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老太君忽的道:“辞洲那小子不是说要到了吗?都过了几个月了,人呢?”
“估摸着又是看上了谁家的姑娘,不肯走了。”孔嬷嬷笑道。
老太君笑骂,“等他来回来,得给他张罗婚事了,老大不小的人了,成日在外头飘着,不成体统!”
“娘,谁不成体统?”林侯爷和阮元一起过来,阮元行礼,看了眼在院子里练习的暖暖,满眼笑意。
“娘。”
阮元坐下了,孔嬷嬷递给阮元一双筷子,老太君仙对阮元道:“暖暖给咱带了小菜,还热着呢,快尝尝。”
接着,她才对林侯爷道:“辞洲。”
“那小子是不像话了些。”
说完林侯爷对孔嬷嬷伸出了手,他闻着味挺香的,馋虫都被勾出来了。
第171章 案首
孔嬷嬷一愣,尴尬道:“侯爷,没有您的分。”
手还在半空中的林侯爷尴尬了。
再看自个娘和媳妇,俩人一边吃一边看着林暖,有说有笑的,好像自己是多余的一样。
林侯爷牙都酸倒了。
自从这丫头出现,他在娘和媳妇中的地位越来越轻,是不是有一天,这个家有没有他都无所谓了?
还记得他是侯府的顶梁柱吗?
孔嬷嬷隔着张桌子也感觉出了林侯爷的尴尬,端过去一盘点心,笑道:“侯爷,您吃些点心垫垫肚子,一会儿就开饭了。”
“不用了。”林侯爷道。
谁要吃美滋美味的点心。
老太君吃的差不多了,看了眼院子里一遍遍练习的林暖,见她侧脸的上的红斑,对林侯爷道:“你的人找的怎么样?有没有消息了?”
阮元也停了筷子,她眼底染上了几分愁绪。
林侯爷心说吃的没他的份,干活倒是想起他来了,他道:“还没消息。”
“侯爷,再多派几个人吧,暖暖等不了那么久。”阮元忧心道。
林侯爷皱眉,“府上能派的人我都派出去了。”
“那就动用你的关系,实在不成,让人帮着找找。”老太君道,她自个都写了信,动用了她这些积攒下的人脉。
老太君最是要强,不爱欠别人人情,天知道,这短短几个月,她写了多少封信送出去。
“是。”林侯爷应下。
提到欢喜蛊,桌子上气氛低了些,老太君起身去找林暖去了。
阮元也想去,都下了台阶了,又折回来,她眼眶有些红,道:“侯爷,我知道暖暖不是你养大的,你对她没多少感情,可她是我生的,我在乎她,她不能出事,当初若不是你把霓凰阁那个女人带回来,暖暖也不会受无妄之灾。”
“我又没说我不尽力。”林侯爷忙劝道:“元元,当初的事的确是我的错,我认,你放心,我一定能找到法子的,再怎么说,她也是我女儿,我也在乎。”
如此,阮元才没说什么。
林暖在落梅山庄用了晚饭,吃了饭,林锦乐提出要送林暖,也想去见见林明忠,老太君和阮元都没意见,只是林侯爷眉头皱了一下。
莫名有种自己闺女被人抢走的感觉。
“姐姐,其实你可以带着姐夫搬回庄子里,娘和祖母都很希望你们能回来住的。”林锦乐道。
林暖道:“现在这样挺好的,再说离的也不算远。”
“姐姐,你怪我吗?”林锦乐问,“我占了你的位置。”
林暖看了她一样,林锦乐满眼都是愁绪,她觉得这丫头心思深了些,不过也不想把人往不好的方向想,再说,她认亲这么久了,她什么也没做,她道:“别多想,我们当初都是孩子,做不得主,我怪你做什么。”
“谢谢姐姐。”林锦乐握住林暖的手。
真的不会回侯府吗?
真的不会怪她吗?
她梦里的悲剧是从林暖回侯府开始的,林暖不回去,是不是代表,这些事都不会发生了?
林锦乐心里矛盾极了。
她要不要……做点什么?
