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美人点点头:“她们是细作,是别人派来害王爷的。她们不死,总归对王爷不利。”
萧明钰的眼睛都红了,恨恨瞪着她:“谁让你多管闲事?她们是细作,那你又是个什么东西?”
蔡美人的身子像是踉跄了一下,她一开口,鲜血便从唇角溢出:“我也是细作。”
萧明钰一震,快步上前,一把扶稳了她。
蔡美人开始七窍流血,那血是温热的,止都止不住,萧明钰的愤怒一下子不见了,只剩下说不尽的悲凉:“这是做什么呢?”
他像是在问蔡美人,也像是在问他自己。
这是做什么呢?
有什么必要走到死亡这一步?
他们相互欺骗,这些年不是骗的挺好的吗?至少,每次他回来,这府上热热闹闹的呀。
蔡美人的血,仍在不停的流淌,她身子软软倒在萧明钰怀里。
“是程姐姐,她求我杀了她。她的主子有残部,试图联系她。她不想出卖主子,也不想伤害王爷,所以她想死。”
萧明钰轻轻摸了摸蔡美人的脸,摸到了满手的血。
他深深吸了口气,他感觉自己像是哭了,因为整个人觉得无比的空洞。
“没有关系,我不怕那些人。”萧明钰说。
“我们怕。”蔡美人说。“我们都走了,明年春天选秀的时候,宫里会选很多漂亮的女孩子,身份干净。
皇帝肯定会送几个给王爷的,也不用担心王爷寂寞。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屋子里格外的安静。
萧明钰一直抱着她。
蔡美人对他说:“不要把我的事,告诉我的父母,不要让我家乡的人知道。”
“你那父母不是假的吗?”萧明钰叹了口气。
“是啊。”蔡美人微笑说,“还是不想让他们知道。”
那个假的父母、假的铺子,一切都只是为了设一个局,等着萧明钰入瓮。但谁知道,隔壁金器铺子家的小男孩,那样单纯而深情。
蔡美人永远都忘不了,他骑马追那十公里时痛苦的样子。
这辈子,有人爱过她,这是作为一个细作莫大的安慰了。
蔡美人嘴角有一抹笑,缓缓的闭上了眼。和她预想得一样,死亡真是太痛苦了。若可以,她还是宁愿活着。
第852章 太子是有多惨
阴雨天的时候,薛湄最害怕出门。
一趟下来,裙摆必定要湿透,而鞋袜肯定早已泥泞不堪,整个小腿以下冻得发僵、发木,非要用热水泡上半日才好。
然而,她又不得不出门。
到了年底,她的隆庆钱庄有些事,需要她亲自过问。
她要和戴妈妈一起前往。
时间转眼就到了冬月下旬。大哥可能是太过于抑郁,又累,居然染了风寒。他这场病来势汹汹,又是咳嗽又是喷嚏,还发烧。
东宫的所有人都吓坏了。
薛湄上次来,见东宫的管事太监是一个四十来岁的,姓董。
董公公稳重干练,寡言少语,但此刻急得团团转,一点主心骨都没有。薛湄便觉得大哥任重而道远,身边可用之人非常少。
“不要惊慌,就是一点风寒。”薛湄,诊脉之后,对董公公和几名太医说,“一年到头有点头疼脑热,不是什么坏事。”
薛湄这些年一直和大哥住在一个屋檐下,大哥别说发烧了,咳嗽都很少咳一声。
也就是好几年一次的大感冒,相当于几年一次对免疫系统的大考,又不是什么坏事。
她不是还在这里吗,反正不会让一个感冒要了大哥的命。
