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女炮灰[快穿]-第7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不过去,使得她甫一登基,便中了毒。”
  房止善皱起了眉头,手指动了动,很想上去将那嘴碎的宫女给掐断脖子。
  什么时候,一个小小的宫女,也配妄论皇上了?
  她配么?
  还有贤王的母妃,不过一个宫女子出身的玩意儿,也敢妄想做皇上的太后?
  一想到正是因为自己下毒,才导致这些人心中贪念滋长,以为有机会,他的心情就更焦躁了。
  房止善闪身进了假山里,静静地站着,等一个宫妆美妇人领着几个宫女经过时,手指轻弹,将一些药粉弹了出去。
  直到把这种药粉弹完,他才闪身悄然离开。
  那是一种能让人身上起红疹子且引起全身范围发痒的药粉,药效能持续一个多月,是他用来对付袭杀于他的神秘高手的,这些天没遇着神秘高手,拿来对付这些痴心妄想的女人,正合适。
  也好让她们长个教训,皇上可不是她们可以妄论的。
  萧遥小睡片刻,心里记挂政事,很快起来,回到御书房继续处理政务。
  房止善已经等在那里了,见萧遥刚睡醒,本来苍白的脸蛋上,带了一抹红晕,眸光不由得一亮。
  萧遥开始处理政务,待有需要时,才让房止善代笔。
  约莫半个时辰后,大太监从外头拿了一本折子以及几张纸进来。
  萧遥拿过来一看,目光顿时一亮。
  这是她一早命人准备的报刊,如今总算弄出个雏形来了。
  她粗略看了一遍折子,便开始看手上的报刊。
  报刊被弄成了一个小册子,第一版,是最近新颁布的政令——对鳏寡孤独的救济福利,各地方开辟一处养济院,保障这些人的吃住,但可分派一些任务给他们,让他们内部互相帮助。
  其实如今的萧国国力不足以开设纯粹的养济院,可萧遥经过一番计算,觉得提供吃住,让鳏寡孤独干点活——老小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年轻人则做点手工,基本上能自给自足,便还是力排众议颁布了政令。
  第二版,则是各地方兴修水利的政令。到第三版,则是某地某官员带领当地百姓,做出了何等好成绩,第五版,是各地一些短小的奇闻异事,最后第六至第十版,则是话本故事。
  在封面最后,有约稿启事,声明各地奇闻异事可投稿,故事亦可投稿。
  萧遥仔细读完,发觉严肃性与娱乐性都有了,便批了折子,通过了这份几经修改的报刊雏形,责令其明日起开始发行,发遍全国。
  除此之外,她又下令,报刊发行之后,当地须设读报人,于每日午时在集市上宣读第一版与第二版的政令,务必使天下百姓都知道这条政令。
  萧遥知道,这其实也有弊端,但是刚发起之际,便是有弊端也顾不得了。
  处理完政务,萧遥开始在御花园散步,也当做是锻炼身体。
  房止善跟在萧遥身后,跟萧遥提起报刊上的消息,点出养济院有可能存在的弊端——若地方官员坏心,极有可能将之当成是压榨鳏寡孤独的手段。
  萧遥点头:“我自然知道。不过,先做事,弊端慢慢除。”
  房止善又问:“皇上发此报的目的,可是让天下人知道政令,避免当地官员隐瞒百姓,私吞朝廷的拨款?”
  萧遥点头,看向房止善:“房卿果然有大才。当初怎么就不肯为官,非要到各地转一圈呢?”
  房止善笑着说道:“当时年少轻狂,后来到各地走了走,涨了见识,才知道自己当初的肤浅与可笑。”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很快逛了大半个御花园。
  萧遥不得不承认,房止善是个很好的聊天对象,也是个令人如沐春风的人。
  可惜偏偏是个野心极大的,时刻想着把她推翻了自己上位。
  安公子、张公子等其他贵公子到御花园散步,看到萧遥与房止善有说有笑,顿时都警觉起来,马上走上前来,跟着搭话。
  大家进宫的目的,除了成为皇夫,也有一展抱负的想法,所以能在皇上跟前露脸,给她好印象,也是所有贵公子的目标。
  因此,他们是不愿意被房止善专美于前的,即使房止善真的很优秀。
  萧遥被众贵公子围住,你一言我一语,虽然称不上聒噪,可她精神头不好,还是感受到了压力。
  她想到历来皇帝宫中都有后宫佳丽三千,忍不住好奇,真的不觉得烦人么?
