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六零年代女技术员[穿书]-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爱立有些无奈,诚恳地道:“这怎么好意思,上次陆厂长就给了我两包好料子。”
  “你不收我们才不好意思,沈同志快上车吧,回头别没位子了!”
  “哎,好,再见!”说着和程潜挥手,却忽然看到杨冬青失魂落魄地从对面的车上走下来,提着一个很大的军绿色行李包。头发有些乱糟糟的,身上的黄色平绒袄子也有些污渍,像是坐了很久的火车一样。
  后头的人见她不走,还推了她一下,不高兴地道:“怎么堵在车门口了?大家还等着下呢!”
  杨冬青立即回过神来,让了开来。
  沈爱立一时以为自己眼花,多美姐和谢林森都说杨冬青现在在西北啊,怎么又出现在宜县了?
  许是她的目光过于专注,杨冬青也似有所觉,抬头朝她这边看过来。
  这一下,沈爱立发现她双眼红肿,眼底还有青紫,显然是遇到了什么不如意的事,哭了一大场。
  猛地看到沈爱立,杨冬青的眼神惊慌了一瞬,她这俩天在火车上一直做着噩梦,有时也梦到沈家的人。
  晃在头顶的日头,让她很快反应过来,这不是梦,是真的沈爱立,不知道沈爱立怎么会出现在宜县,是来看沈俊平的吗?
  沈俊平已经去矿上工作了?哦,对,已经七个多月了,沈俊平定然是回去工作了。
  杨冬青动了动嘴,却又不知道说什么,心里不由涌上来一阵羞愧的感觉,率先忍不住低了头,转身匆匆朝车站外面走去了。
  脚步有些慌乱。
  程潜见沈爱立忽然望着对面出神,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问道:“那位是沈同志的朋友吗?”
  沈爱立回过神来,笑着摇摇头,“不是,就是看着有些眼熟。”时隔七个多月,再次看见杨冬青,沈爱立都觉得恍然如梦,几个月前她们还是姑嫂,现在说不上是仇人,却也能说是对头,命运真是奇妙。
  程潜也就没再问,帮她把行李提上了车。
  沈爱立到汉城的时候,刚好傍晚,坐了公交车回甜水巷子。还没有到家,就被周叔喊住了,“爱立,你从宜县回来了啊?怎么这许多行李?你放着,我来我来!”
  沈爱立一个人提有些吃力,忙道谢,想起来先前小茹被尾随的事,问道:“周叔,上次那事,后来解决了没啊?”
  周老头笑道:“解决了,哎呦,爱立,可多亏了你帮忙!第二天就给解决了,你那些工友可真是好人,我留他们吃饭,一个都不愿意,哪天他们来你这串门,我可得把人逮过去喝几杯。”
  沈爱立笑道:“周叔,没事,他们人都好着呢!你不用放心里,事情后来怎么处理的啊?”
  “交派出所呗!栽到我周老头手里,我可不手软。”
  周老头将那天的事,仔细和沈爱立说了一遍,什么小李和小张站在巷子口装聊天,什么马路对面几个人,前面几个。后面几个,什么那贼坯子一在巷子口停车,小李就立即把人按住了,让他交代的时候,他扯一些乱七八糟的,后来差点挣脱跑了,还好金宜福早带着几个人等在前面,就防他这一手。
  后来见他不肯说,大家一起把他送到派出所去了。
  沈爱立听得云里雾里的,但是有一件事她算是听明白了,问道:“周叔,听你这意思,这不得有十几号人啊?怎么这么多同志帮忙啊?你家亲戚吗?”
  她这话把周老头也问懵了,“嗐,你这孩子,这不都是你喊来帮忙的吗?我说了都是你工友啊!”
  “啊?都是我们单位的啊?”她记得自己明明就喊了小李和金宜福啊,想着回头去单位问问。
  此时和周叔道:“周叔,这事解决了就好,大家都安心一点。”
  周老头点头笑道:“是,是,你今个刚回来,冷锅冷灶的,一会来我家吃饭。”
  沈爱立忙拒绝,“不用,周叔,我煮点粥就行。”
  周老头眼下没说,却是转身让小茹给她送了两张鸡蛋饼过来,和她道:“爱立,我听你同事说,你这回是低血糖晕倒的,要及时吃饭,你就别和我客套,趁热吃。”
  又帮着沈爱立把炉子引好了。
  临走的时候还想起来,和她道:“爱立,前俩天李同志过来说,有你的信,让你回来了去取。他说是西北那边的,怕是有什么急事。”
  沈爱立忙应下,真切地感受到了“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她不过是动了一回善念,生活都方便了很多。
  等烧了开水,把鸡蛋饼吃了,就去厂里找小李取信。
  顺便问他道:“李同志,我怎么听周叔说,那天有十几位同志啊?我没喊那么多人啊,怎么回事啊?”
