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乍看上去,这些说法很有道理,着实能够迷惑不少人。
但潘龙却知道,这其实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清查了七成人口的财产?那清查了民间总财产的几成啊?
有一成吗!
潘龙前世,听说过一个著名的理论。
一个社会的财富分配比例,是社会稳定程度的标志。而财富分配比例里面,百分之二十的人口掌握百分之八十的财富,算是一个临界点。
一旦超过这个临界点,社会的财富就会不可逆转地朝着越来越向少数人集中的方向发展。除非爆发战争,否则没有任何国家能够逆转这个趋势。
而在大夏,按照潘龙的估算,这个社会九成以上的财富,被不足百分之一的人掌控着。
占据人口大头的农村乡民们,往往没有什么余财。除了北地、南海之类开拓区,譬如中原的乡村,村中大多数百姓一年到头,其实也就混个温饱。
吃饱喝足就已经很难了,还想要攒钱?
做梦呢!
但那些地主、富商、官员、江湖豪杰们,他们手指缝里面随便漏一点,就能抵得上多少百姓几年的辛苦。
潘龙行侠仗义的时候,往往会顺带着搜刮一些浮财。一方面是他自己也要用钱,另一方面是这些钱可以拿来周济百姓。
在他的经历中,搜刮到最小的一笔财富,是大约黄金百两,纹银七八千两,珠宝首饰不论。
那笔钱来自于一个手下有十几个屠户,控制了方圆百余里牲畜屠宰买卖的恶霸。那人的房子也不算多大,家里的佣人打手也不过十余人,但却已经有如此身家。
而诸如天手帮这种有多位先天高手坐镇的绿林大派,其中财富估计超过黄金十万两!
当然,那是要把诸如丹药、首饰、兵器之类东西也折算成钱财,才可能有的数目。不过,那起码都是“动产”,是随时都可以变卖的浮财。
大夏皇朝财富分配比例,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朝廷花了七个月的时间,清查了超过七成人口的财富。乍看上去似乎成绩斐然,但其实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完成清查工作的财富,估计只占民间财富的零头。
如果按照人口比例来计算,觉得这份工作进展顺利,那其实不过是在骗自己,或者骗别人罢了!
潘龙冷眼看着那些弹冠相庆、兴高采烈的酒客们,心中满是不屑。
他知道,能在这南夏城喝酒的,不可能是穷人。
这些人都高兴了,那穷人们呢?
想到这里,他顿时觉得桌上的饭菜不香了,杯里的果酒更是又酸又涩,顿时胃口全无。
叹了口气,叫店小二过来结账,潘龙离开了饭馆,继续在街头闲逛。
可没多久,他就听到又有人在讨论太子上书的事情。
“太子殿下真是宅心仁厚!”那人说,“他上书说,这段时间因为巡查官员们做事有些急躁,导致在地方上引起了一些纠纷。处理这些纠纷,应该强调‘对等’的原则——言语的事情言语解决;文字的事情文字解决;拳头的事情拳头解决……就算是动了手伤了人,哪怕是出了人命,也该依照‘一命抵一命’的原则办理。”
“啊,这可真是太宽厚了!”
“是啊!要是换成‘七杀星’的话……”
“打住打住!你不提那个煞星,咱们还是朋友!”
“哈哈哈!不提不提!咱们去喝酒,今天要一醉方休!”
“好,说这个,我就喜欢了!”
看着那两个男人勾肩搭背,兴致勃勃地往旁边酒馆去了,潘龙忍不住叹了口气。
“想不到变法这件事,居然惹得那么多人不高兴……还是说,天底下被变法触动了利益的人,大多都聚集在了这天子脚下?”
他嘀咕着,觉得处处风景都很糟糕,处处都令人扫兴。
他当然也知道,其实这只是错觉。
大夏皇朝富有九州——现在还要加上北地和南海,大概可以算是十一州了。其中有权有势有钱的人,数不胜数。京畿之地虽然富人云集,但比起全天下,其实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只是,这里既然富人云集,那当然大多都是反对变法的。
毕竟,变法虽然真的利国利民,但却损害了这些富人们的利益。
天下的财富,短时间内是不会增加的。要让百姓得利,自然就要富人让利。
就算知道这事情是对的,但正所谓“善财难舍”。天底下有几个人,能够在掏钱的时候很爽利呢?
