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门闺战-第5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觉得哪里都不顺心,喉头一热,一股铁锈味塞满了口腔,腥甜得让人作呕。

一百五十九·报复

    

他往后倒在圈椅里垫着的软垫里,缓缓的吸了一口气点了头让吴峰接着往下说。既然京城都把他的儿子过继给肃王了,总也还有些别的安排,总得在天下人面前踩死了他是个不忠不孝的佞臣贼子这个事实才是。

    吴峰瞥他一眼,看他脸上潮红额际有冷汗渗出,犹豫片刻也没隐瞒,老老实实把二月二十一册封皇太孙的事情说了,末了又道:“咱们京城里已经没人了,消息也都只能从邸报里瞧。”原本还以为这次能让就爱你张帝死,又能栽赃在周唯昭身上,却没想到事情没做成不说,反倒是把最后的暗桩们全部给搭了进去,一个都没剩。

    恭王呵了一声,问他:“韩正清那边有信了吗”

    原本他信任韩正清,也是因为韩正清把亲生儿子给派过来,又真的反了朝廷,觉得韩正清已经没有了退路。可是现在韩阳在这个时候倒戈,实在叫他不得不怀疑韩正清的心思,就算是真的在朝廷那里没有回头路了,说不定是想借着自己当个跳板,扯出自己是皇子遭了陷害这样冠冕堂皇的大旗,等到事成之后就想过河拆桥甩了他自己去当皇帝呢

    不然怎么解释韩阳背叛的事

    可是要说是韩正清的意思,韩阳骗了人却直接去晋中了,摆明就是去解晋中的围,可韩正清却跟站在东宫一系的镇南王恨之入骨,而且他跟太子之间还有一个范良娣呢要说他们商量好了,他又觉得万分不像,心里就更加乱糟糟的没个头绪。

    好在他被这些一连串的坏消息轰得晕头转向差点儿死了的时候,韩正清自己其实也被京城传来的消息惊得不轻。

    他不止死被惊得不轻,除了惊以外,更多的还是怒,只觉得五脏六腑都跟着了火一样,烧的他全身血脉沸腾,一掌劈在桌面上,把厚实的桌子劈的硬是碎成了好几块。

    饶是这样也解不了沸腾起来的怒气,干脆连帐里的东西都彻彻底底的砸了个干净,好似只有不停的破坏东西才能发泄出来他的怒气。

    他最近变得越来越焦躁,从前的他生起气来也习惯了不动声色,从来没有情绪外泄的时候,可最近却不知道怎么的,变得暴躁异常,动不动就要砸东西打人。

    心腹往后下意识退了两步才站定,有些害怕又有些胆战心惊的垂下了头。他知道韩正清看东平郡王看的如同眼珠子没有半点区别,徐大这回去京城,一是替韩正清办这要命的事,二就是还得负责让东平郡王安安稳稳的半点差错也不出的回来。

    可现在怎么可能还回来建章帝不仅没死,还把徐大等人一锅端了,连张天师和周唯昭身边埋得这么深的钉子都被连根拔了起来不说,东平郡王竟然还亲自当了监斩官,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东平郡王从头到尾就是如同他自己所说的那般,认定了太子才是他爹,对于韩正清这个自己凑上去的爹,人家压根就看不上,从头到尾就看不上。

    韩正清双目赤红,简直气的想要杀人。

    他没料到东平郡王竟然这么不识好歹,到了这个时候,他气的也不是徐大他们没能成事,而是气东平郡王的态度。

    东平郡王小的时候,他就常常领着他玩儿,小时候东平郡王也天天跟在他后头喊着姨父姨父,这么好的感情,又有大范氏的亲笔信作证,谁知道东平郡王却还是这样固执。

    心腹却更加担心旁的事,看韩正清整个人都陷入疯狂,不由有些害怕,可是再害怕也得说,皱着眉头小心翼翼的提醒他:“侯爷,这事儿没成,怕是王爷那边不好交代。”

    韩正清一门心思都在儿子身上,如今听心腹摘开了东平郡王的事,才反应过来不仅仅是他儿子这一件事让他伤神,不由咬牙切齿。

    能弄死建章帝嫁祸给周唯昭自然是最好的,可是没能弄死也不是就没了法子,不由冷笑一声:“交代要怎么交代我手里有十一万人马,紫荆关宣府蓟州如今都自顾不暇岌岌可危,已经这样了,他还要什么交代”说到这里又觉得牙疼:“胜者为王败者寇,到时候等他登上了皇位,还怕什么名声不名声。史书上也不是没有杀光了亲人才登位的例子,他这算什么要是连这个都受不了,趁早”

