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拈花成谶-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洞中而来,洞内幽深,但看过去有一缕光线从前方透入,穿过石洞,面前豁然开朗。

    石洞的另一面,是山峦环抱的山谷,谷底古木葱茏,山涧潺湲。山谷四围的石壁并不如外面般陡峭,石壁上有石阶环谷而下,石阶一侧的石壁上也是雕刻着众多的佛像经文等,那莲花庵便位于山谷上方石壁半腰,依山凿建。僧尼居住的寮房、佛堂、大殿都是从石壁上开凿出来的。山为柱、石为梁,秋藤绕石墙。故此整个庙宇甚是古朴庄严,毫无浮夸之处。

    禅院内,一株古菩提树枝叶婆娑,白花香远,仿佛在诉说着禅院悠远的历史,和隐藏于那悠远历史背后的故事与秘密。暮色降临,钟声回荡,梵呗清音,穿透时空风烟直入心灵,一刹万物皆空

    这古刹年代久远,据传说,它曾是一位前朝的皇帝,为生病的皇后祈福而命人在这深山之中开凿出该寺院。后皇后病愈,皇帝却因御驾亲征抵御外敌入侵而血洒疆场落得马革裹尸还。皇后悲痛欲绝,扶持长子即位之后,放弃宫中皇太后的富贵生活,摈弃了万丈红尘,在此深山古刹之中剃度出家,直至坐化。

    后来莲花庵便一直作为各朝的皇家寺院受皇家供养,宫中妃嫔若有那犯了过错的或是先皇驾崩宫中得先皇临幸却没有子嗣的,便会被送至莲花庵,若非遇大赦天下的机会,一般都是会终老其中。

    但是,自三百年前大夏建国之后,这规矩便渐渐改变。大夏的统治者似乎更慈悲,对于将青春貌美的女子一生束缚于此太过残忍,于是,便不再将宫嫔“流放”莲花庵,但是正因这份“慈悲”导致寺院失去了皇家供养,莲花庵很快便败落下去,最后竟至荒废。

    三百年时光稍纵即逝,转眼便到了当今圣上临朝之时,此时的莲花庵已经破败无人达二百多年之久了。

    贞和五年皇长子龙云胄出生,不幸的是,在他五岁那年其母莲妃因病薨逝,圣上十分痛心,恰好莲妃的封号中有一莲字,圣上便有心重修莲花庵,以供奉性情淡泊清雅如莲花的爱妃。但是国务缠身,不久就将此事搁下了。:



    第143章 新客到来

    贞和十六年,应朝野上下之求,圣上立皇长子龙云胄为太子,皇储之事尘埃落定。虽圣上原本欲立先皇后所出的皇九子龙云漠为太子,但却有违立长不立幼的祖制,加之龙云漠自出生便体质虚弱,似乎寿命不永,因此群臣反对谏言不断,圣上无奈只得立了龙云胄为太子,遵祖制、安民心、稳朝政。

    圣上又在立了太子之后,先将莲妃生前最喜欢的夕翠园赏了太子,又将皇都百里之外的一块风水宝地也赐予太子,而莲花庵便在这封地的群山之中。圣上将重修莲花庵供奉莲妃后被封为皇贵妃的芳灵的任务交给了新立的太子龙云胄。

    龙云胄五岁丧母,思母之心从未断绝,故此加大力度督人重修、扩建莲花庵,历时七年,在他十八岁成人之际,莲花庵又洗尽千年风尘,重新燃起香火、挂起经幡、敲响佛钟,诵经之声在沉寂了二百多年之后,又回响于幽静的山谷之中。

    此后,莲花庵再度成为香火鼎盛之地,并名列大夏国十大名刹之列。

    太子,就是这古刹的主人。

    今天,莲花庵又迎来了一位新客人。

    太子这是将莲花庵当成了自家后院不成凡是在太子府犯了错的,都要送到这里来诵经忏悔才能改过自新凡是在太子府生了病的,也只有莲花庵的佛光普照才能去了病根儿先皇贵妃的芳灵即便是到了佛门清静之地也仍是不得清净。

    当两个人高马大的仆妇“搀扶”着眼神涣散、口里不停自言自语的云良玦进入寺院山门地同时,寺中的大钟蓦地响起,振聋发聩,撼人心魄,把个云良玦唬了一跳,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口喊着饶命,对着大殿方向不住地磕头。