董公公惊慌,是因为新主子病得的确很严重,烧的眼睛都有些呆滞了,他吓到了;太医们着急,是因为这位新太子从前不找太医们看病,太医院没有他的详细脉案,这会儿他突发急病,太医不知道怎么用药。
贵人用药那是有讲究的,轻了重了,都要承担责任。
幸好薛湄在这里。
她既跟新的太子很熟,又医术高超,有她坐镇,没有治不好的病。
况且哪怕真的治不好,太医们也不用担责,毕竟有个神医罩在前面,太医们再窝囊都情有可原。
薛池并不呆滞,他只是打喷嚏打得头疼,又不停的咳嗽。
“都出去吧。”他嘶哑着嗓子对众人道,“成阳侯在这里照顾孤就行。”
众人如蒙大赦,纷纷退出了太子的寝殿。
薛湄从空间里给大哥拿了一支止咳糖浆,这是太空时代的特效药,往往两支就管够。
喝下去之后,一股子清凉从喉间一直浸润到肺里,着了火一样的支气管顿时被安抚下来,他的咳嗽停了,喷嚏也打得没有那么厉害。
薛湄给他量过体温之后,觉得他的体温略偏高,就又给他打了一支退烧针。
薛池发病一天一夜了,没怎么睡。这会儿精神倦怠,又不咳了,就沉沉进入了梦乡。
只是他在退烧的过程中,出了一身冷汗,又做了几个噩梦,惊醒了过来。
醒来时,薛湄早吩咐人备好了热水,给他泡一个澡。
水温有点高,泡得他浑身再次冒汗,又喝了一支止咳糖浆,薛池从净房出来之后,终于能坐下来安安静静说几句话了。
“大哥这次是在哪里受了风寒?”薛湄问他。
薛池就叹了口气。
他前日上午去江边了,主要是去码头,见几个老朋友。
当时天气暖和,薛池觉得热,就把贴身的皮袄脱了,只穿了一件单上衣。
他不觉得有什么,略感有点冷罢了。
回来之后,身不由己开始打喷嚏,一个接一个的打,然后还咳了起来。
“……冬天江风湿润,你临时脱衣肯定得感冒。”薛湄说,“以后一定要注意。”
薛池应了一声。
太子生病,皇帝是不能来探望的,过了病气,可是大忌讳。
所以皇帝把薛湄叫过去,仔细询问太子的病情,问他是怎么染的风寒。
薛湄一一说了。
皇帝感叹了句,“太子也不省心,”就转移了话题。
薛湄替自己哥哥鸣不平:“陛下,太子是因为辛劳才病倒的。”
“这还叫辛劳?”皇帝不以为然,“朕十岁的时候就能自己看奏章了,他也才十岁吗,就累死了他?那时候朕想看,还要偷偷的看,这点他就比朕舒坦。”
薛湄:“……”
好吧,谁是你儿子谁倒霉。
皇帝这次让薛湄来,是让薛湄和魏公公一起,去检验一批新造的船。
皇帝要了薛湄造船的图纸,让人造了二十艘一样牢固的船只,这是皇帝往岭南去要用的船队。
薛湄道是。
船只没有什么问题,造得非常牢固,龙骨也无比结实,别说在江河里行驶,放到海里都可以。
皇帝心里很高兴。
“朕选了一批撑船的,个个都年轻力壮,经验丰富,由他们掌舵,万无一失。”皇帝很得意。
薛湄也见了撑船的那些人,没说什么,因为她看不出好坏。
薛湄结束了这趟差事,就把此事反馈给了大哥和萧靖承,让他们知道,皇帝已经是做了万全的准备。
大哥一场风寒之后,病好了,人也清醒了很多,他仍是想做皇帝的,哪怕累一点。
“我最近才知道,太子是要念书的。应该专门有师傅,教导太子好几年,才会真正的让他去辅政。”薛池说起这一点,咬牙切齿。
皇帝提都没有提这一茬儿,就让薛池直接上手了。
对此,皇帝是一点愧疚都没有。
能行就行,不行就换人,还得学着来,这哪有时间等你?
