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门闺战-第3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珍德从前是跟着陈阁老的,在太子跟前也算是老资历了,前阵子因为陈阁老倒霉了,好一阵子都缩着尾巴做人,如今风头逐渐过去,他的心思难免就又活泛了许多,听太子问,抢在付友德之前开了口:“信使进京,臣已经着人去打听过了,也听见了一些风声。听说肃王殿下送的是一株高二尺余的红珊瑚,难得的是那珊瑚的色泽,听说完整无缺的一整株,极其罕见。鲁王殿下送的是齐论语,听说是孤本,是他不知道从哪儿弄来的。”他一口气把肃王鲁王的礼物都说了,见太子跟付友德都听住了,咽了咽口水忙往下说:“还有恭王殿下,他最特殊,听说他准备送一个人。”

    太子似乎听的津津有味,手在炕几上敲了敲,目光移到他身上,似笑非笑的喔了一声:“送个人什么人这么重要,他要千里迢迢的从晋地带来给父皇,还作为万寿礼送上来”

    珍德歇了一口气,竹筒倒豆子一般把打听来的全都说了出来:“听说原本是他府上的护卫,打仗厉害的很,恭王殿下说他是不世出的名将,特意带他来献给圣上的。”

    太子冷笑了一声,他的这个弟弟向来知道怎么哄建章帝跟卢皇后开心,想要抬举自己的人,还要把话说的这么好听。好似他多么善解人意,多么会替帝后分忧似地。

    太子冷笑,付友德却觉得汗毛都竖了起来:“恭王殿下从小就擅骑射喜武功,若是连他都夸一声不世出,此人肯定有过人之处。现如今福建江浙一带都闹倭患,西北那边鞑靼人又都虎视眈眈,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若这人真得到圣上赏识并立下功劳,以后这些功劳可就都是恭王殿下的”

    太子脸色更加阴沉,他敏锐的想到之前卢皇后呵斥他的话,说他通敌卖国,又说要收拾了范家,难不成恭王竟早就跟卢皇后通过气,西北那边真的要兴战事了算起来,崔绍庭去西北也的确已经有好几年了,准备的恐怕也差不多了

    他觉得头有些疼,伸手按了按眉心,问珍德:“那人跟着信使一同来京城了”

    珍德看出太子的不满,忙摇了摇头:“听说到时候是随恭王殿下一同进京,这回并没跟着来。”

    果然是费了心思的,都不放心提前让人跟着信使来京城,太子垂着头半响没有说话,反问付友德跟珍德:“既然藩王们要送的礼你们都打听清楚了,送什么礼,你们有没有什么打算”

    付友德跟珍德对视了一眼,踌躇一会儿,还是上前说出了他们的想法:“杨云勇的事儿虽然用陈德忠遮掩过去了,可是只要有心人一调唆,难免有人背后说嘴,口出谗言诋毁您。都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臣等的意思,殿下不如就趁着陛下万寿,湖北暴雨这一遭,带头捐些银两”他见太子并没立即否决,顿了顿就接着说了下去:“这样一来可以平息流言,二来也叫圣上和天下人知晓,您并不是贪财的人”

    听起来倒是可行,太子有些犹豫:“直接捐银子,是不是也太俗了些”

    珍德就立即出主意:“也未必就要直接捐银子,殿下也可以跟圣上说,愿意拿银子去江南买米来赈灾,这样一来不是直接捐的银子,可是也一样赈了灾,还落到了实处,显得您诚心。岂不是也一样”

五十六·承诺

    

太子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了周唯琪提起的,那在襄樊陈家手里的陈阁老留下的二十多万两银子,具体数目不知,可是绝对不少于二十三万两,要是有了这么一大笔银子,之前的窟窿暂时能填满,付友德跟珍德出的这个主意也不是很难完成他的确需要叫建章帝开心开心,虽然他向来不把卢皇后的话听进去过一句,可是有句话他知道卢皇后说得对,他是储君,要是贪财的名声传出去,对他没有丝毫好处。

    何况,他也绝不能叫恭王抢了风头,想起这个小弟弟,他的脸色更加难看,直到回了范良娣的寝殿,他也仍旧没缓过面色来,吓得房嬷嬷等一干伺候的人都战战兢兢小心翼翼。

    不一时周唯琪进来请安,这令人压抑的气氛才算是有所好转,他看着人上了茶,朝三宝那里一瞧,三宝就知机的把人都带了出去,把寝殿留给了这父子俩。

    周唯琪才收到了韩正清的回信,韩正清在信里说从前的事他并不怪范良娣,自然也迁怒不到他身上,让他放心。他虽然觉得横看竖看韩正清都不像是个正常人,可韩正清给的那颗老参他又实在用的上,韩正清这个人他更是用得上,也就忽略了韩正清在妻子儿女都栽在自己母亲手下还能如此表现的怪异之处,心安理得的享受起韩正清带来的好处。