“到了。”
林暖打断她的思绪,俩人进了家,林明忠就在院子里,张如意去狗蛋家了,解决俩个孩子打架的事。
“爹。”
“暖暖。”林明忠看过去,见林锦乐也来了,愣了一下,汉子有些局促不安,“乐儿,你也来了,快坐。”
林锦乐犹豫了好大一会儿,小声地喊,“爹。”
“哎。”林明忠激动地不行,林暖去里院了,给俩人空间。
“这是我自己攒的银子。”林锦乐从袖子里拿出一个荷包,塞给林明忠。
林明忠一愣,摇头,“爹不要,爹在这里不愁吃不愁穿的,你自个收着。”
“一直都是姐姐照顾你,我什么都没做,爹要是不收下,我心里过意不去。”林锦乐道。
林明忠这才收下了。
对比起第一次,父女俩人相处融洽多了。
因为林锦乐还要回庄子,所以林明忠也没多留,见天色沉了些下来,就让她先回去,改日再来,还把林锦乐送到门口。
林锦乐犹豫了一下,问,“爹,我听说姐夫参加县试了,他考的如何?”
“还不知道呢。”林明忠道。
“若是考的好,往后去了京城,姐姐和姐夫就可以回侯府住,也能多些照应。”
“是啊。”林明忠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京城遥远,你姐姐认了亲爹娘后爹就放心多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所以,不是不回去,是现在不回去,因为落梅山庄只是一个庄子,林暖想回的是侯府吗?
林锦乐后背生出冷汗。
“乐儿?”
林明忠喊了三声,林锦乐才回过神,她温柔一笑,“爹,我先回去了,你也回去吧。”
“好。”
林锦乐上了马车,就听见林明忠喊了一声陈院长陈夫人。
她示意车夫先别走,撩开车帘往外看。
“暖暖他爹,我是为顾景珩县试来的。”陈院道:“他只考了一门,而且,考了半天,就出了考场。”
啥?
林明忠懵了。
只考一门,还只半天?
陈院长见他脸色,问,“他没和你们说吗?”
“没有啊。”林明忠急道:“陈院长,是不是景珩那孩子出了什么事了?怎么没考完就出考场了?”
陈院长旁侧的陈夫人瞪了他一眼,“你说你一个当夫子的,说话大喘气,暖暖爹,你别担心,我们是来报喜的,你家女婿考了案首!”
“啥?”林明忠比刚才还懵。
陈夫人心说莫不是自个说的不够明白?
她刚要说的通俗点,就看林明忠掐了自个大腿一把,还抽疼一声,汉子欢喜道:“不是做梦,景珩真的考了第一名,陈院长,陈夫人,快请进。”
三人前后进去了。
林锦乐隐约听见陈院长夸顾景珩有才学,她心一阵一阵的凉。
要是顾景珩才学一般,那么他和林暖就离不开这里,离不开,也就不会去京城。
可若真的一路考过去,林暖回侯府,就真的躲不掉了。
她闭了闭眼,她不要梦里的悲惨发生。
第172章 算计
林锦乐藏了满腹心事,让车夫回落梅山庄。
林明忠招呼着陈院长和院长夫人进来,才想起高兴过头了,应该和乐儿说一声的,他去喊了顾景珩,顾景珩和陈院长在堂屋里说话,陈夫人则找林暖去了。
她的喘鸣好了很多,她的药也吃完了,顺便过来一趟。
“后面的府时和院试好好准备,争取拿一个小三元。”
县试第一,府试第一,院试第一,合起来叫“小三元。”
应天书院年年出人才,可小三元已经很久没出过了,陈院长也是很期待。
“当初我就看中你这孩子不错,果然,老师的眼光一如既往的毒辣。”陈院长感慨道。
顾景珩:合着你等不及明日放榜,今晚就把消息告诉我,是来夸你自个的?还真是谢谢您来这一趟哦。
陈院长又和顾景珩说了些话,才往外看了一眼,他问,“这么晚了,你家还没做饭吗?不要因为老师在,就不自在。”
顾景珩睨了他一眼,深刻怀疑他来的目的是这个。
他道:“吃了。”
“吃了啊。”陈院长摸摸下巴,他特意踩点来的,可谁想到,夫人出门要打扮,一打扮就是半个时辰,等的花儿都开了,紧赶慢赶,好在天还没黑,他想着应该正是时候吧。
毕竟想蹭口自个学生媳妇的菜不容易啊。
接下来,他应该要问自己吃没吃了吧?
陈院长端庄地等着,顾景珩看了他一眼,道:“天色暗了,夜路不好走,改日我去拜访您。”
就巴不得,直接在脸上写,您快走吧。
陈院长:“……”
他的消息都不够换顿饭的吗?
