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福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声。
谢大贵和王氏的态度也顿时转变了。
谢大贵笑了笑,语气也显得亲切一些:“阿战他爹,你们这,太客气了。收留阿战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第230章 探问王氏的狠
王氏也跟着应和:“是,都是应该做的。”
秦夫人笑吟吟地说道:“如此看来,两位还真是热心肠的人。我听说,当年谢姑娘的父母在回南岭的途中,还遭遇了一伙盗贼,也是被你们所救的。你们二位刚好认出了谢姑娘的父亲就是你们失踪多年的儿子。这也算是歪打正着,善有善报了。”
她的话说完,谢大贵和王氏不由得一怔。
两人彼此眼神一闪。
王氏还算镇定,但是谢大贵明显有些心虚地别开了眼。
秦鸿和秦夫人一直盯着他们,自然没有错过他们的神情。
谢薇和秦湛也看出来了。
王氏倏地一笑,“夫人,不知你是听谁说的这事?”
阿战的父母昨日才到谢家村,王氏和谢大贵他们也听村里人说了,他们是过来讨论谢薇的婚事。他们还听说,阿战父母不同意这门亲事。
本来这件事,他们作为谢薇的爷爷奶奶,是有权参与的,只不过谢薇那丫头做过的事太过分,他们都不愿意去凑那个热闹。
谁曾想,他们居然亲自找上门来。
秦夫人一脸笑意地看向了蔡氏,“此事,我们也是听您的大儿媳所说。她昨日去了谢姑娘家,跟我们在一起聊了很久。我们这才知道,原来二位是这么好心的人。我还特意给了大夫人一锭银子,以作感谢呢。
大夫人,此事,你还记得吧?”
秦夫人说着,询问蔡氏。
王氏听到给了蔡氏一锭银子,那眼神,狠狠地剜了蔡氏一眼。
蔡氏吓得浑身发抖,她这一脸心虚的样子,让王氏心里更加恼火。
但她面色不显,只客气地道:“夫人不必多礼,这些都是人之常情。”
“虽然我人在京城,但我也听说过,西南这边多是山匪盗贼,不知二位以前遇到的那伙盗贼是什么模样?可知他们是哪里的盗贼?你们又是如何救下谢姑娘的父母的呢?”
秦夫人说着,神情哀叹:“说来惭愧,我娘家的表妹,与谢姑娘的母亲也有类似的经历,听闻她也是在西南这边失踪的。我娘家人甚是心痛,所以一直在托我打听此事。若是二位知道的话,还望告知一二,我也好派人去寻一寻。”
王氏皱了皱眉,神色为难,“夫人,此事怕是难了。事情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那伙盗贼,我们也不知去了哪里,又如何去寻呢?”
王氏这话,看起来是安慰秦夫人的。
但也表示,她在回避秦夫人的问题。
“那,模样呢?那伙盗贼长得什么模样?”
王氏脸皮子一绷,讪讪道:“哎呀,时间太久了,老婆子我的记性差了,哪还记得十几年前看的人长啥样啊?”
谢大贵只附和着点点头,“是是,我们不记得了。”
“那盗贼大约有多少人?手中可有武器?”
