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零穿回老家的宝贝疙瘩-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明德已经多少年没回来过了,好多地方都不一样了,只能找别人问。
  听说两人是要去江家堡的,公社的人摇了摇头,
  ”你们这个时候不太好,回村的马车早就走了,要是能遇到那个小江知青还好,她人好,肯定愿意捎上你们。
  但我刚刚好像看到她的拖拉机走了,你们肯定是赶不上了,只能走回去了!”
  小江知青?
  陈淑珍心里一动,可想到那儿叫江家堡,自然人人都姓江,又觉得自己是不是多心了。
  因为有了这点多心,她就想到那个差点气死自己的死丫头,她到哪儿下乡了来着?
  记不住了,当时也没问啊,谁知道她去哪儿了!
  陈淑珍和江明德两个人走到江家堡村的时候都晚上了,陈淑珍本来就腿疼,走起路来当然是慢。
  再加上江明德这老些年没回来了,路都有些记不得了,一路又是回忆又是走错的,还能时不时听到远山处传来的狼叫声,自然又是一番心惊胆战。
  等两个人深一脚浅一脚走到江家堡村的时候,别提多狼狈了。
  尤桂花家住在村头,都已经睡下了,听到有人敲门的时候吓了一跳。
  这大晚上的,一般没有急事是绝对不会有人来敲门的,这到底出啥大事了?
  她催着当家的把洋蜡点着,给了他一脚,让他去看看外头是谁敲门。
  等看到这俩灰头土脸的老头老太太的时候,两个人差点都吓过去,
  妈呀,这两人是谁啊?
  陈淑珍是实在走不动了,随身带的绿水壶早就没水了,她的嗓子干的说不出话来。
  刚才一路从公社过来,沿着山路找路还好,江明德就算是时间久了,也还是有记忆的。
  这好不容易到了村里,黑灯瞎火的,谁能分辨出哪个是哪家?
  尤桂花惊得还没说出啥呢,就听面前的老太太哑着嗓子来了一句,
  “先给我口水喝!”
  第二天一早,公鸡才叫呢,房前屋后家的灶还没通开,尤桂花就精神的站在路口,跟出来倒痰盂、尿桶的街坊四邻唠了好几个来回了。
  ”啥?我五爷家的小叔回来了?人家不是在京市,跟咱这边断了往来嘛?”
  ”就是,那年我记得三叔和三婶去京市走亲戚,回来就说再没这门亲了,好像京市那个小婶儿挺操蛋的!”
  ”这些年也都没有消息,咋突然就回来了?”
  这江家堡大多连着亲,有的入五服有的出五服,随便扯出两家,都能找到点关系。
  尤桂花虽然姓尤,但她男人可是姓江的,再加上她原来和刘翠梅好,所以这里面的事情最清楚不过。
  她飞着眉眼做势小声道,
  ”害,这哪儿知道啊,昨天上我家讨水喝,完了我家那口子就把人送到江三叔家去了。
  我家那口子回来说,三叔和三婶儿看到这俩人也吓了一大跳呢!”
  现在这时候,隔着这么远要是走个亲戚,一般都得先写信,着急的拍个电报,哪有直接就过来的啊!
  所以肯定是江明启两口子也不知道这事,这就有意思了!
  江明启那个在京市出息了、却和家里断了联系的弟弟回来的事,迅速在江家堡村里暗暗地传播开来,而此时的江明启老爷子家,气氛却略显尴尬。
  江明启和媳妇不是不知道这个弟弟要回来,他俩还惊讶了好长时间呢。
  他们是不知道他们咋来的这么快,明明才收到信没几天,咋这么快就过来了。
  毕竟是多少年没见过,四个人对坐确实是没啥话讲。
  江明启拉达着脸,对这个弟弟他原来有多骄傲,现在就有多不待见。
  家里就出了这个一个有出息的,谁想到能耐之后还嫌弃他们了。
  江老太太更是记得这个妯娌原来是咋挤兑她的,连翻起的白眼都明确表示着瞧不上她这个乡下人。
  江明德也觉得不好受,他何尝没愧呢?可是家乡是离得千里万里的回忆,而家才是近在咫尺的牵绊,他没什么选择的余地。
  陈淑珍倒是没这么多情绪,她皱着眉头四处望了一圈,这是她第一次过来,果然比她想的还破。
  昨晚上在这凑合一晚,她就浑身不舒服,这大炕咯的她浑身疼,真想赶快办完事赶快离开这鸟不拉屎的地方!
  ”这次回来是干什么?”
