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带着十亿物资穿回六零年代-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学校就需要请老师,还有学生的课文这些,哪一样不需要用到钱,不管是哪方面都要不少的花费。


第128章 捐钱,建学校
  沈家村周围有不少的村子,也就新学村有一所学校。接着,就只有镇上与县城才有学校了
  而沈家村,正好离新学生产大队比较近,走过去花费的时间也短。因此,村里的孩子上学,都是去新学村的小学。
  “建学校,这能行吗?”
  沈国庆心里没底,这事他了从来没考虑过。但老爷子的一番话,让他不禁觉得是一条出路。
  毕竟,乡下的日子太过坚苦了,对于孩子们来说,想要走出乡村,唯有读书,才是最好的出路。
  没有谁愿意,自家的孩子全都窝在农村,日子过得贫困艰苦,还要为了粮食而发愁。
  郑耀祖喝了几口茶,神情沉稳的分析,“当然可行,让孩们子多读书,对她们的未来有很大帮助,要是能在你们自己的村里开设学校,也能让村里的孩子都去念书,这是件好事。”
  沈窈默默的帮爷爷倒满茶水,堂屋静悄悄的,大家听着俩人的谈话,没有人出声打扰。
  其实,她会想着捐钱在村子里建学校,就是想让村里的女孩们都能读书识字。
  希望能通过念书,让她们有一定的文化知识,能让她们的眼界当宽。
  让她们遇到事情时,能通过学识去解决,也让大家知道,女孩儿并不是家里的奴隶。
  “郑老,您说的是!确实还是读书为好,要是没有文化,就只能一辈子困在村子里,过着辛苦的日子,那样的生活能有啥盼头,可建学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书的老师,还有课桌书本都不好解决。”
  沈国庆叹息道,他们家不是那种迂腐的人,都很赞同多读点书,这样才有机会走出去。
  可是,这建学校也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村子里还有其他干部。虽然他是村长兼支书,但也不能做到一锤定音。
  郑耀祖淡然说道,“老师和课本方面,我倒是能帮你们解决。至于课桌,你们村子就靠着大山,相信村里的乡亲会木匠活的也不少,做些课桌不是什么难事。”
  对他来说,这些都是些小事情,就看村子里的人会不会想了。
  如果都想让自家的子孙后代当睁眼瞎,那就是人家自己的事情了。
  老爷子把话都说得这么明白了,沈国庆心里也开始有些心动了。
  他发现,以前从没考虑过的事情,如今被老爷子这么一说,似乎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行,那我现在就去找村干部商量下,随后,再召集全村的人开会。”
  沈国庆向老爷子招了下招呼,就准备去村部找人,他现在被郑老点醒了,就想着早点把事情给落实了。
  郑耀祖笑着摇头,“不急,待会再去也不迟!”
  “郑老,你还有什么吩咐吗?”沈国庆听到这话,只能重新坐回凳子上,有些不解的望着郑耀祖。
  老爷子可别给他出难题啊,这学校能不能成还是个问题。要是他老人家再提高要求,那他也办不到啊。
  郑耀祖看了下他,老神在在的问,“国庆,要是建一所带砖瓦的小学,六间教室,两间老师办公室,外加两间宿舍,一共需要多少砖多少瓦?”
  沈国庆完全傻眼了,他感觉,郑老这是在为难他啊。
  他能说服村民建几间茅草屋就不错了,哪里还能建砖瓦房啊。
  何况,还是带着十间屋子的砖瓦房,这没有上千块钱的成本,压根就建不出来的。
  “老爷子,您这为难到我了,我们村里的公费,统共加起来也没有几百块啊,没法修建那么大的砖瓦房。”沈国庆面露苦涩的回道。
  而在屋里坐着的沈家人也懵住了,十间砖瓦房,也就在城里才见到过,她们乡下哪有这么大的学校,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郑耀祖笑道,“那要是由我郑家捐一笔钱,这样能修建出来吗?还有啊,如果学校建成了,你们是否能确保,让村里的女娃都去上学。”
  沈国庆听完老爷子的话,一脸震惊的看着他,“郑老,您说的都是真的?”
  他咋觉得很不真实啊,有种让人踩在棉花上的感觉,轻飘飘的,就跟在做梦一般!