王氏眼底有些意味不明,她轻轻一笑,“请夫人宽宽心,你的表妹想必没有我家老三两口子那么不走运,定然能逢凶化吉,平安顺遂的。”
“若真能如此,我倒也能宽心了。”
秦夫人抬起手帕,轻轻地掩去眸角的湿意,眼神暗中瞅了一眼秦鸿。
秦鸿知道,轮到自己了。
他沉咳一声:“想必二位也听说了,有关于犬子和你们的孙女谢姑娘的婚事,我们不能答应。
这件事,是他们两个小辈自作主张,根本没问过我们当父母的意见。请恕我们无法接受这样的儿媳妇。本来这件事,我们应该跟谢姑娘的父母商量的,但是听闻她母亲已去,父亲也离家多年。所以,只能来此,跟二老说明一下。”
“此事我们已经知晓,是我们做长辈的,对小辈管教不够,让老爷和夫人见笑了。”王氏回道。
“不知二位可知,谢姑娘的父亲何时能回来?若有机会,我们想当面跟他解释。”秦鸿说着,看了一眼谢薇和秦湛,“犬子年少无知,做了一些有损姑娘家声誉的事。若是谢姑娘以后的婚事有阻,我们也责无旁贷。”
王氏眼神扫了一眼谢薇,“此事,怪不了你们,要错,也是我们孙女的错。她一个姑娘家,不懂矜持礼数。让老爷和夫人见笑了。”
如此几番来回,秦鸿和秦夫人的问话,几乎都被王氏挡了回去。
二人心底明白,今日是问不出什么了。
时辰也不早了,又闲聊了几句后,他们便起身告辞。
临走之时,秦鸿还特意说了一句:“虽然谢姑娘与我儿婚事不成,但她也是我儿的救命恩人,还望谢老太太和谢老太爷不要责怪于她。”
王氏和谢大贵点点头,应道:“是是,我们定然不会的。”
待秦鸿和秦夫人他们上了马车离开后,老谢家的气氛也陡然冷下来,比那冬日的寒风还要凛冽。
王氏“啪”地一声拍了桌子,“蔡氏,银子呢?”
蔡氏吓得双腿一软,跪了下去,“娘,没没……没银子!真的没有什么银子!你相信我,刚才阿战的娘,她就是胡说的,你可别信她啊!”
“是吗?”王氏冷笑一声,“蔡氏,你若是老实点,把银子交出来,我自然不与你计较。但若是被我找到了银子……我绝对不会放过你!”
王氏管家这么多年,靠的都是“内紧外贤”的做派。在家里,她就是绝对的掌权人,除了谢大贵,家里谁都必须听她的。就连谢大贵,有时候也得问询她的主意。
在外,她爱面子,讲究好名声。要不是谢薇回来后,他们老谢家的事出了一桩又一桩,村里好多人都还都以为她贤良着呢。
蔡氏性子再跋扈,在家里,还是怕这个婆婆的。
王氏的眼神,若狠起来,那是很可怕的。
她心里心虚着,但是又抱着侥幸,她的银子藏得好好的,除了她,没有人知道。
她绝对、绝对不能让王氏得去了!
“娘,我说的话都是真的!”蔡氏举起了手,发誓:“我敢赌咒,若我说的假话,就让我……我这辈子再也见不到相公!”
“你!”王氏被她这话气得更甚:“你是咒我儿子回不来了是吗?!”
第231章 我会想你你也要想我
“当然不是。”蔡氏连忙道:“娘你也知道,我是日日夜夜盼着相公回来的。若是我这辈子见不到相公,那比让我死了还难受!”
王氏目光沉冷地盯着她,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沉默了许久。
这期间,蔡氏心慌得很,手指忍不住抓紧了衣襟。
好在,王氏总算开口了:“好,我姑且信你一回。”
说完,她看了一眼谢大贵,转身回了自己住的屋子。
谢大贵也很快进去了。
蔡氏这才重重地松了一口气。
其实她不知道,王氏之所以没再追问下去,是因为她心里现在有更重要的事要考虑。
蔡氏的神情,全都落进了一旁默不作声的赵氏眼里。
……
老两口在屋内低声说着话。
谢大贵一脸忧心忡忡,“老婆子,怎么办?他们是不是知道了什么?为啥一直问以前的事?”
王氏目光阴沉,神情也在思考着什么,她摇摇头,“我看不像,倒像是在打听什么?”
“他们是不是怀疑了?”
“哼。”王氏冷哼一声,露出一丝不屑,“怀疑什么?不管他们怎么怀疑,那件事,没有人会知道的。”
谢大贵点点头,神情间也有一抹自信,“没错!”
没过一会,他又皱起眉头,“可是刚才那位老爷和夫人,究竟是什么意思?”
王氏也想不通这一点。
她揉揉额头,“大概,就是想来探问一下老三和他媳妇的事吧。也许,也是跟那丫头有关。”
“你是说……大丫?”
“她惯会作妖,也不知道她跟那两位贵人说过什么。”王氏心底对谢薇不喜,也知道她会耍些小聪明,以为她是想知道自己父母的事,所以在秦湛的父母面前说过什么。
他们哪里会知道,秦鸿和秦夫人会认识徐婉!
