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靠名将系统平定边关-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阿白知道自己辛辛苦苦烧的水,就是刚刚洒在地上的水,一定会再跟大牛吵一架的。
  而另一边,白神的中军王帐迎来了新一波的喧嚣。
  不同于以往所有人大气都不敢喘的状态,众人这回的反应大了许多。
  “你再说一遍?”
  按捺不住情绪的大臣早已经忍不住动了手,揪住前来传讯的士兵的领子,不可置信地大喊着。
  士兵尽管早已做足了心理准备,却还是被他们的反应吓得话都说不利索。
  “王都,王都被人偷袭,有人引了弥渡江的水,喀涡河水位飞涨,王都被淹了,大水退了之后,有人冲进王都,内城,内城的人死伤······死伤大半。”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那大臣的怒吼简直要冲破天际。
  而有这样愤懑心情的还不止他一人,王帐里只要能站在这片地方的人,谁家不是权贵?
  他们出门打仗,怎么会带家眷?肯定是把家眷都放在了王城,那可是整个白神最安全的地方!
  万万没想到的是,最安全的地方也被人偷袭了,还是在这么多守城兵马的看守之下!
  这让他们还怎么打!
  脑子活泛的大臣早就迫不及待出列,语重心长道:“大王,臣请撤兵!”
  这个时候还打什么?居山关围了这些天了也没打下来,后方王城还让人连锅端了,国库都让人搬空了,这让人怎么打?
  撤兵回吧!
  另一派的武将不太乐意,他们的家眷又不在王城,都打到现在了,怎么能说撤就撤?
  但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也不能说得太过分,只好跟着站出来道:“大王,国师的药人所向无敌,直到今日都未曾败过,眼看着居山关他们就要守不住了,若是在这时撤兵,我等功亏一篑!”
  打仗是你说着玩儿的吗?这还是大王御驾亲征!
  前面时候打得不容易,但现在不一样了,他们有国师炼制的药人,那些药人经历两场胜仗之后才损失了一万人,但未国可是结结实实有五六万死在了他们手里。
  打到现在这么顺利,就是因为药人的出现让未国措手不及,也没有好的方法对付他们,才能在短时间内占尽了便宜,现在撤兵,等以后未国有了应对之法,再想取得现在这么好的战绩可就难了!
  巴达赛勒确实被传回来的消息震惊到了,两派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他也没有站出来多说一句话。
  但很快,众人慢慢停下了争吵,不自觉抬眼朝上首望去。
  自从兵士说完消息后,大王就一直没有反应,他们吵到现在才有所察觉,巴达赛勒也跟着看向王座。
  众人就看见大王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等了一会儿,巴达赛勒才觉出不对,上前伸手一试——
  “来人!快把国师喊来!大王昏过去了!”
  这一声算是惊醒了下首心焦的众人,几名老臣赶紧上前看看情况,感受到鼻息和脉搏之后纷纷松了口气。
  “快来人!把大王送回去!”
  “国师!快!快去请国师!”
  众人慌乱着也不敢随意乱动大王的身体,只好让大王身边的侍人进来,把人送回休息的营帐中。
  不多时,国师就带人走了进去。
  这几年大王的身体每况愈下,都是因为有国师的医术吊着,才能慢慢调养回来,而大王也只接受国师一人的诊治,其他的巫医,没有命令都不能近大王的身。
  国师坐在大王的床边,让人点了一盆火,从戴在身上的布袋中找出几枝草药,揉碎了敷在王的额头、手心,又接着,又拿出一张画好的符纸,烧成灰掺在水里,给王喂了下去。
  做完这些的国师并没有离开,而是静静地等待着这些东西发挥药效。
  果不其然,才不过一炷香的时间,王缓缓睁开了双眼,看着帐顶,视线从模糊到清晰。
  “国师······”看清楚床边坐着的人影,王的声音透着浓重的疲惫和感伤,“孤是不是该撤兵了?”
  其实在晕过去后,大臣们的声音他都听得见,只是任凭他怎么呼喊,身体怎么也无法做出反应。
  他知道大臣们的忧虑,也知道武将们的不甘······
  “只要是大王做出的决定,我等永远都会坚定不移地执行。”国师的声音传进王的耳朵,有些悠远空灵,王原本激愤的心绪变得平静下来。
  “药人军队,会为大王扫平所有的障碍。”国师轻飘飘地加了句。
  这句话砸进了大王的心里,他双眼放出热烈的目光,忽然抓住了国师的手臂,有些急切道:“对!那些药人!孤不甘心!孤要他们付出代价!”
