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女炮灰[快穿]-第20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遥点头,看向徐将军:“哀家答应徐将军,只要徐将军的身体尚能支持,便派徐将军北上。”
  徐将军听了两人的话,知道只能接受检查,当下沉着脸,让杜太医坚持。
  徐太医越是检查,脸色越是难看,待检查完了,退下来说道:“回禀娘娘,徐将军双腿暗疾很是严重,若再受寒或是过度疲惫,极有可能再也站不起来。此外,徐将军年轻时受过不少伤,又不曾好好调养,故身体十分虚弱。”
  萧遥一听这话,便决定,无论如何都不让徐将军北上——徐将军的身体已经查到这种地步,让徐将军北上,不仅鼓舞不了士气,还有可能害得徐将军再也无法行走。
  徐将军显然无法接受这个情况,厉声喝退杜太医后,一再劝说萧遥让他上战场。
  萧遥斩钉截铁地拒绝了。
  第二日大朝会,方丞相他们三个再次吵成了一团,都想推自己的人领兵。
  萧遥想着北边的情况,心里极其厌恶在如此时刻还争权夺利的老家伙。
  当日朝会结束,还是没吵出人选。
  萧遥的目光却冷了下来,她忽然意识到,凭大熙朝如今的国力以及各种天灾**,是没有时间等自己温水煮青蛙徐徐图之的。
  想到这里,她当日便开始谋划起来。
  次日又吵了半日,谁也不服谁,仍然吵不出结果。
  朝会结束后,萧遥再次留下安国公和承恩公,一同在御书房密谋。
  安国公和承恩公听到萧遥的提议,都变了脸色。
  萧遥看向两人:“两位大人以为如何?”
  “这……”承恩公说道:“只怕很难成事,需要徐徐图之。”
  安国公则用复杂的目光打量了萧遥片刻,旋即点头:“依老臣看来,可以拼一把。”
  对萧遥有此野心,他初听时有些吃惊,但是想起先帝未曾称帝时,很多事也是当时还是太子妃的萧遥周旋的,萧遥有智谋有谋略,行事有果敢,这次会做这样的选择,并不奇怪。
  萧遥点头,看向承恩公:“承恩公不必过于担忧,哀家相信,钱尚书对哀家的提议很是心动。”
  安国公目中异彩连连:“娘娘已经和钱尚书商量过了?”
  萧遥摇头:“并无。哀家打算,先与两位大人达成共识再找钱尚书,说服钱尚书。”在她看来,要说服钱尚书并不难,毕竟钱尚书是绝对不喜欢方丞相和王尚书跟他争权夺利的。
  干掉方丞相和王尚书,绝对符合钱尚书的心意。
  只是这么一来,未来她兴许会受到比较大的掣肘,还有可能给几个王爷勾结权臣的机会。
  不过,猪儿登基之后,她便一直暗暗谋划,手上有了一定的人脉,再加上这次如果和钱尚书联手,干掉方丞相和王尚书这两个派别后安置自己的人,她也不至于一直任人宰割。
  好好谋划,前途还是很明朗的。
  安国公听毕点头:“既如此,娘娘便选钱尚书进宫罢。”
  萧遥笑道:“哀家以为,两位大人悄悄找钱尚书,比本宫宣钱尚书进宫更好。”
  安国公和承恩公相视一眼,同时点点头,很快出宫。
  两人先回自己家里,布置一番,在第二日下朝后,才暗暗和钱尚书见面。
  萧遥在宫中,想着北边的形势,心情并不好。
  约莫巳时,承恩公通过宫人悄悄往宫里传消息,说钱尚书已经有些心动了,再努力几日,想必能得偿所愿。
  得知钱尚书果然有意,萧遥加快进度行动起来,同时一边行动一边暗暗注意朝中的动静——她相信,钱尚书为了一举扳倒方丞相和王尚书,肯定也会做各种准备的,她借此可以大致知道钱尚书的势力。
  当然,这种观察是相互的。
  而且会被方丞相和王尚书察觉到,所以得万分小心。
