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嫡女-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太太却很惊喜:“你们家可真是出读书种子。”

    陶心湄更是眼睛发光的多看了张瑰几眼。

    这里毕竟是内院,老太太让他们父子说了几句话就下去了,她自己也疲乏了。李氏让小朱氏伺候老太太入睡,又出来跟曲氏道:“你们那院子我暂时先让下人收拾出来了,若是有不如意的地方,你尽管找我便是。”

    “我还要多谢大嫂帮我们的忙,省了我多少事情啊”曲氏这声谢谢倒是真的,李氏不管私底下如何,可作为宗妇她很合格。

    玉彤跟玉佳分的院子很大,比在杭州府还大,张瑰却搬到前院去了,据说他的院子跟二房的人隔得很近,这点曲氏不大满意。

    那里靠近街边,时常有人来往,读书总是要清静一些的,倒是张瑰劝住了曲氏:“其实儿子读书也不在乎这些的,难不成一定要在清静的环境才能读书。”

    玉彤则带着下人收拾自己的院子,别看小小的院子,在现代相当于一个四室一厅那么大了,而且前院还非常宽阔。王妈妈指挥下人们你来我往,顺便把字画,花瓶,书籍,首饰一样样的都收拾好。

    “外边就用浅紫色的毛毡子,里边的帘子用那幅水晶的。”

    玉彤时不时检查着,曲氏说过所谓的人靠衣装马靠鞍,如果此时房里摆设太简单,恐怕连侯府的下人都看不起她。

    而三房的动静陶心湄一一看在眼中,汪淑儿知道了她再打探三房,有些不安道:“心湄姐,你这又是何必你不是说跟李二少”

    “淑儿。”陶心湄连忙打断汪淑儿的话,一脸不争气的看着汪淑儿道:“你道我这是为了谁还不都是为了你。”

    汪淑儿不可置信指着自己:“为了我”

    陶心湄点头:“是啊,我们昨儿都见过瑰表哥了,他学问又好,人也长的好,三舅舅也是做官的,这样的对象岂不是跟你正配”

第24章 第二十三章 上门

    

汪淑儿平时一心钻研学问,对人情世故不大通,心思也不在儿女情长上,猛然听陶心湄这么一说,她有些愣住了:“心湄姐,你说什么啊,表哥跟我哎呀那怎么可能”

    陶心湄却不以为意的分析起来:“怎么不可能。我昨儿看三舅母人比二舅母和四舅母好多了,今天送过来的首饰都是用南海珍珠做的,不是说她们三房有没有钱,而是凭着这份心意,就表示她没有轻忽我们。”

    “再说你不是最爱跟有才的人一起玩吗瑰表哥年纪轻轻就是秀才了,以后少不得红袖添香。至于玉彤妹妹跟玉佳妹妹,她们自有大好前程,可能只希望未来的嫂子不要出身高门大户,否则她们在娘家哪里还有地位”

    陶心湄也快及笄了,她跟汪淑儿最大的不同是,她会为自己打算,甚至很早就在搜罗对象。她自觉已经八九不离十了,所有也积极为表妹汪淑儿筹划,偏偏这丫头脑袋不开窍。

    汪淑儿虽然不聪明,却也不是很傻的人,她并不是很同意陶心湄的看法:“心湄姐,还是别想这么多。”

    见汪淑儿不上道,陶心湄气哼哼的走了。

    汪淑儿的嬷嬷进来见她在发呆,连忙问道:“是不是陶表小姐又说胡话了”春嬷嬷是汪淑儿娘的奶母,对她这个小主子一向忠心,而且常常念叨她父母双亡,所以对她爱是爱,可该教导的还是会教导。

    “春嬷嬷,心湄姐说让我,唉,跟瑰表哥,唉。”汪淑儿并不觉得陶心湄说的能成事。

    春嬷嬷是过来人,她大惊失色:“姑娘可不能糊涂。嬷嬷虽然年纪大了,可也知道三房的人不是省油的灯,姑娘的三舅舅小时候就知道怎么讨好侯爷,小杨姨太曾经还想把三爷放在房里养,后来三爷也不知道怎么地找上了老太太,把小杨姨太好一顿训斥。我这样说姑娘就应该知道他们家并不是好惹的,我只愿我的姑娘能够嫁个好人家罢了。”

    她们的这些心思,玉彤跟曲氏都不甚了解,因为她们忙的很。曲氏要收拾院子安排下人,玉彤要跟在京的朋友唐晏和尚薇送信,还要看玉琪送过来的书,还得准备跟曲氏一起去曲国公府。

