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六阿哥胤祚是首次离了额娘这么久,便显得有些不适应了,乌雅氏才离开三天,他就发热了。
这下可把两位皇太后给紧张得不行,好在他如今底子好了很多,几日后就好转了。
为了都胤祚开心,胤祉只好出马,又教大家玩了新游戏:老鹰捉小鸡。
既能跑,又刺激。
这个游戏很快就碾压了之前的游戏,成为最受兄弟姐妹们欢迎的游戏。
等到下雪时,即使扫了雪,地面也湿滑,老鹰抓小鸡玩不了了,胤祉又想出了一些室内运动游戏……
胤祚得知这些他见也没见过的游戏,是三哥想出来的之后,对三哥的滤镜又厚了一层。
很快大家就发现,胤祚再也不想乌雅氏了,整日里都在问:“三哥在哪里?”
搞得他同胞亲哥四阿哥都有些吃味了,“三哥很忙,你不要打扰他!”
三葛格为什么不能只有他一个弟弟?
慈宁宫每日欢声笑语的,关起门来,两位皇太后也会被拉着一起玩游戏,活动活动筋骨,这个冬日变得前所未有的好过。
等康熙从汤泉正式回宫,已是十一月底。
原因是皇贵妃佟佳氏的祖母,也就是康熙的外祖母觉罗氏病逝了。
康熙难过不已,为此,把一等公的爵位还给了佟国纲,也恢复了他议政大臣的职位,又赏赐了佟家金银布匹和鞍马若干。
皇贵妃也被特许回家举哀,回宫后,康熙解了她的禁足,只是没有让她搬回承乾宫,她自觉丢脸,也没有出来走动。
夏日里发生的事情,她是真的被吓怕了,如今对外,都道她只安份地在自己宫中读书、礼佛,写字画画以修身养性。
十二月初,扬州知府上奏曰,扬州痘疹盛行,请皇上派遣痘疹科太医至扬州救助。
康熙立刻问:“可有其他地方痘疹多发的?”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一时答不上来,不是他们不知道,而是一点风声也未收到。
可以说,自从‘涧中鱼’先生的连环画大卖以来,各地发痘疹的人都变少了。
涧中鱼先生可是立了大功啊!
只是大清幅员辽阔,人口至多,大家也不敢肯定离京城远的地方就没有痘疹爆发。
康熙不放心,派了太医带着痘苗南下的同时,也派出不少侍卫暗卫,往大清各处去体察民情。
胤祉很快也从汗阿玛处听说了此事,据说除了扬州及其周边地区,长江以北的各地,就没有大规模爆发痘疹的情况。
胤祉立刻就明白了,扬州那边,肯定有叛贼给大家洗脑了。
话说,是时候把他的话本《纪恩传》,卖到扬州去了吧?
胤祉眨巴着单纯善良的大眼睛,等着康熙想到跟他一样的、既造福于民、又能赚钱的好点子。
康熙:“?”
第72章 第 72 章
胤祉‘暗示’了半天; 康熙也没看懂他想说什么。
“你眼皮子抽筋了?”他调侃道。
胤祉:“……”
唉,非要他直白说出来!
‘汗阿玛; 请允我出版《纪恩传》!届时将之低价卖入扬州; 作为扬州百姓的反诈指南。’
国家反诈连环画,你值得拥有!
康熙:“……”
其实夏日的时候,他本来也是有意要帮胤祉出书的。
奈何胤祉把书中的‘妖妃’和‘狗官’下场写得那般惨; 他又刚好处置了佟家和皇贵妃。
这要是真让他出书了,宫里和朝堂上的事情再一不小心被人传到民间; 那丢的还是皇室的脸!
再怎么说,佟家也是他外祖家。
所以当初他就没让胤祉出书; 只要不出书; 说书人的故事一说完; 风波就会逐渐平息了。
不过; 如今佟国纲恢复了官职,他又刚刚施恩给佟家,应当不会有人再往佟家身上想了……吧?
“你要出书也不是不行,”康熙说,“但稿子得改改。”
胤祉:“?”
康熙:“起码,你要给皇贵妃和你舅公……啊不是,是书里立过功的官员; 改过自新的机会吧?”
胤祉若有所思; 而后拍了拍小胸脯,表示你放心; 我知道了!
