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是这个任务一直被堆压的缘故,但任务难就代表积分高。
李沐沉思片刻,决定还是将自己之前复盘过的康熙帝庶妃张氏家族的路子重现在原身家族上,毕竟路要一步一步走,一口吃不成胖子,原身家族底子弱,正好现在离选秀还有八年左右,她除了调查皇上、调查和硕嘉亲王以及喜塔腊氏等人,得用大部分心力让家族崛起才行。
李沐笑眯眯的拿出自己上个世界摘抄得来的近十张纸,那本用来启智的书可以称之为仙书了,只是随意摘抄下来的字眼便能让寻常凡人启智,若非这些字摘抄到最后,越发耗费人的精神力,李沐都不止是只抄了十来页。
除此之外,在她经过几个世界后,玉佩又解封了一本书,那本书李沐仍是看不清其名字,只知道这是专门用来强健体魄的书。
于是这又启智又壮体的,她就不信刘佳一族出不了什么好人才,最好全都给她上才行。
而且原身这一代无论是阿玛还是几个伯父叔叔,都只有原身这个女孩儿,这就不存在家族地位提升了,她还得跟家族里的女儿一同进宫斗争的可能,这算是不错的发展。
到那时候,原身出身低微,但家族前途光明一定能引起乾隆帝注意,至于之后的发展如何,就看乾隆帝愿不愿意给家族抬旗了,但是侧福晋之位,李沐还是有七八成信心谋到的。
至于之后,那就得看喜塔腊氏打算对她做什么了,当然,她也曾想过让喜塔腊氏不为嫡福晋的打算,但想来想去,李沐决定还是任由事态发展,毕竟喜塔腊氏要是不为嫡福晋,谁知道乾隆帝会为自己儿子选哪个嫡福晋,她说不定会给自己招来一个强大的敌人,而且,其他人又跟原身无冤无仇的,她干嘛要对付其他贵女。
不久后,原身阿玛拜唐阿刘福鸣突然在自己书房里发现一本十来页的‘仙书’,以及一张明显是用来强身健体的图纸,他仔细看那仙书和图纸,久久才回过神来,如同拾到了人间珍宝,双眼放光,小心翼翼的放下来。
随后他打听了他书房可有谁过来过,但得到的答复都是没有,于是他惶恐又安心的将这当成是老天庇佑,是老天爷分给他们刘佳一族的福气,说不定他们家族啊,就要出几个贵人了!
他连忙找来自己几个儿子以及夫人女儿,郑重其事的宣布了这仙书和图纸的用处。
其他人震惊极了,李沐装作懵懂无知,实质上她还挺满意自己摘抄来的东西派上用场的。
不过,这只是一场互利互助,将来她要将这些图纸和纸张收回去,就如同对张氏一族一样,而刘佳一族要在她在后宫时,成为她最坚实的后盾。
这已经算是便宜刘佳一族了,毕竟这启智的东西后代是用不了了,但先辈打下来的基础还能让后代享用,至于后代能不能一辈子享福,那就得看自己能耐了,这种逆天的东西她不会让刘佳一族私藏的。
当然,光是启智和强身壮体只不行的,这只是建基础,她还得来一次拔苗助长,她得将一些治水和对民生有利的东西给原身阿玛和兄弟。
唯有这样,刘佳一族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被皇上知悉、建功立业!