  派谁北上领兵,足足吵了十日。
  萧遥一肚子的火气,十日,对这些待在京城的权臣来说,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可是对北边饥寒交迫的将士们来说,这十日抵得过一年的漫长了。
  虽然马上就要办方丞相和王尚书,她心里头的火气还是不少。
  到了第十一日,钱尚书下面的御史首先发难,参方丞相卖官鬻爵,贪墨前年赈灾饷银,贪墨去岁收上来的部分税款,纵容其侄儿在放高利贷害死一户七口之家。
  因提前做了准备,证据又很足,且是突然发难,方丞相根本反应不过来,虽然他口口声声说自己冤枉,但这种自辩面对铁证时,无力得很。
  钱尚书作为本派别的老大,马上出来激昂陈词,指着方丞相的鼻子就骂。
  安国公和承恩公相视一眼,都没有说话,眼观鼻鼻观心,只是关注事态的发展。
  王尚书见安国公和承恩公皆不曾说话,不免以为这是钱尚书个人之举——这些日子,为了争夺北边两支大军的兵权,他们吵了十日,心中恨极了对方,恨不得弄死对方,所以有机会,将对方搞下马,太理所当然了。
  不过作为一个出身贫寒却爬到高位的政客,他很是小心谨慎,并没有马上说话,而是观察钱尚书一派是如何打压方丞相的,又看承恩公和安国公的反应,观察了好一会儿,确定这是钱尚书的个人行为,王尚书便出列,一起痛打落水狗。
  这种经常跟他对着干的老对手,搞死一个是一个。
  方丞相面对两个死对头的合作以及那么多证据,根本毫无还手之力,不过作为一个翻云覆雨的权臣,他却不愿意就此认输,而是马上暗示下面的官员慷慨陈词。
  可惜这是萧遥和钱尚书提前准备好的,就连禁军以及城外的驻军都调集了一部分进来,方丞相一脉都是文人,着实不够看。
  当日朝会,方丞相以及他一脉的许多大臣便被拿住,锒铛入狱。
  此举震惊了朝野,循例的吵架戏码,彻底没了。
  当日下午,严审方丞相一脉,牵扯到镇守京郊的张副将。
  萧遥马上下谕旨,免除张副将的职务。
  张副将是王尚书的人,故王尚书一看到张副将被免职,便猜测钱尚书会不会对他出手。
  作为一个谨慎的人,王尚书虽然未曾正式确定钱尚书会对自己动手,但是却也开始居安思危,不断出手布置。
  第二日,少了方丞相一脉的朝堂,失去了往日的热闹。
  但钱尚书和王尚书为了争夺北上的领兵人选,在确定了方丞相一脉的罪名之后,再一次开始了口水仗。
  当日朝会结束,王尚书回府,眉头深锁。
  看起来,钱尚书不会马上对付他,可是他的依仗张副将倒了,他如今的力量,并不能让他安心。
  或许,可以和安国公合作,先高调钱尚书!
  王尚书想到这里,马上拿出纸笔,低头给安国公和承恩公写信。
  他刚写完,正要叫小厮进来送信之际,外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随后一脸惊恐的管家出现在门口:“大人,外头不知发生了何事,禁卫军包围了尚书府!”
  王尚书脸色大变:“这怎么可能?”一边说一边走出书房,听到外头传来嘈杂声,脸色难看了几分,问道:“领兵的是谁?”
  管家结结巴巴地说道:“是王喜才大人。”
  王尚书失声道:“什么?竟是他?”说完忽然想起什么,身体剧烈地抖动起来,“老夫被骗了,老夫被骗了……”
  昨天搞垮方丞相的,不是钱尚书一个人,而是钱尚书和安国公、承恩公联手,所以方丞相才毫无反抗之力。
  而今天,搞垮方丞相之后,他们的屠刀开始对准了他!
  王喜才是安国公的人!
  如今王喜才领兵,显然是受安国公指使!