胤祉回去就改了稿件,顺便; 还在里面又多加了一些防诈骗伎俩的小故事。
第二日; 康熙就拿到了新版故事; 看完了之后还算满意,手痒又指出了一些无关痛痒的小毛病,就允胤祉定稿了。
胤祉知道,扬州的百姓早一日清醒,便能多一些百姓早点种上痘苗,多救一些人命。
于是也没有重新誊抄,直接带着草稿就去了书局找陈梦雷。
陈梦雷在知道三阿哥有意往出书方面发展后,一直注意着在民间网罗人才,胤祉此去,帮他校对稿件的就有十几人,那效率叫一个高啊!
校好稿件,活字排版,先印刷了十本出来,好让胤祉带回宫去。
胤祉回宫先给了康熙看过,康熙看了很满意,虽然在他看来,里面还有些瑕疵,但时间确实紧迫,也无需计较了。
他看过之后,只还给胤祉两本,其余都留下了。
等胤祉一离开,他立刻召来梁九功。
“去,这一本,送到咸安宫给皇贵妃品读。”
“这三本,送到佟家给佟家人通读。”
“这一本,送到宗人府牢房,给佟国维细读。”
梁九功当即领命,下去安排人手跑腿传口诣了。
且不说皇贵妃和佟家收到这话本作何反应,宗人府里,突然被皇上想起并送了书的佟国维受宠若惊,跪伏在地,几乎是虔诚地接过了话本。
之后传旨太监一走,他便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一看书名《纪恩传》,佟国维的心里就凉了半截。
他被关入宗人府已经小半年了,皇上如今还拿这个话本故事敲打他,是在提醒他绝无重见天日之时吗?
心下绝望之下,他还是一个字一个字读了起来,生怕错过了皇上的哪怕一点儿深意。
前头还好,等看到后面对‘妖妃’和‘狗官’的处置时,佟国维差点老泪纵横,该啊!他活该啊!
皇上明明有法子辟谣了,他非要跟皇上对着干,可不就该吗?
不料就在他以为这就是大结局的时候,‘北境国’某地爆发了瘟疫!
书中的‘狗官’……呃,罪臣忏悔了三年后,得知瘟疫处死伤无数,皇上正发愁派哪个钦差前去赈济,他便自告奋勇。
皇上见他诚意满满,便同意了他戴罪
立功的请求,并让他立下军令状道,若解决不好,提头来见!
罪臣立下军令状后,便匆匆赶赴了那瘟疫爆发之处。
好在那种瘟疫已有防疫之法,只要将得病之人与康健之人彻底隔离,再一边救治病人,一边给康健之人用防疫之法,便能救许多百姓性命。
而他也正是做过防疫之人,不会被传染。
只是他带来的官兵和太医,根本不被百姓信任,百姓都在传,这次瘟疫正是因为皇上失德才会爆发,还说他们不需要治疗,白莲圣母自会护佑他们平安无虞。
看到这里,佟国维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当即喊来看守他的包衣奴才问:“大清近日是何地有了灾患。”
那奴才很快回答,“应当是扬州,如今痘疹盛行。”
竟是痘疹?!
痘疹那确实已有防疫之法了,只是这扬州……佟国维不由想起三十几年前扬州屠城的惨事。
扬州人故意不听朝廷的话预先种痘苗,且容易被异。教蛊惑,真的太正常不过了。
所以,如果是他的话,该怎么办?
佟国维焦急地往下翻。
答案就在书里:用说书先生讲故事,让扬州人该清醒的清醒,还不清醒的,也在对方心里埋下种子。
同时剿灭异。教,将所谓不怕水的‘圣母’当着百姓们的面溺亡也好,自述罪行、骗术也好,都能救到百姓的心智。
佟国维越看,越觉得感动,皇上居然……为了让他戴罪立功,连如何立功都一步步帮他计划好了?!
不过书中只点到了这里,佟国维却知道,那异。教徒哪里是那么好抓的,这第二个法子便无参考价值了。
但他可是皇上的肱股之臣,哪里还能想不出法子?
