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在青州就不一样了,真正的山水迢迢,一封信要送上半个月的时间,自己现在所思所念,半个月后才能让对方知晓。
玉佩被沈绵一双手捂得暖烘烘的,?沈绵忽然想到以前话本子一句话,“始知相思,便害相思。”
这就是相思吗?
玉京城中,江星列深夜才回到家中。
明日琼林宴,皇帝交到了他手上,这自然是大事,江星列不敢耽误,忙到现在才散了。
第95章 暮登天子堂
江星列又是起了一个大早,今日殿试,殿试之后是琼林宴,江星列心想,忙完今天一定要跟陛下告假,太累了。
江星列其实不太理解皇帝,哪里最忙皇帝就打发他去哪里,三省六部就不提了,大理寺查案他要去,鸿胪寺接待他国来使,他还要去,就差北上去跟燕国拼命了。
他年纪小一点的时候还好,现在已经二十岁了,皇帝还不封个正式官职给他,江星列觉得,再这么下去可不行了。
他手中的权力都是皇帝给的,并不属于大夏官职体系中,用一句话说,那就是名不正言不顺,亏了他是静国公府的世子,从小到大名声都不错,要是没有这一层身份,他肯定会被朝臣指责成奸佞小人。
今日殿试,来参加的人有三百多人,皇帝坐在大殿之上,太子,齐王还有皇帝其他三个儿子,全都在场。
当今陛下育有五子六女,子嗣不多,不过皇帝也不在乎就是了,他当年兄弟倒是不少,抢皇位的时候死的没剩下两个,皇帝觉得五个儿子已经够了。
大殿里有几百人,却静的落针可闻,皇帝看一旁坐着的太子和齐王,忽然说道,“星列,去拿两份考卷,交给太子和齐王。”
江星列去找礼部尚书拿试卷了,皇帝笑着看两个儿子,“你们二人相差两岁,在一起读书,朕那是总要亲自考校你们二人的功课,今日就当再考校一次。
五皇子今年不过十二岁,性格活泼,也受皇帝宠爱,于是笑嘻嘻地说道,“父皇,你怎么不考校儿臣和四哥五哥呢?”
“急什么,再过两年,你们想逃都不行。”皇帝笑道。
三皇子和四皇子都不敢开口,他们两人清楚,父皇在太子和齐王之间摇摆不定,态度暧昧,把两个人拉上去同台比赛,简直就是一场天大的热闹,他们俩现在还没有搅和进去的本事。
也就是五皇子年纪小,敢在皇帝面前说这些话。
江星列拿着两份试卷过来,身后的内侍捧着笔墨纸砚,放在太子和齐王面前。
太子顿时一阵头疼,沈绮确实是个靠得住的女子,进门十几日,又得了林总管提点,最近是她在照顾小皇孙和太子妃,太子好不容易才能喘口气,皇帝又给他答考卷。
太子一看题目,两道,一道关于大夏和北燕的战事,另一道是江南一带贩卖私盐之事要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可以说是大夏今年最急需解决的两件事情。
“星列,不如你也答一份。”皇帝说道。
江星列回道,“陛下,臣昨日深夜还在为今日的琼林宴饮做准备,今早寅时不到便进宫,如今看人都是重影的,已然看不清纸上写的是什么题目了。”
自从江星列向皇帝坦白心事之后,皇帝对江星列更加宽和,江星列的态度也比往日从容许多,所以才敢说出这些话来。
皇帝闻言,道,“你近日确实辛苦了,明日开始,许你七日的假。”
江星列立刻向皇帝行礼,“多谢陛下。”
殿下,学子们已经拿到了题目,一看这两道题目,大多数人都是心里有数的,能坐在这里的,哪一个不是有老师指导的,他们的老师,多是朝中官员,平时谈话时,自然会说到这两个关乎大夏安危的国家大事。
题目不难,考官宣布答题之后,大部分人很快动笔了。
沈瑞但看着题目,迟迟没有下笔。他关于这两个问题的想法,很多都是受父亲和祖父的影响,不过沈瑞有自己的想法,虽然还不成熟。
他考量再三,将自己能想到的,跟祖父跟他说过的话理顺,这才开始答题。
江星列远远看着沈瑞,发现他半天没有动作,便蹙起眉头,等沈瑞动笔,他才放心了些。
