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门闺战-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端王就已经把他当了眼中钉肉中刺,这回太子和陈阁老还非得推着他连恭王也一起得罪。这是不给他后路走的意思了。

    宋楚宜却知道这恐怕不是太子的意思,太子要是真有这个本事把伯府绑上他那条船,三年前就不会有端王的那桩事了。

    她低下头轻轻叹一声,这只能是锦乡侯府的事。

    锦乡侯府虽然和章家有口头约定的姻亲关系,可别人不知道,宋楚宜却是知道的,上一世韩止分明就没娶章家的姑娘,章家一样倒了。

    恐怕是两家站的队不一样起了争执,小范氏天然就是和大范氏同一个鼻孔出气的,韩正清既然会知道大范氏成了太子良娣之后还执意办了不光彩的事娶了小范氏,自然是死心塌地的攀附了太子。

    章家偏偏却和杜阁老一样,是恭王一派。

    恭王和太子虽然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可自小就不对盘,说是两兄弟却比陌生人还要生分些。太子能容得他,可禁不住大范氏在旁边调唆。锦乡侯府低调了这么多年,看着崔绍庭和崔应书都起复了,肯定开始着急了,光是一个大同的总兵满足不了他们,还想握着织造署这个富得流油的地方,恐怕还不止这些,宋老太爷才刚也提过,扬州咬出一串官员来,恐怕一层一层查下去,还得来个大清洗。

    宋楚宜越往深处想,就越觉得事情一环扣一环让人越想越心惊这么想来,连宋老太爷被设计去江南募集灾款,恐怕都是大范氏早有预谋。

    却不知道一力促成此事的陈阁老,虽然站的是太子一队,可站的究竟是太孙,还是那一位

    宋老太爷笑了一声,眼里却一丝笑意也无:“恐怕就连这次选公主伴读,也有的闹起来。”

    宋老太太立即想起来十一公主和九公主的龃龉来,皱了眉头有些生气:“天家教养出来的,怎么反倒连普通人家的女子都不如重物贱人,这若是放在前朝当官的身上,还不被御史给参几本”

    “参她什么若说她教养不好,岂不是指着圣上的鼻子骂”宋老太爷点了点桌面:“那群子臭脾气的御史也是会看人眼色上折子的。可圣上也是心中有数的,最迟拖不过春猎,公主伴读的事就要定下来。”

    贤妃向来小气,因着年轻时的那桩事都要记到如今,她女儿就更别提了,这会子恐怕是和十一公主老死不相往来。

    偏十一公主还是跟宋府有关系,她可不得把这笔帐记在宋家头上。

    静默一回,宋老太太和宋老太爷商量:“能不能想个法子,报个生病的由头上去,免选罢。”

    否则还不定被九公主磋磨成什么样。

    宋老太爷瞧一眼宋楚宜,缓缓摇了头:“本来就是有人刻意撺掇着贤妃和咱们对上,又怎么会轻易放过咱们家随意报个生病的由头上去,恐怕上面贤妃娘娘传出几句暧昧话来,反而麻烦。”

    宋老太太就禁不住有些烦躁:“这些天潢贵胄的心眼子一个比一个的多,投到他们门下了还非得逼着你做个孤老,就怕你还能上别人的船,真是叫人发笑。”

    看病看到现在,在网吧里发文,觉得自己真是带伤上阵

一百二十五·召见

    

但凡宋家要是能受人威胁的,当初也不会远着端王了其心不正,日后纵然是助着他登了大宝,日后也是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

    向来还以为太子是个仁慈的,可是如今看来,也并不如此。

    宋老太爷心里还有另一层担忧,看一眼宋楚宜:“当初圣上这样宠爱太子,太子的病和仁慈可都是原因。现如今圣上千秋正盛,太子连走路都不稳就想开始跑了,日后恐怕走的不顺当啊。”

    何况太子谁不好动,偏偏去动恭王毕竟是他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何况可怜年纪小小的,十五岁一满就被打发去了封地上。建章帝和皇后嘴上虽然不说,心里对这个儿子却终究是爱重的,时常着人问讯赏赐东西,前年恭王的嫡子终于出生,圣上和皇后还特意赏了几车的东西叫人送去。太子偏偏挑恭王的人下手,看在皇后和皇帝眼里,就是不悌

    太子自来身体就不好,底下的藩王们一个个又都年轻力壮,有别的想头也是难免。如今他的身子眼看着倒是好些了,可是后头那一竿子事尚且还乱糟糟的没个头绪,又急慌慌的想要立威了,端王岂是好对付的就算是恭王也向来不服他。