    说到这里又没好气的停住了,总算觉得脑子清醒了一些,一屁股坐在唯一完整无缺的椅子上,烦躁的踢了一脚脚边的木头,揉着眉心问他:“那现在京城那边局势到底如何了”

    总算是问起了正事了,心腹心里念佛,忙告诉了他:“徐大他们是彻底栽了,就没什么剩下的”

    韩正清这话听的心里不舒服:“怎么没有他不是把什么都招了吧”

    心腹摇头:“都斩了,肯定是没问出什么来,他也知道要是招了没好处。只是就算还剩下,那也是一批墙头草,哪里还敢跟咱们有往来避着咱们都只怕来不及,而且京里的那些人恐怕也都被处置的差不多了,咱们没了门路,再想在京城做什么,可不容易京城那边,恐怕是动不了什么手脚了。”

    既然在京城动手不容易了,那就想别的法子,韩正清倒是看的开,他向来也看的开,反正只要最后能叫太子那帮人死无葬身之地来给大范氏陪葬,他什么都看得开。

    想到了这里,就没了再跟崔绍庭虚已委蛇耍着他玩的心思了,嘴角现出一个弧度来:“那就不在京城做什么了。”

    名声这种东西,有了自然是好,也省事许多,付出的代价也小得多,可是如果没有那也没什么所谓,他又不在乎名声,更不怕什么奸臣不奸臣的指责,至于恭王,肯定也是觉得性命和权势更为重要一些,不是那么想不开的人,这条道走不通,走另外一条也就是了。

一百六十章·告状

    

早就已经预备好了京城那边不顺利以后的计划,因此心腹听他这么说就知道他是动了崔绍庭那边的心思,问他:“去信给太师吗”

    也查领着人在庆州府呆的估计已经不耐烦至极了,原先是想着先让京城那边出事,既然现在京城那边失败,也只好硬碰硬了,幸好就算是硬碰硬,他们也占优势就是。只要一鼓作气先把西北拿下,以后的事都可以慢慢来,而要把西北拿下,首要做的当然就是把搅屎棍崔绍庭给弄死,崔绍庭这个搅屎棍,肃州拿在手里之后居然就奇异的没了动静,好像真的只是想一门心思的堵死也查似地,可是堵住了也查有什么用也查满打满算也就只带了两万人,也谈那边才是大部队呢。

    韩正清点头,他已经不想再继续拖下去了,再迟下去,还不知道京城那边会出什么事,等紫荆关稍微稳当,河北西路和河北东路支援西北的援军也就该到了,援军一到,那事情就麻烦了。

    正商量着怎么对付崔绍庭,恭王那边的信使就来了,火急火燎的要求见。

    韩正清有些不耐烦的皱紧眉头,知道恭王这个时候赖信使来肯定是跟京城的事情失败脱不了关系,可是这个时候又不能不见,要是不见,不知道恭王会做出什么事来。

    恭王信使一进来就先给韩正清甩出一封信,他是恭王府新任的长史官,一上任就赶上这么些烂摊子,本来恭王的处境就不是很好,韩阳的背叛简直就是雪上加霜,他实在没法子忍,因此就算是知道态度可能会激怒韩正清,也忍不住口气有些冲的问他:“侯爷,您这是什么意思”

    虽然料到恭王对于京城的事必定会生气,却也没想到这信使一来就这么趾高气扬,一副居高临下的态度,韩正清抬头瞧他一眼,到底压住了怒气:“京城的事儿是我的失策”

    信使摆摆手:“侯爷,明人不说暗话,咱们先不说京城的事儿,毕竟京城离得那么远,不是事事都能顾得到的,就算是失手了也没话说,更不能怨到您头上。我这次来,就是想问问,韩阳公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韩正清都快记不得自己有个儿子还在恭王手底下做事了,事实上去了湖北却没了消息的韩语他都记不住,更别提在恭王那里还算安全的韩阳了,缓了缓才想起来,记得当初恭王在信里还说要历练历练韩阳,把他调去军里的,闻言还以为韩阳惹了祸:“他怎么了”

