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门闺战-第3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心里就安稳的多了知道敌人是谁,总比不知道的好。

    而且,之前三难刺杀周唯昭那一次毁了容跳崖,闹得没有证据留下,奈何不得皇觉寺什么。可是现在可不同了,皇觉寺戒律院首座如今就在这里呢,多少双眼睛看着皇觉寺这次,也算是到头了。

    宋楚宜吩咐人把元觉跟另外几个有些眼熟的和尚一并押到船里去,又吩咐下去令兵士们开始清扫船上这些尸体天色已经很晚了,他们得加快些,再快一些,尽量赶在三天内回到天水镇,才能帮得上忙。

    叶景川受了伤的消息还是轻罗告诉宋楚宜的:“听说背上从肩膀上一直到腰间,被狠狠地划了一刀伤口深的很”

    大约是实在太心急往回赶了,才受的伤,长安红着眼睛给叶景川洒药,又忍不住耒阳往往的问长兴:“这样到底行不行啊咱们又不是大夫,这伤口这么深,天气又热,到时候伤口烂起来怎么办”

    长兴正剪布条,闻言瞪了他一眼:“会不会说话公子福大命大,有什么难关过不去的再说从前在福建也受过伤,比这严重的多了,不一样过去了你少唠叨几句,省的公子醒过来。”

    可是也不知道是不是长安这乌鸦嘴是开过光的,半夜里叶景川就发起了高烧,这会子就算是长兴也有些急了,想了半天才想起来宋楚宜身边的轻罗似乎就是个会些医术的,匆匆忙忙的过来请宋楚宜帮忙。

    宋楚宜还没睡,一船的血腥味顺着风到处飘荡,她就算是想睡也睡不着,何况她派出去找余氏等人的人也还没回来,余氏自己也没派人送消息来,她有些担忧。

    听说叶景川发起了高热,饶是宋楚宜也忍不住有些慌,立即站起了身:“送过去的清热解毒丹你们没用还有紫金活血丹,碾碎了可以敷在伤口上的”

    长兴眼睛都有些红:“用了的,可还是发烧了,想必是吹了风,伤口又发炎的缘故”

    宋楚宜顾不得再问,立即带着轻罗到了叶景川的船舱,他正趴在床上,迷迷糊糊睡的正沉,脸上是不正常的红。

    轻罗上前搭了他的手探脉,仔细观察了一阵后才转过头来:“的确是伤口发炎又吹了风,加上太过劳累的缘故”

    她吩咐长安出去倒了些酒来,交代长安等叶景川待会儿用了药之后用酒给叶景川擦擦身子,这才去给叶景川抓药幸好船上一直都备着些常用的药材,否则她还真不知道怎么办。

    叶景川既然病了,宋楚宜就叫长安长兴好好照顾他,自己吩咐人把船上剩余的那些活口通通绑了,跟元觉分开来分别关在了舱底存放东西的地方,又派了几个人出去继续打听余氏她们的消息。

    这里回天水镇还远得很,天水镇那边又不知道到底情况怎么样,宋楚宜倒不是想把余氏接回船上来,决意叫余氏先留在附近,等她们把事都处理好了,再回来接她。

    轻罗替叶景川熬好药回来,见宋楚宜刚处理好事就开始写信,忍不住劝她:“姑娘,您该睡觉了待会儿恐怕天都快亮了”

    宋楚宜点点头,朝她比了个噤声的手势,又指了指睡着的青桃,轻声道:“我知道,忙完这些就睡了,我写信去问问阿琰那边怎么样。”

    皇觉寺既然对她都下这么狠的狠手,半点余地都不留,又把手脚动到了崔应书那里去,就说明远在金陵的宋琰也同样危险,虽然宋琰已经察觉到了这份危险,可是宋琰跟崔家两个舅舅一同在金陵,她终究还是放心不下。

    保底三更今天算是完成了尽量加油继续吧,继续求订阅求订阅求订阅啦

一百五十六·成精

    

或许是姐弟之间血脉相连心有灵犀所致,宋琰也正好写了信给宋楚宜寄去了,又开始琢磨起怎么给宋珏回信宋珏虽然叫他一切都自己作主,可是他为了谨慎起见,不管做什么事都先在心里过好几遍,觉得办问题了方才给宋珏写信说自己打算如何做自然,回信是收不到的,这天高路远的,等他收到宋珏的信再做决定,黄花菜恐怕都凉了,这也不过是为了自己给自己图个安心罢了。

