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古代当名师-第2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钟谨合上盒子,打探的问,“你可知主公有意谁去向县?”
  周钰摇头,“你知道的,我们夫妻不会插手这些事宜。”
  如何安排官员,安排谁,一直都是曦轩做主,他们不会给曦轩任何意见。
  钟谨笑着,“以前我还能看透几分主公,现在越来越看不透了。”
  周钰反问,“不好吗?”
  这说明曦轩已经足够强大和成熟了。
  钟谨依旧有些恍惚,“的确很好。”
  只是杨曦轩成长的太快,快的他们父子咋舌,这才多久。
  钟谨目光突然灼热的看着周钰,杨曦轩成长这么快,周钰两口子一定投注了全部心血教导,显然二人的教导是成功的,“我不会带钟煦来府城,为了这孩子更好的未来,你们回上河村,他也会回学堂。”
  当然也有钟家够出风头了,已经不需要钟家的长孙来刷存在感了。
  周钰勾着嘴角,“好。”
  钟谨心情不错,见早饭端了过来,“陪我吃一些?”
  周钰摇头,“在家中已经吃了许多。”
  钟浩见大哥谈完了,好奇的问,“你要一直住在杨府?”
  周钰摊开手,“曦轩不会同意我们搬出去住。”
  这不仅是信任和保护他们,更因为曦轩离不开他们一家子,曦轩想守护住心中的这份柔软。
  现在他们夫妻和杨曦轩,有亲情有师生情,牵绊已经太深了,谁也割舍不下了。
  钟浩的心里,杨曦轩越来越符合一个领导者,然杨曦轩却愿意将后背交给周钰夫妻,这已经不单单是信任了!
  周钰身上还有事,他等钟家兄弟吃完早饭就离开了。
  到了府衙的时候,周钰正好和钱大人迎面相遇,钱大人见礼,“周先生。”
  周钰错开一步,“我可没有官职在身,你大可不必见礼。”


第四百二十九章 痛苦面具
  周钰的举动让注意这边的人,心里升起了更多的好感,本来受了礼也没什么,谁不知道主公多在意周先生这个姐夫。
  结果周先生并不自傲目中无人,对他们的态度依旧如常。
  人都是会对比的,当初白氏一族掌权,想想郭氏一族的嘴脸,这么一比较对周先生的好感更是蹭蹭的往上涨。
  钱振见都看着他,也没和周先生多说什么,“主公在等先生,我还有事先去忙了。”
  周钰点头,“好,改日休息一起喝茶。”
  钱振笑着,“估计要等些日子了,最近太忙了。”
  主公不仅了解他们所有人的差事,还清楚整个府城的各项运作,这让所有官员不敢小看主公。
  钱振他们这些早投靠的,更是要做好分内的事。
  周钰笑着道:“钱大人先去忙。”
  他巴不得所有的官员全都卷起来,只有他们做了顶级社畜,他才能早些离开府城休息。
  周钰刚进屋子,杨曦轩就招手,“姐夫,你可算来了。”
  周钰看着一叠表格,“已经全都交上来了?”
  杨曦轩,“我虽然没定期限,他们却不想让其他人占了先,已经全都送了上来。”
  周钰看着两叠表格,文武是分开的,“我看文官的?”
