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医她千娇百媚-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玉潭心中也欢喜。
  裕王昨日才回京,她也听说了。
  她昨晚没怎么睡好,不知裕王何时会来见她,也不知自己与他的婚事,到底成不成。
  他本该明年才回来的。
  中途回来,意味着皇帝对他消气了吧?所以接他回来过中秋节。
  皇帝既然消气,自己与他,应该是有了成亲的可能。
  薛玉潭想到这些日子受的委屈,心中就恨得牙痒痒。
  三哥被杀,她失去有力庇护,光靠祖母和父侯,她总是不太安心。
  现如今好了。
  她要做亲王妃了。
  亲王正妃啊,那可是堂堂正正的皇家儿媳,她可以光宗耀祖了。
  薛玉潭微微扬起脸,风华无双,绝不肯叫人小瞧了她去。
  她要让这些宣旨的太监们,看看未来裕王妃的风采。
  不成想,那太监并没有松口气,甚至好像没看到薛玉潭,只是微微拧眉:“贵府眉心有痣的那位小姐呢?贵府有几位老爷,薛景盛是哪一位?”
  薛玉潭身子晃了下。
  怎、怎么,不是她封亲王妃的圣旨?
  若不是,薛家怎么可能有机会接圣旨?
  这位太监他问谁?
  薛湄?
  二叔薛景盛?
  薛湄被禁足了,二叔全家被赶出去了,问他们做什么?他们有什么资格接旨?
  薛玉潭那微笑的表情有点僵硬了。
  其他人也吃了一惊。
  “公公,难道不是二小姐的圣旨吗?怎么问起了大小姐?”永宁侯问。
  太监的眉头再次蹙起:“侯爷,何人告诉你是二小姐的圣旨?圣旨有两份,一份是给薛湄,另一份给薛景盛,这两人可在?”


第118章 怎么是给湄儿的圣旨?
  太监的话,让永宁侯府所有人都震惊。
  大家都下意识去看薛二小姐。
  不是她封妃的圣旨吗?
  薛玉潭脸上的容光和血色,顿时褪得干干净净。她原地僵硬着脖子,像是很费力支撑着她戴着红宝石金钗的头颅。
  她的嘴唇翕动,失态问那太监:“公公,您老是不是弄错了?”
  永宁侯府没人阻止这话,因为他们都是这么想的。
  薛玉潭问完,永宁侯等人不是赔罪,请太监息怒,反而是个个睁大了眼睛,看着太监。
  似乎真要等一个回答。
  是不是弄错了?
  那可是圣旨啊,是皇帝陛下的旨意。
  皇帝知道薛湄是哪一号人物吗?皇帝他知晓薛景盛是个老废物吗?
  他、他怎么会给薛湄和薛景盛下圣旨?
  唯一的可能,就是美艳的薛二小姐啊,她是未来裕王妃,是薛家的骄傲和希望。
  太监都是人精,能做到高位的,察言观色功夫一流。
  这位宣旨太监,立马把众人心思给揣摩清楚了,想到:“哦,这位就是陛下和贵妃娘娘大骂的薛二小姐?”
  “想做裕王妃?那除非贵妃娘娘死了,否则她岂能容许自己儿子娶个落魄女,还是个庶女,贵妃可是野心勃勃。”
  想到这里,太监又有点好笑。
  薛二小姐,真是个可笑的女子。没有任何风声,就妄想一步登天。
  亲王正妃,岂是她能肖想的?
  “听闻这几年风向变了,庶出的也能有些地位。只是没想到,变化这么大。到底是我老了,还是这永宁侯府格外没规矩,把庶出女儿捧得这么高?”老太监又想。
  他的心思很多,但都只是一个瞬间、一个眨眼的功夫。
  故而,在外人看来,老太监听了薛玉潭的话,微微拧眉沉思了一下,就开口说话了。他呵斥薛玉潭:“大胆!”
  永宁侯被这声呵斥叫回了魂。
  老太监不再理会薛玉潭,只对永宁侯道:“薛湄、薛景盛何在?速速来接旨,否则就是大不敬了,永宁侯。”
  永宁侯变了脸。
  “这……公公,薛湄还在自家院中,可我二弟薛景盛,他出门去了。”永宁侯道。
  他不敢说薛景盛被他们赶走了。
  和薛玉潭的想法一样,永宁侯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薛景盛到底有什么圣旨可接的。
  “派人去请。”老太监倒也不急,气定神闲。
  也轮不到他着急。
  他转身坐下了,继续等。
  永宁侯看了眼总管事。
  总管事立马退出了院子,吩咐小厮们,一边套马去把二老爷叫回来;另一边去请薛湄。
  有人出来,消息就先在下人中传开了。
  前院说了些什么,下人们也打听到了,四下里传播。
  “不是二小姐封妃,是要给大小姐和二老爷的圣旨。”
  “难道裕王要娶我们家大小姐?”