第986章 
  王尚书想到自己从微末爬到如今的高位;一贯谨慎,如今却因为一时不察而面临抄家灭族的命运,不由得气血攻心;眼前一阵阵发黑。
  然而不管他心里怎么想;又有多少遗憾;也于事无补。
  禁卫军首领杜康明领兵进入;出示皇上圣旨和太后懿旨,以王尚书曾三次贪墨赈灾官银为由;示意手下的禁军将王尚书拿下。
  王尚书一边口称冤枉,一边口沫横飞地唾骂钱尚书排除异己。
  然而在他唾骂时;一小队禁军正好将抄出来的金银珠宝捧出来;给杜康明过目。
  杜康明看着琳琅满目的珠宝,看向王尚书:“王尚书口称冤枉;可这些金银珠宝又作何解释?据某所知,王尚书出身贫寒之家;断不可能积攒如此家业。”
  王尚书脸色一白,但是下一刻马上辩解道:“这……内子手头上有些铺子,才置下这些家财。”
  杜康明冷笑:“就凭几个布庄?王大人;休要再辩解,我们已经有证据,识相的赶紧跟我们走;不然就别怪我们不给面子了。”说完看了身后几个禁军一眼;喝道,“带走——”
  王尚书只是个文弱书生,最终还是被带走了。
  和方丞相一样,王尚书被拿下后,和他一个派别的;参与过贪墨赈灾官银的,全都被下了大牢,革职查办。
  接连两个站在最顶层的高官被拿下,连带着大大小小的官员一起革职查办打入大牢,在京城引起了巨大的震荡,京中原本浮躁的风气也因此而变得踏实起来。
  六部空出了许多职位,萧遥、安国公、承恩公、建安侯以及钱尚书,都快速动作起来,安插上自己的人。
  萧遥最迫切希望定下来的北军和西北军的暂代将领也被推了出来,正是两支大军的副将之一,其中钱尚书的人占了一个,萧遥的人占了一个,保持了表面上的平衡。
  但实际上,由于萧遥暗中给了萧三公子、徐小将军和云逸懿旨,让三人在战场上都有一定的权力,所以说到底,还是萧遥的人数占优。
  钱尚书没有将三个名小将放在眼内,所以更加关注的,是如何安插更多的人进六部。
  可是这次垮台的官员实在太多了,在安插人进入六部时,钱尚书和萧遥一样为难,因为手上没人才,除了几个特别好的,有些位置,连拿得出手的都没有,故有些职位,便空了下来。
  钱尚书召集了几个心腹在书房商谈要事。
  几个心腹甫一见面,便拱手赞扬钱尚书智计百出,大获全胜,并纷纷祝贺:“恭喜大人,贺喜大人,从此以后,朝堂中当以大人为尊。”
  “自方、王两位大人倒了之后,朝堂中,在无人辖制大人,大人可大展拳脚一展抱负了!”
  “春闱在即,当务之急,是将春闱牢牢抓在手中,届时人人都是大人的学生,自是听大人的!”
  钱尚书心中也很是得意,点着头说道:“这是自然。”顿了顿,才又道,“不过,如今朝堂中还有安国公、承恩公和建安侯三个,并非老夫一人独大,你们平日里说话做事,要注意一些。”
  王城说道:“大人言重了。安国公、承恩公和建安侯三人,也就安国公需要忌惮,其余两个,本身无甚本事,若非太后,他们在朝堂上永无出头之日!所以,根本不必管他们两个。”
  其他心腹纷纷点头附和。
  钱尚书将手背在身后,说道:“承恩公和建安侯虽然无甚本事,但与安国公是一派的,又有安居营的功绩,还是需要注意的。”说完又听了一阵心腹对自己的吹捧,这才说出这次召集心腹的目的,
  “如今六部空出的位置不少,除了从外调的官员中物色,也得在春闱中选一些。可是承恩公那个安居营在士林中名声极佳,许多举子谈起承恩公和建安侯,都是赞不绝口的,因此我们想让那些举子偏向我等,为我等所用,需好好谋划。”
  王城马上道:“只要大人或是我辈中有人成为春闱举子的座师,便天然和他们同属一个派别,他们也得对大人多加尊敬。故臣下认为,将主考官牢牢抓在手中,不愁那些举子不向着大人。”
  钱尚书摆摆手,叹了口气说道:“非也非也。据老夫所知,学识最好那几个,对承恩公和建安侯推崇备至,只怕一旦高中,便去为承恩公和建安侯效力。”
  虽然这些新进士因官职低微,一时也用不上,可如今朝堂上空缺的官员多,越早拥有人才和培养人才越好,所以这一届的进士尤其重要。
  其他心腹听了,提议道:“既如此,莫若与之交好?或是联姻,或是许以丰厚的条件,威逼利诱,皆可用之。”
  众心腹纷纷点头附和。
  钱尚书心中另有盘算,但失于方正,不好直接开口,只得道:“与举子交好,招揽人才,尔等也多注意些罢。老夫要与安国公、承恩公和建安侯周旋,并无多少精力放于此。”
  众心腹听了,再一次点头附和。
  王城素来是个多想的,迟疑片刻问道:“大人,方、王两位大人相继落马,这表示安国公和承恩公想铲除异己,若我们动作过大,会不会连累到大人身上?”
  他想问的是,安国公和承恩公会不会像搞方丞相和王尚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