    “他”信使早在能顺利得见韩正清的时候就觉得韩正清或许真跟韩阳的事情无关,现在听见韩正清这么问,心里的猜测更加确定了一些,面上却还是极为生气:“他跟定远侯勾结,带着白鹳的孙子把威海卫一万三千人骗到手,还骗了这一万三千人的粮食,奔赴晋中去了”

    韩正清觉得自己是没听清楚,红血丝布满了的眼眶显得有些吓人,等信使的话说完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你说什么”

    这个儿子他不甚了解,当然,他的儿子他都不大了解,包括他最重视的东平郡王。可是这并不妨碍在他心里儿子们都该是最听话的印象,印象里不管是哪个儿子,都少有让他操心的,年少就成了精的韩止是一个,韩语和韩阳也从来都是聪明的,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因此忽然听见韩阳跟定远侯勾结,他还真有些没反应过来。

    信使看他这目眦欲裂的模样就知道他或许是真不知道,有些愤愤然,更多的却是责怪:“他跟定远侯勾结,带着威海卫的一万三千人去晋中了,定远侯用兵如神,手里又有人有粮,还不知道吴统领能不能扛得住王爷不相信这是出自您的授意,特意让下官来问一问”他缓了缓,语重心长:“侯爷,您您看这算个什么事儿”

    韩正清的眉头皱的更紧,简直能夹死苍蝇,半响才忽然冷笑了一声,喉咙里发出一声呵的粗响:“我怎么知道这算个什么事儿”

    连心腹也在一旁瞪大了眼睛,老子摆明了在造反,当儿子的却背后领着人要跟老子做对

    他还没有反应过来,韩正清已经阴沉沉的看了信使一眼,面上又恢复了镇定,冷静得有些过分的问他:“什么时候的事”

    原本就没真正付出过什么心思,自然也就不会失去的时候难以接受。相比较之前东平郡王的嫌弃和拒绝,韩阳的背叛对他来说反而还更能接受一些。

    信使被他这一忽儿一个态度给弄的有些晕,却还是下意识的答了他的话:“我过来用了十来天,我来之前,他就已经去了,恐怕现在已经跟吴统领交上手了。”

    韩正清有些烦躁的揉了揉眉心,回头去吩咐陈副将:“把胡氏带来。”

    儿子又不是他在养,到底在想些什么他也不大清楚,可是有一点却是清楚的,他儿子或许不孝顺他这个父亲,对亲娘却很是尊敬,等陈副将出去了,他就同信使交代:“把胡氏领回去,秘密送到晋中,他见了他娘,自然就知道怎么做了。”

    信使被他这不问缘由甚至不多质问质问是不是恭王对韩阳有什么误会就直截了当的下了决定的行为给惊得回不过神来,迟疑了半天,确定他并没有说反话才唇角抽了抽,憋出一句:“那韩公子”

    韩正清现在哪里顾得上韩阳的死活,不甚在意的摇摇头:“你带了胡氏过去,能威胁自然是好,不能,这两个人都随你们处置。吴统领也不是傻子,手上也有不少人马,何况晋中就是孤城,有了他们威海卫的人又怎么样仍旧是螳臂当车罢了。以他的本事,不至于应付不过来,王爷也不必过于担心,实在担心,吴峰也可以用一用的。”

一百六十一·分化

    

话虽这么说,他也知道恭王碰上了这事儿必定糟心的厉害,想了想,给了信使一个准话:“你回去告诉王爷一声,叫王爷尽管放心,韩阳是死是活,全凭王爷自己心意行事。”说完见信使一脸惊讶,有些不耐烦:“另外再告诉王爷,叫他放心,崔绍庭嚣张不了多久了。你让王爷手里拨出两万人马,帮也谈强攻紫荆关。现在这个时候,就别再顾忌什么名声不名声的事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长史有些惊诧,没料到韩正清对自己儿子的态度竟是这样的,如果韩正清对儿子是这样的态度,也怪不得韩阳不把他的话当话了,不由就有些错愕。

    错愕过了之后却立即应了声是,恭王那边还急等着回话,他也忙着回去复命,再跟韩正清对了对具体细节,下去吃了饭准备领着人告辞,才听说胡氏早不见了,跟胡氏一同消失的还有韩语的娘苏氏。

    陈副将急的一脑门子的汗,这两个人都已经人老珠黄,早已经不受韩正清待见,要不是生了孩子,早就跟其他伺候的人一样被扔进了军营,也是因为人老珠黄,因此韩正清根本想不起她们来,现在再想起来,才知道人已经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