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雍说道:“我也有套房子,实在不行我卖房就行了。”
萧遥摇摇头,跟简雍打手语:“不能让你卖房,我再想想办法。”她沉吟片刻说道,“如果我能拿出些实验成果,我相信可以贷款的。”
简雍看向萧遥:“可是,你短期内能出足以说服外行的实验成果吗?”怕萧遥有压力,便又道,“我相信你的实验是可行的,所以愿意卖房投资,你不要有心理负担。至于实验成果,我们都是搞科研的,都知道急不来。”
萧遥还是摇头,继续打手语:“这样,我先把我能做出的实验成果做出来,到时拿去融资。实在无法融资,我们再另外想办法。”
简雍听了,点头答应,心中却想,到时他悄悄卖了,萧遥也不知道。
萧遥做好了计划,便开始找中介了解自己目前所住房子的各项消息并表示自己有意出售房子。
就在这时,她接到王院士和李院士要求见面聊聊的信息。
想到两人直对自己谆谆告诫的情义,萧遥没有拒绝,她也想趁着机会跟两位院士说清楚,免得伤了他们的感情。
简雍知道了,自告奋勇去做翻译。
次日,两人便和王院士、李院士在个酒楼的包厢里见面了。
上菜之后,李院士拿着满满的酒杯站起来,看向萧遥:“萧遥,之前虽然有苦衷,但到底是我对不起你,今日在这里,我跟你说声对不起。我干杯,你随意。”
说完,下将杯中的酒饮而尽。
萧遥连忙也站起来,将酒杯放下来不住地比划。
简雍帮她翻译:“萧遥说,你是被威胁的,本质是为了她好,所以她不怪你,让你以后也不要将这事放在心上。”
萧遥边听边点头,在简雍说完,马上也将杯中的酒口干了。
李院士听了萧遥的话,眼圈有些泛红,忙道:“不怪我就好,我是做了蠢事啊。”说完这些,又开始提起让萧遥加入他的项目小组。
萧遥看向简雍。
简雍笑道:“我看不如这样,我们先吃饭,饭饱喝足之后,我们再谈论这件事?”
王院士和李院士听,觉得吃完饭了,两人可以专心劝萧遥,当下齐齐点头。
吃完饭后,服务员上来稍微收拾番,又上了茶和饭后甜点,便下去了。
李院士看向萧遥,旧事重提,再次劝萧遥假如他的项目组,劝完了又认真说道:
“我们不是小瞧你,而是作为过来人,我知道要出实验成果有多难,有多不容易。你有天赋,又肯努力,我们不希望你走弯路,不希望你浪费时间,蹉跎岁月。另外,你对我这个实验有很大的功劳,你应该加入项目组,接受属于你的荣耀。”
王院士忙点头,也诚恳地说了番差不多的话。
萧遥听得心中感动,但是起了念头要单干,此时实在不愿意改变主意,再加上她担心远离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之后,会失掉在这方面的活跃思维,便将自己目前的方向和已经做了哪些准备告诉两人,表示自己是真的想进行自己的研究的。
李院士和王院士听了,更努力劝萧遥。
在他们看来,萧遥说的内容里,充分表现出萧遥是个有准备有计划又细心的科研人员,很适合科研,唯的缺点,是还太年轻,以至于对自己的实验太过自信。
两人继续苦劝,见萧遥都不肯答应,只门心思想自己搞,不由得有些头疼。
又劝了阵,王院士劝得口水都干了,见萧遥还是不肯答应,略沉吟片刻,便像做了什么重要决定似的,看向萧遥道:“萧遥,你不愿意回去,主要是想研究自己目前的方向,是吗?”