    宋老太太越听这些越觉得烦,提起进宫的事情面上神情还很是不好看:“皇后娘娘说是要办个春日宴,让各家带着女孩儿们进宫玩耍一日。恐怕就是说定伴读的事儿,这回进了宫还不知道要怎么折腾。”

    宋老太爷原先才说过定下伴读的事情最迟拖不过春猎,现在看来,宫里的意思分明是要在春猎之前就把这件事给定下来了。

    报病免选是行不通了,到时候她们借着这个名头说宋楚宜身体有毛病被影响了前程反而不值当,宋老太爷思索一回,就道:“这事儿恐怕还得求到荣成公主那儿去。”

    后宫里的事比之后宅里的又更复杂上不知多少,如今显见得九公主和十一公主撕破了脸,贤妃既没有一点儿惩罚女儿的意思,自然是认准了觉得是宋贵妃和宋家的不是。有了这层关系在,宋贵妃这边若是越要指定宋楚宜当十一公主的伴读,九公主那边就只会咬的更狠更不肯松口。

    反而荣成公主是圣上的第一个女儿,向来荣宠非常,不管是在圣上还是皇后跟前都能说的上话。让她开口在皇后跟前求个情,干脆叫宋楚宜两边都别去了这个伴读的名头好听倒是好听,碰上个不好伺候的金枝玉叶,却能把你磨去半层皮,有这个功夫镀金,还不如在家里修身养性。

    这一点和宋老太太想到了一起,就笑:“说起这个,我正好想同你说的,干脆就叫大儿媳妇领着小宜往镇南王府去一趟。”

    叶景川这两年跟着郭怀英,是不是长进了暂且还不说,可是却真的一路升到了百户。郭怀英如今又已经是新任的福建总督了,叶景川吃住都在他家里,当半个子侄对待,日后拼搏前程也是大大的便利。

    镇南王妃向来记这个情,顺水的人情不做白不做,再加上看着端慧郡主的面子,又哪里会不答应

    宋老太爷点了点头下了决定:“既是如此,明日就上门去拜访拜访人家。一色的礼都备好了,也别叫其他的人背后说嘴。”

    宋老太太又提起了向云章:“已经判了流放,男丁未成年的都叫发卖,女眷也是一样。幸好咱们早一步就已经去向家办妥了明姿除族的事儿,否则岂不是还要受这等人的拖累”

    这还是夫妻俩头一次当着宋楚宜的面提起向家和宋琳琅的事,屋子里一时寂静无声,连灯火噼啪的声音都听得见。

    宝象香炉里飘出袅袅的烟,将宋老太爷的神情遮住了。

    可是宋老太太和宋楚宜都知道他心里头是必不好受的,这世上有人把女孩儿认作是赔钱货包袱,亦有人把女孩儿看作是掌上明珠。

    宋老太爷一颗明珠捧在手心里十几年,等再回来的时候已经化成了齑粉,最后一眼都没看着,心里怎么会好受。头回回来看见向明姿的时候,面上还没什么,晚上背人的时候却向着宋老太太狠狠哭了一场,说外孙女简直和女儿长了一个模样。

    静上半响,宋老太爷就道:“既已经除族了,就再不是向家的人。改个日子请个先生,把姓也给改了,日后就是咱们家女孩儿。”

    这也是叫京城里的人知道,宋琳琅和向云章是和离了的,女儿也归了娘家,向明姿和罪臣向云章再没关系了。

    第二日大夫人果然领着宋楚宜去了一趟镇南王府,回来的时候笑着让宋老太太放心:“邀了郡主一起去的,王妃一听就应下了。”

    她就算不看在宋府的面上,也要看在端慧郡主的面上。

    虽然宋老太太心里早就已经有了谱儿,可是如今听到确切的答案却还是忍不住笑起来:“既是这么说,这几日就坐着听信儿罢。”

    宋大夫人也知道宋老太太的心事,笑着附和她:“公主亲自去说,娘娘必会给这个面子。”

    九公主这样的人,宋楚宜若真的被她要去了当伴读,还不知道会生出什么事来。

    可是这一等没等来荣成公主的信,倒是等来了宫里的天使,说是皇后娘娘召见宋府的几个女孩儿。

    还没到春日宴的时候,也没说不叫去春日宴了,如今说要进宫去。宋家上上下下都忙碌起来,收拾衣裳翻检出首饰来好给姑娘们第二日带着进宫去。

    宋楚宾是已经定了亲立即就要出嫁的,料想应是没有什么妨碍,宋老太太一手拉了宋楚宜一手拉了向明姿,和风细雨的安抚她们:“虽说来的突然了些,可你们都是好孩子,规行矩步自己把规矩做足了,就错不到哪儿去。我明日吩咐厨房给你们炖上血燕盏,等你们晚上回来喝。”