如若听了说书看了话本,百姓还不服,那便采取强硬手段,先给一部分刺头种疫种,成功了就丢进去病患集中处去照顾病患……
狠是狠了点,但一定行之有效。
佟国维心中主意已定,看完书小心翼翼地收到了怀里,便对看守的奴才道:“罪臣佟国维,愿前往扬州赈济……”
那奴才其实早就得了上面指示,就在这里等着呢,闻言当即替佟国维找来笔墨纸砚写折子。
康熙拿到奏疏,也是松了口气。
一则他还要用佟家,二则他不想胤祉和佟家之间真的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对谁都不好。
只希望佟家以后吸取教训,认清自己的位置,夹好尾巴做人。
康熙很快令人把佟国维提了出来,君臣一番商议后,康熙立刻允他以戴罪之身,充钦差之职,隔日便带领太医队伍和三百侍卫出发。
实话说这个差事,满人都是能不去则不去,扬州被屠城一事实在叫汉人对满人恨之入骨,谁也不知道去了之后,会不会一不小心就人就没了。
如今佟国维自请前去,大家都松了口气,毕竟康熙帝派钦差,总喜欢派一满一汉。
陈梦雷领着书局的人批量印刷,流水线装订,熬了三天三夜,终于赶着印出来了一千册,交予了胤祉。
胤祉交到汗阿玛手上的时候时间也刚刚好,可以给佟国维带着去扬州出售。
等明珠领了命,代替自己去给两位钦差践行时,胤祉忽然对康熙比了个心。
康熙愣了愣,正要回一个比心,胤祉的手指头搓了搓。
康熙:“?”
胤祉拿出早就写好的纸板:‘一千册话本,每册售价五百文,按照最近的铜版和银两兑换比例,给您抹个零,汗阿玛您欠我六百两银子。’
康熙:“???”
胤祉见他沉默,似乎想赖账,又在纸板上写:‘诚信买卖,您最可爱!’
押韵了还?
康熙嘴角抽了抽,“等佟大人卖完,我会记得让他把钱结给……‘涧中鱼’的。”
胤祉:‘不成不成,要是他不会做买卖,卖不出去或者亏本了怎么办?我只管批发价,不管卖不卖得出去!’
当然,别的书商要是卖不出去准备退货退款,他是允许的,但是佟国维他就不允许,略略略~
康熙:“……”
最后,康熙还是从国库里把这六百两出了,并在批复的折子里,写明佟国维若是卖不够这六百两,便要自行赔付。
佟国维没有多想,只以为皇上的每句话都在暗示他要好好努力戴罪立功。
真正的赈济比话本里写的要复杂和艰难得多,可虽然曲折,也没有真正难倒一个一心戴罪立功的肱股之臣。
在过年前,扬州就传了捷报进京,说痘疹之势已经遏制住了,只是还未彻底清除,所以佟国维很负责任地在进行善后的工作。
康熙终于放心,可以安安心心过个好年了。
只是佟国维在折子里感激涕零地谢皇上隆恩,不但给他机会还用话本教他如何赈济,可谓再造之恩!
康熙回复了他的折子说:‘法子和故事都不是朕想的,全部出自是‘涧中鱼’先生之手。’
除夕那日,康熙又收到佟国维的折子。
‘涧中鱼先生高才、高义!于罪臣仿佛再生父母!罪臣甚是仰慕之,此次赈济不敢居功,但求见涧中鱼先生一面!以表谢意!’
康熙:“……”
把三阿哥当父母什么的?
'Duck不必。jpg'
第73章 第 73 章
又到一年除夕时。
胤祉记性好; 自然记得自己去年是如何丢脸的,今年他说什么也不要跟汗阿玛赴宴了。
在下午奉先殿祭祖后,他便强烈地表达了这个诉求。
康熙道:“大家都去; 就你不去; 这不是更容易引起百官注意么?”
他如今也隐约摸清了胤祉的心理; 比起非要他出来与人来往,引起许多人注意这件事; 会令他更加不适,毕竟人多的时候他能混在人群中不起眼。
大阿哥挠挠头,“对不住了三弟,去年都怪大哥,不过你别多想; 都一年了大家肯定都忘了。”
胤祉不信任地看着他:‘你不就还记得?’
大阿哥:“……”
胤祉:‘永远不要看轻别人。’
大阿哥:“…………”
这句话是用在这里吗?
大阿哥只犹豫了一瞬,就道:“罢了,大哥与你一样; 不去了; 那这样你没去就不会奇怪了。”
四阿哥闻言立刻表态:“那我也不去。”
这样三哥没去的事情就更加不起眼了。
六阿哥:“我也不去!”
三哥和四哥做什么都对; 他照做就是了。
五阿哥:“好耶~我也不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