    当然,曲氏也十分孝顺,每日晨昏定省竟是日日都不落下。

    这日也是如此,玉彤和玉佳早早的起来到曲氏房中,曲氏已经收拾完毕,给俩人一人手中塞了一个手炉。

    “你五婶她们昨儿晚上已经回来了,今天早上也要去请安的,若是见到她们,平常以待就行。”

    五婶蒋氏出身是这几个儿媳里面最低的,常年随五叔驻守边关,对五房几乎也是一无所知,据说跟自家一样,蒋氏也是生了一儿一女,五婶评价虽说不怎么样,五叔却是个为人很不错的人。

    见到蒋氏玉彤才知道冒姨娘为何欲言又止了,蒋氏长的还真不丑,看那模样比曲氏相貌还要好,可打扮却是一言难尽。

    她比曲氏还要小一两岁,却穿的灰扑扑的棉袄,头发也不大整齐,总之是个乱糟糟的人。

    她身后也是站着两位小姑娘,大的那位红皮肤,身材纤细,脑门大,头发稀疏。小的却是个美人胚子,虽比不得自己和玉佳,却比她姐姐要好看很多。

    即便是世子夫人小朱氏涵养这么好的人见了也撇嘴,“这是玉诗和玉画,是你的十一妹和十二妹。”

    蒋氏大大咧咧道:“我得玉诗在外头拜了康先生做师傅,学问好的不得了,不是那等请了什么名不见经传的人乱教的。”

    曲氏早有耳闻,当初康廷被流放到边关,就是五爷收留了他,这位康先生如今被平反,已然是大学士了。可蒋氏这话好似在嘲讽自己一样,曲氏勾了勾嘴唇,并未说话。

    老太太也不大待见她,不过老五却是个拉拢的好对象,因为五爷差点被提拔进禁卫军,这可是御前行走的美差事。

    “这就是玉诗吧,错眼不见的倒真是大了。”

    张玉诗走出来行礼,华氏看了一眼玉彤又看了一眼玉诗,只觉得心里莫名有些怒火。

    俩个庶出种子的女儿,不过是有亲爹在,就能这么放肆。她的玉晴和玉珠比她们少了父兄扶持,就在婚姻大事上被人家挑理。

    还好曲氏提前跟李氏说了要回娘家,所以提前就走了,玉佳上了马车就跟玉彤抱怨:“方才那个玉画还跟我抱怨玉诗,我跟她可不一样,我说我姐姐对我多好啊。”

    玉彤淡笑:“以后咱俩遇到的挑拨离间只会更多,反正咱们姐妹自己知道就行。”

    玉佳仿佛跟姐姐分享了一个什么小秘密,一路上都跟喜鹊一样,叽叽喳喳的说话。

    曲国公府人口不多,外祖母曲老夫人也就只有两个亲生儿子,大舅母冯氏仅出一子,二舅母生了一子一女。家中竟无庶出子女,据说是老国公生的庶女太多,后来导致家中纷扰增多,所以玉彤的两位舅母都无庶出子女。

    大舅母冯氏不胖不瘦,为人既热情又周到,这可比在张家好一点。曲老夫人是个长相很严肃的老太太,见着曲氏红了眼就道:“你这是哭什么你这次回来多的是时间相处,可别让孩子们看了笑话。”

    “让母亲见笑了。”曲氏还颇有些不好意思。

    曲老夫人毕竟教养过她几年,她的很多东西都是她教的,虽说最后出了那么个岔子,可曲老夫人依旧尽心为她找了一门亲,人心都是肉长的,曲氏也很感激曲老夫人。

    大舅母见着玉彤跟玉佳又是一喜,连忙给了两个小姑娘一人一对头面,俩人也拿出来自己做的针线孝敬长辈。

    冯氏拉了玉彤过来:“你手艺不错,比起我年轻的时候要好很多。”

    曲老夫人指着冯氏道:“快别自谦。”又跟玉彤道:“你母亲说你画了沿河图,我这个老婆子平生最想出去走走,就是一直被困在四九城。”

    难怪曲氏要自己把画带过来,玉彤不得不对自己的老娘竖起大拇指,她故作不安道:“不过是游戏之作,还请外祖母见谅。”

    曲老夫人挥挥手,表示不大在意。

    玉彤拿出了自己画的码头场景,船外风光,南边码头和北边码头的对比。曲老夫人看的津津有味的指着码头上挑担子的人,得意道:“这是卖胡辣汤的,是也不是”

    “您真厉害,这您是怎么知道的”玉彤很好奇,因为她画的那人挑着的担子上面是完全盖的很严实的,根本看不出来啊。

    曲老夫人笑道:“你外祖母曾经跟我说过,卖烧饼的地方都有人挑担子卖胡辣汤,这旁边是卖烧饼的,这人可不就是卖胡辣汤的吗”

