,就回了句,“是呢,这天气真是反复无常,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这雪就下的没过大半车轮了,四哥车上可有碳火,这天气,千万不能停了碳火。”
第一百三十章 父子情深
胤禛车上碳火还有不少,都是静娴非叫装上的。
他本来还想着沿路都有驿站,到时候在补充也成,结果静娴说道,“驿站的碳火哪里有家里的好,到时候又是烟又是灰的,你怎么能忍受的了,还是多装点吧,哪怕用不上也不用你去费心,有奴才呢。”
胤禛拗不过,到底都装上了,满满的两大车都是碳火。
这会儿果然不必操心。
想了想,虽然御驾不会真的缺什么但是也得去表示一下。
御撵上,梁九功对正在批阅奏章的康熙小声说道,“皇上,四贝勒在外面求见。”
康熙抬头看了眼外面,“叫他进来,这么大的雪怎么还乱跑。”
这是还把他当孩子呢,胤禛就在门口,里面的对话听的清清楚楚。
等胤禛行了礼,老爷子才说道,“给老四换件衣服,瞧瞧身上都被雪打湿了,一会被这里的暖气一激都化成了雪水,再出去给冻着了。”
胤禛就笑着连忙摆手,“父皇,儿子哪里就那么弱不禁风了,这点小事还要父皇操心。”
梁九功并不听他的,只接过他身上的大氅,挂在火盆边。
康熙摇头失笑,“别觉着自己年纪小就不注意身体,到你上了年纪的时候你就知道错了,可到时候你要想再改,也改不了了。”
胤禛也没有拒绝,接过梁九功递过来的衣服就换上。
“父皇这里的碳火可还充裕,儿臣福晋临出门的时候,给儿臣装上了满满两大车。”说着去瞧了瞧火盆,看里面碳火烧的还算旺,又坐了回去。
康熙这心里立马熨帖起来,这有儿子关心感觉就是好。
“朕这里无事,你能照顾好自己就成,不必担心。”
等胤禛走了,康熙老爷子才跟梁九功说道,“老四这孩子也是纯孝,朕这里怎么会短了缺了,你去瞧瞧老四,老七跟十三那里,有什么缺的少的都给添上,这么冷的天,要是少啥东西也怪难受的。”
梁九功轻轻答应一声就退了出去。
一边走还想着,四爷这手段真是不得了,要是别人这样做说不得老爷子还得疑心他有什么别的用心,可四爷这个孝顺儿子做的太过成功,老爷子是半点都没有怀疑。
十三有些惊讶的看着从御撵上出来的胤禛,这怎么是穿着皇上的衣服。
皇上的衣服哪怕是常服,那也是不同的。
这些阿哥大臣们又是常见皇上,自然一眼就能看出来。
几个人在那嘀嘀咕咕,“瞧着这四贝勒可不同凡响,在皇上那里估摸着地位不会低了。”
另一人就说道,“是,瞧着四贝勒平日里不怎么显眼,但是你看看,要真有什么事的时候,皇上多数还是记得他的,能叫皇上记得,哪怕是皇子阿哥那也得有大本事才成。”
十三见他四哥出来,也赶忙迎上前去,“四哥,吃了没,快中午了。”
胤禛看了看天色,“去哥哥那里一起吧,你四嫂给爷带了些干粮,先吃点垫吧垫吧。”说着把手里原先自己的大氅递给后边的苏培盛。
俩人正点了炉子打算把干粮煮一煮,苏培盛提了食盒进来。
“爷,十三爷,梁九功刚刚过来了,说是皇上的意思,叫来看看各位爷这里可有什么遗漏。”
说着把食盒打开,端出来几个菜,“这是皇上赏的,梁九功听说十三爷也在这里,就一起拿了过来。”
俩人伸着脖子看了眼,食盒里的东西还不少,炖了几个肉菜看着还不错,难得的是还有两个小青菜。
这时候小青菜才难得,又是荒郊野外的,厨房里也不知道是怎么保存的,到现在还能拿的出小青菜。
俩人也不吃什么干粮了,趁着菜都还热乎,在炉子上烧了份粥,就吃了起来。
“四哥,这雪再下下去估摸着路上就难走了。”
胤禛点了点头,又对着苏培盛说道,“煮上一大锅姜汤,给外边清理积雪的奴才跟侍卫们分了分,叫他能每隔一段时间过来喝一碗。”
其实虽然下着雪,但御驾也不是一步都不动,只是比之前要慢上很多。
毕竟是得清理一段路才能走一段。
因而走的特别慢,奴才侍卫们全天都在清理路面,结果到天黑也才走了有二里地。
到了夜间也不能不叫人休息,除了轮值的侍卫,其他人还得休息,要不然白天遇到万一的情况,所有人都没精打采的也不成。
这就又走不了了。
这场雪直下了三天三夜。
等三天后御驾到了下一个驿站,打算好好休整一下,结果雪也停了。
早上胤禛从屋里出来,伸了个懒腰。
后边十三的声音就传了过来,“四哥,这天总算是好了。”
胤禛转头一看,是老七跟十三一起过来了,“七弟,十三,你俩也起了。”
俩人一头,“这天看着终于好了。”
胤禛失笑,“是,这天也怪,咱们到了它也好了。走吧,去父皇那里看看有没有什么差事。”
静娴前几天也在家里担心,你说说这天,一行人刚出发就开始下雪。
静娴总觉得胤禛的大毛衣服带的少了,又连夜收拾出来几件,叫人骑马给送过去。
只是下着雪,骑马路上也走不快。
几件衣服就算是快马加鞭也走了好几天才到。
正好赶上胤禛他们到了驿站。
