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嫡女-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大造化不是更好,尤其是她那个身份偏偏四弟妹不同意,我这就想不通了。”

    在王家人面前曲氏可不怕,现在的张钊可不是以前云南那个六七品小官了,张瑰明年出孝就可以科举入仕,再者平西伯在京里若是胡乱动作,才有让梁玖抓到把柄的机会。

    王二太太虽然现下十分恼恨王氏,但她还没有到和外人合谋对付自家的道理,只她道:“我小姑一向最心疼孩子了。”

    曲氏决定再加一把火:“也是,管她找谁,反正不找到你们家就是了。”这句话纯属曲氏胡说的,却没想到王二太太脸一下就白了。

第38章 第三十七章 表现

    

王二太太本来准备来拜佛的; 心没静下来; 越发烦躁起来,她也不知道是告诉自己还是告诉曲氏:“是啊; 玉涵自有她的好去处; 何必到我们家。”

    曲氏看火候到了,起身欲走,王二太太也不便久待,俩人就此别过。曲氏回到房里让人把玉彤叫过来,原来她此次来宏图寺其一是为了玉佳,其二也是为了置产。只有蒋氏那样的人才会把钱全部捏在手里; 曲氏跟张钊都认为钱放在手里就不值钱了,还不如多置办些铺子和田地; 也好有个出息。

    “这张银票你拿着,你如今也大了,要买个什么的不能靠那点月例银子。”曲氏是出了名的精打细算之人; 但对唯一的女儿却大方的紧。

    再推辞也不像话; 玉彤连忙接下。

    回到侯府; 一切都是枯燥乏味的学习,直到六月份诏安郡主过世; 玉彤几个姊妹才能到姑姑家去哭丧。原本都是平辈,再者她们在守孝中,大人们过去就行; 不过郡主都是有品级的; 又是亲属; 所以玉彤她们都过去了。

    曲氏把夏姨娘喊了过来:“玉佳身子骨弱,就别被冲撞了,你在她身边照看着,若是有人问起,你只说她受了风寒,不便外出。”

    夏姨娘不明白为什么曲氏让玉佳不要去,说是故意针对,那又不一定。她这些日子都是跟冒姨娘住在后边的小院,俩人关系也不好,要在侯府打探消息人家也不买她的账,更何况现在可不像外放的时候那么宽松,曲氏轻易不肯让姨娘们出去走动,夏姨娘连女儿的面都很少见,何况是府中发生的事情。

    只是她位卑言轻,对于曲氏的话也只有听从。

    她来到玉佳房中,见女儿正躺床上看书,她把下人挥退,跟女儿道:“郡主过世这样的大事,怎么太太不带你去是不是你惹太太生气了”

    玉佳也不是小孩子了,她不理解夏姨娘的话:“怎么会昨儿太太还打发栀子姐姐送了碗酥酪给我,太太不让我去自有她的道理,难不成我还要抢着去丧事不成”

    一年年的长大,玉佳也不是傻子,太太对她不如姐姐,可对比玉柔来说好太多了,她觉得做人要知足,若是不知足,祸患更大。就说五房玉画的生母贾姨娘比五婶蒋氏受宠的多,到头来玉画还不是得乖乖的在蒋氏手底下磋磨。

    那又何必呢

    现在姐姐对她也很好,处处维护她,难道让她和姐姐为敌,那她是死都做不到的。

    想到这里她又劝夏姨娘:“姨娘既然来了,我们好好说话便是。”

    夏姨娘目光变得柔软起来。

    铺天盖地的白色刺痛人的眼睛,安平侯府除了老太太没来,其她人都过来了,叶韶也红着眼睛跟着尚薇后边帮忙。

    尚薇现下已经是镇南候世子夫人了,她母亲也是宗室女,和镇海候府又是世交,所以特意过来帮忙。在这种场合,俩人也不好多说话,玉彤随曲氏一去跟姑姑张蕊姝道恼。

    恂王府过来的是恂王妃,她年纪算是大了,哭的最是伤心,姑姑在一旁劝。李氏一进来就也劝恂王妃:“您可别哀损过度了,诏安郡主想必在地下也不愿意你不安心。”

    姑姑张蕊姝也道:“是啊,王妃,你不知道。对诏安这个儿媳妇我都是当女儿疼的,我们锦深说了平生有诏安就够了,不会再娶了。”

    明知道张蕊姝说的话根本就不是为了诏安郡主,李氏还要为小姑子添砖加瓦:“锦深对诏安的感情我们都是看在眼里的,没想到这孩子竟然这么用情至深。”