  杨曦轩拒绝,“这可不行,怎能让我一个人受折磨。”
  所以一起看吧,别分文武官员了。
  周钰没偷懒成,他扫过表格上的字迹,也忍不住露出了痛苦面具,“哎,我觉得该加强武官学识了,不求出口成章,但求写得一手能入眼的字迹,所以武将进修课程可以安排上了。”
  让他难受的,他现在可以加倍还回去了。
  杨曦轩多了解姐夫啊,当初他没少吃亏,还好他已经不用姐夫每日教导了,“好,给他们都安排上。”
  官员的表格,谁也不敢让人代笔,除非疯了日后不想好了。
  周钰越看武将的字迹越冒黑线,当然也有写的不错的,并不是所有的武将都没学识,一些官职高和后勤官员写的就很好。
  杨曦轩看的也有些烦躁,不过,有的时候也能笑出声,“让他们分析战局,他们能写的头头是道,剖析自己的确难为他们了。”
  周钰翻了白眼,“能正确的剖析自己,才能清楚自己的缺点和欠缺,你能知道怎么运用他们。”
  杨曦轩有些累了,比他找官员聊天都累,他掌管瑞州顺理成章,除了他掌握的官员,其他官员无力搞小动作,谈话十分的顺畅,面对这些表格,他不仅累还头疼。
  周钰面前已经将表格分了三等,杨府对官员有很详细的资料,他们夫妻又根据能力和擅长做了评估,所以表格上谁夸大其词,谁说了谎,对于重要官员,他一清二楚。
  杨曦轩拿过毛家的表格,“毛家还真识时务。”
  周钰指着表格,“写的很实在,本事的确不足,但胜在识时务。”
  将自己的缺点分析的头头是道,这些表格中就毛家剖析写的最好。
  杨曦轩笑了,“我看重的就是毛家识时务。”
  周钰心里一动,曦轩不提他们夫妻也不会多问,但从曦轩的语气,他猜到向县的新县令是谁了。
  向县定了发展的基调,去向县捡便宜的同时也注定了没有大功绩,因为一切都是钟家留下的。
  向县不需要有扩展心的父母官,需要一个只听曦轩话的官员,所有官员中毛家的确是最合适的。
  上河村,周家的大门没打开,门外就停了许多的马车,全是来送礼庆贺的。
  从钟县令去府城开始,周家就一直在收礼。
  周炳不知道交接的顺不顺利,他却可以肯定,无人能阻挡主公掌管瑞州。
  周霖和周苒兄妹也回了上河村,他们需要帮周炳应酬,哪怕周家说不收礼,可还是会亲自送上门。
  这是向县的大喜事,谁能想到周先生妻弟如此厉害,本以为还要等等夺下瑞州,万万没想到这么快,而且这么平稳的拿下瑞州。
  最疯狂的还属上河村的百姓,他们的消息并不灵通,只知道杨曦轩掌了兵权,又掌管了几个县,结果现在告诉他们,杨曦轩成了瑞州的主人!
  柳里正听完都呆滞了,回过神小老头高兴的蹦了起来,对着儿子们嘚瑟,说幸好他不拦着落户,还说他慧眼识人。
  柳家所有人都是激动的,他们家的孩子都在周家学堂读书,他们家和周家的关系不错。
  村子里有孩子在学堂读书的,本就被羡慕嫉妒,现在更是酸上了天,后悔当初没送孩子去学堂,现在好了周先生和杨先生去了府城。
  目前上河村的百姓还不知道周家新建的地方是新学堂,只以为周家嫌弃现在的宅子小了,所以买了土地建大宅子。
  周炳故意隐瞒的,因为他知道不瞒下去,他每日都要面对求学的人。
  耿蓼和周苒面前是厚厚的礼单,她们二人除了见一些妇人,就是整日的登记礼单。
  周苒揉着因为低头有些僵硬的脖子,“家里的库房都要放不下了。”
  耿蓼叹气,“已经说了不收礼,可没人听。”
  周苒笑着,“你不收他们反而更害怕,深怕不接受,意味着要收拾他们。”
  耿蓼幽幽的道:“我才知道向县富裕人家这么多。”
  周苒叹气,“海盗不猖獗的时候,都积攒了不少家底,只要不出几个败家子,家底还是有的。”
  耿蓼低声道:“向县几个家族送的珊瑚摆件,我瞧着比京城店铺卖的都要好。”
  周苒勾着嘴角,“好东西当然自己留着,万一有大用呢!”
  现在不就用到了,啧,她敢肯定,这些家族在白将军上位的时候可没送这么重的礼。
  这还只是送给周家的礼,还不算已经启程送去府城杨府的。
  曦轩哥的强硬态度深入人心了!
  不过,周苒看着抄录的册子,对着耿蓼道:“明日将这些登记的册子送去府城。”
  哪怕表明给周家,还是要让曦轩哥知道,而且周家可不是眼皮子浅的人,与其收这些礼物,他们更喜欢自己去拼搏得到。
  府城,杨府刚建设粥棚没多久,陆陆续续又多出不少的粥棚,这就是领导效应了。
  杨兮将消息送去了府衙,杨曦轩挑眉,“啧,让人通知下去,如果粮食多直接捐出来。”
  白将军,“。。。。。。”
  他是真的酸了,他上位的时候怎么没人这么有眼力?


第四百三十章 挂名
  杨府,杨兮看着前院堆满的粮食,皱着眉头,“竟然送了这么多粮食来?”
  薛管事手里拿着登记的名字,“每家送了三石的粮食,已经有二十多家送到府上。”
  杨兮沉默不语,曦轩说粮食多就捐出来,显然众位官员不愿意将粮食捐给府衙,因为一旦捐府衙几石粮食可不够。
  这些人反应倒是快,打听到杨府每日施粥三石粮食,全都送三石粮食来杨府,不得不说,这马屁拍的不错。
  薛管事注视着堆积的粮食,“先生,这些粮食都施粥用吗?”