  王城已经被毁,哪怕是光听传来的消息,大王都能想到,他回去以后面临的会是怎样凄惨的王都。
  但就这么回去,他不甘心!
  “所有将士,全力进攻居山关!孤要他们付出代价!”
  白神大王怒喝着下达了命令,门外候着的诸人自然听到了声音,互相看了一圈,最终还是把视线落在了最前方的巴达赛勒身上。
  “将军······”有人小声试探着这位老将的态度。
  巴达赛勒没有理会,转过身,在众人疑惑探究的目光中,自顾自离开了这个地方。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重阳关,辛淮看着房间里久侯多时的身影,面上挂上了一如既往温和病弱的笑容。
  “不知察合汗王大驾光临寒舍,有何贵干?”
  作者有话说:
  阿白(默默看着汤):死!都得死!


第120章 
  对于深更半夜出现在自己房间里的阿狮兰;辛淮倒是并不意外。
  可以说,他等这个人;等了很久。
  伸手缓缓点亮屋里的灯盏;拢起袖子,辛淮引燃炉子,顺便将盛满水的铜壶放了上去。
  这一切他做得熟练又自然;阿狮兰也撑着脸,看得兴致勃勃;嘴里说得话却让人生厌:“没想到堂堂相府嫡子;竟落魄到如此地步,真是可悲可叹啊。”
  辛淮无所谓地笑笑;在凳子上坐了下来,伸手靠近炉子;借着里面升起的暖意烤手。
  “汗王忘了,柳家早就不是相府主人了;现在活着的,是青州柳氏。”
  哪怕被人当面揭了伤疤,辛淮也没有生气的样子,他若是还在意什么相府富贵;就不会跑到肃州;更不会留在重阳关。
  这种奚落嘲讽的话,现在已经激不起他的怒火,只会让他觉得好笑罢了。
  闻言;阿狮兰看向辛淮的目光更加深邃;过了一会儿;像是想到什么好笑的事;他倏忽嗤笑出声道:“之前进京的时候;我曾在和会馆夜会楼大人,向他提出合作的建议,你猜,他那时是怎么说的?”
  辛淮伸手摸了摸炉子上的茶壶,试过温度以后直接将手贴在了上面。
  听到阿狮兰的话,他略微勾了勾唇角,不急不徐道:“想必楼大人那时,是拒绝了汗王的。”
  不用猜也知道,彼时楼家势大,楼太傅未死,楼家嫡女即将进宫为后,所有的路都让楼复德算得明明白白,他怎么可能会跟阿狮兰这个外族合作?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
  “哈哈哈······”阿狮兰忍不住大笑起来,眼中露出欣赏之意,“你猜对了。当时我就想,这老东西总有一天会来求我的。”
  他到现在都记得老东西那晚不屑合作的态度,可那又怎样?
  这不是就回来求他了?
  辛淮听出他口中的得意,等他笑完了才道:“这说明,汗王这些年的部署,没有白费。”
  楼家倒得这么快,还这么惨烈,他可不信这其中没有阿狮兰的手笔。
  阿狮兰饶有兴致地盯着眼前开始泡茶的人,半晌才道:“我曾经说我和他的目的都是一样的,这句话错了,我跟他不是一路人,我们才是一路人。”
  茶褐色的眸子在烛光的照映下闪着摄人的寒光,而辛淮却对他的目光视若无睹。
  他淡淡道:“对我来说,汗王您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们才是一路人。”
  苍白的手指拎起茶壶,袅袅白雾中,阿狮兰看不清辛淮此时的神色,只觉得这个人实在让他看不透。
  这句话不仅彰显了辛淮的实力,也显示了辛淮的自傲。
  他若是没有插手楼复德谋划的事,加速了楼复德的失败,那老东西绝不会把辛淮推到他面前。
  对辛淮而言,能让楼复德将自己暴露在他眼中,他阿狮兰才算有资格跟他合作。
  有趣,实在有趣。
  而辛淮看着滚烫的热水冲进壶里,粗糙的茶叶被烫得上下起伏,随波翻滚,冒上来的热气冲得他一时间有些恍惚。
  天下人都知道,当年是柳相意图谋反篡位,失败后以满殿群臣为要挟,保住了柳家其他人的性命,而柳家自此回到青州老家,族内年轻子弟再不能入仕,只能另谋出路。
  父亲败了,父亲也认了,可他不想认。
  明明是老皇帝该死,凭什么就是父亲错了!