等待总是漫长又无聊的,皇帝也着急,他想下去巡视。
礼部尚书赶紧上前拦住,小声说,“陛下,您天威肃容,贸然下去,恐怕学子们经受不起。”
“行了你,”皇帝不耐烦道,“年年都是这几句,朕看看都不行,朕又不吃人。”
礼部尚书有点委屈,他也不是说假话,黄豆酱以前下去巡视,有些人吓得连字都写不出来了。年长的还好,尤其年轻一点,性子不稳的,真是容易被皇帝吓到。
礼部尚书劝道,“陛下,下午成绩出来,晚上琼林宴,您想怎么问都行。”
皇帝只能回去,绕到太子和齐王身后看了看,至于如何评价,皇帝暂时没有定论。
青州。
天气接连阴沉了几日,却没有下雨,就放晴了。
沈绵每天睡到日上三竿,逍遥的不得了,新请的厨娘虽然贵,可是做饭好吃。
尤其是得知沈绵以后还要回玉京的时候,恨不得每天给沈绵做十八顿饭,还将自己的女儿带到身边,教女儿厨艺,希望她以后能够跟随沈绵去盛京。
碧云和碧水两人十分警惕,沈绵并不放在心上,她早就明白了,碧云和碧水两人并不是一般的婢女,江星列把她们两人送过来,就是存着保护她的心思,沈绵对她们自然放心。
“一大早上的,祖父去哪儿了?”沈绵问道。
“青州知府带着儿子来拜访,这会儿都在老爷子院子里呢,碧水都被借过去都伺候茶水了。”碧云说道。
沈绵打了个呵欠,问,“订做的画案怎么还没好,你叫人去催了吗?”
“我的娘子,这才三天,您那么一张画案,一时半会儿也做不出来。”碧云无奈道,沈绵一天要问八回。
“好吧,”沈绵喝了一碗海鲜粥,“我快一个月没摸过笔了,再不动手,手都要生了。”
“娘子先吃饭,别着急。”
沈绵吃了一点小菜,拿过团扇扇风,“五月刚出头,天气就这么热了。”
碧云帮她打扇,“青州好似比盛京还有热些。”
沈绵点头说是,吃过饭后,两人在院子里乘凉,这房子时间久了,院子里有颗高大的槐树,沈绵昨天才叫人在树下放了石桌石凳,今天正好坐着。
“奴婢下午叫人给娘子绑个秋千吧,这树有年头了。”
“听说是太祖父和太祖母种的,这院子也是祖父买来,给他们二人养老的,”沈绵有些感慨道,“听说太祖父和太祖母都是在海上打渔的渔民,结果教出来我祖父这个文曲星。”
“外人都说咱们沈府前途无量呢。”碧云笑道。
沈绵轻轻摸过自己的脸,道,“不前途无量,还有什么活路。”
碧云知道她又想起宫中的事情了,也不敢再说,忙去端了点心过去。
第96章明争暗斗
沈绵边许愿边想,要是二哥哥金榜题名,得以高中一甲,她就去寺院和善堂各捐一笔钱。
“白糖去哪儿了,一大早上的没影儿?”沈绵问道。
“奴婢也没瞧见,奴婢去找找吧。”碧云放下手里的绣活儿,准备去找。
沈绵道,“不碍事,我就是无聊没得玩。”
脸上的伤总是不好,沈绵出门就要蒙着面纱,她不太愿意出去,要说画画,最近也不知道该画什么,看书也没有心思。
沈绵想着,一手撑着下巴,就开始发起呆来。
碧云有些忧心,沈绵最近话也不多说,精神也不好,让柴郎中诊治,又查不出什么大病。新来的厨娘做饭好吃,可她吃的比以前少多了。
总是在发呆,白糖在的时候,就揉着白糖的毛发呆,还没有几日,脸都小了一圈,要是让世子知道了,指不定有多心疼。
但是碧云和碧水两人也是束手无措,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盼望娘子脸上的伤早日好一些,多出去玩玩,肯定会好些。
中午,皇帝拿着太子和齐王的试卷,正在书房里看,他随口询问江星列,“若是战事再起,你觉得该当如何?”
江星列毫不犹豫地说道,“犯我大夏国威者,虽远必诛,北燕若敢再动干戈,臣愿浴血沙场。”
江星列这倒不是演戏,他确实有从军的想法,只是身为国公府世子,难免有揽权的嫌疑,皇家也不会允许,他只能歇了这个心思,当个文臣。
皇帝听了,面露喜色,连说三个“好”字,“大夏的年轻人,该当如此气魄!”