  “糊涂了,大小姐跟温家有婚约的。亲王怎敢抢夺臣民之妻?”
  “那是为什么?”
  “更怪的是二老爷,刚刚被侯爷扫地出门,这会儿却要接旨。会是坏事吗?”
  “坏事的话,不会单独用圣旨吧?”
  下人们各种猜测,又会见风使舵,把消息悄悄告诉了薛湄院中的丫鬟们。
  于是,修竹急急忙忙跑回来,非常震惊,又觉得在情理之中:“大小姐,真的是让你你去接旨。”
  其他丫鬟和戴妈妈也惊呆了。
  阿丑静静在旁边。
  “大小姐,您一开始就知道?到底什么事?”戴妈妈问。
  薛湄摇摇头:“暂时还不知。”
  见她还站着不动,戴妈妈等人催促:“大小姐,您还不快去?”
  “是啊,方才就让我们给您更衣梳头,怎这会儿反而磨蹭了?”
  薛湄抱起了猫,笑了笑:“我是怕你们临时激动,弄错了衣裳和首饰,才提前让你们准备好的。
  不急,我还要等等二叔,估计二叔得要一会儿才能到。再说了,宣旨的公公要等我,又不是我去等他。”
  戴妈妈等人还是很急。
  薛湄却不紧不慢,定定看着沙漏。
  而她的猫,已经从她的怀里跳脱,从窗口爬上了屋脊,消失不见了。
  薛湄知晓,萧靖承肯定亲自去前院的屋顶上蹲守,等着听好消息去了。
  “……皇帝封赐我为郡主吗?给多少赏钱,给不给建郡主府?”薛湄吃着茶,慢慢想着心事。
  沙漏到了头,约莫二叔已经往回赶了,薛湄这才慢悠悠去了前院。
  前院中议论纷纷。
  只薛玉潭站着,脸色惨白,胭脂似卡在了她面颊上。
  她不发一言。
  其他人因为太过于震惊,居然不顾那老太监还在,就私下里议论。
  老太监也不阻止他们。
  “怎么是给湄儿的圣旨?”
  “二伯怎么了,怎么会有圣旨给他?”
  老夫人心中忐忑,看了眼永宁侯。
  永宁侯的心情也很沉重,他有种非常糟糕的预感。
  他前一刻还在高兴。
  赶走了家里的累赘,心爱的女儿又可以封亲王正妃,他永宁侯春风得意。
  不成想,后一瞬一切都变了。
  他赶走的累赘、他不太喜欢的大女儿,居然要接旨。
  隐隐的,像是有什么好事。
  到底什么事?
  就在永宁侯的前思后想中,薛湄到了。
  她先上前,给老太监行礼:“公公。”
  老太监让她免礼,然后打量了好几眼这位薛大小姐。
  “眉心有痣,是个有福气的。”老太监想。
  老太监在皇帝跟前服侍,听安诚郡王说过好几次这位薛大小姐。
  皇帝的态度,始终不冷不热,可安诚郡王有些虔诚和热切。
  安诚郡王的身份,老太监自然知晓。现如今的诸位王爷,包括太子爷,没人有安诚郡王富足,也没人比他更受皇帝器重——昏迷的瑞王除外。
  “公公久等了。我二叔因多年赋闲在家,被人说吃闲饭的,今日一早赶了出去。这会儿在城郊破客栈落脚,故而回来要迟一会儿。”薛湄道。
  老太监:“……”
  永宁侯厉喝:“湄儿!”
