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夏逆-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概在一百五六十年之前,云州著名的妖神义乌偶然路过这里,发现了河神娶亲的事情。义乌就变化成一个人间的美女,坐上竹筏引来了河神。
  两位神仙一场恶战,最终河神大败,被义乌揪着脑袋,在附近的狼头山上摩擦。
  偌大一座狼头山,被磨掉了半个山头。而那位河神从此也再没出现过,估计是被义乌给弄死了。
  接下来的几年,乡民们依旧按照河神还在的时候那样,年年举行河神娶亲。但河神不知所终,自然也就没人把那些被当做祭品的美女带走。一次次“祭品”都活着回来之后,不知不觉间,这祭祀就变成了典礼。
  现在的河神娶亲大典,已经是桃花河一带著名的祭典,每年都有不少人来参观,倒也算是一场盛会。
  看完了这两段记载,潘龙将笔记归还,然后好奇地问:“晚辈并非云州人氏,来云州这段时间,听说了不少关于妖神义乌的故事,却不知道老夫子可知道那位妖神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花老夫子笑了:“妖神义乌乃是一位义薄云天的侠士,据说其人性格洒脱,总是孑然一身浪迹江湖,到处抱打不平。这位妖神还喜欢给别人讲道理,很多人听了之后都颇有所得。渐渐地,受过妖神恩惠,或者是听过讲课的凡人们就联合起来,建立了大风堂。”
  “这么说来,那大风堂的建立,和这位妖神并没有直接关系?”
  “应该是没有。但妖神义乌不止一次出手维护大风堂的人,想来多少也有几分香火之情吧。”
  花老夫子说着,脸上浮现出了一丝担忧:“只是,最近这些年,大风堂的规模越来越大,和朝廷的矛盾也越来越多。老夫担心这样下去,怕是要发展到民变的地步啊!”
  潘龙吃了一惊:“不过就是乡民之间互助罢了,怎么会到民变的地步?”
  花老夫子没有详谈,只是摇头叹气。
  告别了这位忧心忡忡的老夫子,潘龙来到客栈安心住下,每天除了练练功、读读书之外,就是和客栈的伙计、旅客们闲谈,了解云州的情况。
  他来得早,距离二月二还有好些天,浪费时间是很可耻的事情。
  如此这般过了四五日,这天晚上,他吃了晚饭,正要去城外散散步,顺便练一会儿拳脚消化消化食物,却被两个穿着朝廷捕快制服的壮汉拦住了。
  “你是什么人,想要刺探什么机密?”一个壮汉大声说,“最近这几天,你一直都在收集本地的情报,莫非是大风堂的逆党,想要图谋不轨吗!”
  潘龙愣了一下,没料到这两个捕快竟然给自己找了这么一个罪名。
  刺探机密、收集情报、图谋不轨……这可是了不得的罪名,三条里面随便哪一条能证实的话,都是斩立决。
  但他可真没这方面的心思啊!
  他正要详细解释一番,却又想起了一件事——当初灭了孙家之后,他找当地官员去给孙家定罪。因为这事情实在有些难办,最后当地官员们想了一个特别的解决方案。
  他们居然向上级报告,说是皇子帝洛南麾下的巡风使查到孙家恶贯满盈,动手将其消灭。
  这说法自然是胡扯,可朝廷竟然也就默认了,还给他下发了一份奖励。
  奖励不多,也就是一张嘉奖令,两锭金子,外加一壶能滋养肉身的灵酒。
  那壶灵酒被潘龙送给了韩老头韩文生——这老头主持处理孙家的事情,尽心尽责,做得很不错。潘龙觉得他也算是将功补过了,多少值得给他一份奖励。
  韩文生没舍得喝,又把灵酒给自家孩子喝了……这却是题外话。
  灵酒送人,但嘉奖令和两锭有官府印戳的金元宝却都在。潘龙将那份嘉奖令取出来,两个捕快一看,顿时露出了尴尬之色。
  普通人收集民间的消息,那叫图谋不轨。但巡风使这么做,却是理所当然——他们的工作就是这个。
  所谓巡风使,主要的任务并不是斩除那些对大夏统治造成妨碍的贪官污吏和土匪强盗,而是收集民间的各种情报,及时上报朝廷,让朝廷能够无论面对什么事都能尽快反应。
  潘龙这几天做的事情,正是一位巡风使该做的。
  虽然他似乎有点高调,不像是普通巡风使的风格,可谁也没规定巡风使一定只能藏身暗处,不能明晃晃在客栈酒楼里面收集百姓的意见和建议。
  这事情,本来就堂堂正正,没有任何不可以对人说的,更不需要刻意隐瞒。
  看到这份嘉奖令,两个捕快很无趣地走了。等他们走远,潘龙还能凭借远超常人的耳力,听到他们对话的内容。
  “真是可惜!本以为是一只肥羊来着!”
