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暑假播吗?这个夏天不会无聊了,只要你们拍的好,别说是看一遍,让我看十遍都成。”
“洛神的选角不错,虽然不是很红,但气质蛮适合的。”
……
易夏看了一会儿大家的评论,登录她的作者账号,转发官方发的预告,编辑内容。
涧楠菇V:看过了,好看!//@职业键盘游戏选手官方:【预告】……
她的转发,底下很快也有了许多留言。
“开始期待了,大大不要骗我们哦。”
“真的吗真的吗?大大都觉得好看吗?”
“是不是真的好看?改编符合原著吗?”
“啊啊啊啊,又开始羡慕跟大大一起去试播会的乐行大大了,同样都是读者,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
……
观灯乐行V:就是就是。//@XXX:啊啊啊……
“扎心了。”
“羡慕嫉妒。”
“过分,又被你装到了。”
……
《职业键盘游戏选手》预告的出现,也预示着电视剧要不了多久,就会正式开播,而对于读者来说,这也提醒着他们重新看一遍原著小说。
这本小说是易夏所有小说里,写的最长的一本,也是很重要的转折点,虽然她已经看完电视剧,这会儿见大家讨论,也跟着心生期待,迫不及待想要继续看下去。
不过在电视剧正式播出之前,她还是得更新手上的小说。
摆在面前的东西短时间门内收拾不完,她也不着急,收拾了一会儿之后,就跑去写今天的新章了。
说好的填坑,有些人,迟早都得出现。
……
“摆在众人面前的,是巨大的泡泡球,每一个泡泡球里都有一个人物,对应着历史上的名人,他们需要从中选取十道题,只有至少八道题的答案准确率都在80%以上,才算是通关。
对于绝大多数玩家来说,这个任务的难度是极困难。
毕竟在这里的都是一些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诗词,要以自己的能力去进行补充,达到历史人物的境界,哪怕只是80%,难度也可想而知。
‘好担心啊,这真的能行吗?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都是很有名的人物,让我们自己补充,怎么可能达到古人的境界啊?’
‘所以只能看蒹葭了,希望蒹葭可以。’
……
白蒹葭没有去听身旁的人说话,而是环顾着四周泡泡球里的人,目光落在一个正在破败的茅草屋前读书的老人身上,抬手轻轻按了一下。
泡泡球瞬间门打开,周围的场景彻底改变。
秋高风呼,吹起草屋上的茅草,不远处有孩童笑闹着,将地上的茅草抱走,那老人起身争辩,却并无挽回之力。
‘那几个小孩怎么回事?怎么抢老人的东西?’
白蒹葭抬手,拦住身旁气恼的队友,看向不远处的老人。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完,她皱眉叹气,‘这首诗怎么会有所残缺?’
在她出声的瞬间门,老人似乎才察觉到他们的存在,抬眸望来。
白蒹葭躬身:‘子美先生。’
‘来,’杜甫冲她招手,‘我这里缺了几句,不管怎么想都不对,你帮我填一填。’
‘是您原本的诗,’白蒹葭上前,看着残缺的整首诗,见除了中间门那句,还缺了最后一句,顿生悲悯情绪,最后一句虽不如前句流传广泛,却是杜甫发自内心的期盼,她认真将前句补全,然后开始念最后几句,‘安得广厦千万间门,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①
这首诗,是杜甫为他自己而作,同时也是为民生而作,任意一句,都不能缺少。
【恭喜玩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匹配度100%】
【恭喜蒹葭苍苍,完成特殊隐藏任务,诗词匹配度100%,开启全服帮派NPC系统,目前可召唤NPC*杜甫】”
……
“新出的古人我认识,杜甫,人称诗圣,现在我知道了,他还叫杜子美。”
“这首诗我好像能看懂,很神奇,看着并不是很特别,但确实不太一样。”
“又出新玩法了,我就想玩游戏嘛呜呜呜。”
“哎,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全篇,又是节选。”
“怎么说呢,只看这几句,说实话,没有过于特别的地方(就事论事,只说蘑菇大大提到的这几句诗),但我猜在蘑菇大大的世界观里,杜甫肯定有很特别的人生,不然没办法解释一个被称为诗圣的老人,居然住在破旧的茅草屋里。”
回复:“确实,诗词的魅力,有的时候需要结合作诗的人的人生才能感受到。”
回复:“我觉得写的很好啊。”
回复:“可能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吧,不过不是说不好,我比较喜欢古诗词,现在最大的想法是想知道杜甫的人生阅历,也希望蘑菇大大能把全诗发出来,不要总是只有节选的几句。”
回复:“……这会不会太为难了?让蘑菇大大现写啊?”
