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门闺战-第4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皇后愈发没了说下去的心思,近来太子每每看她的眼神都叫她不寒而栗,她着实有些承受不住了,已经好几天没去看过。

    她胡乱的点点头欲打发杨氏出去,谁知道杨氏竟开口又问:“不知道下毒的人可抓着了”

    卢皇后头皮一紧,倒竖了柳眉看她半响,头上的凤冠压得她头疼,半响才问:“已经说了是马圆通的余党”

    这已经是在帮恭王遮掩了,怎么又拿出来说

    杨氏似乎也愣了,看着卢皇后万分不解:“竟真的是那帮贼匪”

    太子中毒的事,后来得知了恭王差人送信给周唯昭引周唯昭出城之后,建章帝就没叫赖成龙再查下去了谁都知道十有八九就是恭王做下的,也没什么必要再往下查。

    可现在听杨氏的意思,竟不是卢皇后有些迟疑:“不是”

    杨氏立即摇了摇头:“不是殿下,怎么会是殿下殿下是起了不好的想头,也是被太子殿下的损招气的狠了,想着干脆如了太子的意,除了太孙再再推到太子身上。可殿下怎么能朝太子殿下出手呢他也没人呀”

    卢皇后听的头皮都直发麻。

    既然不是恭王,那会是谁她问自己,越想越觉得打颤这件事面上波澜不兴,可内里却早已掀开了惊涛骇浪。而得利最多的,莫过于莫过于太子的嫡长子,名正言顺的皇太孙周唯昭了

    卢皇后实在不想往周唯昭身上想,那是她的亲孙子,是太子的亲儿子,这么多年周唯昭都忍过来了,从来没对太子起过什么心思。

    那会是谁她想了想明明被太子跟恭王两面夹击却半点事都没有的宋楚宜,再想想宋楚宜一步步引诱着她对太子快刀斩乱麻的下了狠手、又把在城外捉到的两帮人交给了建章帝,转头在建章帝跟前就闹开了这事,导致太子也彻底完了,恭王也完了

    宋楚宜去清虚观之前就知道太子会对她动手,还特意备足了人手,果然打了太子的人一个措手不及,那是不是也说明,宋楚宜事先也已经预想好了要怎么对付太子

    太子这毒中的蹊跷,他去礼部根本没出事,是回了东宫之后才倒下的,那

    卢皇后虽然知道不可多想,可是却不可避免的想到了卢太子妃和宋楚宜,这两个人若是想除掉太子,是极有可能的。

    有没有可能,太子跟恭王才是自以为能捕食的螳螂,宋楚宜才是那只黄雀。

    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宋楚宜可就太可怕了,不,应该说是宋家跟崔家都太可怕了。

    所以,她因为两个儿子而被建章帝冷待,太子瘫痪,恭王被逐,竟全是宋楚宜造成的都是为了给周唯昭开路

一百一十六·心肠

    

杨氏垂下头,也不知是真的自言自语还是说给卢皇后听:“所以媳妇儿真是有些发怵,实在是怕得罪了长宁伯府跟宋六小姐,以后昀哥儿毕竟是要留在京城的”她说着,又眼睛一红:“这回殿下出京,昀哥儿不懂事,还问我,怎么从藩地回来的时候那么多人送,这回父王出门却一个人,我都不知道怎么答他”

    “就只杜夫人来了一趟,还是还是来划清界限的,生怕被连累了似地。也是毕竟杜夫人听说已经答应了做长宁伯府送新娘过去的主宾”

    她说一句,卢皇后的脸色就难看一分,到最后干脆直接白了脸,抿着唇一言不发。

    杜阁老这样年老成精的狐狸,怎么可能听不懂自己当初暗示他恭王已经没事了的话可他偏偏又要透露出能求卢太子妃的意思

    难不成竟真的是卢太子妃跟宋楚宜在引恭王上钩,跟杜阁老合谋骗了恭王的亲笔信,拿到建章帝跟前告了恭王一状,特意把他往死里整

    卢皇后越想越觉得可能要说杜家不是骑着墙头两面抓草她也不信,否则的话为什么杜夫人一听了自己的暗示,转头就跟恭王府要划清界限不就是迫不及待的想黏上东宫其实他们早就有这个意思,也早就开始这么准备了吧

    杨氏从清宁殿出来,牵了儿子的手不紧不慢的又去东宫求见卢太子妃,可卢太子妃并没空见她,她也不以为意,腼腆的笑了笑,仍旧带着儿子告辞。

    令长史有些坐立不安,恭王临走之前特意吩咐过他的,叫他帮着王妃拿些主意,可是谁知道恭王妃什么也没说就进了宫,恭王现在可刚刚出事,她进宫去,要是稍稍说错话,恐怕就能叫事态更糟糕一份。

