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那些得了天花的人,高烧也得到了控制,没有全身溃烂而死,只是几天之后发了出来。
再退烧,溃烂处逐渐结痂好转。
所有的人都是如此。
城里听到了风声,一开始百姓恐慌,有几户人家跑了出去。
但跑出去之后发现,城里一切如常,没有任何的死亡,甚至军队之外的人,如果自己愿意种痘,也可以到军医处去种痘。
种痘了,终身不会再感染天花。
那些跑出去的百姓,成了笑话,大家都说他们胆小,怕死。其他人可能也想跑,但在这种氛围之下,不好承认自己贪生怕死,只得留下。
至于种痘,薛湄没有免费给他们种,因为免费的就不会珍贵,反而花点钱才会有人追捧。
种痘的百姓越来越多。
也有人提出疑问:“这真的有用吗?”
“这是成阳侯的办法,怎么会没用?”
薛湄,就是保障。
军营的那些染了天花的人,一个个恢复正常,出现在人前,已经是正月十六了。只可惜,哪怕他们恢复了健康,也是一脸伤疤,估计将来是一脸麻子。
不过,保住命就是万幸。
这个时候,江宁城的百姓才知道,过年的时候,一场大的灾难正在悄悄发生,只是在萌芽阶段就被成阳侯给掐断了。
半座城市的人种了痘,其他人也想种痘,但是没有钱。
这个时候,薛湄就让官府发公函,皇帝恩泽百姓,愿意出钱给百姓种痘,个人不需要再花一钱,之前花过钱的,可以到官府去退。
如此一来,大家感激涕零,对朝廷更加忠心。
薛湄从来没想过要靠这个赚钱,她要的只是所有人都心甘情愿种。
她一直在江宁忙这件事,直到正月底了,她才想起自己答应了大哥,初六就该回去了。
“失言了。”薛湄说。
萧靖承:“也许没有人会在意你的失言。”
一个月的功夫,薛湄彻底把天花摁住了,百姓们把种痘当一件新奇的事儿,他们还以为是皇帝给他们做的,一个个感谢皇恩浩荡。
然后就开始忙自己的事。
没有人知道薛湄付出了多少。
萧靖承问她:“你可觉得委屈?你一个人打了一场大战,你救了上百万百姓性命,却没有人感激你,你委屈不委屈?”
第803章 最好的回报
是否委屈?
薛湄听了,感激萧靖承对她的偏袒,同时,她并不觉得委屈。
“我已经不需要任何轰动的事件,来证明我存在的价值。我在这里,这里就没有动乱,所有人都信任我,这就是对我的奖赏。”薛湄说。
还有一点,薛湄可能是成熟了,她已经有了很多的同理心。
她设想一下,大过年的,是所有人热热闹闹,无知无觉的过;还是活在惊慌恐惧里,战战兢兢的过?
那她宁愿选择前者。
所有人都在庆祝新年,只有他们在治疗天花。
百姓安居乐业,对病毒无所畏惧,这不就是对薛湄这个神医最好的回报吗?
萧靖承搂了她,轻轻吻了下她的鬓角:“你好像长大了。”
薛湄回搂住了他的脖子:“我一直都很成熟。”
萧靖承:“……”
真是给一根杆子就往上爬,从来不知谦虚为何物——又可爱又傲娇的小女人,萧靖承爱极了这样的她,用力将她搂在怀里:“对,你一直都很成熟,是我幼稚。”
薛湄就笑了起来。
这件事,有些人还是会看在眼里。
比如说成兰卿。
当成兰卿费尽心机,想要将薛湄击毙的时候,却没想到,薛湄居然能控制天花。
这让成兰卿感到骇然。
虏疮的发作,不管是书上的记载、老人的记忆,还是成兰卿亲眼目睹,都是极其惨烈的。
只要一个人染上了,可能就会赔上上千条人命。
若同时一百个人染上,那几乎是灭城之灾。
可,江宁没有爆发。
那些发了天花的人,一个个在痊愈;那些没有染上天花的人,被种痘之后,此生再也不会得。
薛湄居然有手段,做到如此。
成兰卿一直觉得,自己是站在山巅的。她俯瞰整个天下,想要把所有人踩在脚下,她也可以。
但突然,她眼前出现了另一座高山,这座山巍峨耸入天际,她根本看不清其面目,也不知它到底有多高,只知道它阻挡在了自己面前。
这让成兰卿感觉到了无力、惊悚,甚至愤怒。
她已经很多年不曾为什么事而愤怒过了。
“种痘?”这个词一直在成兰卿的脑子里。
为什么种了痘之后,终身不会再感染虏疮,为何可以种痘?
