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有孕了,爹说过,前三个月都要注意,不能太操劳。听话,回家去。”
“……”
自从知道有孕后,方蝶心里一直很忐忑。
她不知道这个孩子他喜不喜欢,也不敢在他面前表现得很高兴的样子。
那天吃早饭的时候,她忍不住想吐,爹见状,便给她号了一下脉。
这一号,才知道她有孕了。
当时她都震懵了,下意识转眸看他。
他也一脸震惊的样子,却没任何喜悦之色。
方蝶便心凉了一截,以为他对这个孩子不喜。这些天,她都压抑着这种心情。
直到刚才听到他那么说,她终于忍不住,轻轻地问出口:“相公,你……喜欢这个孩子吗?”
第234章 薇薇新年快乐
大年三十。
这一天,是辞旧迎新、阖家团聚的日子。
南岭这边雪后初晴,远处的山脉上还能看到皑皑白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白茫。
谢家村里,家家户户贴上了对联,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起,村民们个个脸上喜气洋洋的,把这一年的丰收几乎全都摆到了饭桌上。
整个村子,炊烟袅袅,一片祥和喜庆的氛围。
谢薇这一天也是从一大早就开始忙起,准备着年夜饭。
她以前没做过这些,也不知道该准备些什么,还是问了余大娘、崔婆婆她们。
家里还有葛大娘在,她也会教她一些过年需要准备的餐食。
就这样,忙忙碌碌了一天,一大桌的年夜饭终于端上桌了。
鸡鸭鱼肉,样样俱全。
谢薇也买了鞭炮,她喊谢茂出去,让他点。
鞭炮声响起,谢茂往后一躲,两只手捂住自己的耳朵。
谢薇不由得露出了笑脸。
回过头,看到小桃捂着谢茵的耳朵,两个人就站在大门口,也笑开了脸。
葛大娘和葛诺站在他们身边,一脸笑意。
放过鞭炮后,他们也围着桌子坐了下来。
谢薇今天买了酒,除了谢茂和谢茵,她给每个人的杯子里都满上了酒。
“葛大娘,葛诺,小桃,茂儿,茵茵。”
谢薇端起酒杯,每个人都喊了一遍,她心底其实有很多很多的话,但她以前一直是比较内敛的人,很少说感性的话,神情间还有些不自在。
“今天是年三十,有几句话,我想说一下。我很感谢大家,你们能陪我们一起过这个年。”
谢薇说着,不由得感慨:“听茂儿和茵茵说,我们家,很多年都没有像今年这么热闹了。
这一年,对我来说,也是很特殊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也经历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不仅认识了你们,还有其他一些朋友。也算是,比较充实的一年吧。
我敬大家一杯!”
说着,她示意,一口喝下了杯中的酒。
小桃怕她喝酒呛着,还提醒了她一下。
随即,她也有些害羞地站起身,道:“姐姐,我也想说几句。”
她顿了一下,“这一年,我跟着姐姐,也觉得特别幸福和满足。姐姐,从你离开姚府后,再到我们再次相遇,那段日子,我觉得很煎熬。幸好,我能有幸遇到姐姐。这辈子,我能跟在姐姐身边,我真的觉得很开心。姐姐,我敬你一杯!”
说着说着,小桃不由得想哭,也有点语无伦次。
她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大概因为是过年的气氛渲染了,葛大娘和葛诺也有些感慨。
“这一年,我们母子俩也是一样的。南疆那边来打仗,我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幸亏落难之时能遇到谢姑娘你,是你救了我们母子俩一命。
这一杯,我们母子敬你。”
葛诺也道:“是,若不是能有幸遇到谢姑娘,我们母子如今,还不知道在哪里。谢姑娘,我敬你。”
他们说完,一起朝着谢薇敬酒。
谢薇连忙起身,客气地道:“葛大娘,葛诺,你们不必多礼。我们大家能聚在一起,都是缘分。以前,我没什么朋友。但是现在,我觉得能有你们这些朋友,我很高兴。”
几个人轮番着敬酒,吃菜,说着这一年大家彼此经历的事儿。这顿年夜饭,吃得是又热闹又满足。
大家的脸上都是抑不住的喜悦和快乐。
谢薇不知不觉间多喝了几杯酒,吃完饭后,她头晕晕的,小桃扶着她回了屋里休息。
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的时候,谢薇想着,也不知道京城的年三十晚上热不热闹呢?