“也不知道帝壬辰是个什么态度?这件事究竟会怎么结果?”他抬头看着已经完全黑下来的天色,低声自言自语,深深地叹了口气。
第三十五章 留中不发
面对太子和诸位老臣的上书,帝壬辰一时间并没有任何的反应。
他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受到上书之后,似乎事情就这么平息下去了,没有任何的应答。
“这是被‘留中不发’了吗?”太子帝河东忧心忡忡地问,“父皇他……毕竟还是赞成二弟的做法吗?”
张国忠摇摇头,笑着说:“殿下大可放心,陛下的态度,其实已经很明白了。”
“明白?国忠有以教我!”
“殿下,变法乃是如今最大的国策,这一点,无论您、二皇子还是陛下本人,应该都没有异议吧?”
“这是当然!”帝河东肯定地说,“虽然具体怎么做?谁得利?这些可以另外讨论。但大夏绵延千载,积累了大量的问题,的确是应该变法整顿,让国家重新焕发锐气才行!”
“既然我们肯定了这一点,那么自然也可以肯定,陛下他是支持变法的。无非他的态度究竟是激进还是稳重,仅此而已,对不对?”
“没错。”
张国忠笑了:“殿下,陛下如果支持二皇子的激进做法,那么他就该直接批答您的上书,说一句比方‘凡治病之初,当用猛药’的话,您说对不对?”
帝河东沉吟片刻,说:“但他如果支持我的话,为什么不批答‘好雨应当时’之类的话呢?”
张国忠见他也有自己的分析,并没有因为意见不一致而担心或者不高兴,反而欣慰地笑了:“殿下所言极是!如果只从批答看来,陛下对您的上书乃是常见的‘留中不发’做法——他不赞成您的上书,但也觉得不应该批评,所以干脆就装作没看见,把这件事含糊过去算了。”
他话锋一转,又说:“可是,您觉得,陛下他知不知道这段时间,京畿一带民间的呼声?”
帝河东很确定地说:“他肯定知道!太祖当年训诫说‘知民心、懂民心、合民心,方为天子’,历代天子都很注重了解民间的声音。父皇他也不例外。光是我知道的,这京畿之地,至少有数百位负责为他收集民间呼声的官吏。更不要说那些巡风使们……民间的各种呼声,我或者洛南可能没办法了解得很全面,但他肯定全都了解!”
张国忠又微微一笑:“既然如此,陛下他知不知道民间对您和诸位老臣上书这件事的反应呢?”
帝河东点头:“他必定知道。”
说着,他愣了一下,自己也意识到了问题,皱起眉头陷入了沉思。
过了片刻,他也露出了笑容。
“我明白了!国忠你说得对!父皇没有批答我们的上书,并不是他拒绝了我们的建议,而是在借助民意对洛南他们施压!我们一旦上书,民间立刻纷纷支持,叫好之声遍地可闻。这些事情,洛南他不可能不知道!所以父皇就算不批答,压力也已经到了洛南他们那边——父皇只是不愿意洛南的压力太大而已!”
说着,他满脸兴奋之色,为自己成功地揣测出了父亲的意思而欢欣鼓舞。
张国忠也满脸微笑,为计划的顺利而心满意足。
他并不认为争夺变法主导权这件事能够一蹴而就,但帝河东身为太子,本身就有极大的优势。只要在变法之中牢牢占据一席之地,树立正面形象,天子、群臣和百姓自然就会欣赏他。
变法这件事究竟由谁来主导,其实不算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两位皇子哪一位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
毕竟,金銮殿上的宝座,可只容得下一个人坐!