    两个仆妇被她唬了一跳,但是二人可没那么大的耐心等她磕头求饶,只一用力便将她像抓小鸡一般提起。

    寺中住持法空师太率领着一众女尼迎上前来,两个仆妇急忙口称“见过师太”,一边施礼拜见。

    师太慈目微启、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我佛慈悲,老尼先已接到太子殿下的书信,说这位云侧妃得了心病,需要到可以静心之处潜心参禅修身养性才有机会康复。这位是否就是太子府云侧妃”

    两个妇人连连称是,还望师太施法相救。

    “但不知,此次是否还有太子口谕或书信”

    其中一个年长些的仆妇,双手合十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说道:“此次奴婢们前来,太子并未给师太带来书信,只是叮嘱奴婢们留在莲花庵照顾云侧妃的生活起居,监督着云侧妃每日诵经苦修洗净不洁的心肠和灵魂,这是殿下的原话。”

    法空师太看看云良玦,半晌摇摇头,自语道:“我佛慈悲,只求这次不要再有冤屈之人了。”

    言罢便让小尼姑带着仆妇和云良玦去了早已安排好的寮房。

    一众女尼目送着疯疯傻傻的云良玦离去后,才纷纷散去。在这些女尼中有一个年轻的小尼姑,她站在原地冷冷地望着云良玦耸腰驼背,被人拉扯着走路踉踉跄跄的的身影,眼光中没有周围人的好奇和惊讶,却有一番别人没有的意味。:



    第144章 居士心无尘

    石雕的窗棂上竟也雕着莲花的花纹,阳光每日都抚摸过那舒展的花瓣的纹路之后,悄悄洒进房内。

    窗外,一簇菩提树的绿叶随风摇曳着,虽早已过了菩提开花的季节,但花谢结下菩提子,晶莹剔透,上有龙睛、凤目、麒麟眼,颗颗看透凡事尘烟。世人喜欢将其串起,戴在腕上,用手掌和岁月将其打磨得圆润光亮。但是,又能有几人真正将它放进心里,让菩提入心

    窗内,一盏土陶莲花香炉中一炷檀香在平静的空气中垂直上升,升到半路就又淡淡散开。香炉前,蒲团上,端坐着一位女子,黑发绾成极为简单的发髻,一袭灰袍,颈上挂着长长的佛珠,手中捻着珠串,口中轻轻地颂着心经。

    对于这个安静的女子来说,心经可以让人心静,心经可以让人心空,心经让人忘了自己的过去,也不在意自己的未来,只管过好现今。

    “安侧妃,安侧妃您猜谁来了”刚刚站在女尼中的那个小尼姑,匆匆跑进屋内,带进来的一股风搅乱了一炷轻烟,也搅乱了女子口中的心经。

    她略带嗔怒地责怪道:“灵珠,你怎得又忘了,不是告诉过你不要再叫我安侧妃,要叫我安居士,或者叫我安姐姐也可,你这是怎么了”

    叫灵珠的小尼姑吐了吐舌头,一脸愧疚,“我错了,安居士,以后再也不敢了。”

    “嗯,你刚才急急忙忙地跑过来说什么是谁来了”

    小尼姑见居士如此问,马上又来了精神,凑上前来道:“我刚刚在院子里看到法空师太带着尼姑们迎来了几个人,其中有两个太子府的仆妇,还有几个搬东西的下等仆人,您猜那两个仆妇搀扶着谁吗”

    小尼姑故意卖关子,安居士却不听那一套,“不说就出去到斋堂帮忙干活儿去”

    “嘿嘿我错了安居士,那两个仆妇一左一右搀着的是云侧妃呀”

    “云侧妃,是哪个”安居士一脸不解。

    “人人都叫她云侧妃,我仔细一看,原来就是云夫人啊”

    “怎会是她”听到云夫人这个词,安居士心中一跳,心绪也如被扰乱的一室香烟一般乱了。

    “千真万确是她,只是看上去她疯疯癫癫的,全没了当初在府中的跋扈样子。奴婢看送她来的那两个仆妇也不是很敬重她,是不是她在府中作恶的事被太子发现了”

    “灵珠,背后莫议他人是非。”

    “可是,居士,您忘了是谁害得咱们被关在这深山老林里五年都不得出去您忘了您的冤屈了吗”

    安居士,不,从前太子府的安侧妃听了侍女灵珠的话,转过头去静静地看着窗外的菩提树,良久才淡淡地说道:“我怎会忘了,我的屋子里无端就有了一颗夜明珠。太子妃让云良玦带人闯进来抄检的时候,我还傻子一样蒙在鼓里。待到她变戏法儿一样从那积了尘土的书箱子里拿出那个镶着各色宝石的匣子时,我才第一次见了它的模样,才第一次听说这是太子妃的陪嫁价值连城的夜明珠。”