萧遥点点头。
这是根本原因。
王院士看着萧遥年轻的脸庞,沉声说道:
“你看这样是否可行?你先跟我们回去,在老李的项目组待着,等老李的项目出实验成果之后,你再申请自己的项目。立项表上的内容,你都得填写完整,我们不会在年龄和资历上限制你,但是,立项内容,我们会按照标准来审核。如果你的立项申请附和要求,我们便批准。若不符合要求,你再去其他项目组打打下手。”
李院士听到这话,有点吃惊地看向王院士。
这条件太宽泛了,他是不会反对的,但是他觉得,709所其他人应该会很有意见。
但他转念又想,为了留住人才,这招未尝不可。
如果萧遥的立项内容通过,那就表示她的研究方向的确可行,这么来破例让她搞科研也未尝不可,若不通过,那便不通过,好歹将萧遥带回实验室,放在眼皮底下栽培。
当下便点头附和,目光紧紧地看向萧遥,等待萧遥的回答。
萧遥没料到,王院士和李院士为了让自己回709所,居然会同意这条件。
其实她心中还是觉得,要等李院士的科研出成果之后自己才能申请新项目有些迟了,但是王院士和李院士对她的这份情谊,实在让她无以为报,觉得不答应他们都对不起自己。
王院士和李院士见萧遥似乎意动了,忙又真情实感再劝。
萧遥看着两位尊长的表情,心里很不是味道,她认真琢磨片刻,心里有了主意,便打手语:“王院士,你刚才说的,可以在聘用合同上注明吗?如果可以注明,我便重新加入709所。”
就她所知,709所不大可能答应王院士刚才开出的条件的,但如果他们真的答应,就代表了王院士和李院士做出了很多努力,就冲着两位的这份努力,她回去又何妨?
王院士和李院士相视眼,想到萧遥原先在研究所的遭遇,了然地点点头,齐声说道:“可以。我们先回去给你申请这个待遇并拟好合同,切准备好我们再联系你。”
顿了顿,王院士又道,“对了,你将你的研究方向也整理出来给我,到时我拿去帮你申请立项和经费。”
萧遥点了点头,表示回去马上整理。
两位院士临走前,再次语重心长地鼓励萧遥,叮嘱萧遥不要浪费了自己的天赋。
萧遥和简雍回去时,简雍问道:“如果他们答应王院士承诺的条件,你真的回去?”
萧遥打手语:“盛情难却。”面对兢兢业业的科研人员的好意,她做不到无动于衷。
简雍想了想说道:“王院士既然敢开口,应该有定把握的,所以,你或许又得回去工作了。”
王院士回去后,第时间就是跟孙所长商量萧遥的待遇。
孙所长听完王院士列出的待遇,眉头拧了起来:“老王啊,薪资待遇和年终奖等,我这里都没问题,只项,老李的科研成果出来后让萧遥单独负责项目——这我没法做决定,需要向上请示。”
王院士马上说道:“那你赶紧准备起来,我这里材料来了,马上就可以行动。”
仅仅是两个小时后,王院士便收到萧遥发来的资料,他快速翻了翻,检查了下,便拿去给孙所长,嘴上说道:“拜托您尽快往上请示了。时间宝贵,我们不希望将时间浪费在流程上。”
孙所长并不想自己刚上任就出岔子,所以回去之后,马上便向上申请。
申请表递了上去,很快就被打回来了,上头的回复是:“不同意,切需要按照规章制度来。”
王院士和李院士知道这么个结果,都大皱眉头,其中王院士说道:“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啊。”
李院士则问:“具体是怎么说的,你五十告诉我们。”
孙所长叹了口气:“就是说,要么达到规定的职称以及工作年限,要么手上有很亮眼的科研成果。给老李启发那个不算,因为主要研究人是老李,萧遥只是机缘巧合。”
李院士忙问:“萧遥那份申请书上的研究方向和猜想呢?”
