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女炮灰[快穿]-第1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就算是肥沃的土地,也得好些年才有成效。
  众人有些为难,但想起家里人的嘱托,最终不敢反驳萧遥,便点了头。
  庞三姑娘在旁虎视眈眈地看着,手脚有些僵硬。
  她很担心,这些大有来头的镀金派看中了出煤的日西城——须知世上就是有一种人,就爱挑战难的,觉得底子差,进步的空间比较大,而且也能锻炼自己。
  萧遥听了这些身份贵重的镀金人抢夺土地,知道他们都盯着肥沃的土地,看不上贫瘠的,所以并没有怎么担心。
  在庞三姑娘提心吊胆中,漫长的选城终于结束了。
  庞三姑娘暗暗松了一口气。
  日西城,没有被任何人注意到。
  王丞相的爱孙含笑看向萧遥:“我们人手不多,这西北边,着实不适合纳入我们城池范围内。”
  其他人纷纷说话,表达了自己的为难处。
  庞三姑娘听着他们推拒日西城,差点绷不住笑出声来,再狠狠地嘲讽他们有眼不识金镶玉。
  不过,她知道,这话是不能胡说的,所以死死忍住。
  众镀金者们互相退让一番,最后看向萧遥:“那片土地不小,算起了和一座城差不多,萧将军不如亲自管理?”
  “短期内北地不会有战事,将军能空出时间亲自管理。再者,北军本来便要戍边,萧将军管理日西城,正好戍守边疆了。”
  萧遥听着这些镀金者们句句都是支持,最终露出盛情难却的神色:“既然如此,这日西城,便归我来管罢。”顿了顿又问道,“我到底是个女子,不如——”
  众镀金者们知道这个“不如”后面接的肯定是对他们不利的话,忙打断:“萧将军乃我大兴朝最为勇猛和机智的将领,莫说管理日西城,便是多管理几个城也能整整有条。”
  萧遥微微一笑:“既然如此,不如将你们管理的城池一并让给我,让我来管?”
  众镀金者们:“呵呵……”随口找借口回绝了。
  王公子回到下榻处,跟幕僚说了今日分城池的过程和结果,末了笑道:“祖父这一招着实妙啊,萧将军在北边的地位无可撼动,但若治理不好日西城,这名声绝对要江河日下。”
  萧遥那么嚣张,不就仗着北边是她只手遮天可以为所欲为的地方么?
  当北边的人民不再信任她,他就不信,萧遥还敢嚣张。
  张大人看向许瑾;“尚书大人希望,大公子能够助我管理此城,大公子才华横溢,饱读诗书,又是尚书大人一手培养出来的,想必于治理一方上颇有心得。若得大公子相助,某铭感五内。”
  心里却撇嘴和异常不服气。
  明明是他扬名立万的好机会,可却因为许尚书的爱孙在这里,他便得主动邀请许瑾来分大饼,甚至有可能分走比他还多的大饼,想想就窒息。
  许瑾也收到许尚书的来信了,自然知道张大人为何这样安排,当下谦让一番,便答应下来。
  张大人心中更不快,但又不好表现,只得转移话题:“日西城那般贫瘠,不知道萧将军能有多少作为呢。”
  许瑾摇摇头:“那里很难有什么作为。”
  京中王丞相和许尚书等收到手下和子侄托人带回来的书信,得知萧遥果然被挤兑得答应管理日西城,都不由得大笑三声。
  实在太痛快了,这个让他们吃瘪的黄毛丫头,终于站到了悬崖边上。
  他们相信,自己轻轻一推,这位名震北边的萧将军就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皇帝看到萧遥居然被挤兑得亲自治理日西城,也觉得窒息。
  萧遥的军事才能他是从不怀疑的,可是为官管理一方百姓就难了。
  更别说,日西城处于西北,偏远又苦寒,只怕连去投奔的百姓也没几个。
  果然,没多久便收到北边送来的折子,折子上称,日西城由于地处偏远又严寒,没多少英才投奔,只有一些不出名的男子以及一些慕萧遥之名而去的女子。
  就连萧遥自己,也上折子恳请多给些银子财物,同时提出日西城的产出和收息暂时停交一年。
  皇帝觉得自己的萧爱卿被狡诈的文官坑了,担心她名誉受损,很爽快地同意了。
  在朝堂上,他将萧遥的难处点出,又表明自己的态度。
  出乎意料之外,王丞相和许尚书等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反驳。
  皇帝得知,并不觉得高兴,反而更慌。
  王丞相和许尚书都不屑在银钱上为难萧遥,这岂不是说在他们眼中,萧遥就是秋后的蚂蚱?
