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市离海市有些距离,做火车需要六个多小时,这也是易夏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的火车站。
很奇妙,她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就是在火车站,但那个火车站只是对她来说的,对这个世界的所有人来说,那里是个体育馆。
现在的天气不算太热,但拖着箱子走一会儿,身上还是冒了汗,等到进了开着空调的火车站之后,她才觉得好受了一些。
而进来之后,她的感觉更加明显了,即便都是江市火车站,可两个世界的火车站是完全不一样的。
“小心行李。”
“谢谢。”易夏提着行李,放上安检传送带,人往里头走进去,检查过后,拎着箱子左右环顾,又打开虚拟屏幕确认之后,往检票口走去。
坐下后,她跟观灯乐行发消息。
涧楠菇:我在火车站了,要六个多小时到海市。
观灯乐行:我要四个多小时,准备出门,要是通高铁就好了,会方便好多,我们两个地方近,要是什么时候开通了我们两边的高铁,我就可以时不时找你玩了。
涧楠菇:我看好像有规划,也许没过几年就会开通。
观灯乐行:期待了!
两人简单聊了一会儿,易夏上车之后,观灯乐行正好出发,按照两边的时间差,她在这时候出发刚刚好。
虚拟屏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大小,还可以调整朝向。
上了火车之后,易夏把行李箱放好,就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戴上无线耳机,找了一个视频看了起来。
她看的是这个世界的一些纪录片,虽然看完后不一定能全部记得住,但可以帮她更深入了解这个世界,毕竟她要在这个世界长久生活,总不能一直对这个世界的发展和历史一窍不通。
好在现在的纪录片为了播放量,也会可以做一些趣味性,哪怕连着看好几集,她也依然觉得津津有味,而不会觉得枯燥乏味。
她的行程远,旁边的乘客来来去去换了几波,大多都还算安静。
还有差不多一个小时的行程到海市的时候,坐在她对面的和旁边的乘客又换了一拨。
刚上车,对面的乘客就掏出了一盒子水果,热心地跟易夏打招呼:“一起吃水果啊,新鲜的,我上车的时候买的。”
“谢谢,不过不用了。”易夏道了谢,重新把注意力放在纪录片上。
她看东西一向沉迷,等到把一个纪录片看完,才察觉到自己身边的乘客跟对面的乘客已经打成了一团。
她的目光还落在虚拟屏幕上,正打算看下一个视频,就听到对面的乘客激动了一瞬。
“啊啊啊啊,反转虐文今天加更!!!”
“现在吗?”
“还有十分钟,说是准点加更,不枉费我蹲守这么久。”
“今天更到什么剧情?”
“第四个故事,就是开篇报警的那个故事!”
“这个故事很有趣哎,我一直都在期待这个故事拍成短视频!我去,摇摆短视频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正热呢,肯定要加紧拍摄,而且主角都不是同一批人,完全可以同时拍好几个,摇摆短视频这回真的是下了血本了!”
“而且真的是百分百还原,我可太期待后面的剧情了。”
“对了,你们有看蘑菇大大的直播吗?”
“什么直播?”
“就是码字直播啊,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蘑菇大大这两天暂停直播,你们说她会不会也去海市啊,也许,跟我们在一辆火车上呢。”
“有可能哦!”
说着,几人开始左顾右盼,似乎真的相信能在车厢里找到他们要找的人。
事实……当然也是如此。
易夏收回视线,默默划过面前的视频,假装很认真地在看视频。
扒马是不可能被扒马的,她就是正巧坐在边上的一个路人而已。
……
观灯乐行:蘑菇大大,我马上到了!!!
涧楠菇:……我旁边坐了几个正等着看反转虐文更新的观众。
观灯乐行:哈哈哈哈哈哈,刺激吗?
