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靠名将系统平定边关-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厮见到岳昭手里的那些种子;嘴上直说让岳昭将此事交给他办;他定能让这些种子明年得个好收成出来。
  虽然岳昭有些疑惑;他这个半吊子算命的种地水平到底能不能行;但周厦直接就要给岳昭立下军令状;岳昭没忍住问了周厦为什么这么执着。
  青年倒是神秘一笑,对着她低声说了句,少将军,这可都是大功德啊。
  岳昭虽然觉得这说法玄乎了点,但也不得不承认周厦说的确实有些道理。
  能够让整个未国的百姓能够解决温饱,不会再面临收成不好就会被饿死的境遇,确实算是功德一件了。
  见他胸有成竹的样子,岳昭也没含糊,找了将军府的几亩良田,就把这事儿托给周厦了。
  还嘱咐他若是人手不够,尽管来找她,转过头就继续忙春耕的事了。
  这场春耕祭祀对于岳昭来说,倒是头一回见到。
  祭祀开始之前,先是请了几位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来念已经写好的祝祷词,再将祝祷词在田头焚烧,献些馒头、酒肉,传达给春神大家的敬意。
  之后就是走个形式了。
  两位大人赶着两头犄角被涂成红色的耕牛慢慢步入田地,其他人跟在后面拿着农具操持。
  开犁以后,岳毅和赵大人赶着牛,拉着犁带着大家在田地中央转一圈,再在圈内犁个十字,合成一个圆形的田字,展现农耕时的情形。
  之后再用牲畜祭祀春神,带着大家焚香祝祷。
  仪式结束后,参加祭祀的百姓都能得到一点儿祭祀后的肉。
  由于岳昭在新手村养的猪已经可以出栏了,于是此次就被老父亲给惦记上了,岳昭也不能让自家阿父失了面子,就去了一趟新手村,亲自挑了两头最大的猪。
  岳昭要是做的就是带着人来分肉,秉持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均匀的将肉切成了巴掌大的小块,一一派发给来参加的百姓。
  可能是她力大无穷的名声已经传出去了,重阳关的百姓现在都说,只要吃了岳昭亲手派发亲手养的神猪,以后定能如她一般如有神力。
  岳昭:“······”
  谢谢父老乡亲这么看得起我,但请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
  每家每户分到的猪肉并不多,只能凑合着炒盘菜罢了,但重阳关的百姓依旧非常开心,连带着将军府的大伙儿也被感染到。
  方洛直说要给大家露一手,也算是为新加入的楚念姐姐接风。
  岳昭带着王兆好说歹说,在楚念有些不解的眼神中才把人给劝下来了。
  楚念自从之前在玄山手刃了仇人以后,就一直住在了将军府,但整个人有些失魂落魄的,直到冯婆子找到将军府,知道他们已经扫平了曹帮后,二人抱头痛哭了一场,才又恢复成了原来的那个楚念。
  她性格虽有些冷淡,但只要将军府的大家有个什么事情,无论如何都会帮把手,属于外冷内热的类型。
  方洛则本就是温婉大方的性子,所以二人相处的也非常融洽,偶尔贾乐乐还过来带着她们一起出门转转,王兆也会带着易凯跟着蹭吃蹭喝。
  一时间只要她们出府,那就是呼啦啦一群人。
  那日阿狮兰跑的太快,岳昭还是没追上那小子,只能先着人把东西都拉回来,自己则是又带着剩下的人,跑去密耶城将曹帮的余孽连根拔起,统统带回了重阳关。
  至于那本至关重要的账册,果然就藏在楚念描述的地方,岳昭连着箱子一股脑地全带回来了。
  后来瞧着那些账册,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谁都没想到,曹帮这些年从青州运过来的私盐,贩出的钱财林林总总竟有百万两,而这些钱曹帮只留下了一小部分,剩下的都被一层层交了上去。
  其中最大的一笔,则是汇到了楼家!
  岳毅心道此事果然非同小可,赶紧将此事禀告给了萧瑜。
  重阳关连夜呈上去奏折和账册,则是在原本平和的朝堂上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太和殿内,萧瑜铁青着脸将手中的奏折传了下去,他轻声开口,墨黑的眸子中尽是压抑的怒气:“我大未素来与蛮族不和,蛮族更是如狼似虎觊觎我中原腹地,却没想到,竟然还有人敢贩卖私盐,更是贩给了蛮族!”
  “众爱卿怎么看?”