那些得了虏疮的人,他们到底是如何把他们的病传给其她人的?薛湄为何知道传播方式?
就因为她知道是如何传播的,所以她也知道是如何截断的。
她对医学的了解,成兰卿望而生畏。
不对,为何现在才惊悚?
在薛湄治好胡二腿的时候,成兰卿就应该感到惊悚。
那可是断掉的腿。
她猛然将茶盏砸在了地上:“为何是她?”
这个瞬间,她也许有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只是她不知道这个词,没办法准确表达。
太子也很愤怒。
他指着成兰卿说:“你让我在父皇面前丢尽了颜面。父皇现在责问我,我如何回答?”
建弘帝就此事骂了太子一顿。
其实,建弘帝是个非常精明的皇帝。他一边骂太子虚报军情,一边派人去江宁打听情况。
他的情报,往往来的比太子和成兰卿的更快。
于是,建弘帝便知道了,是薛湄在江宁控制疫情。
“她什么都会,恐怕是医圣下凡。”建弘帝如此想着。
一个人能拯救上百万人命,她不是神又是什么呢?
这让建弘帝起了更想要留住薛湄的心思。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应该把薛湄留在楚国。
“她如果能在青阳县生活,就最好了。既是她自己的封地,又在楚国境内。她拥有至上的权力,也会庇护一方的百姓。”
建弘帝不知道薛湄心里是怎么想的。
总之这件事,建弘帝觉得,给薛湄立个生祠都不为过。
她值得。
事情也传到了梁国的京城。
江宁年初时出了这样的大事,许明晟仔细写了奏章,讲述给皇帝和大臣们听。
所有的人都捏了一把冷汗。
江宁要是乱起来,边界不保,楚国和齐国有可能趁虚而入,当然,最怕的还是那些染了虏疮的人逃出来,把虏疮之乱扩散开。
那时候,可能死了就不是江宁的百万人了。
众人一想,都觉得遍体生寒。
但是,成阳郡主回了趟江宁探亲,就把这件事扼杀在摇篮里。
她既会治疗虏疮,也能让人防止虏疮,更清楚知道虏疮是如何传染给另外一个人的。这手段,让太医院的人,都大为赞服。
皇帝还想说点什么,但是他明白,薛湄在江宁做了好事,是打着皇权的幌子,是给他树立了形象、拉拢了人心。
若是他因此打压薛湄,朝臣们恐怕不会同意,寒了其他人的心。
太皇太后戚氏也听说了:“这孩子就是胆大,一心为民。当初在匈奴的时候,也是她深入匈奴,斩杀贼首,教化了匈奴子民。现在,她又不顾危险去治疗虏疮。”
太皇太后觉得应该大肆褒奖薛湄。
但大将军王传回了信,意思是说,还是没必要把江宁发生过的事传开,以免百姓人心惶惶。
众人这才意识到,大将军王人也在江宁。
大家为他捏了一把冷汗。
胡太皇太后同样挺高兴的,她对身边的人说:“每次成阳有消息,都是好消息,听得让人提气。看看,她现在连虏疮都能治了。”
很是与有荣焉。
萧明钰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快马加鞭往江宁赶。
虽然家里的小妾们极力阻拦,说江宁那边可能还有天花病人,但阻挡不了小郡王的脚步。
等小郡王人到了江宁的时候,薛湄已经乘船离开了。
当权者知道她做了什么,身边的亲信也知道她做了什么,但江宁绝大多数的百姓都不知道。
他们沉浸在平凡又安宁的日子里,柴米油盐,平安遂顺。
薛湄很喜欢这样。
薛湄要回去了,她答应了大哥。而萧靖承这次不能随她一起回去,他要回趟京城。
两人便在江宁,暂时分开了。
等小郡王赶到江宁的时候,薛湄人已经快到了楚国京城了。
第804章 薛湄的夸夸其谈
二月初,楚国都城已经开春了,拂面的风柔软温暖。
江堤旁的垂柳,泛出青翠颜色,倒映着碧水幽幽,一连串的水波荡开,而柳条同样款摆不息,水与柳都像是逐风嬉闹的孩子。
薛湄踏上了码头结实土地,差点就要哭了。
她对锦屏道:“我真不习惯在船上讨生活,一两次也就够了。时间久了,我这双腿不太像我的了。”
锦屏抿唇笑。
薛湄想着修竹快要生了,又想念戴妈妈做得鸡蛋面,归心似箭。
大哥亲自到码头迎接。
他神色平淡,不像是等候多时的。只是他的靴子湿了半边,一看就是久立码头所致。
薛湄快步上前:“大哥……”
大哥端详了她:“你可还好?”