    他琢磨了半天方写好了,叫望岳亲自拿了信去交给王二老爷,托王二老爷寄去京中,自己往王公子书房里去,王公子正跟崔应堂和崔应允赔小心,他母亲跟祖母都把他大骂了一通,又教他在崔家二位亲家老爷身边多说说好话,实指望能继续维持这门亲事。

    崔应允还有些犹豫,朝崔应堂使了个眼色,二人一道出来,正好碰见宋琰,也不避讳宋琰还小,崔应允就跟他二哥商量:“王家说的倒是入情入理,王老太爷也亲自拖了病体来跟咱们赔礼道歉,咱们是不是先写信回去问问母亲跟三婶的意见,再写信同绍庭夫妻说一说”

    宋琰就在旁边忍不住皱眉,崔华蓥已经把话说的很清楚了,她是不愿意再同王公子这样的人一道过日子的,虽然人不坏,可他爱的是男人,却偏偏要藏着掖着把人骗过来成亲她不愿意为了粉饰太平跟一个根本不可能当好夫君的人过日子。

    崔应堂也听的摇头,立即否决了他的提议:“这不成,临来之前咱们也不是没接到弟妹来信。弟妹说的有理,咱们家难不成是那等只图名声不顾后辈死活的人家既然华蓥也说了,她不愿意再在王家过下去,又的确是王家的过错,自然该桥归桥路归路。”

    崔应允也不过是觉得王家认错态度诚恳,王公子瞧着也知错了,想着日子要是这样下去也还颇能得过,才这么跟自己二哥一说,既然知道弟妹的意思,他自然也就不再多嘴,点了点头道:“这样也好,横竖不管怎么样都是咱们崔家的女儿。”

    宋琰这才松了一口气,见王公子在里头垂头丧气的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拔腿朝崔华蓥那里去,崔华蓥的东西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说起来王家人倒也的确算是精明,一听说崔家两位亲家老爷也要回来,崔华蓥又是一副非走不可的模样已经把她这座院子隔出来了,闲来无事,除非崔华蓥自己有吩咐,王家其他人绝不来碍她的眼。

    她也就乐的清闲,当初新婚前一晚的那些忐忑如今想来恍如隔世,她索性就干脆不再去想,疼过一次,以后就知道该怎么走路了。至于未来,她也着实不怎么担心,且不说崔家的女儿不愁嫁,原本也不是她的过错,就算是宋家的二表姐,再嫁了之后还不是同样过的风生水起。她朝宋琰笑了笑:“东西我自己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别庄还有郊外的田产林子我都托王太太给我找牙行出手了,价钱很是公道,并没吃亏。等你事了了,我跟你一道上京城去。”

    相比起来,王公子这个大男人才好像是被抛弃的哀怨弃妇一般,宋琰忍不住笑:“知道了,到时候我同姐姐先知会一声。”

    崔华蓥知道他是担心才来这么一趟,面上笑的越发灿烂:“说吧说吧,顺便告诉她们不必替我担心,我好着呢。成亲半个月就发现他是个什么人,总比痛苦一辈子强。”说完又问宋琰:“你的事怎么样了”

    宋琰抬眼看看天色,见日头已经差不多到了正中,就站起身来:“就在这一两天了,我如今先过去。晚些再来找你说话。”

    他飞快的跑去书房找了王二老爷,要拉着王二老爷一同去长丰楼。王二老爷想想前几天林元川拒绝的陈老太爷的饭局,忍不住就问:“你不是叫知府大人不必去了吗”

    “哪里是不必去了我不是一直叫知府大人改期吗”宋琰见他去屏风后头由下人服侍换上了出门的衣裳再转出来,就道:“当然要先晾陈老太爷几天,陈老太爷这边又找不到门路问杨庆究竟怎么样了,才会心急。一心急,才容易露马脚啊。”

    王二老爷不知道为什么宋琰凭着陈老太爷一张拜帖就认定陈老太爷就是主使人,不过他也没什么好反对的,是不是,去听了就知道了。

    他们到长丰楼的时候隔壁才开宴,他站在窗前听了一会儿,就回头告诉宋琰:“还有南京镇守太监冯公公也在。”

    陈老太爷从前同冯公公的关系就不错,跟冯公公的侄子冯应龙的关系更是亲近,这回会请他来当陪东也是正常的,宋琰点了点头,就听见自己这边门被敲响了。

    王二老爷还以为是端了饭菜上来,回头一看才看见一个穿着常服的四十余岁的中年文士进了门,他看了一眼,再看第二眼的时候就忍不住站起了身,朝那个中年人拱了拱手:“史御史”

