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医她千娇百媚-第3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靖承:“……”
  你一定要这样吗?
  薛湄见他吃瘪,锦屏居然真的没把此事告诉他,忍不住哈哈笑起来。
  萧靖承一把搂住了她。
  薛湄微愣,身子有点发软,倒在了他怀里:“干嘛,我们不是陌生人吗?”
  “这一刻,我想要亲亲陌生人。”萧靖承道。
  薛湄:“……你个登徒子。”
  萧靖承:“……”
  为了防止她进一步破坏气氛,萧靖承低头封住了她的唇。


第640章 要你十里红妆铺地
  薛湄依偎在萧靖承怀里,听到了他轻微的心跳声,就像徜徉在四月的花海,温暖又香甜。
  现在他们不怎么见面,第一不能让成兰卿留意这边;第二不能伤害靖王的三个孩子。
  孩子尚小,不太懂现在的“父亲”是假冒的。
  而孩子对父亲的感情是真实的,当他们意识到父亲并不如人意时,他们受到的伤害是实实在在的。
  怕流言蜚语,不是怕那些言语伤及靖王府或者庄王义妹的颜面,而是怕伤害靖王府的孩子。
  再加上,薛湄的身份从来都不是秘密,但萧靖承的身份是,故而哪怕阿梦死遁了,他们也不能公开见面。
  “……你可有想过,咱们俩何时成婚?”薛湄问萧靖承。
  萧靖承:“两年后。”
  薛湄:“……”
  那你想得美,两年后未必就能大事安定。
  “我的意思是,我们成亲是未知,而两个人就要这样吗?不如我们先私定终身,对着苍天拜过了,就算成亲了。”薛湄道。
  萧靖承:“太简陋了。我娶你,岂能用这样简陋的方式?我要你十里红妆铺地,嫁妆能围绕整个京城抬一圈。”
  薛湄:“嫁妆不是我自己准备吗?”
  “我会提前送给你。”萧靖承道。
  薛湄:“……”
  她最烦仪式了。
  以前战友有退的,而后嫁得不错,抱怨过婚礼的复杂。薛湄略微了解,就望而却步。她那时候想,自己要是结婚,婚礼就不办了。
  她和爱人私下里领个证,然后去最美丽的第八星系度假。整个联盟一半的鲜花,都由第八星系供应,那边全部都是农业星球,只有零星几个工业星球,环境美得不像话。
  现在,萧靖承居然打算把她最恨的复杂仪式套在她身上,薛湄恨不能打死他算了。
  “我不想要十里红妆,怪麻烦的。”薛湄道。
  萧靖承:“我会在府上派出管事嬷嬷,替你操持。”
  薛湄捧住了他的脸:“你个死直男。”
  萧靖承:“……”
  就在他们俩快要吵起来的时候,丫鬟来敲门:“王爷,大皇子殿下到了。”
  萧靖承打开了房门。
  “让王妃上茶款待,我这便来。”萧靖承道。
  丫鬟道是。
  这是他和阿梦之间的密语。果然,片刻之后阿梦过来了,说要给萧靖承整理衣衫。
  阿梦低声对他道:“大哥来寻九弟的,一来就问你怎么不在家。我说你给九弟寻个古董砚台,在书房呢。”
  萧靖承:“我这里也没合适的古董砚台。”
  阿梦:“就说没寻到。”
  薛湄从里面出来,手里拿了一方小小砚台:“把这个给庄王吧。”
  阿梦惊奇:“郡主哪里弄来的?”
  萧靖承知道薛湄的空间,替薛湄遮掩,让阿梦不要多问。
  他很快出去了。
  大皇子见只有他,就笑问:“弟妹呢?”
  “快到了午膳时辰,大哥留下来用膳。九弟的义妹在陪孩子们玩,我让王妃去叫她一声。”萧靖承道。
  解释了为什么他和成阳郡主都不在场,而是让王妃陪着薛池的事。
  当然,信不信就随大皇子了。
  萧靖承又把砚台给了薛池。
  大皇子凑上来,说是一块极好的砚台,便说萧靖承大方。
  “靖王”本身就是个浮夸无脑的人,当即哈哈大笑,自夸兄友弟恭,什么好东西都舍得给弟弟。
  为此,他吹嘘了好久。
  大皇子听着,不胜其烦。
  萧靖承的事,成兰卿还没有告诉大皇子,因为成兰卿自己也不是很确定。
  成兰卿在怀疑萧靖承的时候,派出了自己最可靠的密探去白崖镇。结果那人回来说,在白崖镇见到的萧靖承是真的。
  故而,靖王只是长得和萧靖承很像,说话声音也相似。
  靖王身边人,没有一个是成兰卿认识的,她也只能有一半把握。密探确定萧靖承在白崖镇之后,成兰卿就只有三成把握。
  为了这三成把握,贸然告诉大皇子,然后再推翻自己说的,会降低她成兰卿的判断与眼光。
  她没提过。
  大皇子的情报,八成在成兰卿手里。成兰卿没说,他就不知靖王府有什么问题,只是对他们和九弟亲近表示费解。
  “难道,老八也想投靠我,走九弟的路子?”这是大皇子姜琷唯一能想到的。
  要不然,九弟干嘛跟靖王这种莽夫走近?