“这必定是大夏男儿的心声。”江星列道。
“朕年轻时,还不是太子,那时领兵边关,与一班武将血战沙场,不过就是你这个年纪,回头一看,已经过去了二十余载。”皇帝慨叹道。
江星列一时之间想不清楚皇帝想说什么,难不成是想再起干戈,让太子或者齐王跟他一样,出去领兵打仗,在边关锻炼几年。
林总管这时候捧着一个木盒子过来,皇帝把太子和齐王的试卷放进去,然后嘎达一声,挂上了一把小锁头,吩咐林总管道,“存起来,没有朕的旨意,不能打开。”
林总管应是,然后去存了起来。
皇帝笑着问江星列,“不好奇他们二人写了什么?”
“太子殿下的性格,臣略有了解,可以揣度,齐王殿下臣就不知道了。”江星列垂首回答。
皇帝点点头,没有再问,只说,“你与太子一起长大,关系亲厚,了解也是应当的。”
江星列还没想好要说什么,林总管放盒子回来,道,“陛下,已经收好了。”
皇帝点头,“走,这个时辰,该去好好考校考校未来大夏的栋梁了。”
宫里的事情,一向是瞒不住的。
于贵妃指甲前段时间劈了,今天才长好,侍女正在给她染指甲,齐王坐在一旁,听到侍女的回禀之后,一向沉郁的面容中带上了喜色。
于贵妃也面露笑意,说,“太子好文不好武,必定会提出和谈的建议,可陛下年少时,是亲自去战场上厮杀过的,我那时便知,陛下绝不是看起来这样的和气的,只是坐在那把椅子上没有办法。”
齐王道,“母妃也觉得父皇会高儿一眼,而非觉得儿臣鲁莽。”
“母妃以前就跟你说过,你是最像你父皇的,不管长相还是个性,”于贵妃招手,让儿子走到她身边,“我儿,你不过十九岁的年纪,你父皇在沙场上时,也是你这般年纪,年少气盛是自然的事情,你要再像你的父皇一点,知道吗?”
齐王脸上露出了然的神色,于贵妃拍拍儿子的手,“你的机会来了,不要让母妃失望,咱们于家,还是靠你打一场翻身仗。”
“母妃放心,儿臣一定会让舅舅重回盛京,也会让三郎瞑目的。”齐王知道自己的母亲的心病在哪里。
“王妃是不是要生了?”
“就在这两日。”齐王回答。
“让你府上的人消停些,这是你的长子,就算是女儿,也是皇族这一辈头一个女儿,陛下子嗣不丰,他有一定会喜欢的。”于贵妃担心她儿子后院里有哪个不长眼的做了蠢事。
“儿臣已经吩咐下去了,太医说了,定是麟儿,母后等着抱孙儿吧。”说到这件事情,齐王也露出笑意来。
“去吧,时辰到了,记得拢几个人过去。”于贵妃再吩咐了一句,齐王便告退了。
午后,皇帝在大殿中,挨个问问题,三百多个考生,皇帝才问了几十个,已经口干舌燥了,于是一挥手,看向三省长官,六部尚书还有御史台等等各部官员,让他们去问。
“陛下,这不合规矩。”礼部尚书道。
皇帝喝了口茶,说,“往年科举,最终殿试者不过百人,今年数量如此之多,朕看琼林宴都得耽搁到后天去了,你去,让老程大人阅卷快些,把文章好的给我送过来,朕在询问。”
礼部尚书一听要去找阅卷的老程大人,当即两股战战,一脸难色,江星列道,“陛下,臣去催促。”
皇帝点头,“去吧,要是今日实在考校不完,就将琼林宴放到后日。”
皇帝擦擦头上的汗,小宫女赶紧上前打扇。
老程大人正带领一帮官员阅卷,江星列委婉提醒了两句,说明皇帝的意思,老程大人把手一挥,“科举乃是国之大事,不容草率,江世子,你去转告陛下,琼林宴推后一日。”
江星列早知道是这个结果,便回去复命了。
皇帝没办法,只能喝口茶继续上阵。
太子正在一旁,皇帝偶尔会问话,他只需候着就是。
内侍忽然在太子耳边说了句什么,太子的脸色当时一变,焦急地等着皇帝考校完这个考生,然后上前,小声道,“父皇,太子妃病危,儿臣,儿臣请求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