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从一起下班做饭的家常生活变成了“异地校园恋爱”。
研究生的生活和从前截然不同,最初几个月是上课,与同学、师兄师姐互相熟悉,一群年轻人搞活动、团建,生活丰富多彩。
后来导师安排他们参加自己的项目,或者给老师打下手,或者介绍他们去事务所实习,接触的世界就更宽广了。
一起备考CPA、ACCA的同学很多,一个寝室四个人,全都准备考证,四个姑娘互相作伴,每天抱着书本去图书馆,然后复习到闭馆又结伴回来。
易晨隔一两天去看一次翠翠,有时候带一些小吃让翠翠和室友分享,室友们很快就知道了翠翠有个高高帅帅对她很好的男友,接着同门全都知道了,翠翠因此常常被调侃。
有时候看他来送东西,方翠翠就会打趣他“别有所谋”,易晨嘿嘿笑着不否认,揽着女友的肩和其他同学告别。
读研后的恋爱反而更甜了,校园生活毕竟比工作轻松,读书、考证之余能充分享受恋爱的甜蜜,对两人的感情有意想不到的促进。
如今的方翠翠哪怕专心读研也不用担心经济问题,蛋糕店投资回报很高,每季度都有上万的分红,工作的存款不少,校园生活成本反而降低了。室友们都是无忧无虑的小姑娘,结伴游玩、购物、买衣服化妆品……城市年轻女孩的日常,翠翠彻底融入。
易晨小王这种经常见到她的人感受不到,最多偶尔感叹一句翠翠读研后越来越时髦漂亮了,有些人则几乎认不出她。
比如方家的亲人们。
?来锦城打工,回龙区作为工业区必然是务工者的选择之一,方家的人把翠翠的信当成指引,顺着她的描述进城,自然而然就将回龙区做了第一选择。
不过四五年过去,福莱康已经不是这边待遇最好的厂子,反而因为加班多,很多人都不愿意来,所以方家三姐弟各有选择,并没有都进福莱康。
蛋糕店招了服务员,小王不再忙碌,翠翠和易晨就很少再去店里帮忙了,一个月去一回,看看小王、见见朋友倒是有,其余时候,几乎不管店铺运营。
12月底,方翠翠如往常一样去看小王,戴着毛茸茸的耳罩,穿着雪白的羽绒服,脚踩卡其色雪地靴,背着单肩包,短发齐刘海下是带笑的眉眼,青春漂亮的模样在穿着厂服的工人之间格外出挑。
她推开门和小王打招呼,小王应了一声:“今天没课啊?”
“是啊,来看看你,给同学带个鲜奶小蛋糕,她们很喜欢咱们的蛋糕,听说我要来就让我带呢。”
小王一乐:“等着,我现做。易晨呢?”
“他今天下午有课,约好了来这里接我。”方翠翠摘掉耳罩,走到玻璃房门口看着小王操作,顺便闲聊。
“最近还好吧?”
“好啊,一直很忙,年底到了,又签了一笔预售卡。”
方翠翠鼓掌:“王店长越来越厉害了!”
小王笑一声,瞥她一眼:“少来。”
正聊着,方翠翠听到店门被拉开,几个小伙子进来,其中一个喊另一个“方涛!”
她嘴角的笑还挂着,扭头看过去,就看到一个黑黑壮壮的小伙子,眉眼十分熟悉,甚至和自己有几分相像,站在满是玻璃橱柜的蛋糕店动作局促,低头看着一排排蛋糕,一个都不敢拿。
走到她这个方向时,方涛似乎注意到了有人盯着自己,抬头看过来,就看到一个穿着柔软漂亮羽绒服的姑娘,脸一红,立刻低下了头。
方翠翠噗嗤笑了,暗道傻小子,扭过头继续和小王说话。
方涛听到笑声,更加窘迫地盯着地板,直到对话声响起,他才偷偷看过去,多看几眼之后,他就觉得有些熟悉,但是又一想,自己怎么可能熟悉这种城里姑娘?余下的心思全在感慨城里人真有钱啊,不管是人还是衣服,都光鲜亮丽的。
“你真不打算相认啊?”易晨接她回家,听到她说起见到方涛的事,问了一句。
“在我家,弟弟靠姐姐帮衬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姐姐把自己有的东西给弟弟也是天经地义的。方涛以前对我还行,但是不妨碍他这种观念从小就被环境根植脑中。”
易晨听明白了:“想再锻炼锻炼他?”
