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玉儿逃婚一事,让姚启苍对这个女儿恨得牙痒痒!
本就没多少的父女感情,能把她嫁去永州,也是看在对方家世不错,以后说不定能在仕途上有互相帮忙的地方。
结果,这一逃婚,他成什么了?
现在所有同僚都在看他的笑话,永州知府更是来了信,言辞激烈地把他讽刺了一顿。
姚启苍气归气,还得把这件事圆过去。
没办法,姚玉儿逃婚,他只能把最喜爱的庶女姚莲儿嫁过去。
姚莲儿本来他是想留着有更好的用途的,这下,也不得不割爱了。
姚莲儿也不想去永州。听说那里冬天的时候天寒地冻的。可她是庶女,能嫁给一个知府的嫡长子,已经算是攀上了高枝了。
永州知府那边,得知姚家又要送一个庶女过来,气得更甚。
这无异于是在打他们的脸!
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退亲!
永州一退亲,打得又是昆州这边的脸。
如此一来,两边算是彻底翻脸,成仇家了。
姚莲儿更是生气地把房间里的东西摔了一个稀巴烂!
她哭得很伤心,被当成替代品就算了,还被人退了回来!
今后,她还哪有脸嫁人了?
要是被别人知道了这件事,她连活都不想活了。
姚莲儿闹得要死要活的,乔姨娘自然是心疼不已。
心中对姚夫人的恨意又加深了几分。
如果她是正室,那今天她的女儿也不会受此奇耻大辱!
但她知道,姚启苍轻易不会休妻的,这件事她想都不要想。
最终,也只能恨恨地咬着牙,叹口气。
第272章 转眼间又一年
谢薇一个月能收到一封或两封秦湛的来信,基本上是固定的。纸短情长,两个人聊着近况,虽然不能见面,但感情从未疏远。
看到秦湛信中提到姚玉儿逃婚了,谢薇倒是有些意外。
意外之余,似乎又觉得合理。
不过,姚玉儿做些什么,那是她的事,谢薇没那么多的闲工夫去操心。
只是觉得,她这一逃婚,姚夫人怕是会很伤心。
想到那个温柔端庄的女人,谢薇不由得有些同情她。
然而那些都是别人的生活,到底跟她没有太大的关系。
五月份,春耕已经结束了,谢薇的药田里很多药材也开始了生长,有些春季采收的药材也要开始采收了。
药材收回后,谢薇自己炮制,然后交由林家,再运往其他地方销售出去。
谢薇的药材种植得好,炮制得也好。尤其是很多野生的名贵草药,或者是需求量大的草药,比如甘草、黄芩、天麻等等,经林家的销售渠道输往外地,受到了很多药材铺或者医馆的一致好评,想要回购的订单每日都在增加。
很多医馆或药材铺还想要跟谢薇长期合作,每个月预购什么药材,形成一种双方合作的模式。
林穆阳没想到谢薇种得药材这么受欢迎,更是觉得谢薇很能干,当初他们林家跟她签订合同是签对了。
随着订购药材的订单增加,谢薇也把药田又扩大了几倍。
只是如此一来,她更忙了。
城里的面馆生意越来越火爆,那一间店面每天爆满,还有很多客人等着排队去吃面。
谢薇他们人手也忙不过来,只得招了两名店小二。
夏天的时候,谢薇开了第一家面馆的分店。
开业当天,宾客盈门,热闹非凡。
谢薇调了葛诺和小桃过去,葛诺当分店的掌柜,主导分店的事情。小桃则负责煮面条的事,又再招收两名店小二帮忙。
随着“谢氏面馆”的名声越来越响亮,南岭县城内其他的面馆也纷纷倒闭了,那些面馆的老板很不服气,一起把谢薇状告上了衙门,称她“抢了他们的生意,断了他们的后路”。
也有一些面馆老板,很不屑谢薇一个姑娘家,竟然抛头露面地做生意,神情和言语间,对她很是不满。
谢薇也不恼,只是向江元廷提出,她愿意拿出解决方案。
谢薇给出的解决方案也很简单,她想把原先那几家面馆收购过来,统一做成“谢氏面馆”,只要那些店的老板愿意跟她一起合伙,只需要出一部分的“加盟费”,统一按照谢氏面馆的经营模式来经营,就可以继续经营面馆了。
有几位老板考虑了一下后,答应了谢薇的要求。
因为他们做了一辈子的面馆生意,不做这个,他们也不知道做什么。
而且,看谢氏面馆的生意这么火,他们也眼红嫉妒,若是能分一杯羹,他们自然愿意的。
也有一部分老板很不屑,拒绝了谢薇的合作请求。