胤禛刚从康熙那里出来,就看苏培盛走了上来,“爷,福晋主子给您送了衣服过来。”
“哦,送东西的人可还在。叫过来爷见见。”
旁边的七爷就笑着说道,“四嫂这是不放心四哥吧,这么大老远的还送衣服过来。”
胤禛乐了,“那可不,你们四嫂总是不放心爷,这不之前光碳火就给爷装了满满两大车,也还想着这得烧到什么时候,结果正巧就遇到这么坏的天儿,这两大车碳火可是派上大用场了。”
后边跟着的十三就笑,“可不是嘛,弟弟前几天可是沾了四哥的光了,也就弟弟家里没个女人帮着拾掇,这不就差了东西,要不是四哥带的多,弟弟真得冻死。”
第一百三十一章 鸿雁传书
胤禛跟俩人说笑了会儿,就摆摆手,“得回去了,你四嫂还叫人送来的东西,爷得去看看是啥。”
许是离得远了,静娴还跟胤禛玩起了鸿雁传书。
信里边没有写什么离情别绪,只简单的写了几个孩子最近又去了哪里捣蛋。
家里哪天又跑来一只小野猫,小小的一只,却叫小虎养了下来,估摸着是没见过这么弱小的猫,它给当成同类了。
说是同类也可以,毕竟都是猫。
又说老九最近还来过家里一趟,给几个孩子做了些玩具,瞧着都还挺好。
就是几个孩子嫌弃太幼稚,都没人要。
又叫几个孩子每人抄了几张大字给胤禛塞进信封里。
胤禛半点没有说是孩子写的就敷衍。
挨个的拿出来看了看,还给每个字都做了点评。
这么大的孩子,就算是力气比大人都不小,那对力量的控制也差很多。
写出来的字,没有说是变成墨团团,也很难分辨胳膊腿。
但胤禛还是认真的看了,每个字都给点评了。
最后还夸奖了几个孩子,说他们写的有进步,等阿玛回去给你们带好玩的。
把给孩子们写的信先收起来,又去给静娴写。
先写了,自己这里下了三天大雪,多亏了福晋给爷带上的碳火多。
好巧不巧的三天还都在路上,好不容易到了驿站,结果雪停了。
又说,福晋送来的衣物爷都收到了,不用担心,天气已经好了,看起来也就这一两天就能继续上路。
胤禛不仅回了信,还给加上了不少沿途采买的特产,虽然只是离京没几天,不知道地方官员从哪里来的这么多不重样的特产。
这次出巡康熙老爷子并没有呆太久,只到了二月底就回转。
静娴早就接到消息,今日御驾回銮。
早早地就叫府里的众人把前院收拾了一遍。
宋氏一大早就到了正院。
静娴倒是起了,见她来就请了她坐。
“不必这般早,爷要回来怎么也得下午。”静娴端了茶水喝了一口。
宋氏拿帕子捂嘴一笑,“妾也有日子没来给福晋请安了,福晋宽和也不跟妾计较。”
静娴就笑了,“你也是太过小心,要是无事你就到我这里来坐坐也好。我也是整日的无事。”
个屁,光这几个孩子就能叫我天天事多死。
说实话宋氏虽然是胤禛的妾室,但是她的存在感实在是小。
静娴经常都会忘了还有这么一个人。
而且该跟她聊点什么,静娴也确实不知道。
完全没有点亮这种跟丈夫的小妾聊天的技能。
没有话说那就打牌吧,清朝的棋牌游戏还是比较火的,尤其是后宅女人。
平日里没有事做,可不就得找点事做。
谁还真能天天拿着宅斗过日子不成,那种动不动就害死人的还是少数,最多也就是等爷们来的时候吹吹耳旁风,下点绊子。
所以怎么打发无事的时间,就成了各家福晋夫人的必修功课。
因而棋牌类的游戏,在各家福晋那里真是火的一塌糊涂。
当然这并不包括皇子福晋,要知道皇子后院那是一出出的大戏,你方唱罢我登场。
有了福晋的还好点,至少能有个人镇着,就算这样,爷们说不得还得怪你多管闲事。
没有福晋的那就更是争宠争的不可开交。
怨不得康熙老爷子每个儿子都给了司帐宫女,前期给了教导人事的宫女之后,还都会有司帐宫女或者嬷嬷。
到时候两人行事,嬷嬷跟宫女就会在床边看着,随时提醒你时辰到了,来避免有人故意勾引,坏了爷们的身子。
这样子没哪个爷们受得了,所以后院里教导人事的宫女很少有出头的,毕竟在爷们心里,她们留下的都不是什么好印象。
四贝勒府在京里算得上是一个特例,府里除了福晋,就一个过了气的老妾。
说起老,连宋氏自己都觉得自己老。
她本就比胤禛还大,现在已经二十七了。
在现代,二十七还是正好的花样年华,在这个时代二十七却代表你已经老了。
别说宋氏本来就没有争宠的心,就算有,这么个年纪她也争不来。
而之前府上还有个李氏,还没等她怎么样,就被送出府,现在生死不知。
也就是说四贝勒府上只有静娴一个。
哪怕是八阿哥府上的女人也从来没有少过,只是他不想叫孩子出身上被人诟病,所以八福晋没有身子,他也不允许其他妾室怀孕而已。
所以说四贝勒府真的算得上京城的一股清流。
整个府里没有那些个争奇斗艳,反而安安静静的,叫人想要从他那里得到个消息都难。
静娴留了宋氏打牌,又叫了两个宫女陪着。
没事做怎么办,消遣呗,总不能跟宋氏在这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