    宋琰好端端的,怎么把金陵监察御史也给请来啦他错愕的回头看了看宋琰,忽而替隔壁间的陈老太爷捏了把汗这分明是请人来杀人的,要是陈老太爷真的是跟宋琰说的那样,为了杨庆脱罪的事儿来说情的,那陈老太爷可就完了,史御史非得参的他下狱不可不,还不仅仅是下狱,当年史御史一连咬下了多少京官这可是个出了名的眼里不揉沙子的硬茬子,更关键的是,这个史御史是陶御史的人不仅是陶御史下属,还是陶御史的同年啊怪不得宋珏那么放心把这边的事儿都交给宋琰,他王家要是有个这样成器的子弟,他也敢把他一人放去台州啊宋家这一窝子真的都成精了

    今天第四更,第五更未必有了不过明天继续五更,所以还是要厚脸皮的吼一声,求订阅求订阅求订阅啦

一百五十七·翻船

    

隔壁间的陈老太爷尚且不知道自己隔壁坐着令不少官员都闻风丧胆的史御史,他如今一心都挂在杨庆身上原先说的好好的事,不知道怎么的,忽然就变了。死的人不是王公子,反而成了那个小倌儿这事儿还不是他亲自经手的,他知道的也有限,能管的上的就更有限。偏偏他倚重的能管这事儿的学生兼未来的孙女婿杨庆此刻又被关进了牢里。

    叫皇觉寺按计划行动的消息已经送出去了,那边都估计已经动手了,不管那边成不成,自己这边可不能出乱子杨庆还得筹谋崔应书的事儿呢,九江那个知府也是只认杨庆的。他愁得真的胡子都白了,早几天之前,他就已经上门送了拜帖要请林元川吃饭,谁知道林元川并没赴宴,说是公务繁忙抽不出时间,他这几天又派人上门送了好几回帖子,才算是把人请到了。最叫人心烦的,还是这几天都没杨庆的半点消息。

    如今他是整个人都一头雾水,虽然知道出了事,却并不知道事情究竟出自哪里,席间觥筹交错,待林元川喝的差不多了,他才开口问:“刚来金陵就听说出了一件大事,似乎还事关王家跟京城的长宁伯府家的公子,似乎是死了个什么人”

    众陪东也都极有兴致的附和起来:“长宁伯府的那个四少爷似乎是送嫁来的金陵,是不是跟王公子胡天胡地闹惯了,一时没控制好分寸,才弄出了人命啊”

    林元川就忙摆手:“哪里的话四少爷师承唐大儒,最正直自爱不过的人,这些污糟事哪里会沾是个小倌儿,跟王公子起了争执,摔下河去淹死了。”

    死的果然真的就是个小倌儿,陈老太爷忍住心中失望,继续试探着问:“那因何又听说为了这个小倌儿抓了人呢既是他跟王公子起了争执才失足摔死的,那该没苦主才对呀”

    林元川手边的酒往旁边推了推,抬起眼看他:“老太爷您不知道,这说起来又是一桩稀奇事。王公子说,这个小倌儿吃了熊心豹子胆,就是为了他的性命来的。预先就在酒里下了毒药想药死他,没药死他就企图把他推下河去”

    怎么可能会用毒药陈老太爷皱了皱眉,这王公子说的话也真奇怪,难不成是宋琰跟他说了什么不成他耐着性子看着林元川,等他继续说下去。

    “王公子跟宋公子都这样一口咬定小倌儿是跟人勾结来害他们的,下官也就只好暂且听他们的话一听。谁知还真被他们猜对了第二天下午就有人去掳走了牢头的儿子,请了牢头去茶楼里,要贿赂牢头替他杀了小倌儿跟王公子身边伺候的下人灭口他还不知道小倌儿没死呢,自投罗网来了,当场就被抓了个正着”

    众人就忍不住惊叹一声,唯陈老太爷垂下了头,心里掀起惊涛骇浪,原来竟成了局中局,宋家那个小子竟有此等精明,事先识破了杨庆的圈套还将计就计引蛇上钩

    他觉得心里发凉,面上仍旧笑的和煦自然,哦了一声之后就跟林元川继续打听:“那此事不就能结案了既是事情已了,怎的林公连推了我好几张帖子,说是公务繁忙不得空呢”

    林元川失笑,摆了摆手又叹气:“诸公你们是不知道,宋家这位小公子着实不是个好惹的人物,他非得说这事儿还没完。觉得那个来行贿的也是替人跑腿的,要我严加审问王家也闹腾的厉害,我这几天都为了这个案子忙呢。他们两家都不是好得罪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