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六零年代女技术员[穿书]-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爱立上午又跑到资料室,由梳棉机的给棉部件看到刺辊分梳部分的改进,刺辊的作用主要是完成对棉丛的梳理和去除杂质,一是通过刺辊与给棉罗拉之间的线速度比拉长纤维,二是通过刺辊表面的的锯齿进行分梳。
  先前1181C梳棉机的刺辊都不能充分发挥针面的梳理作用,在最新研制且投入使用的1181E的刺辊下方加了一对工作辊清洁辊,虽然可以提高对大块棉丛的松解和除杂,但是传动速比差大,而且零件的安装布置很困难。
  沈爱立印象里厂里的1181E型梳棉机因为针布规格不是很合理,经常使罗拉绕花和积存棉屑,还好厂里这型号的机器只有两台,不然机保部都得天天头疼。
  她隐隐觉得可以通过增加刺辊表面锯齿的密度来提高分梳和除杂,她忽然都有些迫不及待参加技术交流大会,和纺织科学院牵头搞梳棉机研究的研究员们讨论一下是否可行!
  她从资料室一出来,就觉眼睛都有点酸胀,恰遇到从车间出来的王恂,沈爱立前两天还朝王恂要了厂里梳棉机的所有材料。
  故而就听他问道:“你提案准备的怎么样了啊?”
  沈爱立愁眉道:“才理了点思路,还没整理好!”
  王恂笑笑:“我听资料室的唐姐说,你现在差不多就耗在她们那了,有压力才有动力,这次要是顺利,明年到期评助理工程师肯定没问题!”
  接着又笑呵呵地补充道:“工资得长十块呢,粮票从三十斤可就到了四十六斤了!”
  沈爱立正应和着,就听王恂“咦,那不是元莉吗?”
  沈爱立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就见厂里休息区的长廊里,王元莉正站着和一个男的聊天,男的长得还挺好看的,白白净净的。
  还没认出来是谁,就听王恂皱眉道:“元莉怎么和张柏年在一块?”


第十七章 
  嚯!原来这就是张柏年!
  就算沈爱立不是太爱八卦,听到这个名字,还是忍不住又望了一眼。
  饶是她预先知道张柏年不是什么好人,却不得不说,真是长了一张好面皮!剑眉星目,唇若涂脂,远远看过去,笑起来还很有亲和力。
  不由感叹道:“这人长的还挺好看的!在供销科应该还能发挥点长相的优势?”
  王恂抬了抬眼镜,朝那边又看了一眼,不置可否地道:“沈技术员,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选对象可不能光看脸皮啊!”
  又颇有深意地道:“就你最近这钻研劲头,明眼人都知道你评上中级工程师是迟早的事!可得擦亮眼睛!”
  沈爱立知道这是王恂好意提醒她,笑道:“不瞒您说,我现在一门心思都是赶紧升职,涨点工资,我现在脑子里都是机器!”
  这时候,王元莉也看到了沈爱立和王恂,眼睛一亮,忙朝他们挥手,“爱立,过来,过来!”她巴不得立即让张柏年和沈爱立认识,免得为了那十斤粮票,三天两头来烦她!
  沈爱立当没听到一样,和王恂道了个别,“王哥,我还有事,先走一步哈!”
  王恂点点头,“你去,你去,”他话音还没落,就见沈爱立快速地往食堂方向跑去,速度之快让他瞠目,暗忖沈同志看来也不傻啊!
  倒是元莉有些奇怪,张柏年的事,当时余钟琪说的时候,元莉也在啊!怎么还和张柏年待在一块了呢?
  那边王元莉看着沈爱立逃似的背影,整个人都木掉了,怎么回事啊?她好端端跑什么,像是她要吃人一样!
  她正心烦着,就又听张柏年说道:“明晚上文化馆有跳舞,我弄了三张票,还麻烦王同志帮忙约下沈同志,总不好浪费了!”
  沈爱立最近完全喊不出来,王元莉现在深悔收了张柏年十斤粮票,然而这种烦躁的情绪,在对方又拿出两张肥皂票、两张工业票后,立马又压了下去,笑道:“行,答应你的事,我肯定想法子完成。”
  姨娘家最近正在攒工业票买铁锅,补上这两张正好!
  沈爱立一到食堂门口,刚好碰到序瑜,序瑜皱眉问道:“你跑这么急干嘛?有狗追你不成?”