  “是真的!”郑耀祖笑着点头,他让大儿子把准备好的钱,拿出来放在桌子上,“国庆,这里是三千块钱,真金白银就在这里,就看你们能不能说服乡亲,让家里的女娃去上学了。”
  沈国庆看着桌子上摆的大黑十,眼里满是震惊,激动地说道,“我的老天爷,这竟然是真的,郑老,您放心!我现在就去找大伙商量,保证给您满意的答复!”
  说完,沈国庆就立即冲了出去,他担心自己是在做梦。于是,伸手用力地掐了下自己的大腿。
  我滴娘,竟然会痛。
  他高兴得笑出声,会痛,那就说明老爷子真的没骗他!
  沈秋嘴巴张得老大,她瞧着飞快就消失在院子里的沈国庆,这还是她家万事都稳的住爹吗?那冲出去的速度,就跟后面有人在追他一般。
  “老爷子,您真想好啦?这可是几千块,而不是几块钱啊。”徐大妮在边上纠结的问。
  郑耀祖笑呵呵的点头,“想好了,我家乖孙女出生在沈家村,她想为村里的女娃们做点事,我这个做爷爷的,当然得帮她实现。”
  高淑娟面带笑容,“徐姐,在村里建学校是好事,钱对我们来说都是小问题,只要能让村里的女孩们读上书,捐这些钱都是值得的。”
  她家闺女想要做的事情,她们这些做长辈的必然是全力支持。
  何况,捐钱给村里建学校,让孩子们能读书识字,本就是一件善事,她们没有任何理由去反对。
  当然,前提是那些乡亲们懂得感恩,若是他们不懂得知足,贪得无厌,那就另当别论了。
  徐大妮点头道,“这确实挺好的。”
  陈兰花两人也欣然赞同,她们也是当娘的人,当然也希望,自家的孩子多读点书,将来能够走出沈家村。
  她们两人都不希望,自家的孩子一辈子都待在乡下,那样的日子太累太苦了。
  沈国庆办事的速度很快,在下午村民们快收工的时候,就让大家晚上六点去村部开会。
  下午的时候,他先找到村里的干部们一起开会商讨。
  最后,除了叶志国那个跳梁小丑,其他的村干部们都一致通过了。
  有人愿意捐钱给村里建学校,这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他们又哪里会不答应的。
  做好了村干部的工作,如今就只剩下晚上开会后,村民们的表态决定了。
  因为村长让大家晚上开会,所以,各家各户收工后,就急忙回家弄晚饭去了。


第129章 成功说服乡亲
  吃完晚饭,沈窈同沈秋把两位好友送上车,见三哥开车走远了,两人就跟着大家前往村部。
  这时候,乡亲们也都陆续的聚集在村部的院子里。
  沈国庆看人都到齐了,就出声说道,“今晚开会,是有一件大事需要很大家商量,窈窈的爷爷,郑老准备给咱们村捐一笔钱修建小学。但提前,是让村里的女娃们都能去读书。”
  “建学校?”
  “村长,你开玩笑的吧?”
  “建学校可不是简单的事,要花好多钱的哦。”
  “现在饭都吃不饱了,还读哪样书哟,有那个闲工夫,还不如多挣点工分。”
  “就是说嘛,读书能做啥啊…”
  “窈丫头她爷爷,既然有钱捐来盖学校,他不差钱,哪咋不捐点出来给大家用啊。”
  沈国庆的一番话,顿时就让大家闹开了。对于他们而言,只有多干活才是对的,读书那就是个不靠谱的事情。
  何况,在他们眼里,女娃长大了,那就是别人家的啦,与其让她们去学堂念书识字,还不如留在家里多干点活呢。
  让丫头片子去上学,最后,他们不仅花了钱不说,还耽搁了挣工分,这完全就不合算。
  所以,对于大家而言,让女娃们去读书,根本就不实际。
  沈国庆抬手示意,“读书为何没用,会识字了,至少不用当文盲。以后走出去的时候,也不会因不识字被人骗,你们在乡下受苦受累了一辈子,就不想让你们的孩子过得好些吗?”
