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三太太听说了也点头:“既然是陆公子的朋友,去一去也无妨。外人又不知道您在家里说不上话,病急乱投医也是有的他要是送银子”陈三太太的话顿了顿,其实最近收银子收的她自己都有些腿软了,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可是到底没有人会嫌银子烫手啊,她顿了顿就接着说:“要是他送银子,咱们就收。春闱也就这么一场,何况咱们什么也没做。既没给试题又没别的门路,说破了天不过就是在老太爷跟前说几句好话的事儿。碰碰嘴皮子就有钱赚,谁不赚谁是傻子。等再活动活动,您升个知府,咱们外放出去,手上又有银子,比在家里受气总要强的多。”
陈三老爷深以为然,家里实在是不想呆了,谁都能冲他摆脸色,庶出的好像就不是人似地,连带着他的儿子女儿也受气,还不如带着妻儿去任上逍遥自在。
前脚陈三老爷去了狮子楼,后脚方夫人就收到了消息,若有所思的在窗下坐了一会儿,略有些无奈的绽开了一抹笑:“去告诉老爷吧。”
陈三老爷跟陈三太太也未免太贪心了,如今离春闱还剩几天呢还非得贪这么点银子,这下可好她本该开心的,陈家看样子是要倒了,老爷大不了也就是被牵连,去地方上当官,可这也比在京城里跟着陈阁老强,有宋家这颗大树在,他们就垮不了。
方孝孺连夜赶去了黄大仙庙那边的一座宅子里见宋珏,夜色漆黑,他摸着黑小心的被下人领着进了黑漆漆的亭子里,压低了声音告诉宋珏:“陈三老爷去狮子楼了,那个人叫周成芳,是陆丙元的邻居,多的就是银子,上京城来就是指望着买官来的,不是什么正经人。我给他的是真的试题他拿去给陈三老爷帮他破题,叫陈三老爷给他写文章,陈三老爷看在银子的份上是不会拒绝的。”
这样一来陈家就更别想脱开身,一个本来众人就都看好的陆丙元中了还无可厚非,可是连一个不成器的二世祖也跟着一起高中了,又都进出过陈家的人,学子们的心思最是细腻敏感,一旦嗅到一点儿味道就会群起而攻之。
周成芳就是个不折不扣的二世祖,除了银子什么都没有,脑子更是没带。他上京城来就不是为了赶考,就是奔着贿赂人买这个荣耀的。
宋珏笑了笑,负着手转过身来看着方孝孺:“辛苦方大人了,要引着这个笨蛋去找到陈三老爷恐怕也是折腾了一阵子吧”
方孝孺略无奈的笑了笑算是回应了他的话,压低了声音有些头疼:“这些还都罢了,只是这最后还得让这傻子把真题拿去给陆丙元过过目,叫陆丙元也做出一篇文章来。”
得压着这傻子不能让他事情到处宣扬,却又得透露出一星半点儿去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可是件难事儿。一个聪明人要是知道了你的意思能配合你,还能减轻许多负担,可像是周成芳这样的二愣子二傻子,就只能一步一步引着他来。
“慢慢来嘛,反正还有三天。”宋珏忍不住笑:“今天都御史大人也在狮子楼吧”
陈阁老分管着御史台,可是御史台的人也不是全都卖他的面子,至少左都御史陶鼎湖从扬州弊案的事情开始之后就跟陈阁老分道扬镳了。
方孝孺知道宋珏是个什么意思,要布一个完美无瑕的局就得从各处小细节处着手,到最后所有的细节凑到一起水到渠成,叫谁也察觉不出破绽来。
现在陈三老爷跟周成芳的这次见面没什么,可是等事情一旦闹开,就是完完全全的铁证如山。何况见证人还是陶鼎湖呢。
他点了点头:“陶大人今天清客吃酒,跟几个御史一道都在。”
那现在就是万事俱备了,只差春闱过后揭榜之时,陈家就该倒霉了。宋珏想到陈斌敢勾结水匪打宋楚宜的主意,唇边的冷笑就越发的深。
第十四章·心狠
陈明玉还对自家院里的波澜没什么察觉,陈家总共三房,她向来觉得陈家三房天生就是该低一等的,她父亲跟二叔都是祖母亲生的,唯有陈三老爷是妾室生下来的,天然就跟她们不一样。她如今正为了宫里的事心烦,从前进宫陪伴皇后娘娘那是求之不得,可现如今每去一次都好似是煎熬一般,她倚在陈老太太身边,声音都染上了一点儿哽咽:“皇后娘娘如今总是刻意同我提起东平郡王,分明就是就是有意撮合我跟他”