  “别叹气了,肥羊多的是,这只没宰到,宰别的就好。”
  看着他们这么远去,潘龙摇摇头,深深地叹了口气:“唉!又要加班了!”


第五十二章 寻幽访古
  衙门的巡捕房里面安静无声,本该吵吵闹闹的捕快们很难得的一言不发。
  这当然不是他们突然变得有涵养了,而是因为他们都被人打昏在地上,不少人的脸上还被用毛笔写了判词。
  比方说一个人高马大,胳膊比寻常人的腿还粗的壮汉,脸上就被写着“蛮不讲理”四个字。他旁边一个贼眉鼠眼的瘦高个,则被写了“坑蒙拐骗”四个字。
  在这群捕快之中,以捕头老爷脸上的字最多。
  别人都是写着几个字,他的脸上则被人用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写了一整篇文章。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凡此种种,人皆有之。君子知道其心而守之,行不逾矩,是为仁义礼智。小人知其心而弃之……”
  这篇文章十分有名,乃是昔年帝甲子所作《劝学十篇》之一,名叫《守其性善》。
  《劝学十篇》是大夏皇朝的蒙学教材,所有上过学的人都要学,地位大概跟另外一个世界的小学一二年级课本相似。整个大夏皇朝,但凡是给朝廷做事的人,没有谁没学过这些教材。
  ……至于能不能背得上,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反正潘龙能背得出来,默写也不成问题,甚至于他还能写一手好字。
  当初在定丰镇官学上学的时候,别的孩子都时不时要挨一顿竹板炒肉,才肯老老实实背书练字。只有他天天勤奋,不仅早早就将教材全都背上,更是努力练出了一手不错的书法,让老夫子十分满意。
  记得当年母亲见到他默写的《劝学十篇》,还曾经感叹:“比临时抱佛脚的强多了,学问这东西,果然还是靠努力比靠天赋更实在。”
  那时候他只以为母亲是随口感叹,后来才知道,原来母亲说的那个“靠天赋”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家老爹。
  至于借助山海经残片的力量埋头苦读苦练究竟算不算靠天赋……那就呵呵呵了。
  收好笔墨,他悠悠然走出了巡捕房,留下一群脸上写了字的猪头。
  本地的这些捕快们倒也没什么需要挨刀子的大奸大恶,但这些人平常偷鸡摸狗欺行霸市之类的坏事也做得不少。若是不给他们一些教训,他们未必不会越来越坏,路越走越窄,最后走到死路上去。
  潘龙觉得,自己这不算是寻衅滋事,而算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心情很好地吃了顿宵夜,他安安稳稳睡了一觉,第二天出门直奔狼头山。
  狼头山现在其实已经不叫这个名字,而叫“半边山”。这座山的山势非常奇怪,左半边看起来像是一个对月长啸的狼头,右半边……右半边什么都没有,就是断崖。
  远远看去,就像是一只狼头被劈开两半,一半已经下锅炖了,剩下的一半还摆在那里。
  潘龙昨天特地问过花老夫子,得知了这座山现在的名字、大致方向以及主要的特征。出了镇子之后,按照花老夫子指的方向找去,没多久就找到了那座山。
  半边山的山势颇为险峻,高大巍峨,一座山峰至少有四五百米高。但奇怪的是,这么一座高大的山峰,却寸草不生,光秃秃的山体上到处都是怪石嶙峋,看起来让人很不舒服。
  关于这座山的来历有很多传说,但都是胡说。它真正的来历已经因为朝廷封锁消息的缘故,湮没在了历史的尘埃里面。只有学者们秘密流传的笔记里面,才记录下了真实的缘由。
  潘龙沿着山路走过去,走到断了一半的崖壁处,停下了脚步。
  他并不只是来怀古,更多的是要观摩两位神仙交手的遗迹,看看能否从中学到点什么。
  他仔仔细细地看着崖壁,不一会儿,就找到了一些特别的痕迹。
  崖壁的一处格外光滑,似乎是被什么东西打磨过一般,简直光滑如镜。
  “这里应该是当初妖神义乌抓住河神的脑袋,在山体上摩擦的痕迹。”
  那处崖壁颇高,离地怕是接近百丈。也不知道当初河神究竟是真身特别庞大呢?还是飞在天上,被妖神义乌揪着脑袋撞过去?