是他不配。
陈院长叹了一声,出了堂屋,正巧林暖陪着陈夫人也出来了,林暖笑道:“陈院长,陈夫人说你们还没吃饭,要是不嫌弃,你们稍等一会儿,我去给你们炒两菜。”
陈院长眼睛都亮了,偏过脑袋得意地看了顾景珩一眼,仿佛在说,看吧看吧,还是你家小媳妇上道。
“那会不会太麻烦了?”陈院长笑道
“不麻烦,很快的。”林暖道。
多好的老师啊,这么关心学生,特意来送消息,怎么能饿着肚子回去呢。
林暖钻进厨房饲弄去了。
顾景珩对陈院长呵呵两声跟着林暖进厨房了。
陈院长皱了皱眉,“这小子和以前一个德行。”
惹的陈夫人道:“你也是,想吃饭就直说,拐弯抹角的,景珩不笑你,我也要笑你。”
“夫人这话说的,合着你不想吃?”
“看破不说破,还是好夫妻!”
林暖做了煲仔饭当主食,又炒了一荤一素一汤,夫妻俩吃了精光,吃完后陈夫人忙着去收拾碗筷了,陈夫人平日也做饭,不过碗筷都是奴仆洗的,当然啦,吃了人家的,也不好什么都不干。
……
第二日,天气大好,衙役一大早就上门了,顾景珩考了县案首的事一下子传开了,平日关系好的都来道贺。
邻居都和顾景珩打了招呼,就去找林明忠和张如意说话了,不会太耽搁顾景珩继续用功。
林暖今天要去趟镇子上,把做好的胭脂和美白泥送过去,一大早也出门了。
于此同时,桃源村老林家。
自从林怀安被气吐血后,一病不起。
猛药也吃了,发了一通汗,精神了一天,又不行了。
林老爷子和王婆子一商量,让林明义把人送去镇子上看病,可看病需要钱,为了林怀安考试的事,家里的银子全没了。
头天晚上,林老爷子豁出老脸,带着林明义去借了一圈,只借到三十个铜板。
三十个铜板够干啥的?
林明义连夜去了镇子上,说是去想法子去了,到现在都没回来。
一家子大眼瞪小眼,王家的粮食都是王婆子收着的,做一顿,给一顿的粮食,王婆子心情不好不放粮,全家人跟着挨饿。
“爹,娘!”林明义声音透着愉悦。
王婆子和周氏最高兴,“咋样了?”
“有法子了。”林明义道:“爹,娘,三弟,三弟妹,你们一块进屋,咱屋子里说。”
几个大人全都在林老爷子他们屋。
林明义道:“三弟,三弟妹,这趟算是有收获了,我遇上了我东家,我东家给我介绍了一户员外,姓白,他家有个儿子,从小身体不好,他算过命,要找和她八字合的,静儿正合适。”
林老爷子和王婆子对视一眼,俩个人精眼底露出了然的眼神。
林明礼道:“大哥,你去借银子,咋还给我家静儿合上八字了?”
“这不是重点。”刘氏听见员外家就激动,“大哥,那家人咋样?他家儿子靠的住不?”
“能,我东家给我介绍的,咋靠不住?就是可能家里娘比较厉害。”
“那有啥的。”刘氏道:“哪个媳妇没受过婆婆的气啊?我和大嫂天天受娘的气。”
周氏:你别扯上我。
刘氏说完,觉得一道冷飕飕的眼神,王婆子死亡凝视她,她尴尬一笑,道:“我的意思,大户人家规矩多。”
“而且对方说了,给五十两彩礼,三十斤米,二十斤面,再给静儿做俩身新衣裳,有个要求,就是要今天就把静儿送过去。”
“大哥,这事不妥,太急了,对方条件那么好,咋能看上静儿那丫头?再说大哥,要真那么好,你能让给我家静儿?月儿都没嫁人呢。”林明礼道。
他对俩闺女没啥要求,嫁的近点,汉子老实点就成。
林明义还没说话,刘氏就道:“大哥不是说了吗?静儿八字和人家合适,这样条件的哪里去找?再说五十两彩礼呢。”
有了五十两,她给娘送去三十两,娘说让她帮衬着弟弟,先把家里的屋子盖好,让弟妹进门。
“不行。”
“行。”刘氏道:“大哥,就这么定了,这婚事我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