方翠翠应声:“都是那么大的人了,只要踏实打工,钱都能攒下来的,不需要我现在就去管东管西。等到他吃够了打工的苦,以后我再提建议,他也能听几分。”
易晨感慨地叹了一声,伸手拍拍她的手背:“我没有兄弟姐妹,但你做的已经是我能想到最好的了。”
方翠翠反握住他的手:“我家庭复杂,可能会让你累一点,不过不会很麻烦,我都会解决的。”
易晨嗔怒:“和我这么生分?我怕这点麻烦?”
方翠翠笑起来,立刻捧他:“不怕不怕,易老师最厉害了。”
这么不走心的夸奖,也不知道让人高兴还是让人生气呢,易晨半真半假地恼怒,捏着她的两家往外扯以示惩罚,扯着扯着,凑上去亲了一口……
打工的日子自然是苦的,但是读研的日子也不轻松,研二以后,导师经常给他们发一些任务,有难有易,方翠翠因为早年的经历,性子稳、能吃苦、勤恳少言还十分细心好学,被导师看重,渐渐又加入了几个重要项目。
她曾经想要读研的目标渐渐实现。她跟着导师参加高级人才研讨会,讨论的不是如何埋头做账而是制度条文查漏补缺;她加入企业顾问项目,看着行业精英们把书本内容一条条活化成现实操作,仿佛学过的教材都活了;她去高级学府参加交流会,看到了更多的同级精英,那些人年轻有为,神采飞扬……
年轻人,果然要多见一些世面,才知道自己还可以去更远的地方,看更多的风景,做更厉害的人。
研二暑假,易晨问她未来的职业规划。
方翠翠笑着问:“我如果去读博――”
“我支持!”易晨想也不想说。
但是下一秒,他握住了她的手:“不过读博之前,我们要不要抽空把咱们的事儿办了?”
方翠翠看着天花板装傻:“什么事儿啊……”
易晨刮刮她的鼻子,哼哼,却没再说这件事:“考你的博士去吧,我们易家以后也是博士门楣了,说去出腰杆子笔挺笔挺。”
那语气自傲夸张得让人失笑。
方翠翠一边笑,一边心里就有些没着没落的,所以这人,到底想不想结婚啊?其实……读博之前结婚……她,也是可以的……
她咬唇,难道要她主动求婚?
易晨当然想结婚,既然知道了翠翠的打算,他的求婚计划自然就安排起来了。
研三第一学期,方翠翠生日那天,易晨在校园求婚了。
那年流行路人一人送一朵花给女主角的求婚模式,方翠翠按照约定等在校园湖边的杨柳树下,身边经过一位同学,同学就笑着递给她一朵玫瑰花。
她以为这是易晨的生日惊喜。
直到九十九朵玫瑰捧满怀后,那人突然出现在她身后。
“同学,未成年不得早恋,走,跟我去教务处。”说着,衣服后领子被轻轻揪住。
方翠翠回神,好笑地看着西装革履的他:“老师,我成年了。”
易晨挑眉:“是吗?满20岁了吗?”
“24了老师。”
“那去民政局。”
指尖一凉,一枚戒指套进了她的无名指。
第534章 天路38
去民政局前,先得见家长。
翠翠考上研究生后,易晨就将两人恋爱的事情告诉了父母,有时候父母问起翠翠的事情,他会挑一些告知,渐渐的,易家父母对“方翠翠”这个人有了全面的印象。
但是这只是通过易晨了解到的情况,真要谈婚论嫁,还要见过面,甚至两家人相处过。
求婚后的一个周末,方翠翠跟着易晨前去见“公婆”。
易晨的家在一个老小区,进门就能看到许多退休老人在散步聊天,或者乘凉下棋。他牵着翠翠的手下车走到楼道口,就这短短一路,就和好几位邻居打了招呼。
“这是女朋友吗?”
“是啊,谢姨。”
“带女朋友回家啊?”
“对,赵叔你散步啊……”
方翠翠还没见到易家父母,小区先知道易家媳妇上门了。
来之前,易晨让方翠翠放心,说父母已经了解她的所有情况,对他们的感情并不反对,见到易家父母后,方翠翠发现,他没有为了安慰她而夸大。
易家父母很热情,提前准备了热茶水果,做了一桌的好菜,仿佛招待熟稔的小辈一般招待方翠翠。
吃完饭后,二老和两个年轻人坐在沙发上聊了一会儿,这才谈起未来的打算,问及翠翠的家庭。
“听小晨说你家离锦城很远,你和小晨的事,家里人知道吗?”
