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父主动与江星列打招呼,江星列先是蹙眉,以为又是哪个?来讨好他的官员,因而只是瞥了一眼,便不再理会,催促吏部几个人赶紧拿出个章程来,他好回去和陛下交代。
想讨好江星列的人太多了,他是天子近臣,给皇帝上眼药简直太容易了,正说的吏部侍郎左晟就是前两年被江星列了两句,再加上自己有本事,得到了皇帝赏识,年纪轻轻就升上来了。
何父尴尬到了极点,?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的,半晌没有说出来话来。
江星列临走前,对左侍郎?拱手行礼,客客气气地说道,“听说左大人新得了一个小公子,真是可喜可贺。”
左晟眉开眼笑,“多亏去年江世子那一幅送子观音了,?凭我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到青云寺求得一幅画。”
江星列笑道,“左侍郎客气了,回头别忘了给我下帖子,我去你们家吃满月酒。”
“一定,一定,我给世子准备好酒。”左晟笑着亲自把江星列送走了。
送走江星列,左晟看着新来的何郎中脸色难看,也知道他刚刚想攀江星列,对方却没有理会他,他心下觉得江星列可能不喜欢这人,也没有说什么。
当日吏部就新添了一个笑话,说是有新来的官员,不想着好好做事,?却想着歪门邪道想要攀龙附凤,气得何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江星列第二天也听说了,他这才想起来,跟自己说话的人应该是何娴宁的父亲,估计是为女儿来试探自己的,可他当时确实没有认出来,他这个人,一向对谁都是客客气气的,就算不喜欢哪个,也不会表现在明面上,否则也不会谁见了他都说好。?
江星列心想,干脆将错就错?,假装不知道,他要是知道这事儿专门去吏部上门道歉,那肯定是抬高了何娴宁的父亲,不去的话,盛京的趣事太多了,明后天大家议论的事情就会换一件。
但何娴宁的父亲身为当事人,却觉得自己受到了极大的辱没,再加上被人议论了两天,他恨不得现在就调任其他地方去。
所以何娴宁向父亲撒娇,想要去见淑和郡主的时候,被父亲严词拒绝,他对何夫人道,“夫人,我看静国公府一团乱麻,还是给娴宁重新安排人家吧,她如今才十五,急什么。”
何娴宁听了,愣在当场,震惊道,“父亲,您先前不是觉得他挺好的么?”
何父看着女儿眼泪汪汪的模样,有些心疼,道,“宁儿啊,爹是为了你好,静国公府乱糟糟的闹分家,这次分不成,还有下一次,淑和郡主也实在不是个省油的灯,你这样柔弱,定是要被她拿捏的,夫人,你说是不是?”
何夫人对丈夫的决定有些认同,道,“有句话说的好,家和万事兴,我回头就跟淑和那边说一声,就说咱们娴宁还小,我还想再留两年,推了这门婚事。”
何父松了口气,他总不好对妻女说,是江星列故意慢待自己,所以才想着这门婚事不成。
何娴宁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看看父亲,又看看母亲,道,“娘,我知道你们是为了我好,可是世子是世子,静国公府是静国公府,我,我,我喜欢世子爷,能不能不要推了婚事,我想嫁给他。”
“你喜欢人家,人家喜欢你吗?”何父道。
何娴宁红着脸,柔声说,“我与世子都是守礼之人,这样的话怎么会轻易说。”
何夫人摇了摇头,“他若是有半分喜欢你,肯定是要寻机会和你说话的,再守礼的人,就像你爹,他也是悄悄寻过我的。”
何娴宁忍不住掩面而泣,何父劝说道,“盛京的好男儿多的是,静国公府看着堂皇,实际上是在风雨中飘荡,好与不好,全凭皇恩,宁儿放心,爹爹和你娘还会害你不成,回头就给你找个好的,让你风风光光地嫁出去。”
何娴宁抿着嘴不说话,一个劲儿地哭。
何家夫妇也不知道该如何劝,但这婚事确实是不成了。
晚上,何夫人对丈夫说道,“我本来奇怪,你说江家那孩子那么好,为什么拖到现在不成婚,还千里迢迢想聘咱们家的女儿,咱们趁早了了这桩事,少和静国公府牵扯为好。”
她之前不说,是怕丈夫不同意,今天丈夫开口,她自然立刻答应。
江星列还不知道自己一个疏忽,就让何家打消了主意,否则一定会可惜那盒子上好的东珠,白白送给明仪公主了。
青州。
沈绵看着一盒子莹润漂亮的珍珠,对碧云道,“我要这么多珍珠做什么,拿着当弹球玩儿吗?”