  江明启沉着声音问。
  不待江明德回话,陈淑珍就立马道,
  ”回来给他。。。给爸妈上上坟!我们这么多年多没回来了,他一直惦记着呢,现在退休了,孙辈也都长大了,终于有时间回来了,希望地下的长辈们别怪我们才好!”
  陈淑珍虽然不喜欢乡下,也不喜欢乡下人,但还记得自己遭这么大罪过来的目的是什么。
  她本来就能言善道,从前是因为瞧不上江明启两口子,所以不爱维系他们之间的感情,现在心里有想头,自然知道怎么样才能拉进彼此之间的关系。
  江明启两口子的脸色稍微好了一点,尤其是江明启,他看着严肃,实际上最是念重亲情,当下沉声表示,
  ”哼,算你还有些孝道!”
  当下让江老太太去准备上坟的东西。
  现在城里抓封建迷信比较严,但是农村却还好,再怎么地也没耽误过上坟。
  江老太太去买了黄纸,陈淑珍一定要自己付钱,说这样才显得诚心。
  其实是听说谁花钱买的烧纸,就算是谁的孝敬,她废了这么大劲过来,咋能最后算了别人的孝敬呢?
  江老太太看陈淑珍抢着付钱的样子,还真以为她是有心尽孝呢,瞧陈淑珍都顺眼了几分。
  黄纸买回来了就开始教陈淑珍怎么敲铜钱,怎么叠元宝。
  陈淑珍为了自己的想头,倒也是学的认认真真,十分诚心。
  江明德和陈淑珍抬着满满两大筐的金元宝,又拿着好厚一叠子铜钱纸,由江明启两口子带着去了江家祖坟。
  一座座微微隆起的小土包规则又不规则地四散着分布,陈淑珍不敢多看,只低着头跟着江明启两口子赶快走。
  终于到了江明德父母、爷奶的坟前,江明德扑通一声跪下,呜呜地趴地上哭了起来。
  陈淑珍也赶忙跟着跪下,膝盖传来剧痛,但她现在顾不上。
  黄烟漫漫,火苗熊熊,江明德越哭越伤心,陈淑珍越来越害怕,只低着头不停地边往火里填纸,边低声嘀咕着,
  ”列祖列宗莫怪,我们这些年路远,不能回来祭拜。不是不孝顺,是真没办法,列祖列宗可千万别怪罪!”
  想了想她又添了一句,
  ”要怪就怪江明德,他是你们江家的人,又是个大老爷们,有啥事都找他,为啥报应到我和家宝头上?”
  边嘀咕边愤愤,她真是瞎了眼才找江明德,找个城里人多好,哪这么多烂眼子的事儿!
  纸烧完了,江明德被江明启扶了起来。
  原来就是再气再恨,现在江明启也都没啥怨气了。毕竟是自己的弟弟,刚才趴地上哭的这么伤心,他心里也不得劲儿。
  江明德哭的像个孩子,当他趴在父母坟前的时候,想的是年少时父母的恩情,培养自己的不易,自己却没报答半分。
  此刻家乡成了磨灭不掉的刻骨铭心,他又成了原来的那个老疙瘩。
  兄弟两个的生疏就这么消散了,江明启让江明德两口子在家里多住两天,还没见过家里的小辈呢,也没吃过团圆饭。
  陈淑珍立马就要拒绝,她的事儿已经办完了,在这可是一刻也待不下去,她要立马回家。
  没想到江明德却不顾她的各种使眼色和拽衣服,一口答应了江明启,
  “确实没见过我那些侄儿侄孙,得见见,我还要给小孩子们见面钱呢!”
  被江明德甩开手的陈淑珍。。。
  啥?不但在这住,还要给人家钱?


第34章 该族谱
  江灿灿听说家里来亲戚了; 但她也没放在心上,是她太爷爷的弟弟,她听都没听说过。
  她这几天有些忙,收上来的秋粮晾干以后得运到公社上交; 她要各个村的收粮。
  虽然也不用她干装卸这样的力气活儿吧; 甚至开拖拉机都有她爹在干,但她得坐在副驾调度; 所以依然是早出晚归。
  每到这时候她就特别想大佬; 大佬在的话连调度都不用她干了; 每一件事每一个环节都考虑的周周到到。
  可大佬到底什么时候能回来啊!
  刘翠梅知道她最近辛苦,把江灿灿照顾的无微不至; 还嘱咐全家人都别打扰她休息,一直到吃团圆饭的前一天才对江灿灿说:
  “你那个从京市来的叔爷爷要来咱家吃饭; 借着这个机会认识一下家里的小辈儿,你明天从公社早点回来,家里有好吃的!”