  靖王两口子,都是不太能上台面的人物。
  大皇子觉得,哪怕靖王想要投靠,他也不能要。靖王虽然受宠,但他除了会闯祸,也没有其他本事。
  拉这么个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将来甩都甩不掉。
  德妃养的两个孩子,性格上都很奇怪,全部像宫婢出身的德妃,骨子里摆不脱低贱人的底蕴,让人无法高看他们一眼。
  薛湄很快和阿梦从“内院”出来了。看到大皇子,她真心实意有点惊讶,询问他为何而来。
  “殿下有事?”
  “我来接九弟回府。那些叨扰你们的人,我会派人去说。”大皇子笑道,“那些人成天就知道逢高踩低,卑劣无耻。”
  薛湄去看薛池。
  薛池态度随意:“大哥不用替我抱怨。这点小事,我还是能扛得住。况且,八哥这里挺好的,我们打算多住几日。”
  阿梦笑道:“九弟和白姑娘能来住住,家里很热闹。大哥放心,我会款待好他们的。”
  大皇子见状,不再多言。
  他看了眼薛湄。
  薛湄与他对视,无奈笑了笑。她的表情落在大皇子眼里,充满了内疚。
  大皇子觉得这一刻的她,无比坦诚,心中也松了口气。
  至少,薛湄没有把他当傻子。
  “庄王躲开”、“庄王跟稽衍楼关系匪浅”等消息,已经在京内传开了。
  这位神秘的王爷,再次占据了舆论中心,所有人都在猜测他到底是什么身份,在朝中占据什么地位。
  他跟稽衍楼的关系,是单单他的关系,还是他为大皇子建立的关系?
  裴相力保大皇子,是否也跟此事有关?
  谣言加上了想象的翅膀,顿时满城风雨,就连皇帝也听闻了。
  皇帝下了一道口谕,让薛池进宫面圣;而后又补充了一条,让薛池的义妹白潇潇随行面圣。
  薛湄:“……”


第641章 替你遮风挡雨
  进宫之前,薛湄与薛池先对了一番彼此的说辞。
  皇帝很痛恨稽衍楼。
  在建弘三十四年,皇帝打算大兴土木迁都的时候,稽衍楼的人刺杀过他。
  要知道,当时为了说服朝臣们迁都,往北迁移约莫三百里,更像是他们的老家中原地带,皇帝花了大量的心思。
  彼时多年无战事,境内风调雨顺,好几年的桃花汛都没什么大事,国库充盈。
  一旦有钱,人就起了作死心思,皇帝和侨姓望族们一合计,打算往北迁都,算作他们“回乡。”
  此举好处多多,当然是政治上的:皇帝能拥有更新、更恢弘的宫殿,以及在政治上打压了蜀姓望族,顺便也能拢权,让皇权集中。
  而侨姓望族们的田地,多半都在北边,他们更想回去;蜀姓望族现在权力饱和,也想换换地方,重新争斗。
  三方各有心机,却没人记得迁都给百姓带来怎样的疾苦。
  稽衍楼便在这个时候,在京城进行了大规模刺杀:侨姓望族和蜀姓望族家里,都死了好几个话事人。
  皇帝也遭到了刺杀。
  当时的陈婕妤替他挡了刀。
  陈婕妤是靖王的生母,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后宫没什么人记得她。就连皇帝,也只是偶然和德妃置气,陈婕妤正好住在德妃的偏宫,宠幸了她。
  这么个女人,皇帝记不住她,宫妃们也没把她当仇敌,她平凡又孤独活着。
  然而遇到了刺杀,她拼死护住皇帝,把自己刚满五个月的儿子,塞在皇帝怀里。
  在那一刻,皇帝和儿子在她眼里是那般重要,重要到她以命相搏。
  皇帝逃过一劫,稽衍楼的人放出话:一旦再动劳民伤财的心思,就要让京城血流成河。
  皇族和稽衍楼彻底决裂。
  这些年,稽衍楼的人两次警告皇帝,都是皇帝的政令会伤及百姓的时候。
  建弘帝事后反应,觉得他太爷爷创建的稽衍楼没什么错处,反而是他一时糊涂了。就在迁都停止的第二年,洪涝来了。
  洪灾之后就是瘟疫、干旱,一连三四年都没缓过来。
  幸好朝廷粮草充足,倒也很快恢复了元气,不至于动摇国本。所以这些年,皇帝憎恨稽衍楼,却也没有对他们赶尽杀绝。
  他们不是刺客,但他们掌控着天下情报,比皇帝的密探司还要厉害。
  皇帝对稽衍楼的感情很复杂。
  当然,豪门望族对稽衍楼的感情更复杂。谁家的秘密,哪怕藏得再深,都逃不过稽衍楼的眼睛。
  他们害怕稽衍楼,却又盼望成为稽衍楼的贵宾,拥有特权。
  现在,众人都以为薛池是“贵宾”,对他是既恐惧又羡慕,谁也不敢得罪他。
  但皇帝是在稽衍楼之上的,薛池和薛湄还是别冒犯天颜。
  “……大哥,陛下见你,却又叫上我,你明白他的思路吗?”薛湄问。
  薛池:“思路?”