“挺好的,我带了很多江宁特产回来。”薛湄道,“大哥……”
薛池打断了她喋喋不休,一指身后马车,示意她上车。
薛湄撩起车帘,却见里面坐了一人。
这人着红,是皇帝身边最受宠的大太监魏公公。
薛湄倒也不是十分惊诧,只是她表现得好像意料之外:“魏公公。”
“侯爷,这一路辛苦了吧?快上车,歇歇手脚。”魏公公笑容满面。
薛湄:“……”
她坐了一路的船,又要坐车。
建弘帝迫不及待想要见见薛湄,询问她关于虏疮的种种。
薛湄已经很疲倦了,还是打起精神应付,顺便在宫里吃了顿午膳。
她跟皇帝说:“虏疮并不可怕,它只是烈性传染病的一种,鼠疫、霍乱等,都很可怕。
若人人都种痘,慢慢形成了免疫,这种病就自己消失不见了。”
皇帝听了,很是震惊。
还能自己消失不见?
薛湄跟他讲了虏疮是如何传播的,它可以通过飞沫传播,跟很多的传染病一样。生病了隔离、注意卫生即可。
皇帝听得入了神。
薛湄又告诉皇帝:“其实,江宁这次的虏疮,乃是人为。”
皇帝:“……”
“所以陛下不用担心,暂时还没有哪里爆发虏疮。您可以花费一些钱财,让百姓们都种痘。”薛湄道。
全民种痘,有点劳民伤财,但可以避免虏疮的肆虐,对所有人都是有好处的。
皇帝决定要实施此事。
薛湄在宫里聊了很久,直到太阳落山,春寒侵入了殿内,皇帝才意识到天色不早了。
她要出宫了,否则一会儿宫门落锁,薛湄就出不去了。
皇帝:“你明日再来,再仔细推敲推敲种痘之事……”
“陛下,我太累了,您让我歇歇吧。等我缓过一口气,咱们再讨论公务,如何?”薛湄道。
皇帝:“……”
所以,他堂堂一国之君,是被拒绝了吗?
薛湄真是累得不轻了,很快从宫里离开,回到了庄王府。
王府实在太舒服了。
她一回来,戴妈妈煮好了鸡蛋面——一种混合了鸡蛋做出来的手工面,用清淡鸡汤调味,配上小青菜,既鲜美又清爽,薛湄特别爱这一口。
戴妈妈会做各种好吃的,萧靖承都被她的美食征服过。
吃完了,丫鬟们准备好了热水澡,薛湄感觉浑身毛孔都泡开了,满身尘土都洗去,灵魂都轻松了几分。
洗澡完,小丫鬟给她擦头发,彩鸢则把老药农交给她的揉按手法,用在了薛湄身上,替薛湄松了松筋骨。
红鸾在旁边说:“修竹姐姐已经坐了半个月的月子。大小姐,明日让她来看您?”
修竹生产的时候,回到了陆家那边。
陆家很够意思,特意给修竹请了经验丰富的稳婆;戴妈妈又把两名护院派过去,守住修竹的院子,不让甘家的人趁机行凶。
修竹生了个女儿。
因为贪吃,修竹孕期胖了不少,孩子也重,落地的时候七斤。
因此,修竹吃了苦头。
薛湄很担心修竹有撕裂伤,毕竟古代的稳婆可能不懂得缝合,她就要吃更多的苦头了。孩子那么大呢。
“……我小憩半个时辰。半个时辰之后你们喊我,我要去看看修竹。”薛湄道,“我不放心。那些稳婆可能连基本的消毒都不懂。”
彩鸢按住了薛湄的肩膀:“大小姐,接生的时候我也在。稳婆很有经验,孩子出来得慢,特别是最后那几下,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