想他老人家,接受了十几年的太子教育,才长大成人,才真正继承皇位。他这会儿不认账了,觉得太子都应该是天生成才。
薛池觉得皇帝选他为太子,不是想把江山给他,而是跟他有仇,想要累死他。
累死了他,还有下一个,总之他儿子多嘛。
一转眼就到了腊月,朝廷因为皇帝疏于早朝,过了腊月初八就直接封印了,朝臣们也放了大假。
楚国这几年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基本上就没什么大事发生,大家都平平庸庸的过日子,衙门的官印封也就封了。
薛池想要得以喘息,但这个时候,皇帝给他指派的太子太傅到了。
别人休息的时候,太子终于可以念书了,这叫求仁得仁。
薛湄看大哥,发现他脸都已经绿了。
大哥还以为,封印了之后他能玩一个半月,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时机。没想到,他一口气还没喘完,太傅就杵在他面前。
好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太子课程,建弘帝让太傅一个月教授给太子。
薛池眼前发黑,坐牢都没这么惨的。
太傅早在两个月前就接到了任务。但想把几年的学识,一个月内说完,那就是能减则减。
原本就很复杂的课,再简化,太子能听得懂才有鬼了。
但太傅不管,他完成陛下给了任务就行。什么倒霉太子,也不知道陛下这么磨练他是图什么。
薛湄顾不上同情她大哥,因为有一件喜事占据了薛湄全部的注意力。
第853章 红薯问世
薛湄以为一旦到了腊月,诸事皆定,很难再有什么惊喜。
所以,当弥尘带着他出海的船队归来时,薛湄很意外。
弥尘蓄了头发,不到一年,头发也并不是很长,只浅浅的盖到了耳朵那里。他也不梳,就那么披散着,有点类似民国时期男子。
海上的风吹日晒,强烈的海风,把他吹的黢黑。如此一来,丝毫不减他容貌的瑰丽,反而让他添了点异域风情,有点不同寻常的俊美,更有魅力了。
“为了找侯爷要的东西,我们耽误了一个多月,要不然早就回来了。看看这是不是您要的红薯。”弥尘将东西奉上。
第一个奉上的,就是薛湄最渴望的红薯。
红薯对土地肥沃的要求不高,但产量很高,又可以充当主食,是最好的代粮之一,仅次于土豆。
薛湄一直想要得到它。
当弥尘放了三颗在她跟前的时候,薛湄心中大喜,急忙让人拿刀来,把其中一颗劈开。她切了一片尝尝,果然就是那种滋味,是红薯。
“法师,多谢你,你可是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真是佛法无边渡世人。”薛湄说。
顿了下,她看向了弥尘如今的装扮,问道,“还叫你法师,合适吗?不知你的消息是否灵通,成兰卿她已经死了。”
弥尘先是一愣。
他紧接着问,“怎么死的?”
在弥尘的眼里,成兰卿是个狡兔三窟的人。轻易弄死她,这不太现实。
一代高僧都没办法,真不知道薛湄是如何办到的,他心中有了点崇敬之意。
薛湄就把当时的事告诉他。
“……若没有那场漫天大雨,我也收拾不了她。”薛湄说,“对了,我的人已经在加紧研制机械船,已经尝试了几次,差不多可以。
若成功了,我给你配备一百支枪,这样你登上异域大陆的时候,不至于被当地野蛮人杀死。”
弥尘:“……”
薛湄又看向了他:“怎样法师?你是打算继续去做你的和尚,还是从此就在海上漂泊?”
弥尘法师无奈的笑了。
“侯爷连出家人都算计,难道不怕遭报应吗?”弥尘说。
他知道薛湄希望他永远不要回归尘世,把海洋当做他的归途,替她找东西、赚钱。
薛湄耸耸肩。
弥尘法师又道:“既然回来了,我要先回寺庙去看看,至于后续,是就此还俗了,还是重新脱俗?我要考虑考虑。”
当时是被成兰卿逼的走的,那时候要不走,可能就会死在成兰卿手里。
弥尘做法师、做和尚是很有前途的,加上他这次异域探险的经历,只会让他取得更多的财富、经历,对他有益而无害。
如今成兰卿死了,他最大的威胁消失了,为什么不做一个有前途的事?
为什么不继续把自己的优势发扬光大?
他本身可就是个和尚。
“等贫僧考虑妥当了,再向侯爷禀告。带来的财物,都在外院,侯爷可派人逐一清点。”弥尘又说。
薛湄点点头:“多谢。”
他果然出去清点了弥尘带回来的宝物。
弥尘带回来的财富,最值钱的是宝石,他带了整整十大箱子。听同去的船员说,这些宝石在野蛮人手里,一斤连一两茶叶都不值。
两百斤茶,就换了这么多的宝石,价值足足一百多万两,薛湄十分惊喜。
这些宝石都是纯天然的,有些质地特别好。
当然,天然的宝石个头都不大。饶是如此,也有两个:鸽子蛋大小的一个蓝宝、一个红宝。
这两个,薛湄都留了下来,等大哥大婚的时候,送给他和皇后娘娘,正好一人一个,这可比任何礼物都贵重。
只有皇帝皇后才配用这么大的宝石,公主都不配。
除了宝石,剩下的就是香料。这些香料也是非常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