  说真的; 刘翠梅都没跟这个京市来的小叔小婶有过啥接触; 但却听说过原来的事儿; 好像挺不待见他们的。
  不知道他们是为啥回来,刘翠梅也不关心,她就知道今天的饭不错,能给江灿灿改善改善生活。
  至于那小叔小婶怎么样; 待不待见他们,她才不管呢。
  家宴如期举行,之所以是在刘翠梅家办; 是因为刘翠梅的手艺在一众妯娌之间最好; 且江大嫂刚生孩子; 老二春来太小,不敢抱出去遭风。
  江家人丁兴旺,现在又过了农忙时节,所以本枝的人都来了。
  一人带点东西,也能凑出一桌菜来。
  江明德知道老家的习惯,也拿钱买了肉凑份子,出手很大方,俨然一派衣锦还乡的样子。
  陈淑珍看他那死样子就来气,但江明德回了老家就胆子肥了,根本不听她摆弄,说的狠了就撵她,
  ”你不爱待就自己回去,谁也没拦着你!”
  给陈淑珍气了个仰倒,就她自己,咋走出这个鸟不拉屎的山窝窝?
  虽然她这腿从上完坟之后,倒是感觉不那么疼了,但她自己回京市的话,也怕路上没有人照应再遭罪啊!
  屋里加上炕桌足足摆了三桌,一屋子人乐乐呵呵,别提多热闹了。
  眼见时间也差不多了,所有人都也到了,却没人动筷子,江明德觉得有点奇怪。
  就听江明启冲着刘翠梅笑呵呵问道,
  ”我大孙女咋还没回来?今天又去送粮了?”
  ”是呢,您又不是不知道,公社现在多依仗她,啥事都得让她跟着,她天天可忙了!咱们不用等她,她说了忙完就回来,我饭菜都给她留好了!”
  话里行间都是满满的骄傲。
  江老太太立马说:”给我大孙女留点好的,那鸡腿、鱼啥的留了没?”
  ”早就留了,您就放心吧!”
  听刘翠梅这么说,二老才不再多问,而是张罗大家一起吃饭,全家人这才动筷子。
  江明德和陈淑珍有些惊讶,心想哪个小辈能让全家人这么上心?还是个孙女?
  江明德更是奇怪,他比陈淑珍对自家事更上心些,也没听说哪个侄子生了个闺女啊,不都是儿子吗?
  可这时几个侄子们全都呼呼啦啦地站了起来,要敬他酒,他也就没时间考虑那么多了,接连频频举杯。
  侄子们敬完酒,侄孙们又来。
  不说别家,就江丰年家就四个儿子,连江槐家的老大江春明都能迈着步子,在大人的指导下给他倒酒了,你说说得多少人敬他酒!
  江明德喝了一杯又一杯,白酒下肚,人就有些飘。
  看着面前这些都能顶事的侄子侄孙们,就有些眼热,拉着江明启的手感叹道,
  ”哥,你有福气啊!男丁兴旺,你为咱家开枝散叶了,你是咱家功臣!”
  提到这,连陈淑珍也郁闷了,都不用侄媳妇们劝了,自己也喝了几杯。
  江明启不赞同地撇撇嘴,
  ”什么福气?一个个都是讨债鬼,没有一个贴心的!”
  要他说还是闺女孙女好,你看看,自从他有了孙女,也有人给他买软乎乎的点心了,他还抽上了京市的大前门!
  原来哪敢想啊?
  所以说要这些粗心的儿子孙子有啥用,这么些也顶不上他一个大孙女!
  江老太太也不赞同道,
  ”俺家不知道多羡慕生闺女的,闺女多好多贴心!偏偏就像是进了和尚庙,没有生闺女的福气啊!”
  好在她这一辈子没做啥坏事,这不,给她了个大孙女,她现在可是知足了!
  这话说出来,就像是往陈淑珍心上扎刀子一样,她酸溜溜地说:
  ”嫂子,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让你连生四个孙女,一个孙子都没有,你就该着急了!还哪说得出这样显摆的话来?”
  那时候她多急啊,生怕一个这辈子孙子都没有,将来死了都没人摔盆砸罐。
  好在老天开眼,给了她一个宝贝孙子家宝,要不她现在回江明德老家腰杆都不直。
  江老太太年轻时候就厉害,能撑起这么大个家,哪能是善茬子。
  只不过这些年儿子大了,都取媳妇了,她才不管事,人也显得和蔼了不少。
  现在听到陈淑珍这么说,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