  如果王丞相和许尚书知道皇帝想什么,一定会很诚恳地回答:“是的!”
  前期萧遥要得越多,越附和他们的心意,因为到后期,这些都将成为萧遥的催命符。
  王丞相淡淡地对王大老爷道:“她已经站在悬崖上,身后是追兵,便是多给她银钱又如何?这些银钱,说不得最后会成为她提前跌落山崖的障碍。”
  王大老爷喜不自胜:“哈哈哈,萧遥那个死丫头也有今天,真是痛快!”又骂,“想收回将军府的生意便收,我倒要看看你自己会不会被噎死。”
  他的心情实在太好了,因此滔滔不绝地说话:“不过,爹你这个站在悬崖边上的形容,实在太妙。”
  王丞相捋了捋胡须淡然一笑。
  然而十二月份,隆冬来临之后,萧将军送来了日西城的产出煤球之后,引起了满京城使用煤球的热潮,煤球的价格一再攀升,最后甚至比银丝炭还昂贵。
  王丞相和许尚书都亲自用过这煤球,发现不知怎么处理的,没有烟,也没有灰,小小一块能烧很长时间,而且,这煤球不仅能用来取暖,更能用来生火做饭甚至煮茶炖汤!
  这就说明,即使隆冬过去,天下人不需要煤球御寒,日常生活也离不开这好用的煤球!
  一时间,即使是隆冬,也有很多人不顾严寒北上直奔日西城。
  王丞相和许尚书等捶胸顿足,几欲吐血。
  萧遥不是站在悬崖边上,她是站在金山上!
  因为,就算这煤球的价格降下来,只要推广到位,推广给了天下老百姓,萧遥就能源源不断地赚钱。
  王大老爷将茶具摔了一套又一套,心中始终极度暴躁:“爹,你说那个死丫头怎么这么好运?不对,爹你说她是不是算出来的?”
  一想到萧遥以后能躺在这座金山上享受,王大老爷就有杀人越货的冲动。


第615章 
  王丞相面沉似水;原先他得知萧遥接管日西城心里有多痛快,此刻就有多难受。
  明明是个极度贫瘠的城,怎么就出现这劳什子煤球呢?
  难道;萧遥真的是上天所定的将星,无人能压下她?
  可是皇帝是天子;也被他们掣肘得无可奈何啊,萧遥一个将星,凭什么超然?
  王大老爷见王丞相不说话,叫道:“爹,你想想办法啊!”这些年来,冒犯过丞相府的人,坟头的草都不知多高了,萧遥总不能一直例外吧?
  王丞相道:“日西城愿意以城池和大小镇子贫瘠而要求朝廷拨款,又不用交赋税;如今有了煤球,这些特权,都得取消了才公平。”
  第二日便有官员请求皇帝取消对日西城的优待。
  皇帝坐在龙椅上;精神大好;笑道:“关于这一点,萧爱卿已经与朕商量过。如今西北一带虽然有日西城,但比起东边和南边远远不如,为了吸引更多老百姓主动到西北,朕决定三年内不收日西城的赋税,至于拨款;应爱卿所求;暂时取消。”
  百官忙出列;认为日西城如今依靠煤球十分富庶;应该收税才是,甚至有户部官员出来算一笔账,认为日西城一旦交税,或许抵得上国库半年的收入。
  皇帝收起笑脸:“日西城的账本,朕已看过,倒不知有这样高的收入。为了避免误会,爱卿便到日西城去,实地记录一下日西城的收入吧。”
  这位出列的户部侍郎姚大人一滞。
  他是京官,在京城待得舒舒服服的,他可不愿意到西北去啊。
  姚大人当场就要开口拒绝,可在开口那一刻,接到了王丞相的眼神。
  得,王丞相是让他到日西城去一趟。
  萧遥知道姚大人要来,当即就命人做好各种准备,务必让姚大人好好工作,认真查账,还她一个清白。
  春天来临之后,姚大人才来到日西城。
  他能在京城坐稳,备受王丞相重用,是因为的确本事不小。
  所以带齐幕僚来到日西城后,姚大人雄心勃勃,下定决心一定要查清楚日西城的收息,让皇帝知道,萧遥贪污受贿,昧下大量银两造买粮草辎重,打算造反!