    好容易等回了恭王妃,他忙让人送了信进去,没过一会儿就听见说杨氏叫他去花厅,到了花厅,果然看见杨氏正带着周唯昀喝茶,忙先行了礼,才问她:“娘娘这是”

    杨氏知道他担心的是什么,不紧不慢的把自己在卢皇后跟前说的话说了,见令长史瞪大眼睛,就道:“您放心,王爷交代过我什么也别做,我不过是进去陪母后说说话,提醒提醒她漏掉的一些事。”

    不动声色就把矛头指向了宋家跟宋楚宜,卢皇后对周唯昭肯定是顾忌的,可对着宋楚宜就未必了。令长史摸一摸下巴:“娘娘也不必这样费尽心思现如今,皇后娘娘只怕也是有心无力”出了这样的事,卢皇后这个当母亲的,恐怕在建章帝眼里是极失败的,加上现在周唯昭这样受宠,宋家的婚事又是建章帝亲自指的,皇后再不满,现在又能做什么

    “我晓得先生的意思。”杨氏毫不讳言:“可事情到了这一步,难不成真的要引颈就戮坐在一旁等死”

    令长史皱了皱眉头,他的想法同恭王是一样的,现在远远没到活不下去的地步,相反,这样一直闹下去,才可能得不到什么好下场呢建章帝如今也就是念在没几个儿子的份上,等把他惹急了,他未必真的不会对恭王下死手。

    “就算不准备束手待毙,找上皇后娘娘也不是明智的做法。”令长史摇了摇头,似是很失望的样子:“皇后娘娘如今的作用,已经不大了。”

    不管是对东宫的影响还是对太孙的遏制,甚至对卢太子妃的控制,都不能同往常相比。

    杨氏竟然笑了,她顺着令长史的话点头:“是啊,这些我也知道。”然后不等令长史反应过来,就又放了手里的茶杯,拿起一盏茶喂给周唯昀,声音冷的仿佛井水里湃着的果子,冷冷冰冰的毫无感情:“可没有用是一回事,恶心人又是另一回事。”

    她只是单纯不的想看见这帮人太好过罢了:“先生想一想,若是皇后娘娘真的以为宋六小姐才是心机最深,害的事情一发不可收拾的那个幕后黑手,您说,她会怎么想”

    会怎么想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宋楚宜这个太孙妃就未必能当的那么顺畅了卢皇后别的可能做不到了,可是安插几个人来给宋楚宜添堵总是做得到的吧

    而一旦那些好人家的,家世不逊于宋楚宜的姑娘们进了宫,这些人自然都是要为家族打算的,能跟宋楚宜和睦相处

    杨氏唇边冷笑越发的深:“我还打算去崔夫人那里一趟”

    杨氏祖籍太原,杨家一族在太原也算是望族,根深树茂,同在晋地,她同崔家的姑娘们是有些交情的。

    令长史眉头就皱的更紧:“王妃,郡马是宋六小姐的亲舅舅。”他越想越觉得事情不对,急着出声劝阻:“虽然当初端慧郡主起过把长女许给太孙殿下的心思,可如今事情已经尘埃落定,作为崔家嫡长女的崔姑娘并不愁前程,郡马更不可能为了这个跟宋家起嫌隙。我晓得您想替王爷报这一箭之仇,可眼下真不是时候。”

    眼下安静本分的什么都不做,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最好的法子。

    杨氏似乎听进去了,又似乎并没听进去,令长史就只好把话说的又重了一些:“王爷临走的时候交代过,让您什么都别做,一切等他回来”

    还以为恭王妃有多少本事,没想到本事却全限于男人身上,离了恭王,眼界未免就有些太小了,现在去挑拨崔家宋家的关系有什么好处宋家崔家如今已经是利益共同体,一方受损,另一方也没好果子吃,怎么会因为两个女孩子的事闹翻

    直到退出来,令长史也没安心一点,杨氏不是一个轻易劝得动的人,面上虽然应的好,可谁也不能保证她就真的会按照她嘴上说的去做。

一百一十七·挑拨

    

事实也正如她所料,第二天他才叫人送了信去给现任翰林院编修的杨廷华家里,想叫恭王妃的这个弟弟好好劝劝恭王妃,叫恭王妃安安分分的待完这三个月再做计较。可送信的人才出去,他打算去同恭王妃商量商量送今年往宫里送的中秋节礼,就听说恭王妃出门去了。