    玉彤翘起大拇指:“还真让您说着了,这卖的烧饼我还让我爹买给我尝过,不比家里做的差。”

    冯氏见玉彤这样大胆,完全不怕曲老夫人,就是跟自己说话也是平等的样子,心道,这姑娘倒是真的不能小觑。

    “是吗我们家里今天也做了烧饼,你也尝尝看如何”曲老夫人打趣她。

    玉彤笑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曲老夫人指着曲氏道:“你母亲是个乖巧的性子,倒是把你生的这样的活泼,可见人的性子真是天生的。”

    却说蒋氏回府后,一群人困的不行,请完安就回院子里面休息。李氏知道蒋氏夫妻二人不挑剔,只要给一张床就能睡着,这一点倒是很不错,不像老三两口子都是文雅人,对物事稍微差点就看出来了。

    华氏带着张玉珠一道走,她虽然有两位庶子,怎奈关系处的跟仇人一样,老太太也怕二房生事,所以从不叫二房的俩个孙媳妇过来请安。

    母女二人正谈起张玉晴的儿子都笑出声来,尤其是玉珠:“也不知道姐姐现下如何了”

    张玉晴嫁给礼部侍郎的次子,那人也是无官无爵之人,张玉晴又常常跑回娘家,她婆母对她就带了点脸色出来,还好张玉晴为人最是会看眼色,所以这两个月都没怎么回来,而张玉晴是华氏母女的主心骨,故而她们有此一问。

    “你姐姐总比我强,自不必担心。”华氏这么安慰着小女儿。

    俩人刚一回屋,华氏的贴身大丫头就过来道:“二太太,奴婢方才打二门那里过来,说是六表少爷过来了。”

    华氏一喜:“那我们且等着,我就知道这孩子跟我亲近,也不枉我家玉珠的一片心意。”

    赵群倒也真的过来了,他上次在山东替梁玖办了一件差事,结果回程又不舒服,好容易在家里养了几天,这才决定要亲自带礼物上门谢张家三房。

    却没曾想到张家三房全家去了曲国公府,赵群只好跟二管事张全道:“既然如此,我下次再来便是,这些东西也是我一点小小的心意,麻烦您帮我转达。”

    张全见这位信郡王府的六爷这般谦虚,连连应承:“小的一定转达您的心意。”

    赵群见事情办完,正好他自己还要赶着进宫,便急忙走了。

    没曾想华氏等到天黑也不见赵群过来,找人打探才知道赵群竟然送了东西去三房,却不曾来自己这个亲姨母这里,她气急败坏起来。

第25章 第二十四章 众姐妹

    

平时华氏也不是很沉不住气的人; 只是赵群是她心中认为的未来女婿,所以赵群稍微有一点忽略她,她就心急如焚。

    本来这几天她就特别受刺激; 三房跟五房的玉彤跟玉诗不过只是庶房出身; 就因为父亲在; 就连老太太都高看几分; 大嫂对三房跟亲兄弟一样,明明自己的亡夫才是她的亲兄弟。

    玉珠撇撇嘴:“娘,要不我们先吃饭吧; 表哥肯定不会来了。”

    女儿这样天真; 华氏不敢松懈; 她又怕女儿饿肚子; 便跟丫头道:“你把饭菜拿下去热热,再给珠儿吃。”

    “是。”

    丫头们应声出去。

    丫头一走,华氏全身靠在椅子上; 她那种无力感又来了。遥想当年丈夫宠爱秦姨娘那个贱人; 她被逼的快崩溃了; 秦姨娘的儿子一个一个往外蹦的时候,她却一个女儿接着一个女儿生的时候; 那种绝望她再也不要体会了。

    幸好丈夫死了; 他死了,她当时很快活; 尽管脸上挂着泪; 心里却比平时还痛快。他肯定没想到他死后; 他最心爱的女儿不到一年就得了风寒去了,她就那么看着她咳的满脸通红,再也咳不出来了,哈哈。

    那个时候,俩个平时嚣张的庶子也吓的心惊胆战,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才知道什么是顶梁柱,自家大女儿就因为没有父亲,所以即便嫁妆丰厚,侯门千金,婚事竟然十分困难,想嫁个好人家都没有,还是老太太做主才有了礼部侍郎的儿子这门婚事。

    小女儿呢她还不如大女儿,她的嫁妆不多,人也并非精明能干之辈,唯一就是心性单纯善良,若是能顺利嫁到郡王府,她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