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聘娇娇-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岁安瞅他一眼。
  谢原继续用眼神鼓励。
  岁安抿了抿唇,依了他。
  这时还要追溯到萧弈第一次拉谢原应酬,被她小惩大诫,结果闹得满朝风雨说起。
  那时,谢原为了转移矛盾,主动提出了国库空虚一事,且引起了争议。
  事后,朝中果然没有再追究北山和她什么事,但对于如何充盈国库一说,却始终没有定论。
  “平阳县主告诉我此事时,也提过商辞的检括之法,无非是将离乡逃税的流人查出来,重新编册入籍,收其税钱,但他并非盲目检括,而是含了利头在里面。”
  检括之举一旦铺开,那些离乡逃税的流人必然要想办法遮掩,但这其实并不容易,政令层层下发,严查暗访,不说全部挖出,十之七八总不会差。
  但其实,若非逼不得已,谁想要背井离乡,当个逃税的流人?
  这样的日子不好过,一旦被检,那就更要躲躲藏藏,日子都过不了了。
  所以,商辞设了一个前提,若是主动投报上门的流人,每丁收取一千钱,重新入籍后,免其未来三年税赋徭役。
  这是一个很大的诱惑。
  且不说三年的赋税和一千钱,后者更划算,仅是每月的徭役都够人喝一壶,此法省钱省时省力免罚,关键不必再流窜逃离,未来三年都可以专心耕产,得安定富足。
  若圣人真的支持商辞把此事铺展下去,的确能立刻得一大笔钱。
  所以,就圣人眼下缺钱,一心要钱的心情来说,这个办法可行。
  “可是,这些都是眼前近利,解急渴之用。若没能用好这笔钱,扭转国库空虚的现状,那未来三年缺失的赋税,只会现今的困题让雪上加霜。”
  “不止如此,以检括法将这些流人重新入籍,必须考虑到长远的安置问题,若无法让他们分到原本属于他们的土地和财产,安心耕种生产,类似的逃乱还会再起,可到这时候,就不是查几个流人的事,而是漫长又复杂的地方治理问题了。”
  是以,商辞这个方法,长远不可行。
  岁安说完了,看向谢原,愣了愣:“为何这么看着我?”
  谢原凝视着她,黑亮的眼底含着笑意与打量,他没有回答岁安这个问题,而是将她抱紧,俯身上去,在她脸颊上亲了一下。
  “说得很好。”
  岁安摸了摸脸,莫名其妙:“这算什么?”
  谢原:“奖励。”
  真无聊!
  岁安想起身,被谢原按了回来。
  他缓缓开口:“你说的不错,商辞这个法子,无非是迎合了圣人眼下想要钱的心思,并非不好,但若没有长远考虑,迟早生乱,只是个眼前的近利。”
  谢原忽而生笑,画风一转:“所以,咱们得帮这位商师兄补一长远之计,避免未来的乱象发生。”
  诶?
  岁安眼睛一亮:“什么法子?”
  谢原冲她笑,伸手在她脸蛋上拍拍:“准备好奖励等着我就是。”
  岁安身子一正:“为何我要给奖励?”
  谢原不容置喙:“因为我刚才给了,礼尚往来,待我办完这件事,你也得回礼。”
  岁安:……
  这逻辑,你是强盗吗!?
  谢原拍拍岁安的屁股:“起来。”
  岁安瞪他一眼,“我早就想起来了!”
  谢原嗤笑一声,手上发力一托,岁安借力站起来。
  他让岁安到一边等着,自己仔细小心的将拿下的卷宗一一放回。
  岁安问:“你不要了吗?”
  谢原想,无论是岁安还是北山,都不希望被外人窥见他们这些年的动作和成果。
  他今日能有幸知道这么个地方,除了岁安的请求,自然也因为他北山女婿的身份。
  他是自家人。
  商辞就是北山出来的,若他知道这个地方,去尚书省就纯粹是故意找麻烦,应了他这回,还会有下回。
  谢原可没有惯人臭毛病的习惯。
  但若商辞根本不知道北山有这个地方……那他就是个外人!
  外人怎么能随便看他们北山的东西?!