涧楠菇:可太刺激了。
第73章 可以两全
好在即将到海市了; 旁边的乘客聊的热闹,易夏除了偶尔跟观灯乐行聊两句之外,一直都没有说话; 甚至聊天的时候也一直面无表情。
一直到抵达海市为止。
火车停下后,旁边的几个乘客似乎在段时间内结交了深厚的友谊,一边聊着天一边下了火车。
易夏从行李架上取下自己的行李; 拉着行李往外走,面前的虚拟屏幕,是她跟观灯乐行的聊天界面。
虽然观灯乐行出发的时间比她晚一些,但还是比她早十几分钟就到了海市,两人甚至没有在聊天的时候交换过照片; 只是按照着这会儿的聊天,去确认对方的身份。
“这里这里; ”一个穿着蓝色长裙的女孩走了过来; 刚凑近就低低地喊了一声,“蘑菇大大。”
“这样的称呼; 在现实生活中喊; 果然是有点奇怪。”易夏看着对方,微笑着回道。
“是有点奇怪; 不过我跟其他人见面的时候也都这么喊; ”观灯乐行笑道; “网友嘛; 我们对彼此的认知也是在网上的身份; 不过你比我想象中要小哎; 看上去好像还没有成年。”
“这就过分了啊; ”易夏无奈道; “我的脸也不至于那么小; 那我也叫你乐行大大吧。”
“都行,都可以,”观灯乐行笑呵呵道,同样拖着行李箱,两人并肩往前走,“现在天气热,我们先去酒店,晚上酒店附近有夜市,我们可以逛一逛,等明天一早,我们就去美食节。”
“我今天出门急,还没有码字。”易夏低声道,哪怕她有存稿,她也习惯每天都要码字。
她这么一说,旁边走着的观灯乐行也叹了一声:“我也还没写,总觉得不更新对不起我的读者。”
虽然是初次见面,但聊着早已聊过很多次的话题,说着同样的困扰,两人之间的陌生感也逐渐消散,就好像她们是结交了很久的朋友。
两人聊着天,一起打了车到了早就预定好的酒店,齐刷刷拿出了相关的设备。
观灯乐行并不用实体键盘,但是她有一个码字的时候必须要听歌的习惯,而易夏,则习惯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下码字。
两人的习惯不同,倒是做到了互不打扰。
易夏开始的时候也是这样的觉得,但写了一会儿,就开始嫌弃椅子高度不合适,桌子高度不合适,实在是没办法专心码字。
所以没过多久,她就放下了手头的码字任务,开始做下本的大纲。
新文的世界观,易夏想过很多种,修真界、魔法界、灵界,或者是一些可以修习法术的独立界面。
按照她最初的想法,修真界肯定是排在第一顺位的,可她如果要写预设的题材,用修真界作为基础,相当于在最初的时候,就打破了修真界的界定。
这个世界也有类似于神仙的概念,也有道教和佛教,但不是什么原因,神话相关发展并不是很好,也没有形成能够跟另一个世界并肩的体系。
修仙文脱胎于神话文,也是另一个世界的特色。
只是随着网络的发展,修仙文的类型也逐渐变得多样化,不像一开始那样,都是实打实修炼升级为主。
相对的,魔法界也是一样,都有最初单独的设定体系,要是直接套入一个新的设定,就相当于直接覆盖推翻最初的体系。
设定的内容,易夏不止写了一个文档,她同时开了多个文档,每一个文档里的设定内容都不一样,试图从这些不同的内容里,找出兼容性更强的搭配。
这也是她这段时间悟出来的一个道理。
同样的设定,放在不同的背景下,写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兼容性最适宜的那个,故事肯定是最精彩的。
相对的,要是放在兼容性较差的背景中,就会出现很奇怪的状态。
就好像有的题材就适合放在古代,而有的题材适合放在现代是一个道理。
易夏看了眼面前的文档,点击保存,又打开了新的文档,从头开始设计大纲。
另一边,观灯乐行也露出了愁眉苦脸的表情,基本每隔一会儿就会删掉一些内容。
也不知道是因为这个环境,还是因为别的原因。
反正,她卡文了。
“去吃饭吗?”