  沈国庆的眼睛环顾了一圈,见大家的情绪渐渐地安稳,于是,他有接着的画大饼。
  “修建学校,是很好的事情,等孩子们有文化知识了,要是镇上或县城的工厂招工人的时候,就能让你们的孩子去试试,万一被厂子招进去了,到时有工资可拿,总比整天在地里挣工分好吧。”
  “现在建学校的钱有了,至于桌凳,咱们可以去山上砍柴来自己做,只需要,你们出一点学费买课本以及学习用品,大家花少许的钱,让家里的女娃们读书,等以后她们当了工人,不就能更好的回报你们。”
  “我要说的就是这些,现在该大家表态了,要是都同意,郑老就会捐钱给咱们建小学,还是盖砖瓦教室。可若是都不愿意,这学校咱们也就不用想了。”
  沈家的人是第一个举手的,他们没有一丝犹豫,直接就选择了同意。
  之后,渐渐地也有人举起了手,他们都想到村长说的招人,被工人两个字打动了。
  当然,也有喝反调的,比如像李招娣,她就很不待见村里的女娃读书。
  “读啥书,咱们乡下泥腿子又不是城里人,家里本就紧巴,还让女娃去读书,耽搁那么多年上学,要是换成工分的话,好歹能让家里多分许多的粮食,要是书读了出来,又没当上工人,到时地里的工分也耽误了,让一家人还不得饿死去啊。”
  村民们听到李招递的话,虽然知道她是故意找茬,但也有人心里开始动摇了。
  陈兰花直接怒她,“你不让孩子上学,你家的孩子当然不会有出息啊,都不想付出,就想有收获,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王凤也跟着点头,“对的,大家可别听她的,她那人,就是看不得别人过得比她家好。”
  “可李招递说的也对啊,让女娃们去读书,耽误十几年,要是到头来没当上工人,那著书岂不是白读了吗?”
  “对头,让女娃们读书,这事压根就不靠谱啊,而挣工分才是最实际的东西。”
  人群中有些人呛声道。
  沈秋听到这话气恼了,她觉得这些人就是迂腐,一点都不知道往好的方面想,被人稍微挑上一句,就光往坏处想,让她的暴脾气忍不住了。
  “你们怎么那么迂腐?多读点书,那就不再是文盲了,这样一来,你们家就能娶上有文化的媳妇。
  而你们的闺女,也因为有知识,可以找一个好婆家,大家好好想想啊,是让你们闺女读书为好,还是当睁眼瞎好。”
  她挺直腰杆,仰头忽悠道,“就像我跟窈窈一样,我们也是女孩子,可我们已经高考完了,马上就要去读大学啦,你们说,我们读这么多书,以后还会嫁得差吗?”
  “这还需要问啊,肯定嫁得比村里的人好啊!”
  人群中有人脱口而出,这年代乡下日子太艰难了,谁不想嫁一个城里人啊。
  沈秋摊开手掌,“那不就是咯,有文化就有了选择,所以,让你们的闺女去读书。到时候,若是你们的闺女真当上工人了,那也能改变你们一家人的生活啊。”
  站在旁边的唐云昊,听到这姑娘的一通话,捧着肚子笑个不停。
  他感觉这小姑娘也太憨了点,哪有这样子做比喻的。
  沈窈看着在边上说得起劲的沈秋,嘴角忍不住直抽。
  小秋姐今天也太能说了,把大家都被她忽悠得一懵一懵的。
  村民们看着沈秋与沈窈俩人,都赞同地点了点头,觉得小秋这丫头,说得还挺有道理的。
  沈窈能找个有钱的对象,不就是因为她读的书多,文化知识高嘛!
  众人想着,如果他们家的闺女也去读书,不当文盲,那是不是也能嫁到城里去?
  郑耀祖这时站了出来,扬声道,“各位村民们,读书肯定是有用的,国家如今正是缺乏人才之际,未未需要的人才只会越来越多,可要是,你们的孩子没有一点文化,那单位又如何录用她们。
  读书不分男女,只要你们让孩子读书了,那就有机会去改变,你们做父母的先付出了,让她们去读书识字,等她们把书读出来啦,相信她们会回报你们做父母的。”
  村民们听完这话,都集体沉默了,大家低头不语。
  沈国庆连忙接过话,“大家都听到郑老说的了吧?只有让孩子们读书,才有机会改变她们的未来,现在工厂招工都是需要学历的,最低也得初中文凭,只要大家用点心,让孩子们拿个文凭,还怕当不上工人吗?”
  那些本不想让女娃读书的村民,听到这里,不由的动摇了。
  只要他们坚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