回复:“……对不起,一时间门忘了我在看小说。”
第154章 生平背景
易夏也看到了最新章的评论; 看到大家的讨论,忍不住开始思考后续的问题。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当中肯定有许多精彩的内容,如果现在她实在另一个世界写的小说; 自然不需要在意什么; 毕竟她写的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内容。
可在这个世界; 在小说中出现从未出现过的内容; 哪怕她想办法极力避免,在文中强调诗词的来源,也不能完全改变读者对于某件事的想法。
诗词歌赋,每一种类型的题材都有经典传承,那些诗人、词人,用他们的一生造就了流传千古的经典; 也是那一首首诗词; 给这些人增添了不一样的风采。
她可以复制诗词歌赋; 可以用侧面描写表现出他们的名声,却无法用言语,描绘出他们真正的人生,没办法让全部的读者相信; 虽然他们早已走过属于他们的一生,但他们确确实实都是真实存在的人。
吃了午饭; 易夏从自己的书架里抽出一本之前打印出来的诗集,走到阳台; 在阳台吊椅上坐着; 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势后; 翻开诗集看里面的诗词。
或许是因为从小就学这些诗词; 又或许是因为她对这些诗词背后的那些人多少都有些印象; 这会儿再看这些熟悉的诗词,她突然能够感觉到什么叫做“与历史对话”。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她一直以来都很喜欢的一首诗,对她来说,可能也是她最熟悉的,能与杜甫搭上边的一首诗。
看这首诗的时候,她可以想象到杜甫当时的状况,想象到那个老人的形象和心态。
但这,与她了解杜甫有很大关系。
诗与人的关系,诗与当时的时代的关系,诗与读诗者心境的关系,这些,对于某首诗在看的人眼中是什么模样,都有很大的关联。
诗人的一生,与诗本身,相辅相成。
想着,易夏合上手里的书,打开绿江的后台,点开她一早就发布的随笔文章,点击发布新章。
是她一开始想岔了,虽然她可以通过少少放一些诗的内容,以吊起读者的胃口,但并不意味着她不能放出这些诗人的真实人生阅历。
既然有些读者只凭一首诗代入作诗者的心态,那就把诗人的人生展现给他们,让他们能够更深入了解诗人本尊是什么样的。
杜甫,后世称杜工部、杜少陵,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内容并不需要她现写,先前整理相关资料的时候,与杜甫相关的内容都被转移到一个文档内,除了打印出来的资料之外,网上她也进行了保存,这会儿只需要直接将相关的资料调出来,复制粘贴就行。
……
“张泽,这是不久之前刚刚送过来的,说是在一个无名小墓里发现的,被找到的时候已经变成了碎片状,但能拼凑出一些东西,你有空的时候拼一拼。”
同事将东西拿过来,放在张泽身边,看他埋头做事,搬了条椅子坐下,轻声询问:“这段时间是不是累了?我这个不着急,你慢慢来就成,原本这个无名小墓里的东西也没什么人在意,但吴老师说这东西有点特别,才叫你试着拼。”
“有点累,”张泽眨了眨眼,整个人往后仰,靠在椅背上,看向同事,“你手上的事也忙吧?”