……
京城。
今晚是年三十儿,整个京城也充满了节日的热闹喜庆的味道。
长安街上,一整排的彩灯高高亮起,城中的百姓们还能看到盛放的烟花美景。
秦相府内,秦家四口人围桌而坐。
“今年难得,我们一家人都在一起,过这个年。”秦鸿话音里带着一丝感慨,以往几年,秦湛都在西南军营中,没有回过家。
秦夫人温柔地道,“难得湛儿今年在家,你就别说那些话了。”
“是。”秦鸿点点头,“不说那些话了,来,湛儿,陪爹喝一杯。”
“好。”秦湛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应声给秦鸿斟满了酒。
父子间,无需过多的言语。
一切都在酒里。
年夜饭后,秦湛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屋内点着灯,暖黄的灯光照在屋里,周围格外寂静。
隐约能听见城内燃放烟花和鞭炮的响声,还有街上孩子们的嬉闹声。
秦湛今晚上喝了不少酒,他有些晕沉沉的,但还不至于醉。
回到京城差不多半月了,这些天,他忙着应酬朝中那些官员什么的,整天都不怎么着家。
秦鸿在去南岭前,向陛下请奏过。
当时陛下就提出来,说是西南那边战事稳定,他想把秦湛调回京任职。
秦鸿内心里是不愿意的。
他私心地,不想让儿子卷进这京城中的乱局之中。
只是陛下圣意已定,他也没办法。
所以他才会亲自去了一趟南岭,把秦湛叫回京中。
在回京途中,他已经跟秦湛说清楚了朝中的局势,既然回来,那必定要做好准备。
陛下目前还没决定让秦湛在京中担任什么,估计这件事,得年后才有结果。
所以,这段时间秦湛也没做什么正经事。
从他回京后,这京中的各方人马似乎也都有了异动。
秦湛是镇南将军,军功赫赫,他手中还率领着西南军中最精锐的五千部将。
他的师父是手握四十万西南大军的季远山,他爹是当朝右丞相,像他这样的身家背景,京城中想跟他攀亲带故的,可想而知。
如今的他,就像是那个“香饽饽”,谁都想争一下。
各方势力都在想着法子拉拢他。
好在,秦湛的脑子,没几个耍滑头能耍得过他。
他把京中的那帮势力基本摸了一个清楚。
但是有关于镇国公府的案子,他并未去接触。
时机未到,他不敢轻举妄动。
秦湛睡不着,他拎了一壶酒,上了屋顶。
天上,一轮冷月,孤寂地半挂在高空。
秦湛喝了一口酒,遥望着西南方。
嘴里喃喃念叨:“薇薇,新年快乐!”
第235章 金姨娘的诡计
昆州。
年三十这一天,昆州这里也很热闹。
昆州知府内,姚启苍今年难得把一家人都聚在了一起,吃了一个年夜饭。
他和姚夫人、姚玉儿坐在中间的主座。
其他的妾侍和庶子庶女,都坐在旁边的桌子。
但是无论如何,也算是“一家团圆”了。
据说,这主意还是他今年刚纳的那房小妾金氏提出来,金氏年轻貌美,深得姚启苍的喜爱,而且她最近又刚查出有孕,在整个知府后院内,可算是独得一份厚爱。
姚夫人对此没什么意见,才有了这不同于以往的过年方式。
不管那些女人们心里怎么想的,反正姚启苍很高兴。
他也觉得,这样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很不错。
席间,他喝了不少酒。
除去姚夫人外,那些妾侍,一个个轮流过来敬他酒,说着一些喜庆的吉利话。
姚启苍自然是心情愉悦,那些酒,全都喝了。
尤其是金氏,她过来敬酒后,又是夹菜喂食,又是娇嗔连连的,最后赖在姚启苍的大腿上坐着,不走了。
其他那些妾侍见了,也顶多是眼红地嫉妒着,心里咒骂着金氏是“狐狸精”什么的。
但是,她们在看到同桌的姚夫人后,瞬间又觉得——
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她们顶多是妾,而姚夫人却是正妻,她又坐在主座上,看着这一幕,那心里的滋味,才是如百蚁噬心一般。
因此,乔氏、高氏她们,也都有些幸灾乐祸地看着。
就等着看好戏。
然而,让她们失望了。
姚夫人一点反应都没有。
她淡定地坐在一旁,目不斜视地喝着茶,只是很少动筷子。
但是坐在她身旁的姚玉儿却忍不下去了。
她“啪”地一声放下筷子,指着金氏怒道:“金姨娘,我爹他自己没手吗?他不会自己夹菜吃吗?干嘛要你来喂?”