……
三年后,刘佳一族出了一位治水能手,正是李沐现在的大哥阿林保,在治水之道有着不凡的见解。
乾隆皇帝听闻此消息,大喜,随后破格将阿林保提任为河东副总河职务,有心人一眼便可知,若是这阿林抱是有真材实料的,皇帝今后必然重用这人才,让其走上治水专家高斌的道路。
而这才只是开始。
第327章
在两年后,李沐的二哥费扬古贡献出‘水泥’一物,为民生百姓造福久远,皇帝欣喜异常,将费扬古提上一品官员的身份,将费扬古看得比阿林保还重视。
刘佳氏这两对兄弟一下子变得极其受朝廷百官追捧,皇帝也格外重视这对兄弟,很快,皇帝便因为两兄弟的功绩而打算将刘佳一族抬旗,从满洲镶红旗包衣抬到满洲正白旗。
这下家族不光被抬出包衣旗了,还彻底转变为满洲上三旗的出身,这极其符合李沐的心意。
家族抬到这种程度就能满足李沐要求了,因此李沐不再给家族其他改变命运的法子了,而是专心准备选秀之事。
据她所知,凑巧在皇后喜塔腊氏嫁给嘉庆帝的两三年内进门的妾室就三个,一个是原身,另一个是格格侯佳氏,也就是后来生下六公主的华妃,最后一个便是格格关佳氏,即是生下皇长女的简嫔,后来会成为继后的钮祜禄氏或是嘉庆帝好几个高位妃子,都是十几年间陆陆续续成为嘉庆帝妾室的。
也就是说,这些宫妃进宫选秀的年纪都不相近,能给她造成威胁的人只有喜塔腊氏罢了。
而在皇位只能从十五阿哥嘉亲王永琰和十一阿哥成亲王永瑆之中选出来时,十一阿哥的嫡福晋是出身高门大族的贵女,因此,所有人都猜测十五阿哥的嫡福晋一定跟十一阿哥的嫡福晋家族势力不相上下,因此,在皇帝突然将喜塔腊氏封为十五阿哥嫡福晋时,是让不少人震惊的。
毕竟这是刚从包衣旗抬出来的家族,哪怕喜塔腊氏祖上跟大清帝王有着莫测的关系,但这都多少脉子孙了,家世比喜塔腊氏好的贵女满京城都是,怎么就喜塔腊氏成为十五阿哥嫡福晋了。
这让人想不通,毕竟祖上跟大清皇帝沾亲带故的家族是真的不少,就比如皇太极生母叶赫那拉·孟古哲哲的家族,就比如康熙皇帝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的家族等等,喜塔腊氏传下来的血脉还真没有那么珍贵,更别说喜塔腊氏的父兄官位不高,只是蹭了祖先的光。
因此,这也是为何喜塔腊氏可以说得上是大清皇后中家世较为低的皇后了。
在乾隆三十八年时,嘉亲王永琰后院可是只有一个嫡福晋喜塔腊氏从选秀中被选进门,其他家世比喜塔腊氏强的贵女只出生比她稍迟一些,若是这些贵女早出生,也轮不到喜塔腊氏被选中为嫡福晋,当然,这只是一方面猜测。
另一方面,便是只能从乾隆皇帝这方面分析了。
给自己儿子选喜塔腊氏为嫡福晋的乾隆皇帝,大抵本就存了给自己儿子选一个家世较低的儿媳妇的心思,毕竟皇储总是引人注目的,若乾隆皇帝有心降低自己儿子当靶子的危险,反其道而行,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给永琰阿哥选一个家世高的嫡福晋时,反手将家世较低的喜塔腊氏选为嫡福晋,确实会让永琰阿哥的地位不受到威胁。
在这时,所有人注意力几乎会放在十一阿哥永瑆上,毕竟人都是精明的,这嫡福晋出身差到其他人都有些怀疑的地步,这岂会成为大清未来的皇后。
行吧,如果是这样分析的话,这算得上是喜塔腊氏捡漏了。
因此,李沐打算在乾隆三十八年也一块跟喜塔腊氏选秀,给她添添堵,原身是在乾隆四十一年内务府选秀进了永琰阿哥后院的,但原身比喜塔腊氏小一岁,赶在一块选秀也无碍。
李沐将事情详细算计好后,只等计划正式开始的时候了。
而且喜塔腊氏能捡漏,她未必不能,尽管这种可能性非常非常低,低到近乎只能在梦中幻想的程度,可她不试试,便一辈子没有这种可能了。
最主要是,她目的又不是捡漏,捡漏只是一种极其微小的顺带的可能,她目的是给喜塔腊氏添堵,顺便以侧福晋之位进府,到时候后院不只喜塔腊氏一个嫡福晋,那日子可就热闹了。
喜塔腊氏再也没法轻而易举掌握原身子嗣的命运了。
……
乾隆三十八年,彼时正值大选时候。
喜塔腊府,老夫人乐呵呵吩咐自家孙女进宫选秀须得端庄有礼,让万岁爷相中为儿媳才行。
当然,十五阿哥嫡福晋的位置就莫肖想了,但是侧福晋的位置,以他们喜塔腊氏家族的权势,应该有五六成可能谋得。
自从那拉皇后不废而废后,这嫡出子十一阿哥永璂便相当于废了,再加上皇上将好几个子嗣过继,能继承皇位的阿哥就只有十一阿哥永瑆、十五阿哥永琰以及与十五阿哥一母同胞的十七阿哥永璘了。
不过十七阿哥永璘现在距离成亲娶嫡福晋侧福晋的年纪还远着呢,再加上万岁爷年纪上来了,等十七阿哥长成时,还未必能斗得过自己前面的两个兄长,因此在众人眼中,十五阿哥的嫡福晋和侧福晋人选至关重要。
这关乎自家家族将来能不能出一任皇后或是贵妃等高位。
喜塔腊氏微笑点头,“玛嬷,您就放心吧。”
她这家世不上不下的,为寻常宗室嫡福晋也可,但若是想为将来的高位妃子,就必须要赌一把了。
“玛嬷相信你,你惯来聪明伶俐,性情稳重,玛嬷相信以你的能力,让家族重现辉煌不是问题。”
老夫人夸道,只是话锋一转,“不过,刘佳一族这些年可是风光得意的很啊,玛嬷听说,她正好也是这年符合年纪选秀,怕是会抢了你的侧福晋之位。”
这还没册封的皇子阿哥身边就只得一个侧福晋之位,若是被人夺了,他们喜塔腊氏的女儿就不得不论为格格了——至于嫁给寻常人为正头娘子一事,他们这家子从来都没想过。
宁为天子妾,不为平民妻!