    他这回并没迟疑,正要把东西交给自己父亲,就听见太子问:“襄樊那边,没一点动静”

    他把事情跟太子和盘托出之后,就并没怎么管魏延盛的事,事实上他虽然想管,可是根本插不上手,他不过是个郡王,跟一个吏部尚书和二品伯比起来实在是显得有些份量不足,襄樊知府不会为了他得罪宋程濡得罪宋家跟崔家。何况太子也说过这事儿叫他别再管,他摇了摇头:“魏延盛先时还有信寄回来,可后来信就断了。”

    太子点了点头,手指屈起缓慢有节奏的在桌上敲了一阵,出了一会儿神,回过神来就看着周唯琪问他:“今年春闱的事还没闹出来之前,你不是同来赶考的那批举子处的不错听说今天李二那未来媳妇儿在家里摆宴,你知不知道这事儿”

    周唯琪有些茫然,隔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太子说的李二是谁,想了想才恍然大悟:“您说的是李巡抚的二儿子吧我听说了,他不正是同长宁伯府那位过继回来的姑娘定的亲事么因为有这层关系,他并不大买儿子的账,请了他好几回,他也没来。”

    太子哦了一声,又沉默了许久,才叮嘱他:“最近藩王进京,你老老实实的办好自己的差事,旁的事别去多管。”

    这事不用太子叮嘱周唯琪也心中有数,钱应跟黄翌青几乎天天在他耳朵旁边念叨,叫他最近收敛一些,千万别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什么事。他也知道自己父亲跟恭王有过节,肃王又不大安分,只有个鲁王因为端王的事老实了,可是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真老实,他如今又刚失了母亲,如履薄冰的,这回襄樊的事都老实让给太子了,哪里还敢再有别的想头,忙点头应是。

    应完了是,他这才有机会把那颗韩正清主动献上来的宝贝交给太子,话到嘴边又拐了个弯:“这是母亲之前千辛万苦给您求来的,听说能延年益寿,祛病消灾,姨父送回来的”

    他如今算是跟自己母亲一样,摸准了太子的脾性,深知他最厌恶旁人骗他,索性在这些事上跟他说真话。

    太子神情果然温和了许多,他咳嗽了几声接了盒子,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轻声道:“你有心了。”他顿了顿,忽而没头没尾的说了一句:“你放心,他越不过你去。”

    他如今只觉得任何关于姓卢的一切都叫他厌恶,带着卢家血脉的周唯昭也是一样,这个儿子根本养不熟,他迟早是卢家的,是宋家的,反正不管怎么样也不会跟自己一条心。既然这样,与其等着卢皇后跟卢太子妃把他培养起来威胁自己的地位,还不如当作没有他。

    周唯琪隔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等想明白了他说的不会叫他越过你去的他指的是周唯昭之后,也不敢当场接这个话,回去特意同钱应跟黄翌青提起了太子的话:“父亲这意思”

    黄翌青毫不顾忌的笑出了声:“这是好事啊殿下他本来就偏宠良娣娘娘跟您,如今他既这样说,您还担心什么”

    钱应比他说的更直白些,想的也更多:“殿下最近不是每次出入鸣翠宫都大发雷霆么,他眼看着跟皇后娘娘和太子妃的关系都越发的僵”钱应想了想,声音不自觉的压低了许多:“既然殿下这么说,恐怕不止是平白说说而已。”

    这估计是觉得周唯昭那边有了宋崔两家的助力之后会威胁到他自己的地位,加上宋六最近逼死范良娣之后又在皇后那里说的上话,最近还动用家里的力量设套给东平郡王钻,因此比从前更厌恶鸣翠宫跟宋楚宜了。

    他总觉得,太子既然能做得出勾结地方大员的事,就不是表面上看上去那样宽宏豁达,逼死范良娣的虽然是皇后,可也有宋楚宜的一份,太子对付不了皇后,不能拿皇后怎么样,可总能对付的了宋楚宜吧