  听是这事,李柏瑞也笑了,“是金宜福,通知了你们机械保全维修兴趣小组的同事了,大家有空的都来帮忙了。”
  沈爱立还真没有想到,大家这么热心肠。有些好笑地和小李道:“那这回,你们不是瓮中捉鳖吗?这人肯定跑不掉啊!”
  李柏瑞也笑道:“是!张扬也这么说。”
  说着,把两封信递给了她,和她道:“我看有一封信是青市那边来的,还有一封信封上的名字,应当是樊同志的姐姐,怕是有什么急事,前天傍晚就去周叔家说了一声,让你回来就来拿。”
  “哎,好,谢谢!”她刚好奇怪杨冬青怎么会回了宜县,多美姐大概也就是告诉她这事儿的。
  一回到家,沈爱立第一次没有第一时间拆开黎东生的来信,而是先拆了樊多美的信来,看了几行就不由皱了眉头,谢林森知道了她得浮肿病的缘由,第一时间就冲出去找安少原?
  忙接着往下看,就见信上写着,谢林森和安少原打了一架,惊动了军区的领导,在那边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安少原为了前途,让杨冬青回老家了。
  怪不得今天她在车站看到杨冬青的时候,发现杨冬青的状况似乎不是很好。原来不是回来探亲,而是被赶回来的,那这日子可不好过。
  沈爱立心里一时又感动又担忧,没有想到谢林森会为她出气,又知道部队最讲纪律了,怕这一架会给他带来不好的影响。
  又拆开了青市黎东生的信,看完后有些不确定地又看了一遍,黎东生同志竟然邀请她去青市,参加高速梳棉机多刺辊的研究?


第118章 
  只见信上面写着:“爱立同志,最近我们发现随着产量的不断提高,采用多刺辊或成为研制超高产梳棉机的一种理想方案,目前我们有意组织多刺辊梳棉机的试制小组,梅子湘同志希望你也能够加入。这一次的试制时间,我们预估在一年左右,如果爱立同志愿意加入我们的试制小组,还望给我们回信,我们收到你的答复以后,再另行寄公函给汉城国棉一厂。”
  落款是“黎东生”。
  沈爱立没想到,会是梅子湘同志提出来,让她过去。
  超高产梳棉机,他们这次的意图,定然是超越目前市面上的所有高产梳棉机,是一场梳棉机领域内的真正革新。
  沈爱立光是想想,都觉得内心难掩激动,梅子湘同志竟然希望她过去。
  这是梅子湘同志啊!华国高产梳棉机研发领域内的领军人物!
  黎同志说的很明确,大约是一年的时间,刚好卡在66年的时间节点,事实上,这估计也是未来十年,梳棉机领域内最大的一次技术革新了。
  说不心动是假的,但是去青市?沈爱立觉得这事还要和妈妈。樊铎匀商量一下。
  先按下不提,转而给谢林森写起了回信。
  抄完了最高指示以后,本来准备抬头写“谢同志”,想了想改成了“森哥”!谢林森这样义气,沈爱立觉得喊一声“森哥”也不为过。
  “森哥,我今天收到了多美姐姐的信,听说你和安少原打了一架,不知道这事严不严重,你会不会受到处分?我家和杨冬青的事,已经时过境迁,还望你不要再为这事费神,要是耽误了你的前程,那我怕是难辞其咎。夙夜难眠了。请千万记住我的这一句叮嘱,万请你放在心上。”
  想了想又将陆厂长想和她认亲的事,略提了几句,“我当场就拒绝了,但是我忽然想到了谢微兰来,许久不曾听闻她的消息,不知你这边知不知道她的近况?如果不知道,就当我没问,我只是临时起意,想起来这个人,不值当你费心思帮我去问。
  另外,还有一件高兴的事和你分享,我今天收到了青市黎东生同志的来信,邀请我加入他们正在组织的,多刺辊梳棉机试制小组。我预备和妈妈。樊铎匀商量一下,再给那边回复。祝好!盼你的回信!”