    如果没有之前张蕊姝的举动,玉彤差点就相信了,她跟曲氏默默的站在后面,不多言多语。恂王妃情绪平复下来后,张蕊姝才跟娘家人问好,她看到曲氏跟玉彤过来,却不见玉佳,心中暗道曲氏不知好歹。

    不过,还好儿子要守节一年,过了一年她势必要让玉佳进门。

    诏安郡主出殡十分盛大,玉彤在一旁照顾曲氏,曲氏拍拍她的肩膀:“没事。”

    玉琪过来跟玉彤感慨:“前些天还见过表嫂,她还是那样的宽和,只可惜”

    “所以说情深不寿,慧极必伤。”玉彤把诏安郡主往高大上夸。

    玉琪听了连连点头。

    从这场丧事就能看出嬷嬷们教导的成果了,玉琪和玉彤哭的令人闻之动容,尤其是玉彤把诏安郡主生平和她接触过的音容笑貌边哭还一边小声说。玉诗也想这样,可就是哭不出来,玉珠看两个姐姐哭的那么伤心,还在一边劝慰,玉彤对她使了个眼神示意她一起过来哭,她反而跟听不懂似的杵在那儿。

    于人情世故上,这位二房的妹妹完全不开窍,心地虽然好,可是人太孩子气了,不是说好人没好报,而是在这种情形下,你不想哭也要哭的伤心,还有那么多长辈看着呢。像这样的人,即便有什么大事,别人也会自动忽略你。

    像现在张蕊姝就直接让玉琪和玉彤去帮忙,都没叫玉诗和玉珠。

    玉珠泰然自若,玉诗则咬碎了牙。玉琪偷偷跟玉彤道:“方才玉诗妹妹还一幅看我们笑话,好似我们哭过头了,现在不悔恨死了。”

    “既然她淡泊名利,咱们也就不勉强她了呗。”俩人对视一笑。

    又想要好处,又不愿意承担责任,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真以为靠点小恩小惠就能收买大家。

    一场丧礼下来,玉彤也认识了不少人,只是她不会主动跟别人搭话,看到别人有帮助了才去说话。叶韶看到这样的场景也放心不少,她是任何时候都不会容许别人抢她的风头的。

    一直拖到深夜,张蕊姝才缓了过来,看到娘家人都累垮了,于是吩咐厨上下了面条给众人吃。李氏按住她:“妹妹别忙活,我们都是自己人,这几天都还有的忙,我跟你三嫂留下来这里再帮几天。你四弟妹和五弟妹家中都有事,我先让她们回去了。”

    华氏是个寡妇,很多场合都没法出席,至于王氏和蒋氏,纯粹是吃不起苦,唯有曲氏做事小心细致,为人倒也不错。再有曲氏的女儿玉彤,办事更是利落,和玉琪俩人在一起有个伴更好。

    热乎乎的面汤何进嘴里,玉彤似乎觉得还未吃饱,只是在亲戚家,而且又是这么忙的时候,她不敢麻烦别人。再看玉琪已经摇摇欲睡了,叶韶带了她们去客房。

    这一次张蕊姝当着李氏的面,觉得诚意十足的跟曲氏说:“三嫂,如今诏安郡主过世,我这个做婆婆的伤心极了,锦深也同我一样,她们成亲好几年都没个一儿半女的,我看着也心急。你若是让你们家玉佳给我做儿媳妇,以后她生的儿子不就可以继承镇海候府吗她又是我的亲侄女,我当她是亲儿媳妇看待。”

    其实李氏觉得也不错了,对于玉佳来说,玉彤的前程由上头定,可玉佳呢相貌生的那样好,本身又是庶出,关键是三叔的官做的也一般,就这样还真想嫁入哪家公候府邸啊

    熟料曲氏还是拒绝了:“承蒙你厚爱这孩子,只是她没这个福气罢了。”说完看张蕊姝又准备解释什么,曲氏接着道:“我跟她爹也没指望别的,就想让她日后明媒正娶过门,否则天大的富贵我们也承受不起。”

    任你端出镇海候的爵位人家还是不动心,要不然真的是为了庶女好,要不然就是所图更大了。

    气氛一下子僵住,李氏连忙打圆场,“大家伙儿都去睡吧,明儿还有好多事情去忙呢”

    曲氏站起来掸了一下身上的灰尘,淡笑着和李氏一起去了客房。

    一次两次被拒绝,张蕊姝也觉得灰心了,再说天下又不是只有张玉佳一个人,那个丫头那个狐媚样子,要她说让玉佳做二房她还不放心呢

    之后几天仿若什么都没发生,玉彤跟曲氏都累到了,忙完就家去了。张钊特意在房里等母女俩个,曲氏心里一阵甜蜜,“这么晚了,你先吃饭就是,何必等我们”