    居士自嘲一笑,眼光极其平静,“我无才无貌,也无显赫家世,但我也是读书人家的女孩儿,怎会做这种为世人所不齿的偷盗之事但是,谁会相信我的话有谁肯静下心来听我说话只凭一面之词,这破绽百出的栽赃陷害就此定案。”

    闭上眼睛,调整呼吸,居士知道自己又有些失态了。云良玦的到来如一颗石子投入深潭,打破了自己内心长久以来努力维持的平静。

    “太子妃还算是心善,只是将我们送到了这里,让我们为自己从未做过的事情而诵经忏悔。说来,我还应该感谢这位云侧妃,若不得她相助,我怎会潜心向佛,获得心灵与精神上的自在干净”:



    第145章 万物为空 佛法永存

    灵珠听了安居士的话,心内却不大赞同,“居士如此说,难道世人都要感谢害自己的恶人不成为何不能让他们接受惩罚”

    “一个人受到的最大的惩罚,莫过于自己惩罚自己,良心的谴责就是最严厉的惩罚。

    “居士也要想一想,有良心的人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若是没有良心的人又怎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呢”

    安居士笑了,伸手将灵珠露出的一缕头发往僧帽中塞了塞,又轻轻拂去了她肩上的一片草叶,道:“灵珠果然聪慧机灵,但是你我何必为了一个外人和一件身外之事而费此心神与口舌我的日颂百遍心经才颂了八十遍,你还没有去斋堂帮师父们准备斋饭,可见被外力乱了心神会影响我们也会改变我们。今日我们将云侧妃且先放下,做好自己的事不是更好”

    灵珠虽然心中并不赞同居士的话,但也未再争辩,答应着一路小跑着去斋堂干活去了。

    安居士将眼光从灵珠的背影上收回来,也将自己的思绪从太子府从云良玦那里收了回来,香炉里的那炷香已不知何时燃尽了,居士口念“阿弥陀佛”便又点燃起一支檀香,重新闭上双目,捻起佛珠,低声念诵那可以抚慰心灵的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波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窗外菩提树的绿荫之下,法空师太微笑颔首。想起五年前,当时还是安侧妃的安居士初来莲花庵时,整日以泪洗面,不吃不喝也不睡觉,不停地喃喃自语说自己是被云夫人冤枉的,自己没有做贼是清白的,大有疯癫之状。师太便整日陪着她,为她诵经祈福,认真地听她讲述自己的冤屈。从她支离破碎的讲述中,师太渐渐理出了事情的脉络,这一切的起因便是在那个入府不久的云夫人身上,再后来就听闻府中另一位元侧妃暴毙,云夫人顺理成章地升为云侧妃,其中玄妙只怕是傻瓜也能看出一二来。

    师太知道,侯门多冤狱,里面的明争暗斗甚至比战场上的厮杀更为血腥和无情。眼前这位安侧妃便是一个牺牲品。自己若不予理睬,这安侧妃只怕是活不了多久,那么她的冤屈便会石沉大海。只有救下她的命才会有可能洗脱她的冤屈。

    而能够救她的,只有普度众生的佛法。

    法空师太自此每日除关照安侧妃的生活起居之外,便教她背诵心经,为她讲解心经要义,帮助她断烦恼、离贪嗔,知万物为空,唯佛法永存。

    也是佛法无边、我佛慈悲,竟将个心死了一半的安侧妃救了回来。自此,她随法空师太研习佛法、潜心修行,渐渐把过往抛至脑后,六根清净无欲无求。只是有一样,安侧妃几次向法空师太提出要剃度出家,做个真正的佛门弟子,奈何师太想到当初安侧妃来时,太子妃只说要她带发修行忏悔罪过,并未让她出家,于是师太便让她做了居士,每日的早晚功课、吃斋礼佛俱与出家人是一样的。只是从此世间再没有了安侧妃这个人,而是多了一个虔心礼佛的安居士。

    原本师太见这次被送来的竟是安侧妃曾经句句不离口的云夫人,现在的云侧妃。想来侍女灵珠会第一时间去向安居士报告,师太此次前来是要看看安居士是否有心借云侧妃之事为自己洗脱冤屈,却听到她与灵珠的一番对话,不禁心下赞赏,想来只有看破红尘之人才会将恩怨是非看得如此淡然吧

    见此情形,法空师太放心地离开了。:



    第146章 回光返照

    与安侧妃不同,那个云侧妃的情况,却令法空师太甚是头疼。

    她来到莲花庵数日,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