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嫡女-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菽哥儿知道他刚来抚州,之前回过家一趟,很关心家里的人和事情:“二哥,你是不知道,每次写信我都问爹娘身子如何,可爹娘都说很好,你说我心里但不担心”

    他也叹道:“爹身体倒好,就是娘”

    菽哥儿急道:“娘怎么了”

    他道:“娘还是之前生礼哥儿落下的毛病,腰痛,痛的有好几天都起不来身了,还好之后跟爹学了骑射,这身子骨才稍微好一点儿。”

    “唉,我这次回去一定要让御医帮娘好好查查。”

    送走了菽哥儿,他又在抚州待了三年,抚州风调雨顺,他在这里无功无过,可回去的时候却有些犹疑了。

    柳氏有些不解:“你这是怎么了”

    他摇头:“这次回去怕是要分家了”

    柳氏试探问他:“分家不好吗”

    再过几年儿子也长大了,哪能还那么一大家子住在一起,而且柳氏在外面早就是主母了,回去之后还要守着王府诺大严格的规矩,对她也是约束,听到要分家,她很高兴。

    “树大要分枝,好不好这家都要分啊。”

    果然,他回去之后,爹娘提了分家的事情,娘把房契、地契、庄子全部一一分给他们。

    娘说:“虽然分了产,但是我们不算分家,因为你们都是亲兄弟,我说过亲兄弟就要拧成一股绳子,要互相多帮衬着些,好了,现在就各自去你们自己的家看看吧,以后有空就多来看看爹娘。”

    他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走出去的时候看了看这座他从小到大在这里长大的地方,心道,这里永远都是我的家。

第184章 第一百八十三章 太上皇的番外

    

一叶扁舟在河水中慢慢飘荡; 太上皇,不; 赵启元正坐在舟上吹风。

    微风徐徐吹来,他觉得通体舒畅; 微波荡漾中; 渔舟已经到了目的地。赵启元跨出渔舟。河边认识他的人纷纷跟他打招呼:“赵老爷; 又来买鱼啊”

    赵启元笑道:“还是照老样子跟我来两条。”

    赵启元提着鱼走了; 那卖鱼的跟旁边卖小虾的说道:“你说这赵老爷也是奇怪,天天吃鱼还没吃腻啊; 他这一年每天都在咱们这摊上买鱼吃; 我这卖鱼的都不愿意吃鱼了。”

    旁边卖虾的笑道:“你看看你说的话; 怎么; 有生意还不想做。”

    大家哄堂而笑,其中有人倒是好奇:“这赵老爷是什么人啊姓赵的; 可是国姓啊该不会是什么王爷吧”

    卖鱼的送过鱼,倒是知道的多一点,“什么王爷就是个落魄的读书人,住的屋子还没我家的大。”

    大家听着没什么寻常的; 又一哄而散。

    赵启元住的地方很简单; 两进的屋子,家里一个厨娘,两个下人。他把鱼交给了厨娘; 进了屋里; 在纸上把今日发现的地理水位记下来。

    过了一会儿; 下人过来喊他去吃饭,他才收手,并对来人道:“今天收拾一下,我们去另一个地方。”

    “这老爷,咱们又要去哪儿呀”

    赵启元笑道:“去杭州府,带你们逛逛府城,我正好作作画。”

    下人喜道:“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可是个好地方。”

    赵启元笑而不语,他现在出来外面自然要多走动,以往被关在宫里,就如同笼子里的鸟儿一样,怎么盼也盼不到出去,现在能到处走走就好了。

    到杭州的时候,那里下了一场雨,赵启元找了湖边的一间客栈住下。他衣着十分朴素,大大宽宽的葛袍,头发用木簪束起,还蓄起了长胡子,能认得出他来的人几乎没有,他带着画笔准备去西湖画画。

    没想到却被人认出来了,来人他还真认识,那人携着妻儿一起过来的,他笑着要跟自己行礼,赵启元连忙道:“我们去茶寮里坐一会儿吧。”

    “太老爷,您在这里呢皇上还说要是臣碰着您了,让我代他问声好呢”

    “良材啊,要真为我好,明儿开始就别找我了。”他知道这位是宗室少有的能干之辈,对皇帝最为忠心,他原本就想找清静点儿的地方过自己的生活。在他做太子的时候,赵群与他父亲就很忠心。