“我还好,就是一直做同一件事,有那么一点无聊,”同事说着,又连忙道,“不过我可没有偷懒,你看看时间,给你的东西,我都是趁着午休的时候给你送过来的。”
张泽抬起手,看了眼时间,确实已经到了午休的时间,而且还超过了一会儿。
“忙完这阵就好了,”他把自己的手套摘下来,将东西放好,拍了拍同事的肩,“走吧,去吃饭。”
“呦,不容易啊,你今天居然可以准时跟我去吃饭?”同事笑道。
“人嘛,累了总得要休息,”张泽起身,跟同事往外走,走的时候没忘记问之前拿到他面前那东西的情况,“现在这么忙,不是说无名小墓的东西暂时不处理吗?怎么拿到我这里来了?”
考古也有讲究,墓主人的身份越尊贵,考古的优先性就越先,这倒不是歧视,只是在古代那个环境,越尊贵的人能得到的有价值的东西就越多,书籍这样的东西,在古代也不是一般人家能买得起的,普通人家恐怕终其一生,都不会买一本书。
再加上古代环境里,也就有身份地位的人,才会好好建造墓穴,普通人家,一口棺材,卷上草席葬下就算完事,过那么些年,早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我问了,说是跟我们之前一直都没有进展的一些东西有些关系,”同事说道,“是一些古代诗词的东西,你不是对这方面感兴趣么,就交给你来处理。”
“你是说五年前我们找到的那一批吗?”张泽皱眉,见同事点头,他倒是摇了头,“那些东西损毁太严重了,又没有好好保存,能找到的东西有限,希望这一批能够突破性进展,不然这批东西得跟先前那批一起,放在仓库里吃灰。”
考古的东西,也有品相之分,器皿类的保存好些,能修复的都会进行修复,然后送入各个博物馆展示。
名人字画,除了实在不能修复的,也会在修复后进行严格处理,然后进行展示或通过专业的技术进行保存。
至于单纯的普通的古代书籍,他们要的主要还是上面的文字内容,至于本体,要实在是碎的不成样了,那也没办法。
当然,具体也得看情况处理,像之前那批,几乎没有太多线索,也看不出是什么名人的字词内容,做了对应处理和扫描之后,都放在专门的仓库里,等着什么时候能用到。
“这话我们内部说说就成,可不能跟外人说,不然真以为那些东西在吃灰呢,”同事说道,“咱们的仓库里还是有专人天天打扫的。”
“行,知道了。”张泽并不在意,两人一起走到食堂,各自点了菜。
“真不容易,很少见你能准点吃饭的,今天这饭菜都还热着呢,”两人找了地方坐下,同事依然忍不住碎碎念,“那批东西,你能处理吗?”
“没事,我手头这批忙完就可以。”张泽吃着饭,打开看虚拟屏幕看视频,看的也是专门拍摄的考古视频。
同事不以为意,自顾自打开想看的内容,休息时间,当然是看小说解解闷。
刚打开,他就眯起了眼睛,好一会儿后忍不住赞叹:“我去,这么牛的吗?这都行?”
张泽侧过头看他,无奈道:“你打扰我看视频了。”
“不是,你看看这个,”同事切换虚拟屏幕的方向给对方看,自己也转了过去,“看到了吗?三万多字呢,整整三万多,都是杜甫个人的简历,不是,人物生平,你还记得吧,写《灵气复苏》的作者,她最新章里写了杜甫的一首诗,底下有读者觉得不了解生平没办法深入了解诗的意思,你看这,这么长呢……”
“我知道,我看她的新文了,”张泽淡定道,“那首诗我也看了,很有特色,不过有了生平的话,确实能更好地了解那首诗真正的意思。”
“你居然看她新文了?真的假的?”同事震惊问道。
“真的,反正打发时间,”张泽的语气依然淡定,“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大唐小厨娘直播间》、《灵气复苏》还有这次的这本《全息之开挂王者》,其实我看文的时候也有些遗憾没有原作者的生平,正好补一补。”
“没想到啊,看你平时都不怎么看小说的,”同事惊讶道,“不过你喜欢这三本也不奇怪,蘑菇的文,好像就这三本提到的历史内容比较多,哎,你不会真的把这三本小说里的内容,当历史追吧?”
张泽抬头看了他一眼。
“随口一说,随口一说,”同事连忙道,也觉得自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