  诸如到御花园走走,起码能遇到几个妃子,你一言我一语,吱吱喳喳,这散心的目的,就彻底没了。
  这样的日子,如何能忍?
  这时话题不知怎么转到了各地有什么习俗与美食上。
  萧遥对此感兴趣,便认真听起来,间或问几句。
  贵公子们见她听得认真,便越发说起来。
  这时,一名贵公子笑着说道:“深宫寂寞,皇上若有了闲兴,也可到臣的故乡走走,品尝臣故乡的美酒美食。”
  安公子一听此话,心里头就是止不住的难过。
  他马上看向带笑坐在菊花旁的萧遥,生怕她心里难受。
  走遍天下,吃遍天下美食,是皇上的愿望,只是如今,却再也不能了。
  她被疾病锁在了重重深宫中,也被肩上的责任锁在了重重深宫中。
  房止善一听,眸色瞬间变得幽深,目光下意识地看向萧遥。
  他想起,那年上元节,萧遥放花灯时许的愿望——岁岁平安。
  那时,他知道她中了藕断丝连,是没办法岁岁平安的,所以心里涌起的,是对明媚少女的是怜悯。
  可是现在想想,却忽然心如刀割。
  萧遥笑道:“深宫寂寞,倒是谈不上,朕刚登基,政务极多,可顾不上寂寞。不过,各地的风景与美食,倒是朕十分向往的,若将来有机会,朕定然要走一走。”
  安公子听到前面,觉得果然是皇上会有的回答——她总是如此,很积极地生活着,即使没有风花雪月的浪漫。
  听到后面,想到按照时间,她只剩下不到一年的寿命,心里又难过起来,忍不住说道:“皇上一定有机会走一走的。”
  说完这话时,感觉到喉咙里的哽咽,他便难过地抿了抿薄唇,垂下眼睑不再说话。
  而惯会说安慰话的房止善,这一刻也忽然失去了声音。
  晚间,有宫人来报,说贤王的母妃并身边侍候的宫女们身上长满了红疹,据说还痒得得厉害,疑似生了痘疮,太医建议隔离治疗,贤王母妃宫中暂时封宫。
  萧遥得知,当即便命人将贤王带离其母身边。
  而这时,太皇太后也传令过来,让萧遥不可去贤王母妃宫中,此事由房淑妃与安贵妃处理则可。
  萧遥知道,太皇太后此举,是怕自己体弱,去了被过了病,因此没反对,只着人去打听消息,并随时来报。
  临要睡下时,安贵妃与房淑妃终于处理好贤王母妃宫中之事。
  贤王被带到太皇太后跟前养着,而贤王母妃宫中则封了宫,一应侍候的近身宫女,都留在宫中,避免将痘疮传给宫中其他人。
  得知此事处理完毕,萧遥传下口谕,着太医们熬煮能预防的汤药,使所有宫人都能喝上,又须得好生注意贤王母妃宫中,务必把人治好。
  过几日,萧遥想到想到隆冬将至,或许各地又有灾情了,但是国库并不丰盈,怕是又要为钱发愁,当下便苦思冥想,决定办个赏菊宴,号召百官捐钱捐物做好事。
  丞相与兵部尚书知道萧遥这打算,都久久说不出话来。
  他们知道国库虚空,可是皇上这么明目张胆地向百官要钱,也太不客气了些吧?
  她难道就不担心,后世历史怎么写她么?
  缺钱皇帝,但凡处置百官必抄家,登基第一年拖延百官的饷银碳敬,第二年号召百官捐钱——这不管哪一个,都很不好听吧?
  这时户部尚书站出来:“皇上此举甚妙。臣建议,百官捐款的前十名,登在报刊上,让天下百姓共知她们的善举。”
  萧遥露出正该如此的神色,道:“多得爱卿提醒。朕以为,这为民做好事之事,不能单面向百官,这样罢,下一期报刊刊登朕口谕,民间捐献前十者,亦可刊登于报上,且于各赈灾地立碑记名,记下这大功德。”
  户部尚书马上附和:“皇上高见。”
  丞相与其他几位尚书:“……”
  当他们看不出,皇上与户部尚书这是故意一唱一和千方百计从百官与大富豪身上薅钱么?