“吃!”易夏二话不说点了头,麻溜地就关了眼前的虚拟屏幕,瞬间站了起来。
那边观灯乐行也同时准备好,两人笑呵呵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放松的表情。
“太难了,接下来都不知道该写点什么,”观灯乐行叹了口气,“再这样下去,我怕自己有一天秃头了。”
易夏下意识抹了把自己的头发:“我最近头发掉的好像也有点多。”
“回头我给你寄点养发的东西,在这方面我可有经验了,”观灯乐行说着,小心把头发拨好,“就这么些头发了,一根都不能少。”
易夏听着,忍不住笑了起来。
酒店楼下果然有许多好吃的,两人找了一家海市特色的店铺,进去后一边一边吃着饭一边聊天。
聊的基本还是网上聊的那些内容。
“反转虐文要完结了?”观灯乐行问道,拎起茶壶往易夏的杯子里倒水,“我记得你正常写文的时候,都不卡文,我可羡慕你这一点了。”
“是,这段时间写得多,快完结了,刚刚在准备新文的大纲,”易夏拿起摆在桌子上的杯子,“主要是不知道该从哪里着手。”
“新文是这样的,正常,”观灯乐行说着,突然笑了,“不过我可不止是新文会卡,写文的过程中也会卡,导致我平时都听不得‘卡’字。”
易夏抬头,也眼带笑意:“这会儿说的最多的是你自己吧,跟我可没有关系。”
观灯乐行脸上笑容更深:“是是是,跟你没有关系,其实我还得谢谢你呢,之前要不是你,可能我现在还躺着,不知道写什么好。”
易夏知道,对方说的是“开马甲”的事,但马甲顶多是个引头,文章怎么样,还是要看对方自己的能力。
聊到写文,两人的话题也不知不觉多了起来。
“对了,你这段时间有没有看到好看的,文荒了。”观灯乐行问道。
易夏打开虚拟屏幕给她看,书架上只有寥寥几本。
她不是不想看,只是胃口确实是被养刁了,不是特别好看的文,她都看不下去,到最后删删减减,就只剩下这么几本,觉得还可以的。
“太可怜了,你书架里的文怎么比我还少?”观灯乐行也打开了她的书架。
易夏眼睛一亮:“放着别动,分享一下书架。”
观灯乐行自然让她抄着,却忍不住问了一句:“其实有个问题,我刚才就想问了,你下本是怎么卡了,说出来,我可以帮你参考参考。”
易夏刚抬头看她,她就主动说了后面的话:“我可不是为了打听你下本写什么,来满足我的期待,我就是单纯想为你解解惑。”
说完,她用十分期待的眼神看着易夏。
易夏无奈,才发现对方的性格真的跟网上一模一样,却还是开了口:“算是一种新的题材吧,只是这种题材有传统和非传统两种,我现在的灵感更偏向于后者,可我有舍不得直接写后者,你懂我的意思吗?”
“懂!”观灯乐行立即点头,眼睛里泛着光,直直地看着易夏,“既然这么纠结,不如双开吧。”
“双开???”易夏反问道。
“双开两本,”观灯乐行竖起两根手指,“一本写传统类型的,一本写非传统类型的,完美解决问题!”
易夏犹豫了。
观灯乐行继续往下说:“我记得你之前说现在辞职了,按照你的速度,半天写六千字,一天写一万二应该正好,但也并不是一定要日更六千,其中一本日更三千也不是不可以。”
说着,她看向易夏,认真起来:“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建议,虽然从我的角度看,是很期待你双开的,但你要是觉得不行,或许也可以先后连着开两本,再不然,一本更新,一本存稿,都能解决你的问题。”
易夏握着勺子,无意识地在碗里搅动。
这会儿,就连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想什么。
观灯乐行却看出了她的想法,再次开口:“你没有发现,其实现在的你也有包袱了,你总是希望写的更好,希望新文不比前面的几本差,所以你才会犹豫。”
“没有,我只是有了灵感,需要一个背景。”易夏否认道。
观灯乐行摇头:“那你问问自己,如果你现在在准备的,是第一本,你打算怎么写?你能够保证,你想出的灵感,没有刻意去贴合读者的期待吗?”
易夏抬头,跟对方四目相对。
她真的在认真思考对方提出的问题,想了一会儿之后发现,她或许真的像观灯乐行所说,是在往读者期待的方向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