    既然太子都说不会叫周唯昭越过周唯琪去了,是不是也表明婚事这一块也不会叫周唯昭越过周唯琪可若真要周唯昭越不过周唯琪去,那在周唯昭都已经定了亲事的情况下,要怎么办才能做到不叫周唯昭越过去

    他想到了这一层,就提醒周唯琪:“恐怕殿下他是要替良娣娘娘出口气了,您就尽管当什么都不知道,最近还是安安分分的当差,什么也别管。”

    这也是太子交代叮嘱过的,周唯琪了却了韩正清这桩心事,襄樊的事又不需要操心了,巴不得能作壁上观看好戏,听钱应这么说,毫不犹豫的点头答应。

    四更送上,希望大家看的开心,爱你们么么哒。

五十七·不安

    

太子妃额外赏给向明姿的添妆礼很是华丽,是一顶用赤金丝缠绕而成的花冠,花冠上头缀着大小都一样的圆润珍珠,瞧着极是好看,一看就是用心挑选了的。宋大夫人忍不住有些喜出望外,过继向明姿在名下起先她不过是为了讨宋老太太跟宋老太爷的喜欢,如今却真相处出了几分感情,何况向明姿也的确是个可人疼的姑娘,太子妃这样给她做面子,宋大夫人又想起如今年纪尚小的宋贵妃所出的小皇子,心里的想头就有些多了小皇子前头有那么多已经成人封王的哥哥们,太子所出的皇太孙等人都比他大了一截,宋大夫人在宋老太爷跟宋大老爷的耳提面命下也知道这个孩子未来也不过就跟他的哥哥们一样就藩做个藩王,可藩王也分三六九等,如今建章帝还在位自然是好,藩王们都是他的儿子们,日子不会过的太差,可是等到之后,登位的成了太子,藩王们的日子就没现在这般轻松了,趁着这个时候,若是能跟太子妃和太孙都结个善缘,也是极好的。

    宋老太太也很是欢喜,虽说她知道太子妃不是个拎不清的,可是太子妃能做出这个姿态来,就证明她是有心要好好同宋家相处的,有了这份心思,就不愁她对宋楚宜不好了,一下子最疼爱的孙女跟外孙女都分别有了归宿,她只觉得放下了心中大石,连带着人也轻松许多,晚间的时候不免跟宋老太爷感叹:“那个时候她们都还那么小,我总担心小宜这样多思、明姿这样敏感,又有她们父母的先例在前,她们以后会钻牛角尖,现在她们总算都有了归宿,我心里这块石头总算是能放下了”她拥着被子坐了一会儿,又叹气:“她们过的好,我去了阴间见了汀汀跟琳琅,也不至于没面目了”

    宋老太爷从屏风后头转出来,靠在床边握住了宋老太太的手:“都是聪明的孩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后的路自然就走得顺。”他说完这一句,又道:“李家跟咱们家是世交,李夫人那孩子也从小是咱们看着长大的,跟琳琅相处得跟姐妹一般,他们的人品我信得过,明姿嫁过去我是放心的。我担心的是小宜”

    宋老太太朝他看过去:“太子妃是个明白人,这门婚事又是皇后娘娘早就属意的,小宜她自己更是聪明,我瞧着太孙殿下对她也算是用心”

    宋老太爷并没有因为宋老太太这话就觉得放心,他叹了口气:“是啊,可是偏偏太子殿下叫人琢磨不透。”其实也算不得琢磨不透,若是从前众人对东宫情形不大清楚,现在有眼睛的人就都看得出来太子对两个儿子的偏向了。

    宋老太太迟疑了一会儿,禁不住冷笑了一声:“这世上总有些人不配为人父母。”她抱怨完这一声,又看向宋老太爷,像是在寻求他的赞同:“可这回杨云勇的事,不是说说服了皇后娘娘出马皇后娘娘既已经动手,太子总要收敛些罢何况虎毒不食子,他虽不喜欢卢太子妃,进而跟太孙殿下也不甚亲近,可太孙殿下到底是他的儿子,总不至于”

    可惜这世上的事并没什么绝对的,宋老太爷沉默一回,同宋老太太说起驸马的事:“听应书的意思,顾忌着藩王进京,皇后娘娘只是口头警告了太子,范家的事若是没有意外,怎么也得到年后藩王回了封地再说了。可太子跟范家都不是坐以待毙之人,太子既然连西北那边的事都敢染指,你信他会因为皇后就收敛吗”

    卢皇后要是真的镇得住太子,拿太子有办法的话,也不至于叫太子膨胀成现在这副模样了。

    宋老太太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