这数十年来,他们喜塔腊氏一族受够了被人轻贱的苦,如今好不容易抬出包衣旗,这一代的女儿能正式进宫选秀,这是他们改变命运的机会,他们只会牢牢抓住,不会放开。
“既然这样,那便想办法解决她。”喜塔腊氏笑道。
阻扰她上位的人,她绝对不会放过对方!
“你知道就好。”老夫人满意的点头。
她最看重的便是孙女的这份心性了,那些被娇生惯养长大的娇女儿,是无论如何都比不上她孙女这份清醒和狠厉的,到时候,可得让她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做苦痛。
不久后,大选来临。
李沐上了驴车,驴车往皇宫方向驰去,而不远处,便是喜塔腊府的驴车了,上面载着的正是喜塔腊氏。
两人都是满洲正白旗的出身,因此是一前一后进了宫的,不久后更是被安排到一处来。
李沐简单了解一下同住一室的贵女们,基本上,家世比她和喜塔腊氏更强的人不多,不过想想也是,十五阿哥现在险险够到成婚的年纪,其他人兴许猜想十五阿哥得在乾隆四十一年左右才娶嫡福晋进门,因此,现在的选秀,好些秀女也只是想够着十五阿哥侧福晋的位置。
家世决定了她们只能往这方面努力。
不过哪怕是家世有高低之分,这些贵女的目的并非一致,有的只想嫁给寻常宗亲或是朝廷官员做嫡夫人,因此在过了一遍遍审查后,留下来的秀女们感情还算不错。
趁着礼教嬷嬷不在时,她们这些人还能聊起自家事,而喜塔腊氏显然成了其中最受欢迎的贵女。
毕竟她性情温婉,又能说会道,这般长袖善舞的一个人,又怎会将周围关系弄糟。
与之相比,李沐性子就显得低调许多了,尽管她这种低调也只是相比喜塔腊氏而言的,她在一些秀女口中名声还算不错的,当然,这名声再好,也得传到万岁爷耳中去才是,让李沐觉得徒劳用功的事,她不大想做。
而且她感觉喜塔腊氏已经好几次将目光放在她身上了,想必已经在打着算计了,她还挺想看看喜塔腊氏用什么方式接触她的。
又想用何种方式算计她。
……
乾清宫,礼教嬷嬷正详细跟万岁爷说来满洲上三旗秀女的表现。
“万岁爷,以奴才之间,这满洲正白旗的秀女当中,就数刘佳氏一族和喜塔腊氏一族的贵女最为矜持有礼。”
礼教嬷嬷心里猜测,皇上大概是想让后宫再进几位家世不显,但端庄有礼的宫妃,或是想从这些优秀的秀女中选一位侧福晋给十五阿哥。
当然,嫡福晋这种事,礼教嬷嬷也曾想过,不过这些秀女的家世太差了,如何担得起十五阿哥嫡福晋的身份,又如何成为大清未来的皇后。
毕竟十五阿哥可是炙手可热的皇储人选啊。
“朕知道了,你退下吧。”他摆了摆手,直接命人退下。
“是。”礼教嬷嬷点头,恭敬行礼退下。
只是所有人都在猜测万岁爷要在此次大选中给永琰阿哥选侧福晋,却万万想不到乾隆皇帝此时就想着给永琰娶嫡福晋了。
原因有一,一是永琰生母皇贵妃魏氏疾病缠身,据太医诊断,活不过三四年,也就是说,皇贵妃撑不过每三年一次的选秀日子了,为了避免之后永琰守孝,一时半会不能娶妻,乾隆是打算这次选秀就给永琰选出嫡福晋的。
当然,这消息只有太医和乾隆皇帝知悉,就连皇贵妃本人都不清楚自己身体情况,只以为自己好好养着,身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