  殿中的大臣此时已经将那奏折原原本本看完了,奏折上岳毅只是交代了捉拿走私犯这件事的全过程,隐去了账册以及资金流向的事情,是以大臣们也只能猜到这贩卖私盐的贼人定是朝中有人,却都拿不准到底是谁。
  萧胥然则是老神在在地站在一旁,他早已从岳昭传回来的消息里知道了全部。
  其实过年那日萧瑜召楼太傅到御书房试探,就是因为他们查到了这几年总有大笔银钱,从外面流入楼家,但一直都没有查到这笔银钱的来源。
  同时户部尚书周大人自接手户部尚书的位置以来,就兢兢业业,结果从每年的盐税上查出有些不对,事关重大,他们准备从暗处着手细查,谁知才查到青州,岳将军的奏折就来了。
  不得不说,岳家简直就是大未的福将。
  而事实也证明了,他们之前查出来的问题就是出在了青州,楼家的那些银钱,果然就来自于此处。
  昨夜他和小瑜儿商谈了一夜,都认为应该在楼家还未收到任何风声时出其不意。
  于是就有了今日的场面。
  听到陛下的问话,几位大臣对视了一眼,最终,户部尚书周大人打了个头阵:“回禀陛下,臣以为这些贼人的猖獗之行定是有人在暗中撑腰,为肃清正道,必要严惩其背后之人,以正视听!”
  萧瑜冷眼扫了一圈楼家父子,楼太傅的脸上还是一如既往的严肃,此时眼观鼻鼻观心,没有什么异样,而另一边的楼复德只是面色有些苍白。
  半响,萧瑜面色淡漠,声音中听不出喜怒,幽幽道:“太傅以为呢?”
  这件事昨夜他和皇叔就已经商量出了结果,楼家此行可以说是杀身之祸,但萧瑜毕竟登基不久,对楼家不能太过,贩卖私盐这件事,楼家从先帝时期就已经在做了,此中牵连甚广,不能一概全部除去。
  但可以借此机会削弱楼家的势力。
  被点到的楼太傅走出列,面上还带着气愤,语气痛心疾首道:“陛下自登记以来,大赦天下,爱民如子,这些贼人罔顾皇恩,犯下这样的恶事,都是臣等无能,不能为陛下分忧,未尽纠察之责。”
  听到这话,萧胥然轻挑眉梢。
  这话里的意思,是想责怪重阳关未尽到稽查责任,在边关出了这么大的纰漏,想拖岳家下水。
  呵,看样子,要么是楼太傅根本就不知道楼家掺和其中,要么就是还在这装无辜。
  而楼太傅的身后,工部尚书楼复德向来忠厚的脸上此时尽是阴鸷,他低着头定着身形,两只手在袖子中紧握成拳。
  对于这件事,朝中的反应比较一致,都是请求彻查青州盐税,严惩背后之人。
  开玩笑,这个时候谁敢跳出来说一句不行?
  你敢这么说,那你就是做贼心虚,不然你为何要帮贼人开脱?
  一旦牵扯进了这里,不死也得脱层皮啊。
  再说这事今日不过是开了个头罢了,往后估计还有的吵呢。
  下了朝后的楼太傅跟在工人身后,被引到了御书房。
  望着父亲离去的背影,楼复德心中五味杂陈,只能坐自家马车中等着。
  走到御书房中的楼太傅还有些不解,自己最近身体还算康健,今日在朝会中的言论也没有什么不当。
  心中还在揣测,手上也没耽误对陛下的见礼,他端正跪下,道:“臣,见过陛下。”
  谁知跪下以后,迟迟没有听到陛下让他起身,楼太傅无法,只得继续跪着。
  约莫半盏茶的功夫,他毕竟年迈体衰,双膝有些疼痛,悄悄抬起头,就看见了萧瑜面色不善。
  萧瑜也觉着时候差不多了,才硬着声音道:“太傅可知,朕为何会让太傅来此?”
  楼太傅面上有些惶恐,但还是恭敬回道:“臣不知。”
  哗啦——
  一本奏折被萧瑜砸在了楼太傅的面前。
  “太傅瞧瞧这份密折吧。”
  楼太傅死死皱着眉,还是拿起了面前的密折,细细读了下去。
  朝堂上的那封奏折说的含糊,但这封密折,确是将账册之事,其中每一笔银钱流向说的事无巨细。
  楼太傅瞧着那些流入楼家的银钱记载,缓缓瞪大了眼睛。
  待楼太傅走出宫门时,天色已经有些晚了,他原本挺直的身量莫名有些佝偻,小黄门也在纳闷怎么突然就见太傅这般暮气沉沉的模样。
  楼复德在马车中再次见到父亲时,就知道自己做的事,陛下还有父亲都知道了。
  上了马车的楼太傅瞥了眼这个自己一直引以为傲的长子,没有说话。
  “父亲······”
  “你先闭嘴,一切回去再说。”
  最终还是楼复德先开了这个口,但话还未说完,就被楼太傅出声打断。
  作者有话说:
  岳昭:我养的猪没有这么大的效果!