  但是这些钱都用于各地赈灾,他们说不出反对的话来。
  不然一口大帽子扣下来,再被史官记下来,他们可就得遗臭万年了。
  于是大家商量一番,很快确定届时捐款事项。
  三天后,萧遥邀百官携其夫人小姐进宫赏秋菊。
  因为这次是要钱的,所以萧遥既往不咎,给蓝府也发了帖子。
  蓝时迁作为蓝府的嫡长子,自然要出席的,而他出席,肯定得带上席幻景。
  对此,蓝大老爷与蓝大太太心里烦恼得厉害。
  蓝时迁与席幻景一起出现在皇上眼皮底下,真的好么?
  真的不会让皇上想起旧日受到的羞辱,再次打压蓝家么?
  虽然京中野心家不少,但是不管如何,目前皇上的皇位还是坐得稳稳的,他们作为臣子,根本没有资本跟皇上对着干。
  可是特地不带蓝时迁与席幻景出席,皇上见了,会不会认为他们特地如此,让百官记起前事,然后恼羞成怒?
  最终,蓝大老爷头疼地做了决定——到时多捐点钱,让皇上高兴点。
  到了赏菊那日,萧遥主持开宴,很快将场子交给了户部尚书以及礼部尚书,由他们体面地将赏菊宴的目的过渡到“广大灾民需要帮助,希望大家踊跃捐款”上。
  户部的人都很惆怅,可是想到一旦有钱,他们就不用再为钱发愁,顿时又不惆怅了,马上开始行动。
  高位官员们消息灵通,早有准备,所以听了不吃惊,低位官员也得了上司的暗示,此时听到,也平静接受。
  于是捐款开始,丞相与几位尚书并国公们很上道地以身作则,站出来说自己府上捐多少,犬子某某也特地捐多少,他们一开口,接下来就好办了。
  庶吉士们拿着纸笔,陪同户部的官员们,到百官面前一个个登记认捐多少银两。
  百官们也都十分上道,捐款比上司低,但是比下属高,横向对比与同级别的官员差不多。
  认捐很快结束,萧遥没有看庶吉士与户部官员们登记的账目,也知道定然不会少的,因为丞相带头捐了一万两,而国公们作为老牌勋贵,捐的是两万两,尚书们比丞相略低,捐的是九千两,至于其他官员,肯定在不超过上司的同时,为保住体面略减一些捐上。
  萧遥让大家赏花,并随意走动,自己则端坐着与坐在近旁的太后以及太妃们说话,又招了些大臣家的千金上前说话。
  昔日曾招待萧遥完的名门闺秀们,心情都有点复杂。
  从前,她们觉得自己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在家中被娇宠着,与逍遥公主相比,那也是不差的,可是如今,才发现彼此之间的身份差距,变成了鸿沟。
  她们再优秀,将来出嫁之后,也不过是一个后宅女子,被人在族谱上写上某氏,成为一个默默湮灭在历史中的人物,而逍遥公主呢,她是皇上,她登基之后做得不错,将被史官浓墨重彩地记录在历史书中,成为传说中的人物。
  在这一刻,她们心中忽然升起一种深深的羡慕之情。
  若她们也可以入朝为官就好了,不求名留青史,起码能不仅仅成为夫家族谱上一个某氏。
  她们相信,自己不比男儿们差的。
  萧遥跟京中贵妇与名门闺秀们说了一会儿话,有些乏了,便住了话头。
  这时太皇太后的娘家兄弟勤国公上前,跟萧遥与太皇太后请安之后,提起了择皇夫一事,说道:“皇上已年满十七,适合择皇夫了诞下子嗣了,不知太皇太后可有什么打算?”
  萧遥有点反应不过来,这当着她的面提及择皇夫,会不会有点不适合?
  她却忘了,她登基为帝,便不是普通女子,她择皇夫一事,既是她的家事,也是萧国的天下事。
  太皇太后含笑看向有些反应不过来的萧遥,说道:“的确适合了,只是如今还未出孝,且等出了孝期再做定夺罢。”说完想到萧遥也不知能不能活到出孝,心中凄然,便垂下眼睑,遮掩了眸中的悲伤。
  太皇太后的娘家兄弟勤国公笑道:“这是自然,只是择皇夫可不简单,如今忙起来,到出孝那天,也就差不多了。”
  太皇太后笑着点头:“这倒也是。”又笑看向萧遥,“这得看看我们皇上的意思了。”
  安公子耳力好,听到这话,心跳剧增,可是想到萧遥还不知能不能活到出了孝期,又悲伤不已,几句跳动的心脏,也慢了下来。
  他远远地看向坐在高座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