  沈爱立喘着气道:“差不多!”将看见王元莉和张柏年的事和她说了,序瑜听到这两人的名字搭在一块,竟然起了一点看好戏的心理,和爱立道:“张柏年可不是什么蠢人,到最后还不知道谁吃亏!”张柏年是供销科的,他能使唤王元莉帮忙,她猜也猜得到,无非是拿各种票来勾王元莉,这一套她以前就见识过。
  但王元莉要是想凭空口从张柏年手里套东西,那也是不可能的,饶是她也不得不说,张柏年后来能在供销科站稳脚跟,可不是个没脑子的!
  沈爱立打了一份冬瓜、一份红烧肉丸子,二‘两米饭,一共三毛钱加二‘两粮票,就和序瑜找了个位子坐下。有些烦心地问道:“这狗皮膏药,什么时候转移目标啊?”
  章序瑜夹了一块土豆片,觉得今天的饭菜甚是可口,“说不定人家现在就转移目标了!”
  “啊?你是说?”沈爱立联想到刚才看到的场景,立马反应过来!
  章序瑜轻轻点点头,“姐妹,你终于开窍了一回,就是这个意思,那人市侩精明的很!”
  沈爱立点点头,立马打定主意,以后都早出晚归,尽量少和元莉碰面,她找不到自己,还不得自己去应付张柏年,希望这事到她申城出差回来后,就能解决掉,不然想想有这么一个人一直在暗处打她的主意,还是挺烦心的!
    序瑜看出了她的顾虑,宽慰道:“你别为这些事烦心,你最近干劲正足,好好搞你的机器去,要是她们再烦你,你和我说,我有法子治他!”
  沈爱立好奇道:“让你在省委保卫科的表哥,再打一次闷棍吗?”她印象里,序瑜上次就是这么解决的!
    序瑜笑道:“也不是不可以!”
  沈爱立想想也就是序瑜有这样的底气,她可不敢让她哥出这个头,本来就是右‘派,记得书里说要到今年六月份才摘帽子呢!
  有了原主记忆以后,她才知道,原主和妈妈这么隐忍,也是因为她哥前几年成了右‘派,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对象完全不可能,而他下放到宜县矿上不久,就经常去乡里淘换一些鱼虾和鸡蛋,攒着放假带回来。
  一来二去就和杨冬青认识了,转折点是有一次哥哥去县里供销社买东西,遇到了小偷,是杨冬青看见了,跑过来把他拉走了。
  后来杨冬青经常和他借书看,沈俊平还托过沈爱立在汉城购买过两本小说,《青春之歌》和《勇往直前》,后来哥哥的信里,不是说杨冬青朴实勤快,就是人聪明善良。
  那时候是1962年,国家进入调整巩固期,政治空气趋于和缓放松,哥哥来信说,想和杨冬青结婚。
  妈妈一开始不是很愿意,但是想到哥哥的实际情况,就松了口,一开始也挺好的,确实如哥哥所说,人很勤快善良,对妈妈也很尊敬。
  后面她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家里的气氛就有点怪怪的,妈妈总是忧心钱不够用,原主就提出了帮衬家里一点。
  想到这里,沈爱立拿筷子的手忽然紧了,来这里实际生活以后,她才发现,一个农村家庭,一个月用费二三十块钱,都是不可想象的,更不要说四五十块钱了,那之前的钱,嫂子真的有寄给家里吗?
  她想周末回家问下妈妈,但是又想到,毕竟是哥哥的小家,她做妹子的,也不应该多插手,合不来就少来往就是。
  中午她和序瑜一起回宿舍午休,看见了王元莉,只是简单打了招呼,就听她问道:“我有两张文化馆的票,爱立你晚上要不要和我一起去看看啊?”
  沈爱立正准备拒绝,就听序瑜道:“爱立最近搞提案,肯定没空,我正想去跳舞呢,有没有多的,给我两张呗!”
  “啊?只有一张多的,你要是要的话,我下午送到宣传科去?”
  章序瑜看着她笑道:“那算了,谢谢元莉哈,你和朋友去吧!”说完,就拉了她小姐妹进房间,完全没给王元莉再多话的机会!
  关了房门以后,沈爱立轻声道:“你最近搞笑哎,怎么那么喜欢逗她?”
  章序瑜摘下挎包,躺在床上两眼放空道:“生活太无聊了呗,送到眼前的乐子,干嘛不要呢?”