第57章 
  楼茂今日归家的时辰有些晚了。
  早已过了而立之年的他身形有些发福;面容白净,脸上带着商人向来的和善样子。
  掐手算着日子;边关的私盐应该已经出手了;曹帮带回来的东西还得带回来放在他的铺子中售卖。
  蛮族的皮料可是上好的稀罕物,京城中达官贵族都愿意出高价买回去。
  跨进楼府,他自顾自盘算着这批货到京后能赚多少;眼中笑意更盛,心情愈发好了。
  往日里下人点头哈腰跟他见礼;他都不放在眼里;今日还笑眯眯地点点头应了两句。
  绕过正厅,他准备去书房找大哥商议些事情;还未走到大哥的院子,就被江伯拦了下来。
  江伯是楼府的管家;也是父亲的心腹,伺候了楼府上下大半辈子;如今虽然上了岁数,但一切事物还是安排的妥妥当当。
  “二爷,老爷让您回来以后去他书房一趟。”江伯恭敬道。
  楼茂听是父亲的意思,还颇有些不耐烦:“江伯;你知道我爹叫我过去;是为了什么事吗?”
  反正在楼茂的记忆中,楼太傅素来就是板着一张脸,整日看他不舒服的模样;但凡让他去书房;就没有一次;他是没挨骂的。
  江伯面上仍旧是波澜不惊的模样;他靠近楼茂低声说着:“今日老爷回来就带着大爷去了书房;瞧着心情似乎不大爽利,如今也才一盏茶的功夫,倒是没听见有什么动静。”
  楼茂点点头,谢过江伯后慢慢朝着父亲的书房走去。
  心中虽然还有些拿不准父亲让他过去的用意,但只要大哥在,那就好说了。
  他们兄弟二人一母同胞,但母亲身体不好,一直缠绵于病榻,不能料理府中杂事,就把自己的陪嫁丫鬟开了脸,给父亲做了妾,成了白姨娘。
  后来虽好药吊着,但也没能挺过去。
  父亲整日忙于公务,没空管家,这些年也一直没有续娶,白姨娘自己也有了孩子,对他们也是不冷不热罢了。
  是大哥一手将他带大的,他不喜读书,也不想考功名,就干脆做了些买卖,父亲一直有些瞧不起他的行当,但大哥知道的时候也只是笑笑,给了他一笔银钱,让他安心去做。
  哪怕如今他们各自娶妻成家了,大哥也是他心中最重要的人。
  一路走到书房,楼茂才发现,四下的下人没有一个站在院子里,只有院门口守着的江伯盯着四周。
  他有些奇怪,但依旧站在书房门口出声道:“父亲,儿子来了。”
  书房的门紧闭着,他站在门口也没听见里头有什么声音,过了好一会儿,里面才传出来父亲的声音。
  “进来。”
  推开书房的大门,楼茂第一眼见到的便是跪在地上的大哥。
  抬眼瞧着背对着他们的父亲,楼茂下意识地将书房的门带上,不让人看到里面的情形,再走过去跟大哥跪在了一起。
  面沉如水的楼太傅还在盯着自己书房挂着的这副松鹤图,画下的书案上还放着一把镶嵌著名贵宝石的长剑。
  若不是看到陛下的那封密折,他怎么都想不到老二竟然做下了这样的事,而气到快要发疯的楼太傅此时却诡异得平静下来。
  自己的儿子有多大本事他知道,这件事虽然陛下查到了次子这里。
  但其中要说没有老大的手笔,他都不信!
  终于等到两个儿子都到齐了,楼太傅才缓缓转过身子。
  他仔细端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突然嗤笑了一声:“你们两个背着我真是好大的手笔啊。”
  楼茂脑子里还没转过弯呢,就听见大哥低着头道:“父亲,此事都是我让二弟做的,青州盐课提举司的郑提举是您的学生,与我还是同科,是我将他拉下水的,犯私盐也是我的主意,不关二弟的事。”
  听见这话,楼茂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