    却见赵群道:“臣不是奉命来找您的,臣现在把王爵传给儿子了,也是想带着妻儿一起出来走走。”说完还让他的小儿子给自己请安。

    赵启元见他虎头虎脑的,倒是很喜欢:“你这个年轻人倒是孝顺,能陪着你爹娘出来玩。这眼看你年纪也不小了,有没有想过要做什么”

    “小子想去火器营呢,我爹娘也同意了,出来外边玩够了就回京城。”他说完还挠挠头。

    赵启元挑眉:“你这样你爹娘答应”

    礼哥儿笑道:“小子爹娘都随小子。”

    赵启元拍了拍这年轻人的肩膀,“好小子,好志向。”

    见着了几个故人,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从杭州去了湖州,吃了一顿太湖蟹,他坐在躺椅上赏月。现在的他赏月这么闲适,也不知道皇上如何了

    他知道自己自私,但儿子从小就杀伐果断,比他更适合当这个皇帝。他从一出生就是太子,母后又早早过世了,他小时候父皇还是对他很好的,他比兄弟们都聪明,读书识字甚至骑射都是佼佼者,那个时候的他天真的认为天下迟早是他的,行事也任性了一些,以为不管如何父皇总是自己的亲爹会对自己好的。

    可渐渐的父皇就变了,变得抬着他的兄弟跟他打,他不知道为什么

    袁氏告诉他说,其实父皇最怕的不是兄弟争皇位,而是怕他去争皇位。

    他嘴上呵斥了袁氏一顿,心里却隐约信了。同时又对袁氏的政治敏感度觉得有点奇怪,也不知道为什么,一向只管内宅的袁氏竟然这样精明能干了,他刚开始觉得他和袁氏是夫妻,所以愿意放权给袁氏。

    可后来又慢慢的觉得不对劲了,袁氏竟然暗杀了康王,那康王虽然野心勃勃,但圈禁就成了,之后再慢慢杀鸡儆猴就成,因为袁氏他不知道做了多少收尾工作,还一度让父皇打压过他,他这里一下就损了不少人。

    如果不是袁氏生了个好儿子,她做这个皇后的位置怎么会坐的稳,说也奇怪袁氏生了这么好的儿子,却反而不跟儿子亲近,他见袁氏如此,只好对佑宁更好一些,这孩子有亲娘也不亲,他只好更亲近儿子一些。

    很多人都说皇上的位置是天底下的人最想要的,多少人为此头破血流,甚至身死,为了这个位置被圈禁的人也不知道多少,可他内心是真的不想要,他若不是为了当年太子府的那一家人,他早就不想当太子了。

    不过,真的到了要退位的时候,他有那么一丝犹豫,却还是选择了退给佑宁,这孩子天生就是做帝王的料子,王朝在他的带领下肯定会更好。

    现在他走遍大江南北,这么多年,国朝风调雨顺,他的海晏河清的愿望儿子帮他实现了。天凉了,他拢了拢身上的衣裳进了屋子。

    下人过来请示说要在湖州待多久,他想了想:“过两个月再走吧。”

    “那您今天还要写手札吗”

    他笑道:“写,怎么不写。”他年纪一天比一天大,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他想把他这些年走过的地方用笔写下来,包括赋税、风土人情等等,这样去了之后也能让儿子看看。坐在龙椅上,就被圈在那四四方方的宫里了,他想佑宁能通过他的手札来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不至于长期坐在那龙椅上被人糊弄。

    手札的最后一页他写了他的愿望,他的愿望还是海晏河清。

第185章 第一百八十四章 菽哥儿的番外

    

“可惜了。”

    很多人都对他说他可惜了; 说他文才武功不亚于其长兄,可就因为晚生了几年,就要屈居人下。有的人是抱着真正惋惜他的心情说的; 更多的人是想让他们兄弟起嫌隙。

    可惜,可惜什么呢他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在家里有多不好; 母亲不因为哪位兄弟出色就另眼相看,也没有因为说谁笨拙,就看不起。

    他和二哥还有四弟是一起从娘的肚子里面出来的,小时候娘还要在他们的衣服上绣不同的名字去区别他们。三兄弟就经常趁人不注意换衣服穿,乳母们搞不清楚; 所以喂菜的时候就让季哥儿上,喂饭的时候就他上,吃肉的时候三兄弟就一起嗷嗷叫。