谢薇便支付他们一部分银子,作为对他们的赔偿,然后回收他们的店铺。
这样一来,整个南岭县内的面馆生意,全都落入谢薇之手。
“谢氏面馆”的招牌,也彻底地打响了出去。
还有一些附近的其他县城里的人慕名而来。
只为了吃上一口“谢氏”的面条。
面馆生意蒸蒸日上,药田里的药材也在这一年取得了翻倍的采摘量。
从春夏到秋冬,一边采收一边种植,几乎没有停歇的时候。
还有徐家的砖窑场,在这一年也获得了很多的利润。
砖窑场的订单量比往年增多了三成。
这一年,是忙忙碌碌的一年。
这一年,也是丰收的一年。
年底的时候,谢薇总算是能歇上几天。
县城里的面馆关门歇业,冬天了,药田也不需要怎么管,徐坚也送来了一大笔的银子,说是分红。
谢薇收了银子,对徐坚道:“如今,砖窑场的利润都是你们一家人忙碌所得,跟我没什么关系。我当初投的银子,也早就收回了本息。从明年开始,我就撤回我当初投的部分,由你们自己经营,自己所得吧。”
徐坚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谢薇,摇了摇头,“不,不行。当初说好的事,怎么能出尔反尔呢?”
谢薇却坚持道:“听我的,砖窑场本来就是你们徐家的,我只是在你们困难时搭把手,但是现在,整个砖窑场跟我都没关系了。我其实早就应该退出来的,大家相识一场也是缘分,这份情谊,我记在心中了。”
“……”徐坚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其实,自从砖窑场的订单越来越多,他们的生意越来越好后,他每次要给谢薇送分红的银子时,他媳妇就喜欢在他耳边唠叨,妇道人家嘛,还是有些小心眼。
他每个月给谢薇的分红,放在普通人家,能吃上一年半载了,她心里当然有些计较。
可当初他们家被烧得一无所有时,是谢薇帮了忙。
银子被偷,走投无路时,也是谢薇帮了忙。
他开不了那个口。
没想到,谢薇却主动提出来了。
这让他无言以对,也更觉得自己无颜面对她。
谢薇却云淡风轻地一笑,并未在意这些。
回到家里,徐家把爹娘和他媳妇张氏叫来,跟他们说了谢薇的意思。
听完后,徐老爷子沉默了很久,才叹息一声:“这丫头,胸襟广阔,是个性情中人。咱们徐家能遇到她,真是祖上积德了啊!”
张氏也默默地不说话,脸上却觉得臊得很。
到底是她太小肚鸡肠了些。
晚上,她想让徐坚再去劝劝谢薇,还想亲自去跟她道歉,徐坚拦住了她。
“行了,你就别去了,人家姑娘聪明着呢,什么都看在眼里。你去了,也于事无补。她态度很坚决,说不参与就不参与了。我想着,大不了往后我们每年都去她家看看,给她送一些礼物,以示我们的心意。”
张氏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随后,徐家如实如徐坚所说,虽然他们与谢薇没有生意上的合伙关系,但私交一直维持得不错。
转眼间,又一年。
这一年,是景成五年,谢薇十六岁。
第273章 去京城临别酒
三月,春寒料峭的时节。
寒冷的冬天正在悄悄地远去,几个春日暖阳过去后,桃枝刚刚抽出了新芽。
谢薇正在收拾打包行李。
她决定要去京城做生意。
其实这个决定,早就存在于她的心中。只不过之前一直受很多因素影响,如今,她再也无法按奈心情等下去了。
南岭县这边,谢氏面馆的生意步入了正轨,她交给葛诺负责也放心。药田里的药材有小桃还有曹燕,她也能放心。
去年一年,曹燕见谢薇种得药材越来越好,收入还比种粮食多好几倍。便想着也把自己家里的两亩田也改做药田,开始跟谢薇学着种药材。
谢薇当然是支持她的,也很用心地教她认识药材以及如何种植药材。
曹燕也非常认真和努力地跟她学。
有了曹燕的带头,村长家的二儿子谢二壮本就会一些土医之术,对一些药材也熟悉,也想跟着谢薇种药材。
在得到村长的同意后,也把家里其中的两亩田改成药田,种起了药材。
只用了半年,秋收的时候,那些药材经过炮制,然后再和谢薇种的药材一起销售出去,收回的银子,竟然比种了两年的粮食还要多!