孙所长摇了摇头:“上头认为,她这个研究,有异想天开的成分,所以什么都没说。”
王院士和李院士相视眼,拜托孙所长带他们过去,他们想亲自说服上头。
孙所长见两人始终坚持,只得苦笑道:“过去是没办法了,开个短暂的视频会议吧。”
会议接通了,上头吴先生面对王院士和李院士的疑问,说道:
“网状物植入,全面捕捉人类大脑的信号,太儿戏了,就跟不建地基便盖主体和瓦片样,分明是空中楼阁。研究员萧遥的资料我看过了,她这么年轻居然就有这样的想法,可见是太飘了,就算是为了她好,我们也得遏制下她这种没有由来的自信。”
王院士和李院士企图说服他,但点效果都没有。
王院士最后不得不道:“萧遥是我们这些老家伙最看好的好苗子,她很有天赋,之前跟我们所里有龃龉,如果科研方面不给她些补偿,我担心她会永远离开709所。”
李院士马上点头附和:“她如果不在我们709所,将是我们的损失。
吴先生和孙所长都觉得两人故意夸大,并不放在心上,只道:“那我们也没办法,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萧遥的理论推理我都看了,我并不认为,她这个方向能研究出什么。”
说完见王院士和李院士又要劝,便摆摆手,示意不必多说。
萧遥虽然跟王院士和李院士约好了,但心里总觉得,所里不可能答应这些条件的,所以在等待中,仍然悄悄地准备变卖房子。
在两天后,她接到了王院士非常抱歉的段话,主要意思是说之前他提出的几点,上头都无法答应了,因为上面要求切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所以,希望她先熬熬资历,末了又表示,希望萧遥退让下,先回来打好基础。
萧遥很遗憾地拒绝了王院士和李院士,又特地谢过两人,便开始卖房,发展自己的事业。
王院士和李院士得知萧遥的决定,都苦笑起来:“我真不想错过她这样的人才,现在看来,不得不错过了。”
孙所长听到这话,暗地里嗤笑。
研究方向都有问题,那里还算得上是人才啊。
第865章
萧遥并不知道孙所长是怎么腹诽自己的;她将自己的房子挂牌出售,跟中介说好自己的心理价位之后,便将一切交给中介;自己则简单收拾了一下东西;出去租了个一房一厅的小房子。
其实她如果还在职和不急着拿钱创业;买个二手小房子交房贷;会比租房子划算很多;因为扣除公积金之后小房子每个月需要还的房贷绝不会比房租高;可她现在迫切需要钱;根本舍不得拿钱买二手小房子的首付。
叔公叔婆那里虽然有钱,但一来两老年纪大了;需要把钱留在手上;而不是投入她这个不知何时会出结果的科研;二来萧子萱斤斤计较,得知她跟两老借钱,肯定也要跟两老借钱以示公平;届时两老手上怕是更要没钱了。
因着这些原因;萧遥只跟叔公叔婆说打算自己搞科研,因为不是什么大实验;所以需要的钱不多;她这些年投资的钱加上拉一些投资够用。
叔公叔婆只知道航天和大型研究院需要烧钱,对萧遥的领域不了解;所以就此相信了,叮嘱萧遥没钱了告诉他们,便继续在南方过养老生活,跟邻居喝早茶跳广场舞,十分愉快。
萧遥稳住了叔公叔婆;便大刀阔斧地忙碌起来——物色厂房改装成实验室,申请资格乃至购买相关用品,全都需要精力。
有钱的话,请个人代办会轻松很多,萧遥目前担心钱不够用,加上又是自己的个人实验室,所以决定亲力亲为。
孙所长跟吴先生汇报萧遥决定了不加入709所,末了有些惋惜地感叹:“如果她肯加入,脚踏实地地跟老李他们搞科研,就是我们所里的一张名片了。”
萧遥长得好,名气又大,留在所里,可以大大提升所里的名声,可惜了。
吴先生笑着说道:“是啊,可是她好高骛远,我们也没办法。我们搞科研的钱,都来自纳税人,怎么能在她身上浪费呢?单独一个研究方向,需要花的钱可不少。你们所的经费本来就捉襟见肘,再给她单独一个项目,你们打算断哪个的项目?”
孙所长听到这话心中打突,觉得萧遥不加入,倒还真是个好消息。
这时吴先生又说话了:“我偶尔上网查找一些资料,看到不少网友追问萧遥不是间谍,什么时候重新聘她回研究所,你对外说一下吧,我们为人民服务,不能听不到人民的声音你说是不是?”
孙所长听了这话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嘴里说着“没错”,心里却活动开了,很快又问,“她不回来,我们该怎么说?”
吴先生笑了:“孙所长你问我这个,不是寒碜我么,对外这一块,我可不及你啊,再说了,这是你们所里的事,哪里轮到我插嘴啊。不过不管办什么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准没错。”
孙所长挂了电话之后,琢磨开了。
吴先生说要实事求是,那就是对外直说了。
可这么一来,外界少不得要说萧遥好高骛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