  谢原面不改色,“其实我手头有些文书材料,方才阅览这些之后,大约知道要补哪些,检括流人,只要得出大致准确的人口数量和赋税数量作参考就足够交差,没必要把这些拿出去。”
  他探身过去,揪揪她的脸蛋,神神秘秘道:“我答应了的,保密。”
  岁安躲着他的手,眼瞄着他收纳书册的动作,忽然感叹:“你收拾起来可真熟练利落,要是我的书房也有人这样为我收拾就好了。”
  嗯,她也有书房,就挨着他的。
  谢原面朝书架沉笑两声,爽快道:“行,我帮你收拾,你帮我收拾,如何?”
  岁安偏头思考了一下,“成交!”
  谢原睨她一眼,叹气:“说起来,我分明已经以人抵债了,如今还要帮你收一回书房,是不是有些吃亏?”
  岁安脸蛋一涨,咬了咬唇,左右无人,她大胆的凑上去:“你再说一句你吃亏了!”
  谢原“啊”了一声:“也对,吃的怎么是亏呢。”
  岁安眼神威逼,继续说啊。
  谢原在她鼻梁上刮了一下:“是你啊。”
  岁安追着打他的手,不要脸!
  小夫妻闹了一会儿,谢原便带着岁安去给岳父岳母拜别。
  两人如今回来的很勤,这样得告别自然也少了愁绪。
  正当谢原要带着岁安离开时,一人冲了出来,谢原下意识将岁安护在身后。
  万柔在岁安面前跪下。
  “请夫人带我下山。”
  谢原一看是她,眼神便冷了。
  岁安从谢原身后探出头来,再一抬眼,后面果然跟着霍岭。
  “谢大人,谢夫人……”
  万柔索性一直磕头,一直求。
  岁安看了眼无措又心疼的霍岭,从谢原身后走出来,问万柔:“为何要下山?”
  万柔这才直起身,目光坚定的看向岁安:“我想赎罪,为我做过的错事负责,然后,我就可以堂堂正正去给父亲报仇!”
  谢原冷冷看向霍岭:“你就是这么看着她的?”
  霍岭没说话。
  他虽然对万柔格外照顾,但毕竟男女有别,又不能时时刻刻贴着。
  岁安:“你想要怎么赎罪?”
  万柔:“我来了长安,做了很多糊涂事,但严格论起来,真正做成的,只有打了张骁那一件。我想去投案,还谢家一个清白。”
  谢原和岁安对视一眼,都没有说话。
  万柔:“我已经问过,这类纠纷,主动投官是可以轻判的,我知道谢大人在查我父亲的案子,若是依照我之前的理由,必定会打草惊蛇,我可以用旁的理由认罪,给谢家交代,也给张家交代。”
  谢原:“我看你是弄错了什么。不错,此前几桩事,你的确没有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但无论是私自潜入官员勋贵府邸,还是下药放蛇,哪怕未遂,都是重罪。”
  万柔表情一怔,扯了扯嘴角。
  “大人的意思是,我对张骁拳打脚踢,主动投案尚能轻判。但对高官勋贵下手,哪怕是未遂,也难逃一劫?”
  谢原:“这个讽刺,很准确。”
  万柔默了默,凄然一笑:“我愿意。”
  霍岭:“阿柔!”
  “你闭嘴!”万柔语气严厉,可看向霍岭的眼神,终究没法彻底无情冷漠:“之前你受伤,我的确照顾你一阵子,但无论是你这段时间的奔波还是对我的照顾,早已还完了。霍岭,别再折腾了!”
  霍岭抿了抿唇,也不说话,就直直的站在她身后。
  谢原正要表态,忽觉袖子被人轻轻扯了一下。
  他眉心微蹙,看了眼被拽出褶子的公服袖口,眼神一路往上,对上岁安的目光。
  她什么都没说,甚至丝毫不显强硬,可她就这么看着谢原,千万言语都在眼神里。
  谢原:“你想应她?”
  岁安想了想,和他打商量:“你离开北山还得去上值,把她交给我,可以吗?”顿了顿,她忽然道:“你该不会担心我会对她下毒手吧。”
  谢原当即想到她之前因万柔吃了一回飞醋的典故,不由失笑。
  他岂会看不出来,她对万柔本身并无敌意。
  那件事,她只是受心绪所困,即便在意,也是在意他的态度。
  万柔算是个刺头,之前又有太多案底,岁安提出这个要求时,考虑过谢原会不同意。
  没可想,他只是短暂思考一瞬,便干脆道:“好,依你。”
  岁安意外于他的爽快:“真的?”
  谢原:“再问就是假的。”
  岁安连忙摆手,露出笑来:“不问了不问了!”