可是她分明喜欢的就是周唯昭啊,要是她舍得下周唯昭,也就不必这样恨宋楚宜入骨,更不必这样费尽心思的求陈老太爷跟陈老太太费心给她安排后路了。
陈老太太睁开眼睛在陈明玉身上扫了一遍,眼里带着点儿冷笑:“恐怕是出了水匪的那事儿,皇后娘娘也有些回过味来了。”
消息传回来是黄一平的时候陈老太太只是觉得有些奇怪,以为是宋家说动的周守备,周守备又去找了黄一平帮忙,可是陈阁老前几天回来说,黄一平同镇南王府渊源颇深,她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弯弯绕绕。只怕宋楚宜这次能侥幸逃过这一劫,太孙殿下在其中也出了不少力,他们都能知道,皇后娘娘自然也能知道。宋家既有势力又有实权,如今太孙殿下更是主动出手帮忙拉拢,皇后娘娘当然不愿意跟孙子唱反调。这样一来,多出来的陈明玉在她眼里自然最好就是嫁给另一个孙子东平郡王了。
陈明玉听见陈老太太这样说就更加难过,说到底还是因为太孙殿下帮宋楚宜帮的太多。她不明白自己究竟哪里不如宋楚宜,也不明白为什么太孙殿下偏偏就把宋楚宜看的那样与众不同,分明不管是身份地位还是长相才貌,她都不输宋楚宜。这一点儿从前的不甘心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了她心里的执念,如今她连宋楚宜这三个字都听不得,听见就想生气。
她摸着陈明玉的头发淡淡的叹了一声又开解她:“事情还没到不可转圜的地步,等殿下从阳泉回来了再说吧。”
去阳泉平乱,固然是建章帝对周唯昭看重的缘故,可是这也不是普通人能做得来的,就算是有詹事府的人相助,有东宫的一干谋士帮忙,可是到底能不能处理的叫人满意还是个未知数,要是周唯昭折在了阳泉,她倒还要开心开心皇后娘娘这番做法。
现如今也没旁的办法,陈明玉黑漆漆的眼睛里渗出一点儿泪意,很快就又被她自己憋了回去:“祖母,迟早有一天,我要叫宋六知道知道什么叫做失意。”她就不信老天永远站在宋楚宜那边,凭什么宋楚宜做什么事都是顺心如意的,好似不费丝毫力气就能拥有旁人想要而得不到的,而且就跟瘟神一样,打又打不死,送又送不走,实在叫人烦得紧。
陈老太太轻笑了一声,陈老太爷想要跟常首辅叫板,内阁里自然就还要有同伴,宋家杵在那里,又不肯跟陈家亲近,实在太碍眼了。上次算计崔家跟宋家没成功,总还有第二次。她点了点头:“你放心吧,什么事都别急于一时,且看以后。”等陈老太爷这一劫主考完了春闱,日后自然更进一层风光无限。
宋楚宜收到宋珏寄来的信的时候崔老夫人的寿辰已经结束,她披了宝蓝色的织金双闪斗篷坐在书房窗前,外头是漫天飞舞的桃花花瓣,粉红雨加上一旁的如雪一般的梨花,简直美的叫人眼睛都舍不得挪开。
轻罗不声不响的替她又续了杯茶,不一会儿从来敲门的含烟手里接了一盅豆绿色的瓷盅进门放在她桌上,轻声叮嘱她:“姑娘,趁热把汤喝了吧。”
轻罗会医术,而且医术还很不错,宋楚宜因为在船上病了一场以后就有些畏寒,如今轻罗天天替她换着法子的煮了药膳送进来,短短一段时间她就觉得手心不再出冷汗,脚底也不再总是凉的。她捧起瓷盅啜了一口,一目十行的继续看着宋珏寄来的信。
信上说陈三老爷替周成芳做了文章,陆丙元也做了。巧的是,周成芳给陈三老爷银子那天陶鼎湖陶御史正陪着亲属在狮子楼饮酒,更巧的是还见着了周成芳朝自家管家要钱。
陶鼎湖已经不满陈老太爷很久了,只要有契机,他一定是会往上踩几脚的那批人。宋楚宜笑了笑,提笔开始给宋珏写回信。
无非问的也就是宋老太太的身体,向明姿的亲事还有小仁一的身体开蒙之类的小事,另外算算日子,大嫂黎清姿也该是生产的时候了,她又特意叮嘱宋珏小心照看着。
写完了信,药膳也喝的差不多了,轻罗过来给她收拾桌子,轻声告诉她:“姑娘,马长江传进消息来,说是赖大人想见您一面。”