潘龙在街上吃了晚饭,回到苍渊府邸,才坐下没多久,苍渊就来了。
“潘老弟,这几天过得怎么样?”苍渊很热络地笑着打招呼,看起来就像彼此交情很好似的。
潘龙可不相信他的热情——如果是一个北地人,也许真的大家聊几句,喝一回酒,就成了朋友。但苍渊这种人心思深沉,他或许会觉得你这个人不错,或许会对你存着一些善意,但……也仅仅就此而已。
想要被苍渊当成朋友,乃至于交情很好,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依潘龙所见,苍渊外表谦和而内心高傲,就算你对他有救命之恩,他或许会用性命回报,但却绝对不会因此觉得你是他的朋友。
普天之下,有资格算得上他朋友的,暂时可能只有帝洛南这一个人吧。
但正所谓“伸手不打笑面人”,苍渊态度热络友善,潘龙当然也不会恶形恶状,他笑着应酬了两句,同样展现了自己的善意。
双方这么说过几句,苍渊就谈起了变法的事情。
“变法之事,如今又起波折。”苍渊苦恼地说,“最近太子殿下联合诸位老臣上书,认为清查财产的事情应该放缓一些,恢复到之前的做法——唉!那些高门大户的财产,岂是容易清查得了的?好不容易趁着追查百家余孽这个借口,在他们这堵墙上打出一个缺口,此时正应该乘胜追击,扩大这个缺口才是!要是现在放缓了,让他们堵上缺口,将来再想要像现在这样仔细清查,可就难了!”
潘龙微微点头,赞成他的说法,问:“但就我听说的消息,皇帝陛下似乎没有对这些上书有所反应。那应该就是所谓‘留中不发’的意思吧?”
苍渊叹了口气:“留中不发,说的是虽然不赞成奏折的意见,但也不想批评,所以暂且什么都不说。如果这件事民间毫无反应,仅仅只是庙堂上讨论,那的确算是留中不发。但是如今……潘老弟在民间行走多年,对于民间的意见,应该也颇为了解吧?你觉得这段时间,民间对变法的态度如何?”
潘龙沉默了一下,略一盘算,反问:“你问的是哪个‘民间’?”
苍渊微微一愣,随即眼睛一亮,声音都大了几分:“老弟请详细谈谈!”
“我行走江湖这些年,见过两个‘民间’。”潘龙说,“一个民间,面朝黄土背朝天,日日辛苦劳作,终年难得几天休息。赚到的钱财也不过养家糊口,一旦有天灾人祸,轻则忍饥挨饿,重则家破人亡。这个民间对变法的态度总的来说是支持的,尤其这段时间,巡查官员们动辄去清查高门大户,还查出了不少贪赃枉法之徒,严加惩处……我说句很不客气的话,对这个民间来说,只要是有权有势有钱的人倒霉,他们就很高兴。若是能够因此减轻一些他们身上的负担,那他们则更加欢欣鼓舞。”
他笑了笑,说:“今年因为晚春时节那场严寒的缘故,农田受灾很严重,各地都需要大量的钱粮赈灾。那些被巡查官员破门抄家的贪赃大户们,他们的粮仓大多被当地官府拿来赈灾,民间对此是非常高兴的。”
苍渊笑了,笑得满脸都是满足。
“好!太好了!”他欣慰地说,“能够为百姓谋此福利,也不枉我和洛南兄这一场辛苦!”
看着他脸上难以掩饰的疲惫之色,潘龙心中叹了口气。
(辛苦?你的确是很辛苦。但帝洛南……从上次见面的情况看,我可不觉得他谈得上有什么“辛苦”可言!)
第三十六章 两个民间
说完了前一段,潘龙停顿了一会儿,让苍渊欢喜一番之后,才说:“说完了前一个‘民间’,还需要我说后一个‘民间’吗?”
苍渊苦笑:“虽然我已经有所预料,但既然开了头,那还是请潘老弟你说完才是。”
潘龙笑了笑,说:“另外一个民间,衣食无忧、生活优裕。他们可以练武,谋求扬名立万;也可以习文,追求一举成名……严格说来,我也算是这个民间的一员。这个民间对于变法,总的来说还是支持的——毕竟大家都不傻,知道国家强盛了,对谁都有好处。但变法损害到了他们不少利益,这让他们又有些不满。因此他们就有些犹豫,说得不客气一些,便是首鼠两端,又想要得利,又怕受害,矛盾得很。”
“那依潘老弟你的看法,他们对于巡查官员借着追查百家余孽的名义清查大户财产这件事,又是什么态度呢?”
潘龙笑了:“苍兄已经明白的事情,何必问我?”
苍渊也笑了:“你这么一说,我差不多就全明白了!”
他面露坚定之色,说:“既然破门清查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