  谢原收起满腹思虑,看向万柔:“去收拾一下,一起下山吧。”然后看向霍岭:“她都走了,你还想留这儿?”
  霍岭反应过来,也跟着去收拾。
  人要带走,谢原还得再和岳父岳母打招呼。
  岁安就老老实实跟着他,时而侧目打量他。
  谢原察觉,转过头捉住她的眼神:“老看我干什么?”
  岁安抿唇一笑,摇摇头。
  没什么。
  谢原便配合的故作不知,也不多问。
  下山后,谢原让霍岭住回他原本那间小屋,又让万柔住进去。
  他是不可能让万柔进谢府的。
  万柔这次竟没有反对,好像能跟着下山,她就能无尽妥协。
  谢原的眼神扫过万柔,落回岁安身上,重复温柔笑意:“走了。”
  “嗯!”岁安站在原地目送谢原乘车离开,快快的冲她摆手。
  一旁,万柔悄悄打量着岁安,眼神纠结而复杂。
  ……
  同一日,又一道消息在朝堂上炸开。
  尚书省左司郎谢原领太府寺两京诸市署令周玄逸,带了一车卷宗进宫面圣,在圣人的御书房呆了整整一个下午。
  期间,有朝臣求见圣人,竟悉数被隔在外面。
  次日早朝,一套缜密而完整的革新政策被颁布与朝堂,而策划出这套新政的,正是谢原与周玄逸。
  其一,革新商税。
  今查于盐、铁、布、器之外,有茶、酒等流于征税范围以外之商货一度于商市中贩出惊天高价,经数年价目对比可见商市之变,遂将革新商市征税货物名录,凡大市交易,每一百文收二十文税,新录已抄送各司,即日执行。
  此外,诸道关卡加设关税,凡经商货,每一百文加征十文过关税,可以货抵资,商货名录中列为高额暴利货品之流,每一百文加征二十文关税。
  其二,盐政革新。
  重设盐场、盐院职能,规范地方制盐,严格买卖监督,当中涉及许多制盐和贩盐的细则,且根据历年盐价做参照,融税于价,最终是为将盐价提高到合理范围内,从而增加国库收入。
  其三,也是让满朝振奋的,便是于各州各道抽留州钱。
  简而言之,过去诸道要将地方赋税送入都城,汇入国库,但并不是全送,而是要扣下地方一年所需的钱,也叫留州钱,这一部分作州道运转之用,和朝廷给官员的俸禄是两回事。
  而现在,各道不仅要详细记录留州钱的账目,朝廷还要从留州钱里再抽两成,汇于户部,将这部分钱,作为朝廷运转之用,包括增加京官俸禄之用。
  朝廷每有新政,必定要经过缜密讨论,多番商议才能定论。
  可是,先有商辞御前献策解了圣人缺钱的急,又有谢原和周玄逸长远发展,补了攫取近利可能会出现的坑,无论远近,都大大地增加了国库收入。
  办法切实,有据可依,几乎是立刻就被颁布出来,而且异常顺利。
  当然,商辞是因为动作快,打了众人一个措手不及,谢原则是集大量考据,完美避开了朝臣的炮火,以抑商,整治本有缺漏的盐政来增收,而最最重要的,是他的第三点。
  若抽贯留州钱的政令实施下去,作为京官的俸禄会相继增加。
  除开几个位高权重的元老,寻常官员,谁想跟钱过不去!?
  谢原和周玄逸,他们考虑的很周到啊!
  ……
  讨论这么久都无果的增收问题,一下子得到了这么多解决,建熙帝非常高兴,将商辞、谢原和周玄逸三人都召进宫,打算让他们相互交流一下,来个远近相谐。
  当商辞在御书房外看到周玄逸时,竟并未表现出初次见面的陌生,反倒亲和的与他打招呼。
  “玄逸,好久不见了。”
  周玄逸先是看了谢原一眼,然后才冲商辞颔首致意:“商兄。”
  商辞面带微笑:“新政内容我已听说了,果然理想周到,长远可行。”
  周玄逸:“商兄检括流人,也是个不错的法子。”
  商辞:“同朝为官本就如此,相互配合,相互补足。”
  谢原站在两人之间,任他们叙旧热聊,他则面不改色,一点也不意外。
  他现在只想回府要个奖励。


第81章 
  对于建熙帝来说; 商辞的计策,解了急渴,而谢原和周玄逸的献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