  下午出门,还好没有遇到王元莉,沈爱立准备就做梳棉机的提案了,下午蹲在前纺车间里,为防止有什么细节的疏漏,她想着还是多观察梳棉机在实际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等傍晚回到办公室,发现保卫科送来了一封信。
  看了眼邮寄地址,有点意料之外,是宜县杨家村的刘平寄来的,托请她帮忙找一本拖拉机修理的书,说村里的拖拉机上次从汉城接他们回去的路上就坏了,几个人好不容易把车推到镇上,镇上的维修员一直没有修好。
  他心里过意不去,想问问爱立,有没有这方面的书。
  沈爱立对刘平印象还挺好的,不仅因为那天帮了她一把,而且听妈妈说,刘平父亲出院那天,她去结医疗费,发现费用已经全部结清了,她私下问刘平才知道,他父亲住院这几天,他当了几天护工,刚好够他父亲这次住院的医疗费和营养费。
  下班就跑到附近几家书店去问有没有拖拉机修理的书,倒是真给她找到了一本今年新出的《拖拉机修理手册》!
  在申城航测局出差的叶骁华,听到收发室说有他的信,心里就琢磨着应该是沈爱立寄来的,他来申城以后,也就给单位和沈爱立寄了一封信。
  看了眼单号上的邮寄地址,不由轻轻挑眉,打开一看,不由嗤笑:“还真是个傻子,问她什么就说什么,多一句的话都没有!”
  同是汉城航测局过来出差的付长垣问道:“谁的信这么高兴?”
  叶骁华将信轻轻一折,又塞到信封里,轻飘飘又带点高兴地道:“一个同学的,托我买块申城手表!”
  付长垣不由笑道:“这么巧,上周我俩和吴睢一起吃饭的时候,不还说他们工厂年底可以有瑕疵表,怎么样,你要不要让他也给你留一块?”
  叶骁华摇头道:“那倒不用,我这里刚好有张申城的手表票。”
  “行啊,你在哪淘换来的,你要是还有这门路,赶紧给哥哥也弄一张,我这次出差,我女朋友就这么一个要求!”现在申城手表票非常紧俏,八十块钱在黑市都不一定买的到。
  叶骁华忙道:“打住,打住,哥哥,这个忙我可真帮不了!”瑕疵表不过是骗骗沈爱立而已,他叶骁华好不容易想送一样东西,怎么可能还去搞瑕疵品!
  沈爱立完全不知道,她的信到申城的第二天,叶骁华就去申城第一百货公司买了一只申城手表,付费一百元,另加一张手表票,并没有比汉城的友好商城便宜分毫!


第十八章 
  沈爱立在书店旁边的宏湖饭店买了四个香菇肉丁烧麦和一碗蛋花汤,二毛六分钱加二‘两粮票,她粗略估摸了下,按一天六毛钱来算,她一个月吃饭都得花十八块钱。
  如果在外面租房住,早晚饭完全可以在家里煮个粥,或者吃点面条,一天差不多能省三毛钱,一个月就是九块钱左右,这样算来,花十五块钱左右来租房,也是划算的!
  王元莉和张柏年的事,让她想搬出去的心思,更为迫切。
  王元莉这个人平时很注意搞好同事关系,事实上,比原主在科室里是要受欢迎很多的,原主只知道埋头苦干,平时就是个锯嘴葫芦。
    序瑜喊她“独行侠”,真是名副其实!
  除非她调走,不然大概是要和王元莉长久共事的,总是在一个屋檐下,天天提防着也是费心费力。
  准备从申城回来就考虑租房子的事。
  还没到厂区,就刚好看到王元莉穿了一件针织毛衣,里头是那件新买的黄色碎花长裙,坐在张柏年的自行车后面,张柏年换了件薄呢料大衣,脚上是一双崭新的皮鞋。
  要是不知道这中间原委,真以为是一对情侣,她觉得序瑜的猜想怕是要成真。
  王元莉不在宿舍,沈爱立感觉整个人都自在很多,先给刘平写了一封简短的回信。
  然后给樊铎匀写回信,先在信纸上抄了一段“最高指示”,然后写了信的开头,简单表达了下感谢,说了下自己目前的状况,其次询问了几句他最近的状况,最后再次表达了感谢,并表示会在申城回来以后,给他寄一些汉城的特产。
  落款她斟酌了下,还是落了“小沈同志”!
  写完,沈爱立又看了一遍,觉得要表达的谢意和问候都体现出来了,大概还算周全得体!准备明天中午将两封信和书一起邮寄出去。
  收拾纸笔的时候,看到那本墨绿色的笔记本,想想,又摘抄了大段伟人语录上去,当练字了!
  临睡前,忽然发现屋外下雨了,王元莉还没回来,心想她幸好没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