王氏道:“不过,那两位,一看就不是普通人,想必是京城哪个大户人家的。他们既然没同意亲事,那以后也不会再来往,这件事就算了吧。我们也不必过于担心什么。
那个阿战今日就离开了,以后,想必他也不会再回来。
等时日长了,那些事,自然也过去了。”
谢大贵点点头,同意她的话,“就是老三……”
王氏眼神轻蔑,眼底还有一抹狠意:“他不会再回来了!这样也好,他不回来,是最好。”
谢大贵沉默着没说话。
……
马车很快到了村口。
谢薇站住,不再送行。
她跟秦鸿、秦夫人和秦瑛分别道了别。
秦夫人拉着她的手,温和地叮嘱了她一番。
“谢姑娘,珍重!有缘,我们还会相见的。”
谢薇笑了笑,“秦夫人也要珍重!”
秦湛站在最后,谢薇来到他面前,唇角扬起,眼眸弯成了月牙似的,“你也是,好好珍重。”
秦湛眸底的不舍快要溢出来了,他想再抱抱她,但是碍于现在身边有旁人,他忍住了。
伸出手,他轻轻地捏住了她的小手,手指摩挲着。
“薇薇,我会给你写信的。”
“好。”
“也会想你。”
“……好。”
“你也要想我。”他要求。
“……”谢薇羞红了脸,笑。
“你怎么不说‘好’?”秦湛拧眉,固执地想听她的回答。
谢薇催促他,“不早了,别再耽搁了,快走吧。”
“薇薇……”
谢薇被逼得无奈,有些窘迫地回:“好好好,你快走吧!”
她赶蚊子似的挥挥手,目送他们越走越远。
秦湛坐在马上,一直回头望着谢薇的身影。
直到再也看不见。
马车内。
秦鸿冷哼一声:“没出息!”
秦夫人剜了他一眼,“你小心湛儿听见。”
秦鸿板着脸,“我有说错什么吗?”
秦瑛左右看了看他们俩,睁大眼睛问:“爹,娘,你们在说什么呀?”
马车后面,忽然传来慢悠悠一声:“爹,娘,儿子耳聪目明,能听见。”
秦夫人一脸“你看看吧”的神情。
秦鸿没再说什么。
到了南岭县城,秦鸿忽然吩咐一句:“找间客栈歇息,今晚在这里住一晚再走。”
秦湛有些不解:“爹,为何?”
“我还要去拜访一个人。”
“谁?”
“此地县令。”
秦湛不由得一皱眉,“你拜访他干嘛?”
秦鸿倒是有些意外,“你认识他?”
“认识。不过,爹,你为何也认识江元廷?”
“他是我的门生。景成元年科举中拔得头筹,中了状元。”秦鸿神情间还有一丝骄傲,“还是老夫向陛下举荐了他的。这几年,他深受陛下赏识,还主动向陛下奏请,要回自己的家乡南岭县当一个父母官。陛下念他对家乡一片赤诚,这才准了他的奏折。
否则,你以为,他一个堂堂翰林学士,为何要来到这里?”
秦湛点了点头,原来江元廷是这样来当南岭县令的。
到了客栈安顿下来后,秦鸿便带着秦湛去了县衙。
通传后,江元廷在后院接见了他们。
见到秦鸿,江元廷立刻躬身上前,谦卑而恭敬地行了一个大礼:“学生见过老师!”
“免礼。”秦鸿见到他,神情都难得愉悦些,对他道:“元廷,给你介绍一下,此乃老夫犬子,秦湛。听他说,你们见过?”
江元廷目光看向秦湛,微微一怔,随即淡笑:“原来是秦公子,失敬失敬。”
秦湛抱拳回礼:“江大人客气了。”
三人随后落座,看茶。
秦鸿对江元廷格外偏爱,两人聊着近况,又说了一些京城中的事情。
秦湛在一旁,反倒成了没话说的人。
他长期在军营,对于京城里的那些人或事,都知之甚少。
他有些无聊地打了一个哈欠。
江元廷目光瞟他一眼,忽然问道:“秦公子,不知你此次是……跟随老师一起回京?”
“是啊。”秦湛懒懒地答。
“你走了,那谢姑娘怎么办?”江元廷忽地一问,语气还有些急切。
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