  柳家三代不可进京,不准入仕,呵,三代之后,谁还记得柳家?柳家还怎么有东山再起的那天!
  族里所有人都认了,认自己是罪族,是有罪之人,甚至有人为了摆脱柳家,不惜远走改姓,当年柳家相府门庭若市,现在青州的宅子门口,乞丐路过都能吐口唾沫骂上一句反贼!
  作为柳家嫡子,从高出跌落尘埃,他消沉过,气愤过,无助过,甚至想过一死了之。
  他在父亲小小的坟茔边待了半年,想在梦里问问父亲,他该怎么办。
  可每每他梦见的都是父亲的背影。
  最终,他想明白了。
  想要让柳家东山再起,那就要先废了皇帝当年下的令,想要让皇帝开口收回这道命令是不可能了,那就只好换条路子。
  只要未国不复存在,这道令自然就没了效力。
  楼家不过是他挑选的磨刀石,他若是真这么看重楼家这条路,这些年就不会化名待在重阳关。
  “那现在,辛主薄准备什么时候动手啊?”阿狮兰轻笑道。
  这也是他今晚亲自过来见辛淮的根本目的,楼复德在突如其来的打击下,选择了断尾求生,不仅放弃了继续仿造虎符,还上书请求外调,皇帝自然不肯放他走,他必须待在京城,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讨生活。
  这样对他们也有好处,只要京城的水越混,他们这边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一旦他肯帮察合打开重阳关的大门,那重阳关自然能落在他手里。
  辛淮放下茶杯,拿出一块饼子放在炉子上炙烤,干硬的面饼在高温下慢慢散发出焦香的气味,引得人口舌生津。
  “汗王应该知道,整个肃州城,每年都会举办一场烟火花灯会。”
  阿狮兰:“元宵节?你明知道这对察合来说,不是一个好的开战时机。”
  整个冬季,对他们这种草原上生活的人来说,都不是合适的开战时机。
  “不。”辛淮有些病容的脸上挂起了危险的笑意,他望着阿狮兰,声音中透着坚定,“它是。”
  并且,这天还是察合有史以来最合适的时机。
  “烟火盛会是整个肃州城最热闹的时候,重阳关更是如此,所有人在那天都会来参见,这天,也是重阳关一年到头最忙碌的时候。”
  辛淮给炉子上的饼子翻了个面,手背上青色的血管被炉火照耀得清晰可见。
  “东北的战事还在继续,未国为了反击白神挥兵二十万大军,京中需要守备,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余力派兵支援重阳关,岳家风头正盛的小将军又去了白神······”
  说着,辛淮学着阿狮兰刚开始的模样,将手撑在下巴处,轻声道:“当然,您是察合汗国的王,该怎么选择,您自有定数。”
  屋子里忽然陷入了沉寂,两个人再没有说话,门外开始飘下细碎的雪花,伴随着呼啸的北风,纷纷扬扬地散落在各处。
  辛淮好整以暇地拿起炉子上烤好的面饼,就着温热的茶水慢慢吃着。
  怎么选择都是阿狮兰的自由,但他并不觉得对方会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阿狮兰确实被辛淮的话说得有些意动,但也没有脑子一热就开口答应下来。
  默了半天,他才沉声道:“我现在给不了你答案,三日后,我会让人将答案带到你面前。”
  这样的决定不是他一人说了就有效的,他虽然是察合汗王,但也不能罔顾朝臣的意愿,在寒冷的冬季与未国开战。
  可正如辛淮所言,这次的时机,真是千载难逢。
  站起身,阿狮兰自觉不必再待下去了,准备离开时却被辛淮的声音叫住。
  “让你的人在重阳关小心些,那位安阳王殿下不简单。”
  “不过是个闲散王爷罢了,能有多不简单?”
  阿狮兰浑不在意,在他眼里,这个当朝皇叔不足为惧。
  辛淮却不想他因为粗心大意露了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