方翠翠也不隐瞒:“叔叔阿姨,我家在小县城大山里,来城里后很少联系。这两年,家里的弟弟姐姐也出来打工了,我看他们虽然辛苦但是做得挺踏实,我就打算以后能帮他们一把就帮一帮,在他们困难的时候扶持一下。家里除了弟弟都结婚了,各自有小家,其余时候接触不多。”
易家父母点头,普通亲戚往来他们当然不介意,只要不是满家子亲戚上门打秋风、扒着易晨养方家全家,他们都能接受。
方翠翠知道易家父母的担忧,别说外人了,她自己都防着那一家子吸血,所以一切丑话说在前头,说清楚了,便也没什么顾虑了。
易父便问:“虽然不怎么和家里联系,但是你要是和晨晨结婚,还是要通知父母吧,你们打算去老家吗?”
这一点,易晨和方翠翠商量过。
方翠翠打算先去见方涛,了解一下家里这几年的情况。想回家拿户口本结婚,必然要经过方家父母那一关,按照老家的收入和物价,方翠翠估摸着就算方爱民狮子大开口也开不出多高,她不介意拿万把块给父母,就当报答养育之恩。
但如果方爱民漫天喊价,不顾女儿在夫家是否难做人,只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那就最后一点亲情也不必有了。
这些话方翠翠直接说不太好,只回复易家父母说明年五一长假打算回去一趟。
易晨则私底下和父母说了这些打算,也摆明了自己的态度:“我和翠翠商量过了,她不要彩礼,我不要嫁妆,我们到时候领证结婚办一场婚礼就好了。”
结婚就是这样,彩礼嫁妆酒席房车……什么都要打算,男方出什么、女方出什么,两家人要坐下来细细商量。
方翠翠和易晨却简单粗暴,走个婚礼仪式,一切从简。
易家父母躺在床上算了算,觉得这样也好,女孩自身是很好的,家庭虽然差了点,但是现在看来姑娘很精明,不会被家里摆弄。如果能选当然希望儿子找个本地姑娘,但孩子自己喜欢,谈了这么多年,他们总不能棒打鸳鸯,就这样吧……
临睡前,易父笑了一声:“为了儿子结婚咱们攒了这么多年钱,如今一看,省了大半,挺好。”
易母拍他一下:“那你儿媳妇也没嫁妆,还有啊,这两人大大咧咧的,估计在学校那个小房子结婚都乐意。”
“这不好吗?想换大房子,让他们以后赚了钱自己买去。”
“你说得好笑,这么个小房子,就一个房间,真当婚房?”
二老开始为他们筹划用省下这笔钱买个比计划更大的房子……
易晨和方翠翠不知道,但是他们也在商量房子的事。
方翠翠接触的企业多,还有各种导师研讨会、经济分析、师兄师姐所在企业传过来的小道消息,以及很多朋友都在买房……最后结合前世记忆这个粗壮金手指,她确定房价很快要上涨。
所以她提议两人用积蓄买个大一点的新房子。
易晨很相信她的眼光:“听你的,我的钱以后也是你的钱,全都交给你投资。”
易晨的积蓄的确比方翠翠多很多,不仅有工资还有蛋糕店分红,他生活简单,尤其和方翠翠在一起后,消费少收入多,买个好地段一百多平的房子,首付没问题,贷款有单位公积金。
说到这,易晨索性把工资卡直接上交了:“你是专业人才,咱家的收入都交给你管。”
方翠翠也不客气,收了卡拉着他研究新盘,准备看房子。
易家父母听说儿子去看房子,打算和方翠翠合买婚房,惊讶:“贷款买?不用贷款啊,我和你爸都给你准备好房款了。”
方翠翠支招:再买一套。
当然,她话是这么说的:“房价还会涨,现在买稳赚不赔,而且老小区老旧没电梯,还是需要为老人买一套新房的,以后年纪大了搬过来,电梯进出不费力。万一有了孩子,看小孩也方便呀。”
易家父母听了心里窝心极了,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买,那就听你们的,再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