    他们能骗过乳母; 却骗不过娘,娘总是一瞬间就能分清楚他们。弟弟年纪小,黏着娘,其实他也羡慕的,每次他羡慕的时候都瞒不过娘; 娘也会亲他。

    入宫学也没人敢欺负他们,但他们都喜欢他们围着他们,一直问一些白痴问题; “为什么你们三个人都长的一样啊。”

    “我就听说过双胞胎; 还没见过三胞胎; 你们真的会心有灵犀吗”

    “你们能分的清楚彼此吗”

    他努力压制住自己的不耐烦; 可他二哥还一个劲儿的跟人解释,“我们是三胞胎,所以我们长的一样啊。我们有心有灵犀,能够分的清彼此的。”

    二哥就一直这么实诚,有好吃的好喝的,他不是留给爹娘就是给自己和季哥儿,对外人也是一样,有问必答,从来不会敷衍了事。

    其实他的性子是很孤僻的,但有两个兄弟陪着自己,他从来不觉得孤单。不像赵勤,也孤单,但没兄弟陪着,常常孤零零的一个人。

    他是觉得兄弟们都一样,但总有人会把他们区别对待,就比如姑姑赵凌,她总是对自己很好,好像觉得自己比兄弟们聪明一些,所以更看好自己,她的这一种看好不都是因为喜欢自己这个侄儿,而是另有目的。

    果然,他之后就知道了姑姑想把女儿许配给他,他气恼的很,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故意勾搭人家呢

    还好最后母亲没有答应。

    随着兄弟们逐渐长大,他们也要各自为各自的前程去奔了,大哥娶妻成家,二哥也很快娶妻,他不像二哥那样多愁善感,他想比起很多人来说,他们家已经算很好了,爹娘公正明理,兄弟们不占便宜,就连姐姐也只有帮他们的。

    二哥娶妻之后,他也把云氏娶进门了,这位云氏乃是皇后之女,人也心高气傲的,他还在想要怎么跟她相处,或者想她会不会很难相处。

    没想到云氏看到他还羞涩了,他和大哥一样的看法,真心换真心。还好云氏虽然高傲一点,可是对他还有他爹娘都算孝顺。

    晚上,他回来跟云氏说了:“我谋了一个副将的职位,是去云南。那边夷族人很多,常常会有一些冲突,父王说去那边才能更好立功,你看呢”

    他想云氏应该会跟着他去的,毕竟女人都是觉得跟在身边才放心,他不像他二哥那样对柳氏要去就感激涕零的。柳氏人倒是不错,可就是老是觉得她自己低嫁了,想想以信郡王府的实力,日后二哥肯定有爵位呀,这可是王爵,柳家的那位副相辞官就辞官了,他们宗室才是长久存在的。

    女人们有点小心思不错,但是男人嘛,总该以自己的功绩为主,大丈夫何患无妻啊

    他跟别的人不一样,情爱固然重要,可并不算最重要的。他最大的目标就是能够升爵,日后让子孙后代不至于成为闲散宗室,至于妻子都是次要的。

    果然云氏也愿意跟他一起去云南,他的外公以前也在云南待过,不过那都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说起外公就要说起他娘的身世了,他娘其实并不是像云氏或者梅氏这样的出身,他外公跟外婆都是庶出,都是靠自己做官。

    娘也因为刚刚挨边,而个人实在是太出色,所以才成为信郡王世子之妻。他记忆中的娘还是一直那么年轻,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不想承认她娘也会老。

    去云南之后,他逐渐得心应手,原本他就有过不不忘的本事,在这里学了很多夷语,甚至连当地的人都比不上他说的话。他想着理藩院他是去定了,身为宗室,大哥已经进了兵部,他就不要再去了,要不然别人还以为信郡王府要做什么呢

    不幸的是很快就遇到夷民,他身为副将肯定是要去平乱,他跃跃欲试,他觉得正好遇到了好事,云氏却惊惶不安。

    “要不你别去了吧反正你只是副将,也不是主将,这么多人怎么就让你去了”

    他耐心解释:“不是我要去,是我没办法。现在机会来了,我怎么会不去”

    “万一你我怎么办”云氏咬唇,心里有些不舒服。

    菽哥儿想云氏肯定是担心她的以后,她的肚子一直都没有动静,他并没有什么妾或者是通房,一直都在云氏这里,可云氏的肚子一点反应也没有。连他娘这么冷静的人,也忍不住写信过来问了一次,让他们要请大夫看看。

    她的压力很大,却一直咬牙不跟他纳妾,他也想有孩子,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