  跟萧遥以及她手下的人接触过之后,姚大人认为要完成任务轻而易举,因为萧遥这些人都是军中粗汉,一个个简单得很,根本就不怎么懂权术。
  姚大人给自己定下目标,半年内查清楚日西城的收息并造一本账本,届时将账册送回京给王丞相,让王丞相联合百官将萧遥拉下台,再参她一个造反之罪。
  然而一个月过去了,姚大人毫无收获。
  两个月过去了,姚大人还是毫无收获。
  转眼半年过去了,姚大人一无所获。
  从他暗访得到的数据来看,日西城的收息并不高,比日西城上报的少很多。
  可这根本不可能啊!
  姚大人暗访得更认真了。
  可又是半年过去,他还是没查到什么。
  姚大人寄希望于冬天。
  冬天最优质的的煤球会被卖到大兴朝那些达官贵人和巨贾手中,日西城的收入会很好看。
  这个时候的数据,是最真实的。
  冬天来临,日西城的收入数据的确很好看,可是,远不像姚大人想象中那么好看。
  姚大人万分不解。
  卖出那么多优质的煤球,收入怎么可能就这么些呢?
  他去跟城中那些爽朗没有心机的人打听,听到的是诉苦:“何曾有多少收息?我们不懂做生意,卖出的价格不高,钱都被那些大商贾给赚去了。”
  姚大人又待了半年,仍旧一无所获。
  他开始考虑自己捏造数据,可是捏造了一半,在府衙中无意看到府衙的官府账册,一条条列得一清二楚,各项数据完全没问题——他将捏造的账册交上去,萧遥只要将这个账册也交上去,孰真孰假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
  皇帝又偏信萧遥,看到有证据肯定不会治萧遥的罪。
  姚大人觉得十分棘手,连忙给王丞相传讯。
  而这时,日西城已经成为西北第一大城,吸引了无数人前来淘金。
  对能干的贤才,萧遥照单全收。
  同时,为了拥有更多的金钱,萧遥也派出自己的人到各处淘金——这是真淘金,勘察地下是否有金矿。
  王丞相越来越觉得不妙,因为据他所知,日西城的人口越来越多,而投军的人也暴涨。
  又有卖煤球的钱,萧遥如果有异心,这天下只怕要姓萧。
  想到这里,王丞相联合许尚书和大学士等人,决定趁着萧遥还没彻底壮大时搞萧遥。
  许尚书淡淡地道:“皇上倚重萧将军,不可能相信我等的话。”
  皇帝这一年多以来态度比过去强硬了不少,可不就因为有个萧遥嘛,让皇帝处理萧遥使自己失去了依仗,皇帝又不是傻子,怎么肯听?
  大学士迟疑道:“若是有证据证明萧遥谋反,皇上应该愿意断尾。”
  他们只是掣肘皇帝,并没有威胁皇帝的地位和统治,相比造反的萧遥,威胁性无疑低很多。
  许尚书抬眸:“那得有证据。”造反的证据,不好好谋划个三五年,基本捏造不出来。
  王丞相看向许尚书:“许尚书有何妙计?”他们三个,谁也奈何不了谁,对三足鼎立早就有心理准备了,所以对对方虽然厌恶,也有除之而后快的决心,但杀不掉,倒也能忍。
  可萧遥不一样,她企图踩在他们头上,而且给了皇帝莫大的支持,有了萧遥,他们既要被萧遥要挟,又无法像过去那样掣肘皇帝——方方面面都十分糟心。
  许尚书道:“萧将军适龄婚配了。她不愿意和亲,但总不能一辈子不嫁。”
  王丞相和大学士相视一眼,决定先试试。
  当然,他们这次不打算亲自动手,而是让人去游说将军府的老太君和萧遥母亲。
  老太君和萧大太太,的确在操心萧遥的婚事。
  要知道,很多小姑娘在萧遥这年纪,都已经出嫁了,萧遥无论怎么能打,都只是个女子,她需要成亲,生下孩子,人生才算完整。
  萧遥在收到老太君和萧大太太催婚的信件之前,便在自己留在京中人的口中知道,有人明里暗里游说老太君和大太太,说她年纪大了,要出嫁了,据初步打探,这些人中有王丞相的人,也有许尚书的人,更有大学士的人。
  萧遥揣摩着信件不说话,过了许久,她写了一封回信,让老太君和许大太太帮自己物色适合的人选。
  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