“娘子可以攒着,以后做一件珍珠衫,高门大户的夫人们都有。”碧云道。
沈绵吃着晒干的虾仁,道,“你先收起来吧,我去看看那一箱子仕女图,祖父看了两日,还不给我。”
江星列知道沈绵在画仕女图,给她搜罗了一箱子名家大作,十几幅真品,沈老爷子第一眼瞧见,险些厥过去,这些画,那一幅不是价值连城,江星列那小子就这么送过去,也不怕弄坏了。
沈老爷子看了几幅,觉得这些东西,应该全部给江星列送回去。
沈绵却不是这么想的,她既然下定决心要嫁给江星列,那这些东西,自己以后也是要重新带回去的,她现在送回去,人又在青州,肯定会被江星列是当做划清界限的举动。
沈绵虽然也不知道江星列到底看上自个哪里了,可她也不是轻易就会动摇的人,只要江星列不开口说什么,她也绝不会改变想法。
第112章 音讯难知
接连几天大雨不断,修桥铺路的事情也都耽搁了,沈绵心急如焚,却是一点用都没有,只能等着雨停。
沈绵在屋里练字,碧云推门进来,道,“娘子,有客人来了。”
“谁啊??”沈绵把笔放下。
“是青州知府和他家的段公子,”?碧云走到沈绵身边,交给她一封信,“绮娘子和二公子的信都是送到了城中,咱们家一直没人,段公子前去造访,正好遇见驿站送信的人,便捎带过来了。”
沈绵没听碧云说什么?,已经拿过了信,上面是她姐姐沈绮的笔迹,沈绵喜道,“姐姐怎么想起来给我送信了?”
“您一走两个多月,绮娘子那样疼您,肯定是想念您了,您也回一封信给绮娘子,让她安心些。”?碧云道。
沈绵看着信,嘟哝道,“姐姐?在信里只说好的,就没说不好的。”
沈绵看到最后一页,沈绮在上面写着江星列和何娴宁的事情,并说皇宫中的人,皇后和太子妃,还有明仪公主都很喜欢何娴宁,最重要的是静国公府的淑和郡主特别中意何娴宁。
沈绵在心里叹了口气,?姐姐明面上没有劝她和江星列断绝关系,说完这件事情,又说起青州好山好水,让她在青州多待些日子,盛京眼下正乱着。
沈绵心里明白,姐姐是不愿意她和江星列?之间的事情,她知道沈绮的好意。
沈绵把信装起来,然后又去看沈瑞的信。
沈瑞的信明显要欢快很多,里面写了最近发生的趣事,写了他考中了庶吉士,要去翰林院编书,以后还是想外放到江南去,不想跟父亲一样,在御史台为官。
不然,以后自己有了孩子,也要像他和沈绵那样,连好朋友都找不着。
沈绵看着信笑起来,心里越发想念沈瑞。
她看完信,一时间也不知道要回什么,就坐在桌前,又把信来回看着。
雨水从小窗户里飘进来,碧云赶紧关了窗,又帮她披了一件?衣服,“娘子,八月的天气,可要多穿一些了。”
沈绵点头,把自己裹起来,“也不知道青州知府找祖父有什么事情?”
“奴婢瞧着知府大人很是严肃的样子,肯定是有大事。”碧云道。
沈绵看着外面,雨好像小了一点,沈绵站起来,舒展了一下身体,“走,我带你们外边玩儿。”
“下雨怎么能出去?”碧云赶紧阻拦。
沈绵笑道,“有什么不能出去的,你给我拿件短打,咱们家小厮穿的就行,趁祖父忙着正好出去玩,不然哪儿也去不了了。”
碧云有些担心,沈绵赶紧催促她,碧云无奈,只能去拿了衣服,然后把江星列派过来的两个护卫叫上,正好保护沈绵。
沈绵一看身后两个人,哭笑不得,道,“你怎么把他们也叫上了。”
两个护卫上前,行礼道,“二娘子,以后我们俩就给您管了,您有事吩咐我们就成,您要是在这儿有个万一,回去世子得活剥了我们俩的皮,您千万别嫌弃我们俩。”
沈绵没有再推辞,“你们叫什么来着?”