前天赖夫人宋楚宜已经见着了,据赖夫人自己说,赖成龙是来协助周唯昭平乱的。居然舍得把锦衣卫都督也派来给周唯昭使唤,看样子建章帝果真是很想太孙做成这件事。
宋楚宜不由看向轻罗,她对周唯昭送来的人向来是放心的,周唯昭也没理由害她。轻罗跟含烟旁的不说,做事的确是一等一的好手,饶是青莺跟青桃这样聪慧的过分的丫头,在她们两个跟前一站,都有些落了下乘,她们做事实在是太干脆利落又面面俱到了,省了她不知多少麻烦。
轻罗端了瓷盅已经转身要出去,宋楚宜张口叫住她:“你就不担心我为什么要见赖大人吗他可是锦衣卫大都督。”
虽然说是来给周唯昭帮忙的,可他的身份毕竟太特殊,轻罗居然也能沉得住气什么都不问,周唯昭到底是怎么跟她说的真的就能让她听话成这样,连旧主也不顾,只一心一意的跟着她这个才相处了几天不到的新主子吗
第十五章·正事
轻罗转过身来坦荡的看着宋楚宜,面上并没什么表情,平平板板的一副公事公办的口吻:“殿下从我们二人下山的那一天起,就说过以后我们是姑娘您的人了。既然我们是您的丫头,当然只该关心您,旁人的事情姑娘愿意告诉我们就告诉,不愿意告诉我们,我们也不该多问。”
宋楚宜实在有些感激周唯昭的用心,同时内心又升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惧她不知道为什么周唯昭对她这样好,从前的时候还能安慰是互有所图,可是到了后期,显然是周唯昭帮她更多,而且并不求回报。就是这一点不求回报,最是叫人难安。宋楚宜并不想欠人人情,可是周唯昭的人情却实在是不好还她以手支颐偏头看着窗外美景,觉得脑子有些昏沉沉的。
祖母跟外祖母说得对,她要是不想趟皇家这趟浑水,原本就该跟太孙殿下保持距离的。
她低低的叹了一口气,吩咐轻罗出去替她安排:“出去告诉马长江,让他转告赖大人,就说我在桃花渡等他。”
她在崔家的行动还算自由,晋地民风开放,女子并不跟京城那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相反经常有出门的机会,节日庆典也极多。譬如说如今开了春就要三月三上巳节了,还经常会有庙会之类的活动,寻常人家的女儿家在市井讨生活的也多。崔家姑娘们都不是不出门的,昨天她才跟着崔华清和崔华瑶去了郊外别庄里骑马。
崔老夫人听说她要单独出门还是犹豫了一瞬,毕竟这不是京城,可是如今宋楚宜来了这几天,她也算是瞧出来自家这个外孙女儿不同寻常的地方,跟崔应书跟崔夫人说的一样,宋楚宜实在是个极聪明极聪明的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她心里明镜一样,根本不需要旁人提醒。
她既然要出门,就必定有要出门的道理,果然,下午余氏听说了这事以后也劝她:“小宜做事向来有分寸,她既然说要出门去,就肯定是有大事,您别为了这事儿担心。”
她这次来是跟崔老夫人商量崔华蓥出嫁的事儿:“送嫁的人选还是没有全部定下来,咱们这边论理里说爷儿们该去三四个,可是长辈是够数了,平辈的却不好凑”她看向崔老夫人:“我想着,是不如叫阿琰凑个数。横竖他是表弟,又是宋家来做客的,去一去也无妨。”
可这样一来,宋琰就得在金陵呆上一阵子,崔老夫人有些不放心:“他是同小宜一同来的,小宜未必能在晋中逗留到他回来,那少不得就要他自己回京”
余氏在她身边坐下轻声道:“还有仪姐儿呢,她到时候也是要回京去的。到时候三弟上京,把这俩小人儿一起带回去也正好顺路。而且他舅舅不是说想叫琰哥儿去金陵寻他师傅,让他师傅送个人在琰哥儿身边吗也正好趁着这个机会一道办了。”
既然这样说,崔老夫人想了想就点头:“既这样说,等小宜回来了我再问问她的意思。”虽然是喜事,可是也得大家心甘情愿的才好,提起宋琰,她自然就又问起宋琰来:“小宜出门去了,琰哥儿呢”
晋中的桃花开的正旺盛,桃花渡更是种着近百棵桃树,风一吹桃花就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