  “他的思路是,他怀疑此事跟我有关。要不然,他没必要带上我。”薛湄道。
  薛池:“我没什么本事,这个皇帝是知道的。但你成阳郡主却不同。他不怀疑你,反而是他昏庸无能了。”
  薛湄:“……”
  薛池见她沉默,又道:“我韬光养晦,你替我遮风挡雨,挺好的。将来哥哥有了前途,不会忘记你的荣华富贵。”
  这是他头一回直接说出“前途”二字。
  也许他已经意识到,在薛湄跟前,不需要任何的伪装。
  “这样不错。不管你做了什么,都由我来承担。将来你真的做了皇帝,会把其他人吓一跳。”薛湄道。
  薛池点点头。
  兄妹俩的马车在宫门口停下。
  沿着长而狭窄的甬道往里走,两边宫墙高大,一丝阳光也照不进来;而甬道两头都是通的,料峭微寒的风拂面,仍有早春的寒冷。
  薛湄起了身鸡皮疙瘩。
  她和薛池脚步轻快过了甬道,被一名着红大太监带领着,去了皇帝御书房。
  建弘帝不在御书房正殿,而是在旁边的稍殿。
  他着家常玄色深衣,衣摆处用明黄色丝线绞了边,底下露出一双盘龙纹明黄色靴子,这才有几分帝王威仪。
  其他时候,见头发半白、有点微驼的皇帝,都像自家长辈,亲切有余、威望不足。
  私下里,建弘帝不摆皇帝的谱儿,目光打量薛池和薛湄,点点头:“坐下吧。”
  兄妹俩坐定,建弘帝居然不直接问稽衍楼之事,而是跟他们打马虎眼。
  他甚至破天荒问起薛池这些年遭遇。
  “……儿臣不曾留在蒲州。蒲州实在太过于穷困,难以养活儿臣和家仆们,故而儿臣往梁国去了。”薛池道。
  皇帝的密探司,早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他。
  以至于薛池操控国内几条走私路线,用私盐换取暴利的事,皇帝睁只眼、闭只眼。
  梁国的铁矿丰富,盐也很多,薛池走私的就是这两样。
  而楚国正好需要,尤其是盐,建弘帝是鼓励从其他国家走私进来的。若不是朝廷对此事管理松懈,薛池也不至于在这些年积累如此庞大财富。
  他此刻像个毫无心机的小孩子,在建弘帝面前讲述自己这些年的种种,以及和薛湄是如何相识的。
  建弘帝早已知道了,但亲耳听到他说实话,而不是编故事骗他,老头子心里挺舒坦。
  他对薛池道:“堂堂一国皇子,去做这等肮脏事,不适合。今后让下人们走,你自己莫要搀和进去。
  最好是把你自己的人都摘出来,让利给他人。若此时闹出来,对你声望有损。你现如今大了,不能只考虑眼前。”
  希望薛池积累声望,这是个意味深长的暗示。
  薛池却不做他想,只是很老实回答:“已经在放手了。到了今年年底,儿臣就把所有人都收回来。”
  建弘帝点点头。
  他看向了薛湄:“既如此,稽衍楼的贵宾就是你了。你如何做到的?”
  薛湄想要在楚国生存下去,就不能得罪皇帝。
  何况,她对建弘帝的好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