“属下叫叶晓风,这个是我弟叶晓云。”其中一个人首先回答。
沈绵仔细看着两人的样貌,说道,“你们二人不像是兄弟。”
有些亲生的兄弟确实会想的天差地别,但在细微之处,必定有相似的地方,不过沈绵看着叶晓风和叶晓云两兄弟,两人眉眼间并没有相似的地方。
叶晓风道,“娘子好眼力,我们都是养父捡回去养大的,后来学了武功,给世子当护卫。”
沈绵觉得自己好像说错了话,道,“我并无冒犯之意。”
叶晓云连连摆手,笑嘻嘻地说道,“不会,不会,我可比他长得好看。”
沈绵点点头,自己撑着伞往外面走,“你的眼眶深,下颌骨棱角分明,确实好看些。”
“不过你兄长得高呀,”沈绵并不厚此薄彼,“你应该有一点北燕人的血统,你兄长像是西北那边人的相貌,单眼皮,方脸,要是再蓄一把胡子,那就是画上的西北壮汉了。”
叶晓云有些没心没肺地叹了口气,“我真的长不高了吗?”
“不会比你哥哥高。”沈绵道。
叶晓风则是有些惊讶,“娘子怎么能猜到我们兄弟二人的来历?”
“画画的时候,得大致知道骨骼是怎么长的,才能画出一个人的神来,”沈绵道,“我跟着老师学来的,就是闻空大师,他可会看相了,我也会看。”
“那娘子能记住的人也很多吧。”叶晓风询问。
“嗯,记得挺清楚的。”沈绵随口提了一句,并不在意,带着身后三人,准备去附近的海边,碧水被留下侍奉老爷子去了,沈绵想着下回带她一起出去。
沈家庄离海极近,不过半个时辰的路程。
路上来来往往的有不少村民,穿着斗笠蓑衣,看见沈绵之后,不少人都跟她打招呼。
沈绵客客气气地回礼,道,“伯伯你们去忙什么?”
老伯回道,“趁着不刮风,准备去打渔,二娘子想吃什么,伯伯给你带回来。”
沈绵道,“有什么都好。”
平常沈家庄的人捞了海鲜,都是送到城里去卖的,沈绵住在这里的十来天,会直接从渔民手里买海鲜回来,有人送到沈家,她也来者不拒。
沈家庄的人看见沈绵,活像看见了一个浑身镶金的金娃娃似的。
到了海边滩涂上的时候,雨已经停了,沈绵踩着两脚泥沙,到处乱走。
碧云看着她这样,跟个野丫头似的,十分担忧。
但沈绵毫不在意,她玩了一会,捡回来几个漂亮的贝壳,又跟着几位大娘挖沙虫去了。
碧云远远看见沈绵身边的肉虫子,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赶紧走过去,想让沈绵去别的地方玩。
“娘子,这是什么?”碧云硬着头皮问。
“熬汤最好,你昨晚也喝了。”沈绵道。
她看见碧云脸色不好,估计碧云是害怕虫子,笑嘻嘻地把手里的两条扔到碧云脚下,碧云往后一躲,差点跌倒在沙子里。
几个大娘见了,忙拦着沈绵,“二娘子,你家的丫头怕这个,别吓人家。”
沈绵“嗯”了一声,“没事,我逗她呢。”
她回来青州之后,说话的腔调也有五分这里的口音,几个大娘觉得沈家的小娘子一点都不娇气,越发喜欢她了。
沈绵在这里消磨一下午,心中那点郁气也散了。
第113章 母子相争
沈绵跟着村民一起回去,路上有不少七八岁的小孩子,沈绵把自己荷包里的糖都分完了。
有几个孩子没有分到,围着沈绵不肯好好走路,沈绵只得说道,“你们明日到村东头的沈家来找姐姐,我再给你们分。”
几个小孩子叽叽喳喳地答应下来,有个小男孩硬是挤到沈绵身旁,拉着沈绵的衣袖跟她一起走。
沈绵大笑,小男孩的兄长也才十五六岁的年纪,见了十分尴尬,想跟沈绵道歉。
沈绵?笑着说没事,被一群小孩子簇拥着回了沈家。她想着,让叶晓风快一步回去,等路过沈家的时候,叶晓风抱着沈绵的匣子,里面有糖,有蜜饯还有果干,都是吃的。
碧云和碧云帮忙,把糖分给一群小孩子,他们这才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沈绵也收到了一篮子各种各样的海鲜,算是礼尚往来。
等送走了一大群人,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