  他正要走过去,突然心中一动,停下了脚步。
  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从心底升起,有点像是警兆,但却没有危险的意味,只是清清楚楚地感觉到,有什么了不得的人物来了。
  他停在原地,过了一会儿,便看到一男一女缓缓走来。
  这二人的相貌都颇为俊美,称得上是一表人才。两人相貌有几分相似,剑眉星目、棱角分明,英气勃勃。只是他们脸上都有一些阴郁之意,看起来就差了几分。
  潘龙注意到他们的衣服十分华美,材料都是上等丝绸,鲜亮柔顺。和衣服搭配的珍珠美玉之类,在阳光下发出柔和的光芒,一看就知道是上等货色。
  等到两人走得稍稍近一些,他更注意到这两人的衣服做工极为精巧,妥帖柔顺不说,甚至看不到一处裁剪缝纫留下的线缝。
  (天衣无缝?)
  他脸上不动声色,心中越发警惕。
  两人缓缓走近,那女子看了他一眼,并未说话,倒是原本走过来这段路上没有朝他看哪怕一眼的那个男子突然转过头,问:“你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来这里?”
  这人的语气颇为生硬,有一种理所当然的傲慢,就像是习惯了高高在上俯视别人一般。
  用说书先生的说法,这叫“上位者的气质”。
  潘龙眉头一皱,回答:“贵人若是嫌我碍事,在下这就走。”
  这两人突兀出现,显然是有什么不大妙的事情,别说这男子语气里面颇有赶人的意思,就算这人说话客气礼貌,他也是要走人的。
  男子的表情稍稍好了一些,女子却突然说:“既然相遇,就是有缘。我有一句话,想要向小哥你请教一下。”
  她说话倒是比那男的客气许多,而且她这一开口,那男的皱了皱眉毛,却什么都没说,看得出来在二人之中,隐隐以这女子为首。
  潘龙后退一步:“贵人有问,自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在下才疏学浅、见闻不多,恐怕未必能合贵人心意。”
  女子微微一笑,说:“你不用这么拘谨,对我们来说,身份高低并不重要,反正……算了,我且问你,如果你有亲人被人杀了,你要为他报仇吗?”


第五十三章 龙神的请托
  听到这问题,潘龙心中一惊,顿时猜出了几分,回答:“亲人遇害,在下自然是要去报官的。”
  “报官?!”男子大声惊呼,语音里面全是惊诧,然后便说,“我看你周身气息流转,在人间也算是个高手了。亲人被害,你难道不应该自己去杀了仇人吗?”
  “朝廷自有法度。”潘龙回答,“是非曲直,须依照朝廷法度裁决。我辈练武只为自保,并无凭借武功争强斗狠,乃至于罔顾是非的意思。”
  男子一双硬朗的眉毛纠结了起来,冷声说:“你的意思是说,靠自己报仇,就是罔顾是非?”
  潘龙还没回答,那女子却又开口了:“大哥,不要为难他。他只是小心怕事罢了。”
  她又笑了一笑,笑容之中却只有哀愁叹息之意:“你的意思,我已经明白。只是这世上的事情,并非都可以讲法度或者讲道理的。我的亲人被人杀了,那我就要报仇。朝廷奈何那人不得也好,我那不成器的弟弟自己不学好也罢,总之他死了,那人还活着,这事情就不能算了结。”
  男子点头,沉声说:“天底下哪有那么多的是非曲直!我的亲人死了,那我就要报仇!至于我的仇人是不是行侠仗义,是不是德高望重……那关我什么事?我只要血债血还!”
  潘龙没回答,他也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从感情上说,他其实挺赞成这一男一女的说法——我的亲人被杀了,那我还管什么是非曲直?分什么善恶良莠!
  且抵了性命再说!
  先贤有云,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强调不可寻私仇,别人跟你有仇怨,但你依然要公平公正地对待他。怎么个公平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