    “知道你们要回来,我一个人怎么吃的下,别多说了,快坐下吃饭吧。”张钊温柔的看着曲氏道。

    被撒了狗粮的玉彤默默在一旁啃着饭菜。

    曲氏在饭桌上就把张蕊姝让玉佳做二房的事情和盘托出了,张钊冷笑:“怕是玉佳真的进了门,她又是另外一种说法了,只是一个镇海候世子就摆这么大的谱,我还真是不想说他。”

    对于这个嫡妹张钊是没什么好感的,嚣张跋扈,以前小时候没少欺负她,就是长大了,曲氏进门她连一句三嫂都不肯喊,还是后来他做了官,回来后,张蕊姝态度才稍微和缓一点,把女儿交到她的手上,那不是自寻死路吗

    玉彤见爹娘都处理好了,她也放心了,随之,张钊又道:“过几日宫里要派人过来登记在册,务必让彤儿好生打扮一番才好。”

    这消息玉琪没有跟玉彤说,可见这事事关重大,张钊也许在哪里插了人才打听了这个消息,玉彤一听就有了精神。

第39章 第三十八章 宫中来人

    

这里所说的好生打扮不是指浓妆艳抹; 而是指人要看上去清爽,又要美出特色; 在这方面云嬷嬷就没办法了; 因为宫中是不允许宫女们搽脂粉; 只有盛典或喜庆节日时允许穿亮色的衣裳。

    曲氏让玉彤自己挑,也是培养她对审美的眼光,玉彤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宫里的人也知道咱们家在守孝中,自然不会披红挂绿; 我想宝蓝色这个颜色好,既端庄又显肤色,样式也不用过于花哨; 此时还没到那一步。”

    “不错,你说的有道理。”曲氏很赞同女儿的话。

    玉彤说完又有点为难:“只是我也没及笄; 头发要怎么弄”

    未及笄头发还不能全部梳上去,定是要下面留一部分; 那上面就难梳了,总不能跟小时候一样梳个辫子吧,外加头上肯定也要戴首饰。

    曲氏笑道:“这个娘自有办法。”

    果真到了那天,玉彤后边的头发披了下来,前边的头发梳了个远山小髻; 头上插着蜜花色水晶发钗; 没有金钗那般俗气; 也没有银钗那般素净恰到好处的衬出姑娘家的娇俏。

    老太太处已经有几位年长的宫女在此; 一看就是宫里的人; 那周身的气派以及说话的语气都让几个姑娘面面相觑。打头的一位老宫女自我介绍:“我是贵妃娘娘身边伺候的萧女侍,此番贵妃派我们来登记一下姑娘们的生平,哪位姑娘年纪最大啊”

    玉琪出来,略福了一下,萧女侍夸她:“果真是三皇妃的亲妹妹,贵府的规矩真是不错。”说完又让玉琪报出生年月,旁边还有一位画师在画画像。

    玉琪说完又轮到玉彤,萧女侍甫一坐下就感觉这位宫女在打量,她不紧不慢的说自己的出生年月,萧女侍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姑娘出生这天是个好日子。”

    到了叙父亲官职:“家父乃杭州知府。”

    萧女侍又看了玉彤一眼,这姑娘好看的让人移不开眼,而且性子爽快的很。

    轮到玉珠的时候,萧女侍不可闻的皱了皱眉,安平候府的人也太不把皇家当回事了,这样的人怎么能进宫里,又听说她父亲早年病故,萧女侍就没多问。

    父亲早逝,亲兄弟也没有,相貌比起刚才那位玉彤姑娘相差许多,恐怕是落选之相。最后的这位姑娘特别有眼色,神情温柔可人,说话小意,萧女侍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登记完,老太太还想挽留一下她们喝茶。

    萧女侍却拒绝了,“老太太不用劳烦,我也要去下一家了,我们也是皇命在身,还望您见谅。”

    直至宫里的人走了,玉彤才放松下来,她觉得也挺有趣的:“没想到宫里的人还会替我们画像,这是怕冒名顶替吗”

    这样大的阵仗,李氏看这个侄女儿竟然丝毫不放心上,不是心大就是胸有成竹。她的长女也有参加选秀,李氏经验足一点,“正是如此,若是作假,不仅仅是秀女本人受牵累,其家族也要连累。”

    老太太让大家坐下来吃饭,曲氏看女儿表现的不错,布菜多以女儿爱吃的菜为主。玉彤这才看清楚玉琪所穿的衣裳,这是江南一种特制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