这一次,整个谢家村的村民都震惊了!
这田里面种出来的药材,竟然能卖这么多钱?
到了今年春,已经有好几家村民都纷纷来找谢薇,想把自己家里的农田改成药田,也想跟谢薇学着种药材。
但是,这些农田有的土壤不行,有的地势不行,只有一些符合种植药材的农田才可以。
这一下,打击了很多村民们的积极性。
还有一些村民,还固守着思想,认为把农田种了药材,那家里一年不就没粮食吃了吗?
这些人,都是不愿意去种药材的。
还在背后议论纷纷,说着谢薇的不是。
以前,谢薇是谢家村人,大家说的还不明显。
但现在所有人都知道她的父母来自外面,也不知道是什么人,他们姐弟几个并不属于谢家村,因此,那些村民们明里暗里的,就很排斥他们。
再说,谢薇跟老谢家的矛盾日久,谢大贵夫妻,以及孙二狗媳妇谢氏那一家,关系都不好,他们在背后说些什么,也在所难免。
不过这些谣言,对谢薇来说都是不疼不痒的,她压根没放在心上。
她每天忙于生活,忙着做生意,忙着赚钱,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去京城。
去京城,其实也不仅仅是为了做生意。
那里,有她父母的消息。
那里,也有秦湛。
如今,她觉得时机差不多了。
南岭这边的生意,她就全权交给了葛诺。
本来她也想让小桃留下来的,但是小桃死活不愿意。
她说:“姐姐去哪,我就去哪。再说了,你去京城,人生地不熟的。京城那么大,你要开店做生意,总得有个熟人帮你一把。”
谢薇被她的固执打败了,但小桃的话,确实有几分道理,就连葛诺也同意小桃的说法。
没办法,谢薇只好带上小桃。
至于谢茂和谢茵,她也不放心留在南岭,都一起带上。
谢邺说,谢茂很聪明,这两年,他几乎把自己能教他的书本都教了。如今,他已经“无书可教”,他这个先生,也该退了。
谢薇便打算带着谢茂去京城求学,那边的学堂和先生肯定比一个边陲小城的好。
知道谢薇准备去京城开店做生意后,临走之前,她的几位“闺蜜”也难得聚了一次,一起给她践行。
林织月如今当了一年的衙差,越来越有那股查案办案的模样了。
一身衙差服,穿在她的身上,格外的英姿飒爽。
神情间,眉目飞扬,清亮的眼底,充满了自信。
听说整个衙门,就她办案最积极,虽然以她的性格,也闯了不少的祸事,但也多亏了她,一些大案、要案才能破。
还听说,县令大人见到她就头疼。不过,这一年她的表现,也得到了他越来越多的肯定。
方蝶去年八月底生了一个儿子,如今儿子半岁多,正是好玩好逗的时候。
她现在基本就是在家里带孩子,偶尔得闲的时候,才会去医馆帮帮忙。
刘成这一年变化挺大的,他现在跟着刘老爷学医,医馆那边,他也能接诊病人看病了。
只不过,他那张嘴就没什么好话,就连对自己的媳妇和儿子,也没什么好语气。
方蝶似乎都习惯了他这样,每次他说什么,她都是一副小媳妇似的低眉顺眼地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