  杨兮摇头,“过犹不及。”
  施粥的时间长了,那就不是安抚百姓了,而是让百姓产生依赖心理,心存的感激也会渐渐消失,从而心安理得的去接受,这不是杨兮要的结果。
  薛管事见小厮跑过来,有些发愁了,“又有人送粮食来了。”
  杨兮对薛管事道:“谁送来粮食你都收着,这些粮食不施粥,我自有安排。”
  薛管事,“是。”
  杨兮牵着子律的胖手,母子二人往后院走。
  子律侧着头,“娘,好多的粮食啊。”
  杨兮低头,逗着儿子,“好多粮食是多少?”
  子律松开娘的手,双手画了个一大圆,“好多是这么多的粮食。”
  杨兮没忍住笑出声,“娘教子律数数好不好?”
  子律挺了挺小胸脯道:“哥哥教过,子律会数数。”
  杨兮,“那数给娘亲听听?”
  子律仰着小脑子,再次牵起娘亲的手,一步数一个数。
  不得不说,杨兮眼底是骄傲的,他们夫妻很重视孩子的早教,小家伙十分的聪慧。
  晚上,杨曦轩和周钰回府就见到了堆积的粮食,杨曦轩一看,前院有些堆不下了。
  杨曦轩挑眉,“啧,不知道的以为我公开收敛粮食呢!”
  周钰皱着眉头,“影响的确有些不好。”
  可有人起头了,所有人都送,有些冷静清醒的也不得不送粮食来,何况施粥又是好事。
  杨曦轩侧过头,“我记得有些官员家底并不丰厚。”
  别以为三石的粮食不多,并不是所有官员都有家底,有不少官员家底勉强够支出平衡。
  白将军执掌瑞州的时候并没有大肆替换官员,虽然府城的官场复杂,但一些实干底层的官员,依旧按部就班的当差。
  周钰回忆资料,“的确有些官员日子清苦。”
  杨曦轩敲了下掌心,“说起来,我说忘了什么,原来忘了俸禄的问题,白将军按照没亡国时的俸禄发给官员,啧,认真讲王氏朝廷的俸禄真不高。”
  俸禄本就比前几个朝廷差不说,俸禄中还有一部分不值钱的钱钞,国亡后俸禄中没了钱钞,可物价上涨了,俸禄依旧不够养活一大家子。
  周钰心里一动,“你想提高俸禄?”
  杨曦轩点头,“要想马儿跑就要给足了草料,人也一样的,姐夫,你帮我算算俸禄提高多少合算?”
  只要俸禄不错,一些没家底的官员就不会受不住贿赂。
  周钰,“好。”
  晚饭已经准备好了,这些日子杨家的餐桌上顿顿有鱼,红烧,糖醋,鱼汤,每日都不重样。
  周钰看着桌子上的菜,“今日是鱼汤?”
  杨兮点头,“嗯,豆腐鲫鱼汤。”
  周钰很喜欢喝,“那我要多喝一碗。”
  杨兮笑着,“的确都该补补。”
  杨曦轩喜欢吃干锅大虾,“嗯,今日够辣。”
  杨兮先给小儿子剥白灼虾的虾皮,“你昨日就念叨,正巧今日有新鲜的海虾,我就让厨房都给做了。”
  相对于味道重的做法,她更喜欢白灼。
  杨曦轩晚饭吃了不少,一道菜基本都进了他的肚子,反观杨兮两口子吃了不少白灼的。
  饭后喝着解腻的茶水,杨兮说了粮食的事,“我想在府城建立孤儿院,同时开设孤儿学堂,这些粮食全部送去孤儿院。”
  杨曦轩,“这个建议不错。”
  与其让孤儿自生自灭,不如全部收拢起来培养,从而筛选出可用的人才出来。
  周钰也说了自己的想法,“军事学堂建立好,曦轩你要挂名院长之职。”
  “好。”
  杨曦轩懂姐夫的意思,只要上军事学堂的学生,就不会绕过他,他会成为他们的精神信仰,从而加深对军权的掌控。
  杨兮又道:“府城的百姓光看到往咱们府上送粮食,人言亦言还不知道传出什么流言,府报可以办起来了,同时派人明日公示粮食的用途,顺便宣传下孤儿院。”
  免得东躲西藏的孤儿不知道孤儿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