    眼下这个时候,不说缩着尾巴闭门不出,竟还赶集似地往外跑,令长史右眼皮跳的厉害,捂了眼睛催促管事媳妇去郡主府请恭王妃回来:“就说家里的小王孙不舒服,不敢作主请太医,快请了王妃娘娘回来。”

    端慧郡主原本不想见她,现在这样情况,就算年少时尚且有几分交情,可如今身处对立面,再大的交情也得服从家族利益,见了面反倒彼此尴尬。可本来正要出门的崔应书却停住了脚,回头狐疑的问了一声:“谁来”

    端慧郡主瞥了一眼双华,双华忙弓着身子回:“是恭王妃娘娘,事先递了帖子来的。”

    只是帖子虽然送进来了,可端慧郡主却并没叫人回帖,没想到人还是来了,端慧郡主替他理了理衣领:“我这就去叫人回了她。”

    她昨天进宫一趟,就听说前头恭王妃已经来过了,本来恭王出了这么大事,恭王妃进宫来求情也实属正常,她也没往别处想,直到清宁殿传出消息来说卢皇后又病了,她才觉得有些不对,等进了殿见了皇后,卢皇后却一反往常态度,待她跟荣成公主竟都有些冷淡,她们二人着实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私下召了谢司仪来问,谢司仪却只支支吾吾不肯答。

    荣成公主当场就哼了一声:“都说我这位弟媳贤良淑德,依我看,也未必就名副其实啊。”

    谢司仪叹了声气,她是卢皇后的亲信,对着荣成公主这个卢皇后的亲女儿,也就半遮半掩的把今天恭王妃调唆的事儿说了,不过往轻里头说她一面担心卢皇后会真的因为得罪宋家跟太孙起了嫌隙,一方面又觉得说的太明白叫恭王妃倒了霉会伤了卢皇后的心,着实左右为难。可饶是如此,也气的端慧郡主和荣成公主够戗,只是荣成公主再进去劝卢皇后,卢皇后却绝口不承认有这事,只推说身体不适,才没了精神。

    昨天是调唆了卢皇后把矛头指向宋楚宜,今天来自己这里,也定然没安什么好心,端慧郡主压根没想见她的心思。

    倒是崔应书瞪圆了眼睛:“见为什么不见”见端慧郡主看过来,就道:“她要真是存着坏心,你挡了一次还能挡第二次再说,她昨天不是在皇后娘娘跟前也挑拨过了吗你就瞧瞧她这次来为的什么,咱们也好知己知彼不是”

    端慧郡主只好又叫把人请进来,杨氏还是记忆里的模样,俏生生的,生了孩子也还是一副腼腆的模样,看上去同未出嫁的闺阁少女一般,这副无害的模样着实容易令人放下心防。端慧郡主说了声请坐,又看着人上了茶,这才问:“一向少见,不知道王妃来我这里所为何事”

    杨氏浅浅一笑,同端慧郡主提了些旧事,喝尽了手里的一盏茶,这才抬头瞧着她:“我是受了秦夫人的请托,来给华鸾送一样东西的。”

    端慧郡主没料到她会提到秦夫人,迟疑了一回才发问:“秦夫人她去了太原”

    “从晋中出来就先游历到了太原,我们见了一面。听说我要跟着王爷赶回京城来,特意托了我带份东西给华鸾。”她看着端慧郡主,往后接了奶嬷嬷手里的一个小黑匣子:“正好我想着许久未见你了,就特意来拜会拜会,眼看着过两天就是中秋了,我们那边的事你也知道,闹的不成个样子,还有许多事要哩,虽然脸面已经丢尽了,可是该尽的孝道还是要尽怕到时候就混忘了,今天想起来,就今天过来了。”

    她说的这样直截了当,端慧郡主倒是短暂的诧异了一会儿,只是心里虽然疑虑重重,可是却知道无论如何从杨氏嘴里套不出话,略一思索便道:“那我把她叫出来”

    恭王妃忙摇了摇手笑:“不必了,秦夫人还有几句话托我转交给她,都是叮嘱女孩子的私房话,怕是到时候华鸾听了要不好意思,不若我自去瞧瞧她,还便宜一些。”

    从前她来晋中做客的时候,倒也的确常常上崔家的门,只是那时候她还只是个未出阁的姑娘家,如今却已经是恭王妃了。

    端慧郡主点一点头:“这丫头近来刁着呢,成了大姑娘了,许多话不肯同我说。”说罢就叫双华领着恭王妃去崔华鸾的院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