  “怎么了,父侯?”薛湄似不懂,转过脸问他。
  永宁侯:“休要胡言。”
  “我句句属实,哪里来的胡言?”薛湄笑了笑,“陛下明察秋毫,这些事他将来会知晓的,不怕被人听了去。”
  永宁侯快要气死了。
  就在他愤怒之后,二老爷带着他两个儿子,急匆匆回了永宁侯府。
  他们父子三人脸上带着悲怆,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


第119章 郡主飞了
  永宁侯府的前院,跪了满地的人,香案也点上了。
  老太监拿出两份黄卷圣旨。
  第一份是给薛湄的。
  “制曰:咨尔薛氏,永宁侯薛景鸿之长女,毓秀名门,秉性温柔,度娴礼法,以立尔为成阳县主,赏赐黄金一百两,钦哉。”
  古代圣旨,开头分三种:皇帝诏曰、制曰与敕曰。
  诏曰,是指昭告天下,比如说封了太子、皇后之类的;制曰,就是皇帝对臣下的赏赐;而敕曰,是皇帝的警告、训斥。
  薛湄这件事,不需要告知天下,仅仅是皇帝对她的赏赐,故而是“制曰”开头。
  她还在脑海中搜寻这个典故,慢半拍才发现,自己被封的,不是郡主,而是县主。
  县主比郡主低一个品级。
  薛湄:“……”
  好无语,这个皇帝实在太小气了。她立了那么大的功劳,她还以为这个郡主妥妥到手了呢。
  不过,皇帝封她的低,那么封二叔的可能就高。
  “既然压了我一级,给二叔的官位,应该不是六品主事了吧?”薛湄想。
  她上前接旨,磕头谢恩。
  前院鸦雀无声。
  老夫人诧异看了眼薛湄,再也没想到,皇帝突然就封了她为“县主”。
  好好的,怎么封薛湄?
  永宁侯也有相同的想法,一头雾水。
  老太监念完了薛湄的圣旨,就是念薛景盛的。
  薛景盛跟所有人一样,非常的震惊和意外,跪地接旨。
  “制曰……”
  听到这一句的时候,二老爷薛景盛身子抖了下:他的圣旨,也是制曰,就是说,是皇帝对他的奖赏。
  他做什么了,皇帝特意下旨奖他?
  “制曰:朕治天下,以威武安黔黎未,武职以卫治功受,薛景盛韬武略,忠心为主,功劳卓著,进尔为兵部侍郎,尔妻窦氏封恭人。”
  圣旨读完,二老爷的热血,全部涌入了脑子里,他差点失态。
  接旨时,他双手不停打颤。
  他被封了四品兵部侍郎,可是为什么呢?他的妻子被封了四品外命妇——恭人。
  天降大运,薛景盛整个人懵了。他先谢主隆恩,然后接了旨,站起身时,去问那老太监:“公公,我……”
  薛湄在旁撞了他一下,用力踩住了他的脚,不准他多嘴。
  然后,薛湄自己上前,对那公公行礼:“有劳公公了。”
  她不着痕迹递过两个荷包。
  其他四名小太监,薛湄也一一把荷包奉上。
  这是谢礼。
  内侍们出宫办事,受谢礼是很常见的。
  薛湄知道二叔肯定没准备,也没钱准备,所以都替他办好了。
  永宁侯这个时候才回神。
  老太监接过了荷包,心情不错。
  众人将他们送出永宁侯府的大门。
  上了各自的马车,老太监打开了荷包,然后倒吸了一口凉气:薛湄给的,一个荷包里是一千两的银票。
  “这位新封的县主,也太大方了。”老太监喜上眉梢。
  他出宫办差,还从来没收到过这么大的谢礼。
  二千两呢,足够他买栋好宅子了。
  老太监是见过世面的,此刻喜滋滋的,对这位县主彻底改观了。
  而其他四名小内侍,薛湄一个荷包里是一百两的银票,一共二百两。
  小内侍们还没见过这么多谢礼,个个比老太监还要兴奋。
  送走了宣旨太监,薛家众人还立在大门口,个个都没有从震惊中回神。
  七老爷薛景廉跟薛湄关系不错,他上前跟薛湄道贺,又跟二老爷道贺。
  “湄儿,恭喜恭喜,你可是县主了。这份尊荣,独一份。”七老爷说罢,又对二老爷说,“二哥,你就更厉害了,兵部侍郎啊!”
  兵部侍郎的确算很高的官了。
  当前朝廷的官职,除了三公九卿、六部尚书,就是侍郎。
  也就是说,全天下那么多官,排在二老爷前面的,不过那么寥寥十几人。
  哪怕是你军功显赫,封了大将军,也未必有资格能兵部谋一侍郎之职。
  侍郎也分左右,左侍郎位置比较高。依照七老爷的推断,他二哥估计是兵部右侍郎。
  二老爷的手还有点抖:“多谢七弟。”
  他说话都不利索了。
  永宁侯沉着脸。
  他堂堂侯爷,却只是国子监教书的。虽然有官职,但无实权,地位连他儿子薛池的六品礼部主事都远远不如。
  不成想,他极力想要甩掉的包袱——二老爷薛景盛,却摇身一变成了兵部侍郎,这怎么可能?
  “怎么会擢你为侍郎?”永宁侯这话问得,非常唐突和生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