一百二十六·错处

    

虽嘴上好言好语的安慰了孙女儿们,可哪里就能真的不担心。宋老太太怔怔的坐着出了半日神,嘱咐宋大夫人:“明日给火者太监的赏预备好了。”

    宋大夫人轻声答应了,侍奉着宋老太太好歹用完了汤羹才退出来。

    这一出门就见宋楚蜜眼圈微红的从耳房里出来,见了自己墩身喊了一声大伯母,就扭身跑了。她皱了眉往后瞧去,宋楚蜜的两个丫头就都住了脚,毕恭毕敬的喊一声大太太,低眉敛目的侍立在一旁。

    “这是怎么了”大夫人叹息一声,到底还是过问起三房的事来:“好端端的谁惹着了四姑娘”

    宋楚蜜如今虽然说定了亲事,外头不知就里的人也只当养了三年多身体的宋楚蜜是身体不好才不得已下嫁,可宋家的人却都清楚缘由,宋大夫人自从宋楚蜜回来了就悬了一颗心,生怕她又做出什么了不得事来,因着她之前的丫头都被打发出去,还特意给她挑了两个稳重的丫头伺候着。

    粉衣面带难色的瞥一眼宁德院,宋大夫人就知道宋楚蜜这番作态是为何了进宫的说了是宋家女,可连向明姿都有份,独独少了她。

    可这关头,谁敢把她带出去巴不得她赶紧远嫁走了,宋大夫人摇摇头,到底吩咐粉衣和莫愁:“你们两个去对三太太说上一声。”

    云氏自从经过了继母算计女儿的事情和宋老太太开恩给宋楚蜜订亲事,已经不那么糊涂拎不清了,宋大夫人也不好插手去管侄女儿的事,说多了也怕招人怨,还是叫她自己的亲娘去管教她。

    第二日直到临出门前,也没见着宋楚蜜来请安,宋老太太也不理论,好言好语的和三个女孩儿们又都吩咐一遍,送了她们出门。

    转头就寻起大夫人来:“昨儿晚上,听说四丫头在我这儿哭着回去了”

    宋大夫人不好瞒着,垂着头微微的点了点头:“许是心里头有些不痛快,我已经打发了丫头和三弟妹说了。总归没什么妨碍的。”

    有什么不痛快,不就是瞧见宫里下来的旨意里没她么

    真是好歹都分不清楚,人家不想去的躲都还来不及,她倒是当是什么好事。宋老太太抽了一口气,觉得胸口闷得慌:“眼皮子也太浅。”

    三夫人常年跟着丈夫赴外任,也不知道怎么教养的女儿,竟教成这样样子,虽然面上看着规矩不错,可是内里却是个再糊涂不过的糊涂人。三房那个如今也才六岁的庶出的宋楚寰,都比宋楚蜜强的多。

    想着这些忍不住又叹一口气。

    不一会儿三夫人就急匆匆的赶了来,两个眼睛都还是红的,带着讨好立在宋老太太旁边伺候着老太太用了点心,犹犹豫豫的想提昨日宋楚蜜的事儿。

    可才开了个头就被宋老太太打断了。

    宋老太太摆摆手儿,语气倒还算平和:“可怜天下父母心,我晓得你也不容易。”

    三夫人眼圈立即就又红了,点了点头把声音放轻了:“是,多谢老太太体谅。”

    她心里也不好受,女儿昨晚哭着跑回了房,她还只当是在宁德院里受了委屈,哪知女儿连宁德院上房的门都没进,坐在耳房里听了向明姿几个要进宫的事儿。

    依着三太太的如今的想法,进不进宫实在没什么要紧横竖婚事已经定下来了,老老实实呆在家里绣嫁妆安安心心出嫁比什么都强,何况就算是没定亲事,三太太也不敢把女儿往外头送了。

    关了三年,原本冲动的性子倒是被磨平了,可是却被关的魔症了,敏感多疑,连自己这个亲生母亲高声和她说几句话,她都觉得是自己看不起她。

    三太太一口气梗在心里不上不下,差点血都要呕一口出来。她但凡要看不起自己的亲生女儿,还能缩着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