  落款写了“爱立”两个字。
  等将信写完,沈爱立再抬头看窗外,发现天都已经黑了。院子里外都静悄悄的,去宜县之前,樊铎匀还在这里住着,等再回来,人又走了。
  沈爱立不免生出来两分想念,起身倒了一杯水暖了暖手,接着给樊铎匀写信。
  “铎匀,宜县纺织厂的任务已经完成,我今天傍晚到家了,发现家里空空的,忽然十分想念你!但是我想,我们这种异地的状态,定然是还需要持续一年的。有件事,你听了肯定都觉得匪夷所思……”
  将陆有桥想认亲的事和他提了,又征询他对于自己去青市试制梳棉机的意见,“在我自己来说,定然是心动的,可以和我国最顶尖的梳棉机团队共事,而且时间上只需要一年,如果不是地域问题,我想我不会有一点的犹豫。青市离汉城太远了,一年以后,这边怕又是一种形势,到时候我可能还需要重新融入。”
  想了想,又写到:“其次就是,我们俩离的也更远了,我都担心会一整年见不到,不说到时候你还记不记得我长什么样,咱俩还能不能如约在甜水巷子见面,都会是一个问题。”
  沈爱立写完,自己都觉得这话有些悲观和矫情,但是一整年确实很久,谁知道这中间会不会有什么节外生枝的事发生?
  把信写好,沈爱立才想起来,今天程潜提来的行李包,打开看了一下,这次不仅有布料,还有一些果脯。糖果。饼干类的小零食,可能是上次看到她低血糖晕倒,陆厂长这次给她准备了些吃的。
  这次的东西,显然比上次还见心意。虽然说这些小零食不怎样贵重,但是对她来说,却是最合适不过的东西。
  将吃的单独拿了出来,准备将剩下的布料,明天都一起带回家,明天刚好周末,她预备回家看看妈妈。
  在宜县几天,一直睡不好,回来以后,倒是一夜好眠。第二天沈爱立醒来,天光已经大亮,还好是晴天,出门还算便利。
  先去把两封信寄了,把要带回去的东西收收捡捡,就坐公交车回家了。
  远远地就看到,院子里的那棵皂荚树已然光秃秃,上头有几只麻雀叫喳喳的,倏然就有几分冬日的荒凉来,没想到一进院子,就看见小安安和小伊利在一块跳格子玩。
  立时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忙喊了一声:“伊利!”
  穿着蓝色小袄子的小伊利一回头,见是她,立刻就哒哒地跑了过来,一把抱住了她的腿,奶声奶气地道:“姐姐!你可回来了!”
  爱立忙放下手里的东西,将他抱起来,有些惊喜地道:“伊利,你什么时候来的啊?你爸爸妈妈也来了吗?”
  “我和妈妈一起来的,昨天过来的,爸爸出差还没回来。姐姐,昨天我们去找你了,你不在家。”
  “姐姐去宜县出差了,昨天傍晚才到家,和你们错过了。”沈爱立心想,还好她坚持昨天下午回来了,不然这次怕是就要和伊利。小姨错过了。
  和小安安打了招呼,就牵着伊利回了家。上楼梯的时候,小家伙还非要帮着她提行李。
  姐弟俩到家的时候,沈青黛正在和沈玉兰比划着两块布料,沈玉兰道:“这两块料子都有些老成,给爱立做衣服不合适,我又用不上,你拿去做两件衣服穿。”
  沈青黛微微笑道:“那我这回倒沾了爱立的光,过年有新衣裳穿了。”
  沈玉兰轻轻睇了妹妹一眼,“少来这一套,你是缺这一两身衣服的人,不过是我的一点心意。”
  不怪谢微兰会将小姨认成她妈妈,沈爱立发现俩人站在一块,真的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是亲姐妹,有五六分相似。
  剩下的几分,却是不同的人生境遇。年龄这些问题带来的。
  沈青黛正抿着嘴轻笑,一抬眼见到爱立回来,眼睛顿时一亮,朝她伸手道:“让小姨抱抱!爱立,你可算回来了,我刚还和你妈妈说,一会我再去你那跑一趟呢!”她今个穿了一身墨色大衣,里头是卡其色高领毛衣,灰色的裤子,是这个年代常见的颜色,但是穿在她身上,不知怎么,看着就觉得很搭很好看。
  沈玉兰和女儿道:“先前你小姨说一家元旦前后过来,没想到你小姨父出差一直没回来,她就先带着小伊利过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