“……”
这一声落下,满室安静。
金氏一脸受了惊吓的模样,她颤颤地站起身,媚丽的大眼里蓄起了泪,眼泪汪汪地看着姚启苍,楚楚可怜地道:“大人,是妾身不好。妾身一时高兴,想着今天是年三十,一时越矩了,还望大人饶了妾身这一回!”
说着,就准备跪下去。
姚启苍哪舍得让她跪,连忙伸手扶起她,“湘儿,这怎么能怪你呢,你也是一番好意,大人我心里都明白。”
本是一种情趣,被姚玉儿打断了,姚启苍心里也窝着火。
说着,他转眼,狠狠瞪了一眼姚玉儿,“玉儿,还不跟你金姨娘道歉!没规矩!”
姚玉儿自认自己没做错什么事,她不愿意道歉,可是想到姚启苍对自己的态度,她又有些害怕。
目光转了一圈,这一屋子的人,都是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最后,她还是忍不住看向了姚夫人。
“娘……”
姚夫人这才开了口,她语气温和地道:“玉儿,你爹说的有道理,快跟你金姨娘道歉。”
姚夫人已经尽量说得很温柔了,然而,在姚玉儿看来,她娘还是一如既往地,一点也不为她考虑!
这比姚启苍打了她一巴掌还让她难受。
想想,又在心里冷笑。
算了,她不是一直都是这样的吗?
从来不会帮她这个亲生的女儿。
姚玉儿收起了满心的不甘,咬着牙道:“金姨娘,对不起。”
金氏一脸惶恐地道:“二小姐,怎能让您给我道歉呢。不敢不敢。”
姚玉儿冷哼一声,觉得她太假惺惺了!
懒得理她,姚玉儿索性扭过头,不看她。
然而,这一屋的人,只有她不知道金氏的假惺惺,并不仅仅只在表面上。
她若真的不想让姚玉儿道歉,又何必等她道了歉以后再说那番话呢?
姚玉儿也根本没看到,金氏在她扭过头后,眼底一闪而过得那抹嚣张快意。
有了姚玉儿的这一出,席间的气氛也沉闷了下来。
姚启苍心情不好地喝着闷酒。
眼看过了戌时,姚夫人准备先离开了。
她站起身,恭恭敬敬地道:“老爷,我身体有些不适,先下去歇息了。”
说着,她行了一个礼,转身离开。
金氏这时突然轻轻“哎哟”一声。
声音不大不小。
她的手摸着微微凸起的肚子。
她有孕四个半月了,刚显怀不久。
一屋子的人都吓到了,姚启苍连忙跑过去,“湘儿,你怎么了?”
“大人,我刚才好像觉得肚子有点痛。”金氏一脸担忧和焦急,“大人,我们的孩子,不会有什么事吧?”
“不会不会,你放心,没事的。”姚启苍安慰了她几句,连忙喊:“来人,去请大夫。”
出了这样的事,姚夫人自然也走不成了。
今天年三十,城中的医馆都关门歇业了。
好不容易请了一位大夫过来,号过脉后,大夫道:“大人放心,金姨娘的脉象稳固,孩子暂无大碍。”
“那她刚才为何觉得肚子痛?”
“她之前吃了什么寒凉的东西?或者,可曾受过什么气?”
大夫这么一问,姚启苍的眼神便如锋利的刀尖一样看向了姚玉儿。
姚玉儿吓得浑身发抖,姚夫人突然站到她面前,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